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第一,员工第二”的公司都是二流公司

 作者:徐大伟    183

一流的楼房,二流的物业,三流的小区。

一流的市民,二流的市长,三流的城市。

一流的学生,二流的教师,三流的大学。

我们都不知道,其实,我们整天都在二三流中生活和工作,二三流的生活和工作,成全不了一流的人生。

这个道理浅显到就像种芝麻不可能得到西瓜。

所以,我们需要逃跑需要出走需要起码认识到什么是二三流,什么叫一流?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追求一流,但却一生也未曾品尝到一流的细味。就是因为一生未能达到一流,所以个人痛苦的水平却到了一流。人生苦短,痛苦相伴。

其实,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他为人的品质没有达到一流,他的人生理念和哲学没有达到一流,他的坚持和付出没有达到一流,他的眼界和胸怀没有达到一流,他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和境界没有达到一流,所以,他就无法达到一流,就只能在从二三流到达一流的路径中煎熬与困惑。

有的公司,从未成立到成立到运营,每天都在想着怎么达到一流水平,能有一流的表现,可,现实是理想的过程,现实中这些公司始终也未能摆脱二三流的境地,企业的领导们一个个擦拳磨掌唉声叹气不知道如何是好。企业人痛苦起来比普通人更加深刻而激烈。

其实,原因还是很简单:“客户第一,员工第二”的企业必定是二流企业。谁是一流企业?“员工第一,客户第二”的企业都有可能成为一流企业。

所以,做事业闯天下的理念错了,思路出了问题,出路当然越走越窄。

有人问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经营者的职责是什么?”

稻盛和夫回答说:“一心一意不断地提高理论。”

稻盛的这个回答不知道会让多少企业家惭愧低头,想想自己有什么样的人生理念和事业思想?没有一流的理念和思想,怎么能有一流的人生,没有一流的企业家,怎么能有一流的企业?

听说分众传媒的江南春在一次次的事业碰壁和受挫之后,想通了很多事情,明白了内部挖潜内部激励的重要,在总部的大楼里开设了“分众驿站”,免费为员工提供咖啡饮料点心,听说自从“分众驿站”开业以来,江南春的笑脸也多了,业绩好像也有了一些起色。

江南春到底是聪明的,晚聪明也是聪明,起码,他终于明白了,每一个人都需要尊重、肯定、分享、表扬、激励、自由、愉悦氛围,所有的业绩都是由员工创造的,不服务好不照顾好员工,业绩不可能优秀。

一流的激励,二流的员工,一流的企业。

都说马云厉害,阿里巴巴厉害,却很少有人知道,马云的哲学水平更厉害,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更厉害,更少有人知道马云多年之前就提出了“员工第一,客户第二”、“快乐工作,认真生活”的企业理念,都看到一流的公司形象,却没有人看到一流的企业内心和一流的企业梦想。这就是我们活得表面的证据。

理想的马云,理想的阿里巴巴,理想成就了他们,但理想却没有成就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

回到现实,想一想,你是怎么对待员工的,不是批评就是施加压力,甚至还要恶语相向,还要引发员工之间的勾心斗角,总是制造一个紧张的氛围,你不到公司还能好点,你一到公司,全体员工都不舒服,都想躲着你,不想听你数落听你指责,这都是怎么了?难道员工是你的敌人吗?难道你真的不知道“战士不兴奋,战役定凄惨”的道理吗?难道你真的不知道一个领导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两种品质:一个是激励,一个是激情,有了这“两激”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吗?

难道非要在二三流的行为中寻找一流的作为吗?
 二流 员工 第二 第一 客户 都是 公司

扩展阅读

2024年12月6日–7日,姜上泉导师在北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H公司训练辅导降本增效系统。H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及50多位经管及技术人员参加了第250期降本增效方案训战营。2天1夜降本增效训战辅导,姜上

  作者:姜上泉详情


2024年9月9日–10日,姜上泉导师在中国邮政集团重庆公司训练辅导降本增效系统。重庆邮政90多位财经人员参加了训战辅导。2天降本增效训战辅导,针对邮政速运的经营特点,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效五阶

  作者:姜上泉详情


考核,是员工付出和收益之间的一个动态评估机制。理想化的结果是劳资双方都满意——员工活没少干,老板钱没少给。但是,现实中,大多数公司的考核机制很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老板总觉得花钱养了一帮废物,而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员工来上班,先得把钱的事情说清楚,这个不能模糊。远的不说,这刚入职的试用期工资得要明确。当然了,试用期工资发多少,这个事的主导权在老板手里,老板是怎么想的,决定了这个钱是怎么发给员工的。老板对新进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公司发展需要人怎么办?招聘啊怎么招聘?1.根据需要,起草招聘启事。2.发布招聘启事。3.强调行业有多好,强调公司有多好,强调待遇如何,强调未来发展前景如何。4.介绍待遇情况。5.提出岗位要求,学历、证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