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赐萝卜哭送棒,驯服经销商
作者:王帅斌 799
方式二:先给大棒后送萝卜
案例:
邱老板是合肥的一家摩配经销商,在L公司的产品销量居前几位,而且合作多年。
但他有个特点,几乎每月总是在最后几天冲量,这时下单是平时的几倍,但每次打款或是不能足额,或是货到之后——往往是下月初,公司快要计算返利的时候打款过来,并再三订嘱片区主管,说上个月都超量,款也打了,返利要帮我计好啊!
我接手L公司的销售部后,老同事向我反应过这个困难,与总经理也作过交流,他每次面对老邱的电话也不胜其烦,财务更是都叫苦不跌。
以前的负责人想过拒绝发货、用返利钳制等方法,可邱老板这只老狐狸每次都有新花招得呈,且屡试不爽。
我与他做过多次电话沟通,并当面拜访过,但邱老板名利都想得,而且是油盐不进。
所以,必须想法撬开这个局面。次月开始,我采取“送大棒”的第一步:向全体经销商书面发送通知,宣布在原月销售返利基础上,新增年度经销商返利的政策。通知明确规定:所有返利必须以当月财务到账的现金数额为准,特殊情况须向销售总监特别申请,最迟不超过次月3号,且一年内特殊申请超过两次者,扣发当年年度返利。
不几天,邱老板来电话了,电话里他只字不提每月拖久货款仍要返利的事,只是说好听的话,对年度返利政策也给予积极支持、认可,末了还给我留句话:王总呀,现在配件行业难做啊,压货太大,资金总是很紧张,要多照顾我老邱啊!
当月底,邱老板仍是故伎重演,片区主管向他催货款,他开始搬出我来当护身符,说王总监经常跟他通电话,很了解他的难处,也多次说过要多给他支持等等。
为了严堵所有的通情渠道,我采取了“送大棒”的第二步:首先要求各片区严格按公司政策执行,谁变通谁补交欠款,同时点名批评邱老板的片区主管进度太慢;其次同财务部召开协调会,与销售部统一口径,严格执行新政;最后与总经理商定,统一口径并全权交由销售部处理。
此后,邱老板多方努力收效甚微,只好极不情愿地按当月实际打款数领取返利,当然抱怨的电话也少不了:“王总,你的政策很好啊,可是现在搞得这么严厉,生意很难做,以后只有少下单了。”
果然,邱老板次月下单量就开始下降。凑巧,当时我们也策划决定,借当年国际配件展召开上年度销售英雄及下一年度发展规划大会。在这个会上针对老邱,我策划了我要送出的“萝卜”:为邱老板专设一个特殊贡献奖,奖品为一只渡金的小人(印有其头相),同时向总经理特别申请奖金,奖金数额为此前没有发放的二个月返利。
一切按计划进行,年会上我作了特别的安排:
第一,安排主持人重点介绍邱老板与公司的合作经历,以及他是如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积极配合公司发展等;
第二,专门安排公司七十多岁老董事长为他颁奖,发奖金;
第三,专门给他充足的时间来发表获奖感言。
年会现场,邱老板发表获奖感言时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老邱承认,我与厂家合作喜欢占点小便宜,因为很多厂家都喜欢忽悠我,但我与L公司绝对明明白白、坦坦荡荡合作,因为只有L公司才真正懂得我!”
事后老邱的行动证明了他说的不是违心话,年会结束的当月,他的下单数就超过了之前的正常水平,且当年总销售量比上年明显增加,年总回款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这可是与L公司合作史的先河。
点评:“捧”也是“萝卜”
扩展阅读
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破 2025.10.21
公司的核心是老板,老板的核心是思想。若是老板的思想固束了,甚至是僵化了,公司也就进入停滞状态了,接下来,就看公司的底子有多厚,吃老本还能吃多少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遇到问题就托关系找人来解决问题。在市场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赚钱吗 2025.10.14
经销商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靠产品的进销差价赚钱。按说,每个产品都要赚钱的,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理论上来说,产品卖得越多,老板也应该赚得越多。但事实上会有两个问题:1.增量不增利。甚至是倒挂,也就是
作者:潘文富详情
再谈包头市讲师团人才引进萝卜岗舆情处 2025.09.09
再谈包头市讲师团人才引进萝卜岗舆情处置:锤子不应轻轻落下8月9日,由包头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组成的包头市委调查组公布了“包头市讲师团人才引进有关问题”调查通报:经查,讲师团人才引进中存在因人设
作者:沈志勇详情
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推进逻辑 2024.12.25
对于经销商来说,基于产品经销来赚差价,目前还是主要的盈利模式。这卖产品是通过终端售点来实现的,终端数量决定了经销商的销售业绩,而终端质量则是决定了经销商的利润。总而言之,终端售点,就是经销商吃饭的本钱
作者:潘文富详情
厂家心目中的理想化经销商 2024.08.08
几乎没哪个厂家的经销商群体是整齐划一的,几百个经销商就是几百种样子,各经销商的规模、实力、发展取向、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指标千差万别。这也是经销商管理难的原因之一,一套管理体系,很难包容花色各异的经销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的产品驱动与管理驱动 2024.07.03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22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32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45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57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24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62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31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4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