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文化起来

 作者:任志侬    295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同人类的进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人猿相揖别,只几个小小石头磨过……”伴随着第一件旧石器的诞生,人类从青铜器、铁器、蒸汽机、内燃机,直至今天遨游宇宙的航天飞船、因特网等,逐步从蒙昧走向开化,从原始走向现代,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并发展繁荣了文化。文化的历史即是人类的历史。文化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甚至决定着人类的发展。世界上完全不受一定文化背景与文化环境影响的人是不存在的。

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种化入内心、化入生命的力量,虽然不能阻止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或者推迟战争与金融危机的来临,但可以改变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态度,给我们一种发展的坐标、一种生存的智慧、一种心灵的支撑、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即共有的理想目标、精神追求和伦理道德等。只有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国家、民族、社会才会有自己的精气神,才会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从历史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说到底是它文化的延续与中断。欧洲北方民族曾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了罗马帝国,但最后却被罗马文化所同化。我国历史上,未开化的少数民族也曾数度入主中原,但最终也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还得靠文化的复兴。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独立,更不可能发展强大、屹立于世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留存至今的文明古国并不断走向繁荣昌盛,靠得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中国的历史,实质上也是靠“文化”统治的历史,尽管有民族、地域和语言等诸多差异,但文化价值观是统一的。熟悉历史的同志都知道,西方真正的强盛,也就是最近二三百年间的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很久以前就对人类文明产生过十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如: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火药的使用,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尤其是造纸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才使得圣经发扬光大。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继传入世界各国后,对全世界的科技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源于我国《易经》的二进制理论,使西方人改变了思维方式,发明了计算机;古代的风筝技术,使西方人受到启迪而发明了飞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早在20 世纪70 年代与日本池田大作博士谈话时就指出:“西方文明在创造惊人的物质财富时,却因其不可遏止的活力与破坏性,将整个人类社会绑上了高速行驶的列车,固有资源的消失或减少,使人类进入了充满矛盾和焦躁的半荒漠时代。人类必将因为过度的自私和贪欲而迷失方向,科技手段将毁掉一切,加上道德衰败和宗教信仰衰落,世界必将出现巨大的危机;而拯救21 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 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曾断言:“拯救未来人类发展的,只能是东方文化。”所以,我们的管理也应该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力求推陈出新,创新经营之道,建设与时俱进的先进企业文化。

文化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深植于一种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管理案例足以说明,没有文化的创新,再高明的管理手段也难以成功。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能通过对人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市场、消费等环节和领域,进而影响企业管理、改善经营、促进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力和扩张力。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指出:“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企业,企业发展的关键在改革,改革深化的方向是自主,自主经营的依靠是文化。”可见,化是管理的基础和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原动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这种力量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功效是无边的、无形的、无限的、无极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有着巨大的反哺作用。文化软实力是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与行动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之中,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促进、保障和提高的作用,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发突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不仅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幸福指数,更能引领时代风尚、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打造国家“软实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分析了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平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上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尤其刻不容缓的是要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上取得历史性进步。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与未来、文明与发展、中国与世界相联系的视野来思考和认识传统文化。用世界的、历史的、现代的、发展的眼光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价值,坚定民族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文化是竞争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恐龙虽大,却已灭绝;老鼠虽小,仍在繁衍。生物界的自然竞争法则同样适用于企业。企业要发展,只有主动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才能生存发展、发挥作用。21 世纪将是文化争雄的世纪。空前的知识爆炸,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迅速崛起的知识经济,世界经济的动态性、合作性、竞争性、融合性和创新性,把企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和经营市场。在世界多极化、知识经济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文化和经济融合产生的竞争力将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亦已成为企业竞争、国家竞争、区域竞争以至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当今时代,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谁创造了先进文化并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谁拥有先进文化优势,谁就会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为此,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今后的世界500 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家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文化 起来 企业

扩展阅读

对于求职者来说,简历就是敲门砖,对招聘的企业来说,招聘广告就是公司的旗帜,是否足够大,是否活跃,是否能吸引人。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以及求职者,尤其是00后求职者的特点,在招聘广告内容设置上,可

  作者:潘文富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2024年5月8日—5月10日,姜上泉导师在深圳主讲第234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国外运、陕投集团、美卓集团、温氏集团、岗宏集团、开立股份、深圳第一健康医疗集团、深圳英驰供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