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落实的组织

 作者:刘玉瑛    187

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具有落实能力,不等于整个组织具有落实能力。组织不是组织成员人数的简单之和,不是“一袋马铃薯”,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组织的整体力量大于组织内部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实现了快速的腾飞。为什么日本这个小国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人们经过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日本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并不仅仅在于其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更重要的是其员工整体“团队合力”的强大。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打造高效落实的组织,对于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打造高效落实的组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统一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打造高效落实的组织,首先要统一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将组织成员的思想统一到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念上来;统一到与组织荣辱共存的意识上来。

海尔公司是人们公认的落实型的组织。这与他们注重统一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是分不开的。海尔公司的新员工一进公司,首先接受的就是海尔的企业文化培训。

东北制药集团也是如此。东北制药集团是以东北制药总厂为核心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这家具有50多年生产历史的东北制药总厂曾被人们誉为 “中国制药业的发源地”。然而,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该集团在1996年和1997年连续两年严重亏损,亏损额累计高达3.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8%,生产经营濒临绝境。

1997年9月,集团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新的领导班子组建后,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为了保证改革措施的顺利进行,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大力气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

改革初期,职工大批下岗。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的生存环境,早已使得这家国企职工习惯了“进了东药门,就是国家人”的生存观念和“生老病死企业管”的生存方式。因此,许多职工对于下岗非常不理解。

领导班子知道,如果不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任何改革措施都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为此,集团印发了一万份宣传单,并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反复向职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东药这艘大船正在快速下沉,我们大家不能挤在一起等死。暂时让一部分职工下岗,是为了使企业增强凝聚力,以突破重围,使大家将来都有饭吃,都能过得更好,希望大家在东药最为困难的时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

充分的思想政治工作,转变了广大职工的思想观念。他们对改革予以了理解和支持。4200多人的下岗工作顺利地完成了。

为了保证“一年扭亏,两年微利,三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东药集团在职工中开展了“东药的出路在哪里”的大讨论。

通过讨论,职工们认识到:东药集团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搏斗,没有任何退路,也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只有卧薪尝胆,只有以比过自家的日子还要认真的态度来过好东药这个大家的日子,才能使集团最终扭亏脱困,度过难关。

深刻的认识,使职工们增强了危机感,他们知道,企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养闲人和懒人,必须积极主动地工作,才能保住饭碗。于是,职工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大为增强。

东药集团原来也有管理规章制度,但三令五申也得不到很好地执行、落实,管理总是不能到位。职工们的观念转变后,企业看不到一个闲人,生产现场整洁有序。

海尔和东药的事实都说明,能不能把抓落实的问题解决好,关键还在于有没有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内在的动力。如果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的问题就能解决。而这种精神、责任、内在动力,以及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培养的。

2.明确组织成员的职位责任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三只老鼠一道去偷油。它们找到了一个油瓶。
怎样才能喝到油呢?老鼠们通过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轮流上去喝油。

于是,三只老鼠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开始叠罗汉,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到另外两只老鼠的肩膀上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并且惊动了人,三只老鼠不得不仓皇逃跑。

回到鼠窝后,老鼠们开始开会讨论这次行动失败的原因。

最上面的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为我下面第二只老鼠抖动了一下。

第二只老鼠说,我是抖了一下不错,但那是因为我下面的第三只老鼠抽搐了一下。

第三只老鼠说,对,对,我之所以抽搐,是因为好像听见门外有猫的叫声。

“哦,原来是这样呀!”老鼠们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下来,并最终得出了结论:它们都没有责任,责任在猫。

寓言中的老鼠心态是有生活基础的刻画。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许多组织成员都具有这种心态,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实事求是地讲,“无责任的自由”已经成了影响我们承担责任的主要哲学。一些人因此根本不担心自己做得好不好,因为他总能找到人或事来推卸责任。下面这个案例是许多管理学者经常引用的:

在某企业的季度考评会上,营销部门的经理A说:“最近销售做得不好,我们部门有一定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而是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

研发部门经理B说:“A经理说得没错,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的确是少了些,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因为我们的预算很少,可就是这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部门给削减了!”

