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成为“引智”大国
作者:管理员 313
“现在老百姓的热情仍然让我印象深刻,我希望在中国工作更长的时间,”她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包括外国专家在内的各类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统计,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70年代末,每年外国人才的引进规模只有五、六百人,90年代增加到每年6万多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引进外国人才的规模猛增至每年22万人,外国人才的来源也已从当初的十几个国家发展到目前的80多个国家;如果加上来自港澳台的各类人才,引进境外人才的总规模已达近45万人次。
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万学远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成为中国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重点领域,大批外国服务业领域专门人才的引进将使中国过去生产领域与服务领域外国人才利用不平衡的状况得以改善。目前中国服务业是境外专家工作最多的领域,大约有20多万人。
万学远说,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引智”大国。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是吸引外国专家到这里来工作的真正动因。
尼古娜原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职员,不仅可以讲流利的汉语,而且熟谙中国的当代文学。她说,“我喜欢中国的女性文学,池莉、张洁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很可惜大多数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学的印象都还来自于60、70年代的中国文学作品。所以我也试图翻译一些优秀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让更多的俄罗斯人了解中国的当代文学。”她新近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是《末日的夏娃》。
尼古娜的同事格雷格•威彻利于今年4月28日在“非典”爆发期间从新西兰来到北京工作的。他说,“我能到中国工作是偶然的朋友介绍。对于大多数新西兰人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神秘的国度。现在在中国已经工作7个多月了,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世界上变化最快的国家。我热爱旅游,希望在中国多工作一段时间,以完成我在中国和亚洲、俄罗斯的旅游计划。”
已在中国工作了8年的加拿大专家查添木,是中国-荷兰中荷扶贫项目的荷方主任。多年来穿梭在中国村野乡间的查添木对中国农村扶贫工作颇有见解。他说,“扶贫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他还娶了一位青海姑娘为妻,在中国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尽管外国专家都很满意在中国的生活,万学远认为,中国在外国人才引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绝大部分专家是政府主导引进的,由非赢利的国外专家组织介绍的多,通过市场中介渠道引进的少;短期服务的多,长期接受聘用的少;外国人才的工资待遇与国际市场价格有很大差距。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吸引外国人才的同时,注意保护国内的人才市场,将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万学远说,现在中国国内与国际人才市场如何衔接,哪些行业,哪些类别的人才需要请外国人,哪些不需要,通过何种机制使两者衔接起来,需要认真研究。
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类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
第二,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深化人才工作的体制改革,必须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要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推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要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完善继续教育和培养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要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形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要改革和完善人才保险制度和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第三,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要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形成各类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青年人才、妇女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等,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纳入总体规划,认真抓好队伍建设。胡锦涛特别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广大青年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自觉地把实现个人价值的努力同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
第四,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 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要紧紧围绕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部署,制订相应的人才资源规划,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要在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整合人才资源,集中力量攻克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课题。要紧紧围绕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有针对性地吸引、调配和补充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要鼓励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胸怀大志、不畏艰险,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成长为各项事业的骨干。
扩展阅读
中国教育培训业2012发展大趋势 2025.08.12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 2025.06.09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万物归移—2016中国移动互联网大趋 2025.02.18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4年中国网络营销发展八大趋势 2025.02.18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盘点:移动支付 2025.02.18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2012中国电子商务十大趋势 2025.02.18
主编单位:人民大学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新媒体领军学院专家顾问:何加正 人民网原总裁、新传媒产业联盟主席王斌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新传媒网总裁喻国明中国人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11
- 2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14
- 3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37
- 4重庆通报“中标85万 17
- 5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17
- 6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19
- 7“青少年控烟”绍兴鲁 17
- 8武汉大学的舆情困局从 24
- 9“警察深夜上门”频发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