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下培训机构都面临着转型和挑战
作者:欧阳 671
第一个挑战:自身所面临的挑战
这个跟现在的科技发展以及跟环境是没有关系的,我想说我们大概有百分之五六十的困境是由我们自身造成的,比如说在面临自身挑战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教育培训的误解。对教育培训的误解是什么呢?
第一个误解是教育培训就是做生意
教育培训是不是做生意. 坦率地说,连管理政府、管理正规的中小学也是做生意,因为你如果没有一个正常的经营思路,没有一个尝试,是任何事情都做不好的。
这就像经营家庭一样,同样的家庭、同样的收入,有的家庭就经营得非常好,有的家庭经营得家破人亡,这是理念导致的。就像经营一个家庭不仅仅是钱一样,经营一个教育培训机构也不仅仅是一个生意。教育培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首先要明白的是,你做这个培训到底想要什么?是想要钱还是想要这个培训机构稳定的有内涵的发展。如果建立在稳定的有内涵的发展上面,那么,这个培训机构到底为老百姓提供了什么样的有意义的服务就变成了你最主要的思考。也就是提供服务本身,并不意味着你收到学生、收到家长给你交的钱就提供服务,因为服务背后包含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要有意义--对家庭的成长有意义,对孩子的成长有意义,这就变得非常重要。
但是,由于新东方的上市以及后来其他的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上市,导致大家认为教育培训机构只要做大了就能上市,所以大家把它当成生意来做了。比如许多进入教育培训领域的人,其实对教育甚至对培训,并不熟悉,因为教育是深层次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培训是教育的一部分,因为只要有一个学生走到你的教室来,哪怕只有一天时间,就意味着他在接受老师所向他传递的学习方法、思想和人格等,不管培训还是教育,都是教育。中国的培训有几十万家,加上个体化的培训机构,可能还不止几十万家,可能达到上百万家,因为很多人是在家里开班,也没有执照。现在外面很多打着广告牌的培训机构,从大老板到二老板,其实根本没有做过任何教育,就是拿笔钱进来干了。这个意味着什么呢?很多人纯粹把它当生意来做,现在,即使上市的公司也已经有问题了。在中国教育领域十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已经有两三家已经陷入了困境,有一两家已经被下掉了。这表明了什么?做生意和培训尽管是不矛盾的,但是如果你不把它弄好了,那就是矛盾的。其中有家上市公司,是以生意场上的兼并重组的思路来把自己做大的,结果从自己的生意到上市公司,到人身安全都受到了威胁,这就是典型的把培训直接当生意做所带来的后果。这是第一个挑战。希望在座的所有的教育培训机构的人,不管你原来有没有做过教育,确实需要回归本源。回归本源并不是不能当生意做,而是要把教育培训这个理念和做生意这个理念良好地结合起来才行。
第二个误解是对发展的误解
所有的培训机构都希望自己尽快地做大。尽快做大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能把投资者的钱吸引过来就行。投资者给了你一千万千,他希望第二年能拿回来两千万,所以就会强迫你不按照自己的步伐往前走。你本来就着急,再加上一个比你更着急的人,最后有可能就是犯罪。其实,你本来很着急想要做大,你要找的应该是有一个人用理性的方式把你去拉回来。比如说新东方上市后,在去年犯了这样的错误。去年我整个身心都放在对应美国公司对新东方的攻击上,所以去年一年在我完全没有关注的情况下,新东方开了两百多个教学点,新东方过去十九年只开了五百个教学点都不到,大家想想增加了多少租金的投入以及人员的花费,大家马上可以看到它给新东方带来的后果是什么。从前年的下半年到去年的上半年,新东方一正一反亏损四个亿人民币,当然整体上新东方还是赚钱的,但如果沿着这个方向持续走下去,新东方三年就被折腾完了。所以,发展并不等于大就是好。现在,有很多拿了资本的培训机构,因为有资本、因为着急,就拼命地开教学点。有些培训机构一下子就开了五百来个教学点,这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基本上把老百姓的预收款都已经拿掉了。现在有不少已对培训机构投资的投资者来找我,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机构上市已经没有希望了,就跟我说,俞老师,我原价卖给你。我在这个机构投了两千万人民币,现在我只要两千万,我把它卖给你。我说我不要。原因很简单,因为培训机构大并不等于好。所以,去年11月份开始,我回头看到新东方这个问题的时候紧急刹车。现在,新东方想要开教学点,必须经过财务部、资产管理部和人力资源部三方数据核对,如果是健康发展就可以开。两个月以后,新东方又开始良性发展,第三季度新东方盈利,现在预测第四季度依然盈利,今年夏天预测还是盈利。
教育跟别的生意不一样了,不像你造了一个电子产品,发现好用,就可以一天生产一万台来。不是这样的,教育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违反这个发展规律,最后就会陷入困境。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培训机构,一定有陷入困境的。现在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老百姓把三年的钱交给你了,现在有的培训机构最高收到了八年的钱,我不知道中国怎么会有这么糊涂的老百姓,居然敢交给一个培训机构八年的钱。我对新东方的要求,除了中小学缴费一年一交,新东方最高收费原则上不应该超过半年,顶级的特殊项目可以收一年的费用,新东方几乎没有超过一年的收费项目。而且,我在新东方还有另外一个要求,从新东方开办的第一天起到现在,要求新东方账上的现金必须是所有新东方学员的所有退款完毕依然不会倒闭。新东方经历过了非典的考验,当时新东方账上所有的钱退完了,最后不得不向朋友借了三千万,才把这个危机度过去。但是非典过去后,学员又回来了。这个表示我什么都可以欠,但是我不能欠学生的钱。现在,新东方有充裕的现金,如果同一天新东方的学生退款,这个钱退完,新东方还在,这就是保障。
第三个误解是对上市的误解
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目的就是我要上市。其实,我到今天还对新东方上市感到后悔。我一直认为,如果我不上市的话,今天的新东方将会更好,当然我要面对更加尖锐的内部矛盾和内部问题。《中国合伙人》讲的就上市和不上市的矛盾,因为上市不一定等于成功,上市只是一个过程,而且我认为能够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机构跟上市没有关系。教育领域不像别的领域,教育领域都是预收款支付为前提的领域,预收款支付就是老百姓把钱提前给你了,只要你经营好,就不缺钱。那么,不缺钱干什么呢?有人说,我就想像俞敏洪一样,上市后变成亿万富翁。你变成亿万富翁干什么呢?如果新东方不上市的话,假设做到今天这么大,我个人的现金比上市之后更多,就这么简单。这意味着什么呢?可以上市,因为世界需要著名的教育品牌,但是你把上市本身看成等于成功这么一个简单的模式,一定是极其错误的。不上市不等于目光短浅,而我反而认为急于上市是等于目光短浅。我想我应该有这个资格说这个话,因为新东方上市八年,我能够把新东方维护到现在这种健康状态,所有投资者还相信这个状态,但这耗掉了我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也包括爱情。到现在为止,我也认为上市不是新东方最好的选择,它唯一给我带来的好处就是解决了新东方的内部矛盾。大家看《中国合伙人》,本来三个人打架,突然上市了,三个人就和好如初。真的是这样吗?绝对不是。