财务经理C说:“是,我是削减了你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采购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

采购经理D忍不住跳起来:“不错,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可是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了不锈钢价格的上升。”

A、B、C:“哦,原来是这样呀,这样说,我们大家就都没有多少责任了,责任在俄罗斯。”

这是一个有趣而且很能切中要害的案例,难怪国内外许多培训机构的讲师们愿意引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互相推诿,不愿意承担责任的现象?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组织内部的分工不明晰。如果分工明晰,想推卸责任都难。

3.激励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

我们在前面的叙述中说过,热忱是一种具有矢量性的精神力量,是人们奋斗的源动力。实践证明,卓有成效的人,都是对工作怀有满腔热忱的人。因此,打造高效的落实组织,除了要明确组织成员的职位责任,还必须能将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调动起来。

如何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激励,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与方法。那么,怎样用激励来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热忱呢?常用的方法如下:

(1)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指用确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合人们切身利益的、科学可行的目标,也就是通过奋斗能够获得的成就或结果,来激发下属的行为动机,使他们产生旺盛的奋斗精神和落实动力。

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高于非目的性的行为。因为当人们明确了可能达到的目标,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比如,一个万米赛跑运动员,当人们告诉他还剩一千米,再加把劲,就可夺得金牌时,即使他身体某部位疼痛,他也会咬牙加快速度完成最后的冲刺。

运用目标来激励组织成员,关键要注意设置好目标。一般说来,目标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目标的设置要高低适宜。心理学家曾把目标激励比作摘桃子,桃子吊在空中,怎样才能调动人的最大积极性呢?坐在地上举手可得,不行。因为目标太低,缺乏“挑战性”;跳起来摘不到,也不行。因为目标太高,会挫伤人的积极性。只有奋力跳跃方能摘到的高度,才是最合适的。这一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伸手不及,跃而可获”。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其次,目标的设置要总分结合。设置总目标,可使下属感到工作有方向,有奔头。但因为总目标的实现常常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甚至是曲折的过程,所以,在运用目标激励这一激励方法时,仅设置总目标是不够的。它容易让人感到遥远和渺茫,可望而不可及,从而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创造发挥。因此,目标的设置要总分结合。也就是说,在设置总目标的同时,设置若干适当的阶段性目标。通过逐个实现这些阶段性目标来达到总目标的实现。这一点,可用六个字来概括:“大目标,小步子”。它能持续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第三,目标的设置要实在具体。目标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但不论何种目标,都不能是虚幻的,而必须实在具体。只有实在的目标,才能使下属相信;只有具体的目标,才能对下属产生吸引力。

(2)许诺激励

许诺激励,就是领导者通过许诺某件事,如职务的晋升、职称的评定、工资待遇的提高以及荣誉、记功等等,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他的物资、精神需要。当组织成员产生了某种需要,他就会形成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又使他产生一系列的行为去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与领导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领导的许诺往往是目标实现的一种保障,所以,下属总是希望得到领导者的许诺,哪怕是只言片语。那么,领导者在工作中如何掌握好许诺激励这一方法呢?

首先,许诺要适度。适度,是许诺激励的关键。许诺过高,就会“失信于民”。假如一位领导说,小伙子,好好干,干好了能当总理。这是不能调动积极性的,因为目标无限大,而实现的可能性等于零,所以调动不了积极性。许诺过低,则形不成激励因素,许诺形同虚设。比如,一位领导说,大家好好干,干完之后免费供应空气。这也不能调动积极性,因为目标价值等于零。所以,我们在许诺时,一定要掌握好许诺的度。就是要给他确定一个比较切近可行的目标。

其次,许诺要适宜。这里所说的适宜,是说许诺要符合不同下属的需要。对于一位没有权力欲望的下属,你用授予权力的许诺是很难激励他的。

江西有个工厂,由于产品质量有问题,连续亏损了17年。后来改进了产品质量,工厂转亏为盈。但随着订货数量的加大,工人常需要加班加点。星期天加班不算,就连过春节,厂长还宣布不休息,发40元奖金作为补偿鼓励。

这一措施引起许多职工的不满,尤其是单身汉,更是恼火。他们找到厂长,对厂长说:“你能不能积点德,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对象,你星期天不休息,也就算了,春节还加班,要是对象吹了,怎么办?”

厂长说:“我体谅你们的困难,但订货多,任务紧,你们说怎么办?”

