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与臣,领导与员工

 作者:蔡礼旭    383

在古代,“君”是指君王,“臣”是指臣民,现代社会君臣关系就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例如企业里面有经理跟员工的关系,学校里面有校长跟老师的关系等等。
在这些关系当中如何处好就很重要,所谓“君仁臣忠”。“仁”这个字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两个人。是哪两个人?自己跟他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所以是处处要替他人着想。君仁,是处处替下属着想,甚至于不是只有替下属着想,还要替他的家庭,替他的家人着想。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仁厚之心,那下属一定会很感恩而效忠。所以“臣忠”,这个忠是忠于领导人,忠于他的本分,他的职责,忠于他的团体,这叫臣忠。君臣关系是道,仁与忠就是德。

君仁

1.不听谗言
在中国古代连家庭都有君臣关系。以前的家庭都是大家族,德高望重的长辈,就是领导者,整个家族的决策都要由他们来决定。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郑濂,他们家族有上千口人,七代同堂,而且家庭和睦。与古人相比,现在是夫妻两个带一个孩子都不能和睦,甚至连两个夫妻都搞不定,还会常常吵架。
千口之家能处得好,这可是大学问。明太祖非常佩服郑濂,就请教他说:“你怎么可以把一千个人治理得这么好?”郑濂回答一句话:“不听妇言”——这并非歧视女性,实际上,女性在古代受教育机会很少,不接受教育就无从了解对古圣先贤的教诲和为人之道。不懂为人之道,眼界就会很短,心量很狭窄;就喜欢计较,使整个人心不平,流言蜚语、嫉妒纷争,就开始出来了。
现在的“妇言”不见得是女人说出来的,男人没真正受过做人处事的教育,也会常常跟人家计较得失,心量狭窄,这样人的话就不能听。所以我们要有智慧去洞察,不听谗言,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搬弄谗言之人他的动机是要控制你,要让你的家庭不和,让你的团体不和。所以一个领导者要有智慧,拒绝谗言的离间。
2.公平
后来,皇帝送了两个水梨给郑濂,考考他怎样将两颗水梨分给一千个家人。郑濂搬出两个大水缸,装满水后,把大水梨一边一个敲碎,使整个果汁渗到水缸里去,然后每一个人都分一碗梨水。这样去持家就做到了公平。公平,人心就平;心平了之后就和,和谐安乐由之生焉。
在团体里平等非常重要,假如你对某个员工特别偏爱,时不时就给他加薪或奖励,其它的员工不服气,慢慢怨气积累,终会爆发。所以不止家庭内要平等,团体内也要平等对待。所以现在说企业里面要有制度,做出了什么样的表现,我们才给予相应的奖赏,这也是建立在一个公平平等的基础之上。
3.依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
作为领导人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一个老师看到《弟子规》后很高兴,他想我可以拿这本书好好教训学生。他回去之后很兴奋,隔天就开始像一个警察站岗一样,看到学生哪里错了,马上批评他:“不要跑,‘事勿忙,忙多错’”;“你的桌子怎么整理得这么差劲,‘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一个多月之后,他觉得做得很辛苦,疲于奔命,却收不到什么效果。我就跟他沟通说,一个领导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去命令学生做到,而是自己要先做到,要以身作则。他心念一转,回去之后做法就变了,凡事先要求自己做到。所以有一天他自己整理桌子、擦桌子,当把头抬起来一看,发现二、三个孩子也跟着他在擦,后来全班的孩子,都起而效仿一起动手擦起桌子来。他在那个时候内心很感动,觉得以身作则的力量真的很大。
后来他又带学生去一个公园做教学考察,在这个公园里面,他就很自然地蹲下去捡起了一个纸屑,捡了差不多二、三张。突然回头一看,发现几十个学生统统都在捡垃圾,他看见了这一幕眼泪都快掉下来。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个真理,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为人领导者最重要的是什么?要以身作则,这个教育的力量、教化的力量、感化别人的力量特别大。
领导者一定要以身作则。孔夫子非常尊崇古圣先王,是因为古圣先王的德行是自己真正扎扎实实地做出来的。我曾经看过记载尧帝的一个故事。尧帝有一次下乡去巡视,刚好看到两个人犯罪正被押送。尧帝一看,马上就跑过去问:“你们两个犯了什么错?为什么犯错?”这两个人就说:“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我们已经没有东西吃了,家里的父母也都没东西吃,所以我们只好去偷人家的东西。”尧帝听完对士兵说:“你把他们两个放了,把我关起来。”士兵一听都愣住了,怎么可以把君王关起来?尧帝说:“我犯了两大过失,他们并没有罪。一是我没有把子民教好,所以他们会偷人家的东西;二是我没有德行,所以上天久旱不雨,这两件事都是我的过失。”尧帝内心发出至诚的反省,终于感动天地,普降甘霖。
