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创造力坚持和责任

 作者:王健林    274

  什么叫企业家精神?罗曼·罗兰有一句话“最高尚的人,不为自己活,不为自己死”,我觉得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是多个方面的,最核心的我认为有三个关键词:“创造力”、“坚持”和“责任”。

  敢于创新
  万达能发展到今天,我觉得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敢于创新。可以说万达22年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创新史。就是敢为人先,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有些人问我“对创业者有什么忠告?”,我告诉他最大的忠告就是敢于创业。你不敢创业就不可能成功。
  万达走到今天,创新走了四步棋,搞旧改、跨区域、创模式、搞文化。万达1988年成立的时候,房地产行业是国家严格控制的,为了活下去我们一开始是从棚户区改造开始做起的。通过创产品创新我们迈出了第一步。
  当时房子是没有客厅和卫生间的,我们就设计了一个明厅,设计了一个洗手间。还装上了宽敞的铝合金窗,上了一道防盗门。现在看来都是平常的事情,当时都是创新。后来,我们在销售时,又找电视台赞助了一部电视剧,插入我们的广告。这样一个月时间内,1000多套房子销售一空。这一单赚了800万元。更重要的是从中尝到了一个甜头---搞旧城改造。我们万达是全国第一家搞旧城改造的企业。
  92年我们开始跨区域,那时在广州成立了一家公司。当时南北方市场有差异,语言也有障碍,很多北方企业不敢去南方做生意,但我们去了。尽管在广州开发没有赚多少钱,但重要的是鼓励了我们企业走出去的勇气。我们从1998年就开始在全国扩张了。万达成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地域、异地发展的房地产企业。
  经过十几年发展,到2000年前后企业规模接近百亿元,在全国几十个城市都有项目,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一个员工身患癌症,令我开始思考企业如何稳定、持续发展的问题。因为那时社会保障还没建立,员工保险都没法上。我得考虑为弟兄们将来做一点保障,不至于病不能治、老无所依。
  于是我们开了三天务虚会,讨论如何实现万达长期稳定发展。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得出结论,还是要做一个类似“收租”的物业。但是我们之前做了一些小的“收租”物业并不成功,因为租金回收一直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于是我们决定不能搞小物业,一定要搞大的,向世界500强公司收租子。
  作出这个决定之后,在2000年我们推出第一代产品,搞了第一个购物广场,但是“单店”规模偏小。2002到2003年的时候,我们开始搞“组合店”,几个楼组合在一起,有电影院、超市、百货等不同业态的服务。但那个时候,这些楼之间并无有机的联系,也没有商业设计。后来直到2004年,我们才摸到了诀窍,成立自己的规划院,前期进行了很好的商业设计,设计好之后先去找商家谈判,有了主力店的前期进入,先租后建,就是现在所谓“订单商业地产”模式。这样就规避了浪费、无效、谈判的不对等问题。这个模式创出来到今天一直领先。
  2005年我们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城市综合体”,万达城市综合体的核心内容有6个方面,包含酒店、写字楼、公共空间、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休闲设施、公寓楼等。这是万达在全球的首创。这个模式的创造和创新,使万达获得了绝对的市场优势。
  有了这个优势,我们在市场上就有了议价权。地方政府提供的条件好、地价便宜、地理位置好,我们才去,否则就不去。这样使得企业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奇快,而且现在势头越来越猛。今年开业的万达广场有15个,尚在施工中的万达广场还有20个,除此之外还有15个星级酒店。这个速度令外国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创造了世界商业史上的奇迹。
  2003年,我们又决定做电影院线。找了几家国内的广电集团谈,都不理想。我们就找到时代华纳,2004年开始合作。但在前两年华纳管理阶段却亏损很大。2006年我们接盘过来之后,通过研究、学习、创新,当年就扭亏为盈。几年下来,一不小心就做到了行业第一。到今年已经做了70多家影城,银幕总数超过600块,大概每块屏幕是行业平均收入的三倍,是国外同类型院线的八到十倍。明后年目标是拥有120家以上的影城,超过1100块银幕。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两年以后我们可以做到亚洲最大、全球前六七名。当然这跟万达广场综合影响力、综合聚合能力有关,是多种原因促成的。
  万达二十多年走下来其实就是走了四步,但这四步每一步都在创新,都是巨大的进步。下一步万达的发展就是要国际化,争做国际万达、百年企业。
  在所有创新之中,我自己觉得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最重要的。比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更为核心的,就是商业模式的再造和创新。创造一种新的模式很简单,标准化很重要。比如有很多人卖咖啡,但是星巴克把卖咖啡做成标准化,一个品牌、一个口味、一个模式。全部标准化,就做成功了。
  任何一项生意,都要把商业模式的再造和组织模式的再造研究好,有创新,这样才有更大的空间。
  持之以恒
  做企业有非常重要的两点,首先是不怕失败,还要能够不断进取。
  做企业跟做科研有点类似,失败的几率一般要比成功多。如果都能够成功的话,就没有什么企业家,更没有什么大企业家了。
  做企业要想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你看待失败的态度。怕失败、怕输,就永远不能成功。
  我们开始做商业地产的时候,从2002年到2004年间,由于早期我们对商业地产理解不够,前前后后经历了很多失败。
  2003年我们在沈阳市太原街投资建设了一个万达广场。那个时候我们不太了解商业地产的门路,做了300多个商铺销售,卖了6.1个亿元。由于设计先天缺陷,商铺经营不理想,回报率很低,业主埋怨声很多。前前后后召开了若干次事情论证。最后我拍板,全部退款,拆除重来。我们付出比购房款高1.5倍的赔偿。我们要对消费者负责。这件事情是万达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当年海尔砸掉40多台冰箱都不能与此相比。我们付出了十几亿元的代价。
 企业家 创造力 核心 创造 坚持 精神 责任 企业

扩展阅读

对于求职者来说,简历就是敲门砖,对招聘的企业来说,招聘广告就是公司的旗帜,是否足够大,是否活跃,是否能吸引人。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以及求职者,尤其是00后求职者的特点,在招聘广告内容设置上,可

  作者:潘文富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2024年5月8日—5月10日,姜上泉导师在深圳主讲第234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国外运、陕投集团、美卓集团、温氏集团、岗宏集团、开立股份、深圳第一健康医疗集团、深圳英驰供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