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离职员工留下完美的“尾流”

 作者:黄渊明    372

坐在航行轮船的船尾甲板上,可以看到轮船前行时形成的尾流,根据尾流就能判断出轮船的运行情况:如果尾流是直线型的,说明轮船正在稳定前行;如果尾流左右摇摆,可能就会令人怀疑轮船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对人而言道理也是一样,当员工在公司服务的时候,他也会留下一条“尾流”,当员工离职的时候,这个“尾流”也会停留一段时间。观察“尾流”的状况,可以分析组织的航船是否正常运行。那么该如何让组织之船稳健前行,如何让离职员工在公司的经历画上完美的句号,甚至有动听的袅袅余音呢?

  良性与恶性离职“尾流”

  员工入职给公司带来了生机,其实离职对于公司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机会,是组织改进的机会。人力资源部有必要仔细观察离职员工留下的“尾流”,透视“尾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进一步采取措施纠正或改进“尾流”。表1列举了良性“尾流”与恶性“尾流”的不同表现。

  大脑仍然在转动—知识的“尾流”

  三天前,老陈辞职离开了公司,准备全家外出度假,没想到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其原所在部门的电话却不断打来,原因是接替老陈岗位的新员工对情况不熟悉,岗位工作陷于瘫痪状态,只好求救于他。

  据有关管理咨询机构调查,开展工作所需的核心知识有70%存储于离职员工的脑袋里,如果不能有效转移,接任者工作的开展就会大受影响。因此,管理离职员工的“尾流”首先应是知识的“尾流”,离职员工最重要的价值是在公司期间创造的知识、建立的流程、发展的新技能与方法、客户资源等。所以,企业应尽量多的把离职员工大脑中的宝库挖掘与留存下来,做好离职员工知识的延续管理。

  那么具体又该怎样操作呢?在员工提出离职请求并确认无法挽留后,人力资源部应利用这个双向承诺的契机,一方面告知离职员工企业会尊重与支持其选择并协助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另一方面要向对方传达希望其保证岗位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的请求。人力资源部同时应与所在部门联系,建议立即指定工作交接人员(如没有合适接任人选,也应指定临时交接人员),把离职时应交接的信息、资料及步骤告知交接双方,使离职员工清楚知道该如何交接、交接什么、向谁交接。

  人力资源部应提前拟好离职员工知识传承“清单”,在交给离职员工的同时,让所在部门负责人或接任者与其确认“清单”的具体内容,并督促对方落实。员工离职前应完成的知识传承工作有:

  ■ 明确岗位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 梳理岗位的工作流程,建立流程图;

  ■ 整理已完成与未完成的工作;

  ■ 提出岗位工作需改进与注意之处;

  ■ 整理提交岗位核心信息,如客户资源等;

  ■ 知会内外部客户,帮助接任员工做好工作衔接;

  ■ 告知接任者在企业工作需注意的隐性规则;

  ■ 遵守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的事宜,如没有则补签;

  ……

  除了知识传承“清单”外,人力资源部还要建立知识传递的流程与机制,推动业务部门一起把离职员工的知识尽可能多地发掘出来。

  ■ 识别出哪些员工最能接替岗位工作,可能的话立即指定接任人;

  ■ 指定两个以上交接人,除了未来的接任者,还可以选一个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学习领悟能力强的员工;

  ■ 识别出最关键的、最不能流失的知识,要求离职员工将其流程化或文字化;

  ■ 设定“知识交接”的计划,对交接双方提出期望,明确交接的方式与阶段性目标,同时表示公司会履行对离职员工的承诺,比如缩短离职时间、写推荐信、工资的支付等;

  ■ 阶段性评估交接效果与目标达成情况,及时排除障碍,给予支持;

  ■ 让离职员工主持一个内部工作交流会或培训,传递岗位知识,让其他同事了解与掌握;

 

黄渊明
 离职 职员 留下 完美 员工

扩展阅读

考核,是员工付出和收益之间的一个动态评估机制。理想化的结果是劳资双方都满意——员工活没少干,老板钱没少给。但是,现实中,大多数公司的考核机制很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老板总觉得花钱养了一帮废物,而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员工来上班,先得把钱的事情说清楚,这个不能模糊。远的不说,这刚入职的试用期工资得要明确。当然了,试用期工资发多少,这个事的主导权在老板手里,老板是怎么想的,决定了这个钱是怎么发给员工的。老板对新进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公司发展需要人怎么办?招聘啊怎么招聘?1.根据需要,起草招聘启事。2.发布招聘启事。3.强调行业有多好,强调公司有多好,强调待遇如何,强调未来发展前景如何。4.介绍待遇情况。5.提出岗位要求,学历、证

  作者:潘文富详情


员工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两大支撑因素,一个是会不会干的技术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的背后,又牵扯到待遇、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内部氛围、对公司及管理层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从发布招聘信息,到新员工正式入职,这中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环节设置上,也可进行些优化,改善招聘效率。一、收到应聘材料时的初选1.基于应聘材料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履历、文化程度、专业对口、表达能力等方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