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一种胸襟气度,有这样的一种反躬自省的态度,他就是全民的榜样。他这个动作一做,全国人民马上起而效法,瞬间整个国家的运势就转了,所以一个领导人能至诚的反省,时时能替子民着想,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兴旺。而这都是有道理可循的。在叙述商汤的一篇文章里面记载汤王也是圣君,他就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老百姓如果有罪了,那不怪他们,因为我没有教化好他们,都是我没做好榜样。所以君王的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一定可以让他的臣民非常感动。这些圣君用他的诚心能感动天地,那我们有没有用我们的诚心感动家庭?所以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不是去要求我们的家人应该做到什么,而是应先反省自己有没有尽到本分。当我们有这种诚心,有这种反省的态度,连国运都可以转了,更何况是一个家!
很多人说古代这些天降甘霖的典故,是不是神话?其实不是,为什么这么多感人的奇迹,我们现在人都看不到?问题在哪里?在于比起古圣先贤,我们的差距太大了。
古代这些圣君时时想到自己的过失,他们的德行都成为全国的模范,像周文王、周武王。很伟大的人都是把做人最根本的事情做到最好,然后感动全国人民。周文王对父亲非常孝顺。他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三次去向父亲问安,看到父亲身体很好,他内心欢喜;看到父亲身体不适,他就觉得很难过。而且三餐的食物他都亲自去查看。周文王是真正做到了“晨则省,昏则定”。孝是人的性德,当一个君王这样做的时候,会触动全国人民本善的心,就会带动一个国家的孝道。《大学》里面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个家庭的仁德之风,会带动整个社会仁德的风气。所以带领一个国,带领一个团体,一定是从自己修身,齐家做起,自然而然能治国、平天下。
《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领导仁德,则人民拥护,企业发达、国家兴盛,而当你暴戾无道的时候,下场一定是众叛亲离。所以员工能否对领导支持,也都取决于领导的态度和做法。
孟子对于君臣关系,有一段很精辟的教诲,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部属对于领导人的态度都是取决于领导人的态度,所以一个团体带不好,一个企业带不好,谁要负最大的责任?领导人。所以当我们的组织,我们的企业带不好,不能责怪部属和员工,要先反省自己,要想到汤王那句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罪在自己,这是君对臣的一种态度。
4.关心员工的德行教育
有一个企业家曾经遇到一个很大的挫折,亏损了一大笔资金。这样的挫折并没有让这个企业家灰心,员工与他一起同心同德,终于让企业起死回生,不仅把事业拉起来,而且还做得很好。在最艰苦的时候,为什么员工没有离他而去,反而还肯这样付出?
后来我们了解到这个企业家非常关心员工的做人教育,他用《弟子规》、《论语》作为教材。而不是单纯地培训市场销售技巧。作为领导者,他体会到现在的员工不懂得做人。而一个人不懂该如何做人,则人生是荆棘密布,一定会走得非常坎坷,他是把员工的成长,员工的人生幸福放在心上。正是他有这分爱护员工的仁慈之心,自然得到员工的爱戴。
每逢清明、春节这些传统节日,这个企业家家中所有的子女都要拜父母,感激养育之恩,是以孝治家的好家庭。当领导人有这分孝心的时候,下面的部属会很感动,进而效法。当员工懂得孝道治家,员工的家庭也能够和乐,而员工的家庭和乐了,员工的心态就会很祥和,工作也会做得好。
所以领导人不能只想到自己的荷包,还要念及员工的成长,员工的家庭。只要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企业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臣忠
1. 劝谏
臣忠,是说下属要忠于本分,忠于自己的职责,忠于他的领导者,忠于他的工作。臣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去尽心尽力,就是当领导人有过失的时候,要懂得劝诫领导人。所以在《孝经》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诲,《孝经》提到“天子有争臣七人”,当时候的天子只要有七个肯劝他的大臣,纵使他没有很好的道德学问,“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他的天下还可以维持下来;“诸侯有争臣五人”,诸侯是古代帝王分封的国君,虽然无道,但是他有争臣五人,则“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大夫是有官职的人,“大夫有争臣三人”,只要他身边有三个肯劝他的下属,虽然自己道德学问不好,也不失其家,不至于把他的家族败掉。
身旁有进忠言的下属,这对于领导者一生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所以古代很多的良臣、忠臣都很守本分,只要君王有过失,他马上劝诫君王。最有名的莫过于唐朝的魏征。但劝别人能不能直言不讳?也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魏征很有智慧,他一开始事奉唐太宗的时候就对帝王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魏征是要透过这句话引导唐太宗思考。唐太宗很好奇地问:“为什么你要做良臣不做忠臣?”魏征对唐太宗说:“忠臣都要杀头,有的心脏还要被挖出来,所以我不做忠臣,我要做良臣。”听魏征这么一说,唐太宗哈哈大笑,但是在这个笑的过程里面,唐太宗会思考:忠臣劝诫的时候被皇上杀了,这皇帝一定是暴君。假如我把忠臣杀了,我就变成暴君。所以魏征这么一讲,是让唐太宗明了要做肯纳谏言的明君,也使自己和其他忠臣谏言时不必担心性命不保。魏征言语的智慧相当高,所以作为被领导者,讲话的艺术也要不断地去提升。