工人说:“如果我们超额完成任务,你能不能给我们假日奖励。你们当领导的天南海北都跑遍了,让我们工人也出去开开眼。”

厂长采纳了这条意见,宣布只要完成任务,超额30%的给三天假期,超额200%的给两个星期假期。这个措施一宣布,中午吃饭,食堂人少了,带上两个馒头在车间吃;5点钟下班,你往外轰他也不走,他要超额。

为什么没有了加班费,工人的积极性反而高了呢?原因很简短,因为假日最适合他们的需要。

第三,许诺要兑现。下属对领导的许诺总是非常认真的。如果你许诺了,一定要兑现,否则,不仅起不到激励下属的作用,还会使你失去威望。宋太祖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宋太祖答应让张思光做司徒通史的官,张思光很高兴,天天等待正式的任命,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迟迟不见任命的通知。张思光失去了耐性,便想了一计,故意骑一匹很瘦的马到宋太祖的面前。

宋太祖看张思光骑的马那么瘦,很吃惊地问:“你的马太瘦了,一天吃多少饲料呢?”

张思光回答说:“一天一石。”

听了张思光的回答,宋太祖更不理解了:“不可能吧!既然给那么多的饲料,马怎么还会这么瘦呢?”

张思光说:“我答应一天给它一石,而实际上,我并没有给它那么多。”

宋太祖听出了话中有话,不久就下旨任命了张思光。

要说宋太祖的记性还不错,张思光一暗示,他便明白了。如果不是这样,张思光肯定会灰心丧气,工作起来也不会卖力气。

由此可见,不能轻易许诺,许诺就要兑现。

(3)逆反激励

人都有自尊心、自爱心、荣誉心,也有虚荣心和好胜心。逆反激励,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富有刺激性的语言,将工作对象的这种心理激活,使其改变原来的态度。这种方法俗称“激将法”。

有一家造纸厂,改革用人制度,在厂内张榜招聘车间主任。

招聘榜贴出后,人们都把目光对准了技术员小黄。大家觉得他有技术,懂管理,应该站出来揭榜。但小黄却犹豫不决。这时候,退休了的工会主席走到了小黄面前,对他说:“大家都以为你挺有出息,没想到,你是这么个窝囊废,连个车间主任的位子都不敢接,不知道你是怎么上的大学,怎么当的优等生!”

“我是窝囊废?”工会主席的话还没说完,小黄就跳了起来,说,“我非干个样儿来让你看看不可!”说着,就上前揭了榜。

小黄有当车间主任的能力,但却没有勇气“毛遂自荐”。但这时候要是正面劝说鼓励,恐怕很难收到实效。工会主席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便采用了逆反激励的艺术方法,有意“贬损”他,否定他。工会主席的锐利言辞“触伤”了小黄的自尊心,有血性的汉子怎么能受此“窝囊气”?他要挽回面子,他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当然,工会主席的激励目的也达到了。

逆反激励运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运用得不好,则会伤害被激励对象的情感。怎样才能运用得好呢?关键在于审时度势,切中要害,采用最有效的“激活剂”。具体说来,要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激励对象的性格。逆反激励并不适用于任何人。一般说来,它多适用于那些性格刚烈,自尊心、荣誉心或者好胜心很强的人。这种人大多都喜欢别人看重自己,希望自己超过别人。因此,激励者用带有刺激性的语言一激他,十有八九会成功。但如果工作对象性格懦弱内向,做事谨小慎微、自卑感强,没什么荣誉感,刺一千锥子也不出血,整个儿是一个麻木不仁者,逆反激励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因为富有刺激性的语言会被他们误认为是对他们的挖苦、嘲弄,并极有可能导致怨恨心理。所以,运用逆反激励,必须了解激励对象的性格。例如:

泰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一名海军军官,他曾经用非同寻常的审讯方式,从一名纳粹分子的口中获得了德军机密。

当时号称“狼群”的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横行一时,对盟军的海上运输构成严重威胁。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德军还研制了一种感音鱼雷,即将投入战斗。盟军派出了大量的情报人员想搜寻有关的情报,但都一无所获。

不久,美军在大西洋击沉了一般德国新式潜艇,碰巧有一名自称汉斯的军官曾参与了感音鱼雷的研制工作。他被俘后,美军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审讯措施,但汉斯立场顽固,软硬不吃。最后,美军把任务交给了海军军官泰勒。

