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利润下降医药商业企业画地为牢

 216

映了进货量大、毛利率低这一整个医药商业的特点,主要是没有建立现代医药物流体系,信息系统升级缓慢,运营成本高,经营效能低。


  企业区域市场优势鲜明

  在9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浙江震元和桐君阁年报列示有一定量的国外收入,其他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都来自国内,且在不同区域形成比较优

  势,正逐步打造各自的势力范围。由于各家公司的年报地区标准不一,为了统一标准便于比较,这里将大连归入东北地区,上海、山东、安徽和江西归入华东地区。


  通过2002~2004年的数据比较,各家公司都有自己收入的主要地区来源:上海医药、第一医药和海王生物是华东地区,桐君阁是西南地区,而美罗药业是在东北地区。上海医药3年来已把业务范围由单一的上海扩展到江西、安徽和山东,进一步加大自己在华东地区的优势;海王生物在华东地区可谓异军突起,2004年收入是2002年的近9倍;而美罗药业虽然在东北地区收入有所减少,但其年报显示来自其他地区的收入由2002年的2.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3.8亿元。


  行业面临四大压力

  首先,医药分家在2002年个别试点的基础上,数量可能会有所扩大,形式会有所创新。但是,如果没有政策的强力突破,医药分家依然不可能有实质性进展,将继续对医药商业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预计药品招标采购会进一步扩大招标的医院和药品范围,国家对药品价格的控制仍然不会放松,在竞争和政策双重压力下,药品价格仍将继续下降。


  第三,医保改革的覆盖面将继续扩大,同时,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如果基金不到位,将会抑制药费支出。

  第四,由于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在2004年底前完成GSP认证,而且目前药品招标要求代理企业必须通过GSP认证,因此,未通过GSP认证的医药商业企业的压力将加大。


  发展呈现四种趋势

  首先,加强专业药剂师的培养,是中国医药商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上文提到,医药不分是造成我国医药商业微利的根源,而药剂师的匮乏又导致处方医生只能既开方又售药,所以必须增强药品零售领域执业药济师的配备力量。


  其次,完善物流系统,降低运营成本,是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必经之路。物流业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化组织和管理方式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整合,并进行一体化经营。拥有先进的物流体系已成为参与商业竞争的重要砝码。我国的医药商业既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如PSO系统、ESO系统、商业管理信息系统,又要结合自身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适合自己的配送模式,真正建立科技型的商业企业。第三,医药商业企业购并的规模和数量将进一步扩大,连锁经营的大企业将渐显优势。随着跨地区医药商业的发展,各地医药商业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正在稳步进行。


  第四,允许外资进入医药流通领域将使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加入WTO后,承诺自2004年对外资开放药品分销领域,外资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进入医药流通领域的规模和数量都将逐渐增加。

目前,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的我国医药商业上市公司共9家,即华东医药、第一医药、美罗药业、上海医药、一致药业、海王生物、浙江震元、桐君阁和南京医药,本文以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我国医药商业行业的经营状况。


  利润下滑资产负债率高

  2004年,受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竞争以及行业整合力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医药商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但是行业平均净利润仍然处于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8%。


  近年来,由于市场放开、药品招标采购和平价药房的降价风潮,医药商业的毛利率一路下滑。2004年,医药商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58亿元,但净利润率仍然保持1%的较低水平。自2000年以来,医药商业的资产负债率连年上升,2004年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66%(详见表1)。


  政策环境因素影响明显

  产生这种全行业增收不增利局面的首要根源是医药不分,这是制约医药商业发展最不利的因素。医生一身兼两职,既开方又卖药,医院拿走了药品流通领域大部分收益,就是所谓的以药养医现象。


  其次,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于2004年10月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减轻社会医药费负担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继续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将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支出80%以上的品种(中药饮片除外)纳入集中招标采购。政府希望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这也降低了医药商业公司的利润空间。


  第三,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流通领域的经济主体、经营渠道、商品价格逐步放开,基本建立平等竞争、自由购销的流通体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商业批发和零售业务受到制药企业的挤压。


  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幅

  9家上市公司2004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22亿元,比2003年上升22%,主营业务成本总计241.83亿元,比上年上升26%,意味着成本的上涨速度快于收入的上升幅度。9家公司中除美罗药业和一致药业外,主营业务收入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而第一医药、上海医药、浙江震元、海王生物、南京医药、桐君阁等6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增长幅度快于收入增长幅度(详见表2)。只有华东医药的毛利润空间在扩大,其主营业务成本得到较好的控制,主要由于其在2003年完善了信息系统,实现零售调拨供应的两大业务流程的调整,配送中心管理尝试市场化运作,费用下降近百万元。


  另外,上海医药的主营业务收入108.15亿元,占全行业的39.3%,位居首位,但其毛利率仅10.42%,比2003年微增0.09%,作为行业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上市公司,其毛利率却在倒数第3位,一定程度反
 画地为牢 药商 高利 医药 利润 下降 成本 商业 企业

扩展阅读

对于求职者来说,简历就是敲门砖,对招聘的企业来说,招聘广告就是公司的旗帜,是否足够大,是否活跃,是否能吸引人。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以及求职者,尤其是00后求职者的特点,在招聘广告内容设置上,可

  作者:潘文富详情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苏州主讲第247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集集团、中盐集团、中国建材、花园集团、深南电路、中原证券、空军装备5720等多家大型企业

  作者:姜上泉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今年夏天,我们的新杂志《全球商业经典》问世,能够在这个新平台上和志刚同事,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同为传媒人,志刚这几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当下中国活跃的企业家群体的采访和记叙之中,《人生:中国首部商

  作者:李志刚详情


 一、冰岛“岛主” 黄怒波,1995年创办中坤集团,靠开发房地产起家,现公司主业为旅游地产。中坤集团曾开发位于北京市西直门的长河湾住宅区,旗下持有大钟寺中坤广场、中坤大厦等商业地产。大钟寺中坤广场位于

  作者:李志刚详情


1956年,黄怒波出生于兰州一个军人家庭。他排行老幺,上面有两个哥哥与一个姐姐。他的父亲是副营级干部,转业至银川的汽车运输公司。黄怒波两岁的时候,举家搬至银川。1960年,在宁夏“双反运动”中,他的

  作者:李志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