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电器转型的困惑与风险

 作者:陈岳峰    591

苏宁电器今年以来在门店转型、电子商务上的种种动作,充分证明市场环境已发生了某种不可逆的大变化,而最明显的反应则是,几年前还风光无限的传统家电专业连锁的大卖场之路已基本走到尽头。

乐购仕生活广场尚成败难料,但苏宁电器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把“电器”二字快速从自己身上抹去。9月3日,苏宁电器宣布实体门店将进行第三次战略转型——开设苏宁Expo超级店,将经营范围扩展到电器、日用品、金融产品、虚拟产品等多品类全业态经营。
按照计划,首批4家Expo超级店将于9月下旬在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亮相,年内将开出20家超级店,未来3年内改造升级400家。

而在数月前,除了前一阶段因与京东展开价格大战的苏宁易购这一电商渠道外,乐购仕还被视为苏宁电器线下“去家电化”的主力业务。

转眼之间,乐购仕似乎已遭冷落。

不管怎么说,当国美日前发布的半年报业绩中披露亏损达5亿元时,还是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去年同期,国美的净利润还有12.52亿元,2012年上半年也是国美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三年半来的首次亏损。与此同时,苏宁电器的净利润也同比下降了近30%。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再加上苏宁电器今年以来在门店转型、电子商务上的种种动作,充分证明市场环境已发生了某种不可逆的大变化,而最明显的反应则是,几年前还风光无限的传统家电专业连锁的大卖场之路已基本走到尽头。

这是有些让传统家电零售企业措不及防。但苏宁电器这样频繁的变化的确也让业界有些应接不暇――一切都来的太快。

转型,当然还是因为转型。只是,苏宁电器是为创新而转型,还是因为要加速去掉“电器”二字,为转型而转型?

先不论乐购仕或是Expo超级店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如何,仅从中国市场来看,当专业店表现不堪,回归到更多品类、更杂更全的百货业态就能挽救正逐渐步入濒死状态的家电卖场吗?

况且,苏宁目前要转型的Expo超级店,经营范围内的商品,从目前来看大多是电商的主力商品。除了其线上线下自己的左右手互搏,其他竞争对手的渗透,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正趋于网购,这种虽尚未面世,却注定了无论是渠道还是商品均并非不可替代的超级店究竟能否让已门可罗誉的传统门店重新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更有趣的是,原来真正能称得上苏宁电器对手的,可能传统卖场只有国美,电商惟有京东,但现在的转变却很有可能为自身创造出更多对手――那些正被业绩疲软困扰却苦无突破之道的传统百货企业们,如果瞧见了这种模式可行,难道还能无动于衷,不群起效仿?

事实上,家电连锁企业对于未来集体感到迷茫。或许,苏宁电器也不知传统卖场的转型究竟该走向何处,而尝试性地创新总归比一成不变的陷在困境中要强。不过,在消费者心中,苏宁电器依然是家电卖场的代名词,并非一朝一夕就可抹去,再说也没必要刻意抹去。尽管前景难料,我们仍希望苏宁能为传统家电连锁的未来摸索出一条前景广阔的生路,因为一旦成功,则绝不仅仅只成就一家企业,更会造福一个行业。

 困惑 转型 电器 风险

扩展阅读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难?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中小企业转型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复杂问题,其背后涉及内外部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关键原因是:一、 资源瓶颈资金短缺 多数中小企业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并非单纯引入技术工具,而是通过数字技术重构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实现从战略到执行的全方位变革。其核心体现在以下四个维度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创新业务流程,实现企业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从而提升效率、创

  作者:王韵壹详情


9月2日,成都车展正式开幕,110个汽车品牌齐聚巴蜀,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已然成为一个观察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了。实际上,众多汽车厂商都在寻找未来行业发展的进路。2016“汽车营销4.0时代”高峰论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24年3月6日,浙江杰诺电器精益管理项目启动,杰诺电器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理等30多位经管人员及降本增效云学院(深圳市财智菁英咨询)3位咨询导师出席了项目启动会。杰诺电器2024年精益管理项目

  作者:姜上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