泰勒会说流利的德语,知识渊博,灵敏机智。他不把汉斯当作俘虏反而与之交上了“朋友”。通过接触,汉斯十分佩服泰勒的风度。

一天,泰勒邀请汉斯下棋,两人边下边谈,十分融洽。“你为什么不审问我?”汉斯提出了他一直想问的问题。

“你不过是一名普通军官,有什么好问的?”汉斯不屑一顾。

“你错了,我是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优秀的鱼雷军官!”高傲的汉斯有点被激怒了。

“得了吧,老弟,就你那三流海军,还有什么鱼雷?”泰勒更轻蔑地摆了摆手。

“请不要小瞧我们,我们不但有鱼雷,还有比你们更加先进的感音鱼雷!”汉斯有点控制不住了。

“哈哈,感音鱼雷,你别编神话了。”泰勒用嘲讽的大笑刺激汉斯。

汉斯终于再也忍不住了,顺手抓过一张纸,画出了鱼雷的原理图,以证明自己没有讲神话。

就这样,美军终于获得了感音鱼雷的秘密,研究了对策,使德国这一新式武器没能发挥出任何威力。

泰勒激将成功,就在于他了解汉斯的高傲性格。高傲的人最怕的莫过于别人看不起自己。因此,当泰勒以“轻蔑”的态度、“轻蔑”的话语刺激他时,强烈的自尊心便使得他说出了本不该说、也不会说的话来。

其次,要选准激将的时机。激言不是在什么时候说都能取得好效果的。时机过早或过晚,都难见成效。因此,运用逆反激励时,一定要选准时机,即选在工作对象对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还没有下决心行动时。在这种犹豫不决的时候,激励者适时地撒下“催化剂”,就会很容易取得成功。例如:

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兼大名镇守使孙岳是冯玉祥滦州起义时的同仁。他思想进步,倾向革命,但在军阀混战中几度沉浮,颇不得志。

1924年秋,冯玉祥在北京南苑修建的昭忠祠落成,孙岳前来致祭。祭罢,冯玉祥陪他到墓地凭吊。孙岳黯然伤神,连连叹道:“唉!民国成立不过十来年,这里已躺下这么多弟兄了。”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冯早欲联孙携手革命,遂神情戚戚地附和道:“他们为国捐躯,落得一个‘忠’字,也算不朽了。”冯孙两人多年相契,是无话不谈的挚友。冯接着放出试探性气球,说:“他们死了,尚能落得一个‘忠’字,孙二哥,将来你百年之后,人当如何称你?”

“那还用问,一个不折不扣的军阀罢了。”

“你拥兵数千坐镇一方,为何甘做人家的走狗?”

冯玉祥有意触动他的痛处,不料孙却不以为然,说:“我算什么,有人带兵三四万,不也做着军阀走狗吗!”

善于察言观色的冯玉祥见时机已到,就大发感慨道:“目前这个局势,我看稍有热血良心的人,没有不切齿痛恨的。我部名为一师三混成旅,实则枪不足三万条,处此境地,未可莽撞,但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将这批祸国殃民的走狗统统推翻,不然的话,何以对得起自己,以何面目回报创造民国的先烈。?

一席话激得孙岳热血沸腾。两人当场商定:同舟共济,共创大业。

第三,要注意语言的分寸。并不是什么语言都可以激发起对方情感的。太刻薄,容易形成对抗心理;而语言柔弱无力,不痛不痒,则又难能让对方的情感产生波动。因此,在使用逆反激励方法时,在用语上要把握分寸,注意言辞的“度”。既防止“过”,又避免不及。请看下面的故事:

重阳节,即将退休的老李,被领导请来陪已退休的老干部。酒过三巡,各领导轮番把盏。老李不胜酒力,偏巧“一把手”提壶敬酒。老李千推万辞不接受,该领导想请将不如激将。于是,就说:“这人老了,就是这样,这里工作没人要,那单位也推,这不,一杯酒都喝不好,还能干好工作!”