后来有一次魏征劝唐太宗确实劝得非常激烈,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很生气地一路走回寝宫,边走还边喊:“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杀了。”这句气话刚好被皇后听到了,皇后知道是魏征劝诫唐太宗而言辞太激烈他才气成这样。皇后也没正面问皇帝到底气什么,反而接驾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唐太宗一听莫名其妙,不解地问:“你恭喜我什么?”皇后说:“皇上,一定有圣君出现,臣民才敢这样直言不讳。”本来震怒中的太宗听了这番话,就欢喜起来了。可见这个皇后劝谏帝王,保护忠臣的智慧也很高。
我们从这个故事当中可以体会到,一个皇帝也好,一个人也好,一生要能成功立业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是身边有真正能劝诫他的人,唐太宗没有魏征,没有皇后,功业能做起来吗?太难了!在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非常伤心,说了一段话:“以镜自照,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的去世使唐太宗痛失一面镜子。魏征是我们作为被领导者非常好的榜样。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部属劝导领导者、劝导上司态度要柔和,“谏不入,悦复谏”,看领导人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再劝。“号泣随,挞无怨”,纵使他不能接受,我们也没有怨言,因为是在做该做的事,所以问心无愧。而劝谏的前提,是要领导者对我们的信任一定要够才可以劝。
现在很多做部属的人,他们都很怕劝长官,怕劝了之后连位子都不见了。所以人患得患失的时候,就不能够循着理智、正气去做事。古人说“无欲则刚”,这个“欲”就是自私自利。人有自私自利,他的心就不公正。所以现在很多国家机关的职员每天都在烦恼要跟哪一个上司,假如跟错了,投错上司,可能就前功尽弃,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以这样的心境去跟领导的话,跟下来,人生会不会觉得很踏实?不会。以这样的心境,每天不是在认真工作,而是揣摩上司的心态和阿谀奉承,这样的日子就太没有意义了。
其实当需要你这样阿谀奉承才会赏识你的上司,他能做得久吗?所以思考要想得深,要想得远。反而有些比较正直、直率的人,他每天只想着我做这些公家的事是对人民负责,是对国家负责,所以不管谁来当上司,我一定要尽我的本分把工作做好,也由于有这样的态度,他的工作能力会日益提升。因为他认真工作,能力又一直提升,等到好的长官来了,他一定要用能够把事情办妥当、办圆满的职员,这个时候,机会不请就来了。所以只要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尽本分去做事,相信在我们整个人生的事业中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
2.知恩
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相信也是有很多的上司、很多的长官对我们很照顾,很提拔。所以在工作过程遇到好的上司,不只是在工作能力上会指导我们,甚至于对我们的家庭生活都会很关心。所以一个人在整个人生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时时能念到这些曾经照顾过我们,曾经提拔过我们的领导、上司,这个恩不能忘记。
现实社会中,有一家公司开了二、三十年,刚好发生企业危机,两、三个月,公司发不出薪资来,很多职员马上把公司包围起来,这个时候谁会得利益?没有人得利益。做事逞一时的意气,都没有思考长远一点,把公司一包围起来,公司的营运就停顿了,无法经营,职员本身的工作也没有了。所以常常意气用事,就会做出一些让任何人都不得利益的后悔事。
其实我们思考一下,这个老板二、三十年来要扛多少风险,要承担多少责任,部属有没有想过?员工只想着我每个月领薪水就好了。可当企业发生一些经济上的危机时,这些老板每天要去为公司运营打算,可能所有的员工在睡大觉的时候,老板还在为筹措资金、摆脱困境苦苦思索。所有的员工这二、三十年能够有稳定的家庭生活,有一份功劳绝对要记在领导身上。而二、三十年的这个功劳却因为两、三个月薪水付不出来,就跟老板这样反目成仇,人确确实实不能做这种缺德的事,不能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有一句话说“勿以小嫌疏至戚,勿以新怨忘旧恩”,一个人不要因为小小的嫌隙,一个小小的摩擦,就疏远我们最亲的亲人,不要因为新的一些小小的怨恨就忘记了可能几十年的恩德。所以老板的人生也有起起落落,当他在低潮的时候,你却拿着刀捅他一下,这样太没人道了,这样搞下去一定都搞得两败俱伤。
我曾经在新闻当中看到,韩国人在十多年前发生了金融风暴,那个时候东南亚非常多国家的经济都瞬间垮下来,很多韩国的职员拿着自己家里的钱跑去找老板说:“老板,你不能倒,你倒了,几百个家庭都出现状况,我们的钱你先拿去周转,公司一定要营运下去。”这就是同舟共济的态度。韩国人这种对领导的态度是跟谁学的?跟我们中国的圣贤学的。现在这一幕能不能在中国人的社会看到?现在中国人学到哪里去了?学到西方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了,这样下去,国家不能团结,企业不能团结,家庭也不能团结。所以我们为人部属要理智,要能够彼此互相团结帮助。要好好来珍惜我们的中国文化,再造更圆满的君臣关系。
 员工 领导

