服装品牌招商指南

 作者:艾浪滔    320

  二、招商会

  招商会是直接针对目标客户进行招商宣传的最有效的方式,与产品发布会(时装秀)结合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通常招商会需要以下流程:

  1、确定目标客户群体。是全国性的招商,还是区域性的招商? 

  2、确定招商会的主题、时间、地点。是以展示公司实力为主呢?还是以公司新品发布为主?还是有其它的重大活动参与其中。比如某企业赶在其公司庆典十周年之际,推出其第二品牌并进行全国招商,还推出了一场“十年经典”的历程回顾时装汇展,就博得了与会客户的高度认同,让很多新客户对公司的实力也深信不疑。

  3、给目标客户群体发送邀请函、宣传资料。

  4、选择落实模特,确定时装秀等推广事宜。

  5、在有效媒体刊登招商会活动的广告。

  6、开会前几天电话跟踪客户参加情况。

  7、确定客户的餐饮、住宿等事宜。

  8、开会、展示公司实力、阐述公司销售政策、加盟方案、模特走秀展示产品等。

  9、洽谈签定合同。

  10、相关人员进行业务跟进。

  一般区域性的招商活动采用招商会的形式是很有效的,组织、操作也比较容易,费用也不是很高。

  三、展会招商

  现在各类服装服饰展会很多,影响最大的当属每年于北京举办的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该展会可以看作是服装行业内人士的一次大型盛会,在该展会上能看到众多著名厂家、代理商、原材料商、内衣从业人员等的身影。如果能在展会上配合时装发布会,更可以最直接的给目标客户展现公司的实力和产品信息。

  服装展会现在细分比较多,比如休闲装展、内衣展、童装展、女装展等。每个展会都直接面对目标人群,你可以根据你产品的归属来选择参加合适的展会。

  不过,随着展会经济的过速发展,现在的形形色色的展会实在太多,展会的效果不一和举办队伍素质也良莠不齐。有些展会本身影响很小,却在宣传中肆意夸大,导致很多参展方达不到预定目标。所以,参展之前,你一定要对展会的主办方、该展会的历史情况等做一些了解,以免上当。

  利用展会进行招商,相关的配合宣传推广工作一定要跟上,在展会上招商其实是和竞争对手的直接博弈,最需要实力和风格来说话,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如何做到脱颖而出,请在参展前细思量。

  四、人员招商

  人员招商直接面对目标客户群体,主要通过人员的有效沟通来说服客户,成本相对也比较低廉,但速度较慢,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此种方式一般适合在市场成熟期,在撤换客户或者新进小范围区域招商时候采用比较合适。人员招商一般步骤如下:

  1 收集相关客户资料。如客户经营情况、声誉、资金实力甚至其个人喜好等,知己知彼,才能在谈判中处于有利位置。

  2 电话拜访。

  3 上门面谈、进行沟通和说服客户。注意到齐全公司相关宣传资料,让客户能对公司有较全面的了解。

  当然,招商的方法还有很多,你也可以通过朋友介绍客户,有时候也有的客户会主动找上门来。关键看你的企业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招到好的合作伙伴,就为市场的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服装业主们,请注意把握好招商中的细节和技巧。

 服装,品牌,招商,指南,对于

扩展阅读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日益风行,服装自然不甘落后,日益成为网购第一大类商品。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品牌纷纷“触网”,开始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解释说,尽管现在服装企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别再抱怨招商难招商成本高了,作为厂家,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招商体系,基本工作是否健全,细节是否到位,观念和措施是否有创新。1.是否有明确的经销商模型?2.是合作导向,还是贸易导向?3.是否有深入了解经销商

  作者:潘文富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指南针 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

  作者:王韵壹详情


  北方人所谓“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服装的营销渠道也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如果要解决服装营销渠道的问题,首先应明白什么是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是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后消费者或最终产业用户转移时,直接或间接

  作者:郑磊详情


招商工作,更多是厂家招商业务人员亲自上门搞定的,而且是多次上门。具体是怎么搞定的?谈啊,反复谈,所以说,这招商的技术,乃至销售的技术,本质是沟通的技术。招商过程中的沟通,不是单向的介绍,还得要解答经销

  作者:潘文富详情


传统的营销思维,在招商时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反复强调自家的产品有多好,并且会延伸出:1.产品的原料、生产工艺、品控检测。2.产品质量、等级、功效。3.产品所获得荣誉和市场地位。4.产品所带来的利润。5.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