老李平时工作出色,历任大小干部,只是近年照顾到某单位过渡到退休,并无这推那辞的事。可他上进心不减当年,经“一把手”如此一说,气不打一处来,当场要他交待“这也不要,那也推辞”的事实。众人劝说不住,该领导也自讨没趣,老李摔杯愤然而去。

可见,这位领导就没有很好地掌握“激将法”的度,超过了对方的接受程度,使激发变成了揭发。老李认为,领导是借敬酒为名,当众揭他短处,有意欺他年迈无能,敬的是一杯苦酒。实际上,该领导的用意是激他一激,让他再喝一杯,把气氛调得浓浓的。但因激将不当,自找了没趣。

(4)行为激励

所谓行为激励,就是领导者用自身的行为给组织成员做出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话的意思是说:做领导的,要是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会去干;如果自身的行为不正派,即使出了教令,人家也不会听你的。

事实的确如此,作为领导者,如果他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言行一致,秉公办事,严于律己,那么,他一定会博得下属的尊敬和信服,他下达的计划、指示,便是无声的命令,群众会以高昂的热情去努力工作。否则,就会失去号召力,群众的工作热情也就可想而知。

难怪人们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若是自己每日颓丧,又怎能激励起下属的工作热情?所以,领导者要想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首先自己就要对工作有满腔的热忱。

4.培养组织成员的落实能力

“一美元的投入,四美元的偿还”,是西方人才学家为教育投资所算的一笔账。这种量化的概念,生动地说明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打造高效落实的组织,也必须敢在培养组织成员的工作能力上花本钱。这是增强落实能力的关键环节。培养组织成员的落实能力:

(1)要进行全员化培训

我们正在从英雄主义的时代走向平民主义的时代。在平民主义的时代,仅仅依靠一两个领导全体员工的精英人物是不能使组织繁荣昌盛的,也是不能落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只有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让所有的员工都能成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精兵强将,组织才能兴旺发达,各项工作任务才能有效地落实。因此,打造高效落实的组织,必须让所有的员工都能有系统地接受各种培训。不管他是工作在高层、中层,还是工作在基层。

实践证明,受到过培训的员工,其落实能力比没有受过培训的员工要强得多,其落实的能力也大得多。

(2)培训内容要具体化

员工虽然都在同一个组织内,但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其职能要求也不同。不同的职能要求需要有与之相配的工作能力。因此,培训内容必须要因职而异,具体化,有针对性。比如:

对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总揽全局的能力和决断决策的能力。

对于组织的中层负责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组织协调的能力和沟通的能力。

对于组织的基层负责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善于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

对于专业人员,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还要培养他们的全局观念。使他们既能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做好本职工作;又能在工作时考虑组织的整体利益,实现与其他员工的有效合作。

对于普通职员,由于他们是各项工作任务的直接实现者,要完成的是各种具体性的工作,因此,培训他们,应着重依据工作规范,培养他们的工作技能,以便他们能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

(3)培训方式要多元化

由于组织成员的工作性质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因此,培训的方式也要有所区别。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来提升组织成员的落实能力。


刘玉瑛
 高效 落实 打造 组织

扩展阅读

想通过抖音打造长期品牌的人,同时想在内容平台上赚到钱,应该怎么做呢? 普通人只有看到高收益高增长,才愿意玩命儿地猛干。 抖音智能投放有两个规则,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在抖音投放经验丰富以后,会觉

  作者:mys5518详情


2021年10月20日,高级企业EAP执行师郭敬峰老师受邀贵州中烟集团分享《时间管理和高效工作》课程,通过心理测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战演练掌握工具方法,诠释了互动式学习的精华和优点,帮助学员了解

  作者:郭敬峰详情


2021年10月23日,中国太平保险浙江公司《打造阳光心态,职业幸福感提升》EAP关爱培训圆满完成!旨在塑造员工的阳光心态激励、提升职业幸福感、快乐高效的工作,“压力绩效管理专家、高级企业EAP执行师

  作者:郭敬峰详情


管理沟通是企业组织的生命线。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沟通的过程。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  企业是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而沟通则是机体内

  作者:董栗序详情


——以文化视角探寻服务规律,深度提升服务竞争力的系统方案我们已经走进“以服务定生存、以文化定输赢、以和谐定发展”的服务经济时代,“文化、服务、幸福”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旋律和顾客的基本诉求以及作为评判企业

  作者:陈步峰详情


在项目各环节中,工程造价的价格确定一般经过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承包合同价的签订、工程结算价和工程决算价的确定等过程。而在上述价格形成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非常密切。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应注

  作者:林琳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