扩展阅读

公司发展需要人怎么办?招聘啊怎么招聘?1.根据需要,起草招聘启事。2.发布招聘启事。3.强调行业有多好,强调公司有多好,强调待遇如何,强调未来发展前景如何。4.介绍待遇情况。5.提出岗位要求,学历、证

  作者:潘文富详情


员工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两大支撑因素,一个是会不会干的技术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的背后,又牵扯到待遇、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内部氛围、对公司及管理层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从发布招聘信息,到新员工正式入职,这中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环节设置上,也可进行些优化,改善招聘效率。一、收到应聘材料时的初选1.基于应聘材料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履历、文化程度、专业对口、表达能力等方

  作者:潘文富详情


2021年10月27日,某知名电视购物平台《95后新生代员工管理》课程在湖南长沙圆满结束!“压力绩效管理专家、高级企业EAP执行师”郭敬峰老师受邀为销售部门管理者授课精彩分享:“代际差异大不同”,“新

  作者:郭敬峰详情


2021年11月2日,中国民生银行某分行《员工心理调整与压力疏导》课程圆满结束!特邀“压力绩效管理专家”郭敬峰老师精彩授课:情绪管理技巧、员工辅导技术、压力疏导方法,大家积极互动,课程氛围轻松活泼,激

  作者:郭敬峰详情


作为最成功的世界级企业之一,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在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堪称世界级典范。GE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持之以恒的人才战略,归功于GE克劳顿培训中心(现称约翰·韦尔奇领导

  作者:王吉凤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