所以,不要把上市当作是成功,尤其是坦率地说,现在我们在座的我知道的教育培训机构能上市的没有几个,上市了能成功的更加少。大部分的教育培训机构,上市最后面对的反而是失败。有这样上市后又退市的例子,太明显了。当然,退市不等于不成功,它的机构还没有大得像新东方这样,如果大得像新东方这样,可能一辈子就被弄死了。
实际上,教育培训行业上市本身并不等于结局,它只是代表你做事情的过程,这个一定要搞清楚。这是第一个挑战,即我们自身所面临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竞争和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1.自相残杀、一哄而上,这是中国人做事情典型的思维模式
这个东西导致教育培训行业互相弄死的情况特别多,当然不止中国教育培训行业,互联网、电商等行业也一样,每一百家能活十家,十家再过两年就剩两家,教育培训行业基本上也是这个模式。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中国的典型思维模式所决定的。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国家说产能过剩的那些领域,比如钢铁、玻璃、水泥等,是过去十年中国的建筑大发展国家的大型项目的发展导致这些需求极其旺盛,所有人包括民营企业家、国家大型企业都是往这方面投入,后来大家发现国家大型项目不能做了,民营企业、房地产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国家经济的增长势力不足,直接导致这些领域中有90%的民营企业家在里面投资的,有一半资金都没有回收过来,现在已经全部倒闭和破产。为什么?因为一哄而上。为什么犹太人比中国人聪明?大家都说是因为犹太人是组合性生意模式体系,中国人是单向生意模式体系。犹太人有一个人开了加油站,一定不会有第二个人再开加油站,第二个会开一个餐厅等等,互相组合、互相吸引人,所以最后大家都赚钱。中国人如果看到邻居开了一个店,这个店很赚钱,他绝对不会想到我要做另外一个生意,而是一哄而上开的全是同样的店,全是开的加油站,最后一路是加油站,结果每个加油站都亏本。
比如教育培训行业,一看个性化比较赚钱,老百姓一交就是几万,一下子遍地都是个性化,中国的个性化学校有多少个?太多了,所以就变成自相残杀。本来两个合起来都能赚钱的,分开了就赚不到钱了。毫无疑问,这种自相残杀的模式是不行的。在全国,至少已经有几十家机构,因为关门,老百姓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地方政府接手,导致地方政府对现有存在的培训机构进行严加看管。前段时间,有教育局向教育培训机构收取保证金,像新东方这样的上市公司,不用担心我们捐款逃走,但是教育局一样要收。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政策呢?有的教育机构把钱拿走了,老百姓跑到教育局门口示威,所以教育局就向培训机构钱收钱。这就是自相残杀导致的结果。
2.中国老百姓选择的多样化给教育培训机构带来的挑战
这个在新东方体现得最明显,因为新东方原来的模式很简单,就是像这样的大教室,用新东方最有魅力的老师,每一个老师讲课都让学生无比神往,面对的人群也就是一组人群--大学生。但是现在老百姓的需求改变了,原来出国只有大学生考研究生才出国,本科生是没有任何学生出国的,因为家庭没有这个经济条件,美国签证也不允许任何高中生到美国上大学,所以老百姓只能选择在中国上大学。
扩展阅读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 2025.04.16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难? 2025.04.08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难?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中小企业转型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复杂问题,其背后涉及内外部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关键原因是:一、 资源瓶颈资金短缺 多数中小企业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2025.04.07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并非单纯引入技术工具,而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实现从战略到执行的全方位变革。其核心体现在以下四个维度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2025.03.31
企业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创新业务流程,实现企业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从而提升效率、创
作者:王韵壹详情
车企转型迫在眉睫 乐视生态能唤醒汽车 2025.02.18
9月2日,成都车展正式开幕,110个汽车品牌齐聚巴蜀,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已然成为一个观察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了。实际上,众多汽车厂商都在寻找未来行业发展的进路。2016“汽车营销4.0时代”高峰论
作者:刘东明详情
新形势下的能源安全挑战及应对 2025.02.18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 2012年,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高达75,这意味着石油成为了对外依赖程度最高的能源种类。即使是煤炭生产大国,2
作者:刘巍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22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5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6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4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3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7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