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三十岁找到了我的所爱

 作者:宋臻 骆潇    360

作为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的名字总是与“争议”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她的观点,还是她的职业。在一个炎热的午后,记者拨通了李银河女士的电话,与李银河女士一起重温了她的职业历程。
  职业准备: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钻研
  李银河第一年考大学是1973 年,当时是工农兵推荐上大学,根本不考试,她被推荐去读了历史系。那个时候,文革还没有结束。但李银河对学校里盛行的串同乡会没有兴趣,只是觉得时间宝贵,拼命地看书。
  毕业后,李银河到《光明日报》做编辑,跑到图书馆查资料,找到各种统计数据制成图表,写成一篇文章《落后就要挨打》。后来到上海出差,发现上海各个单位都把这篇文章中的数据挂在墙上。
  中国有句俗话:三十不学艺,李银河反其道而行,又在三十岁的时候选择了去美国攻读社会学。
  李银河:我认为从事一份职业,就是做好三项准备:专业训练、热情、求知的欲望。我的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加的,我总觉得人生短促,应该尽力多做一些事情。

  职业选择:做自己想做的是一种享受
  1979 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两位教授来中国开办第一个社会学夏季讲习班,李银河生平第一次接触到社会学。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她非常激动地设计出了第一个调查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中国的京剧是比芭蕾更好的艺术吗?”带着单位介绍信,她兴致勃勃地跑到机关和街道去散发。有的人并没有填问卷,却在每个问题旁认真地批道:“这种观点太极端了。”“这种提法是错误的。”在为被调查者的“较真”感动不已的同时,李银河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李银河:我始终认为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很难得的享受。选择现在这个职业,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兴趣,当时也没有考虑什么社会评价或专业冷热。但也是有点迫不得已,因为那时候重新学习理工已经不可能了(笑)。有兴趣,才会热爱,也才能坦然面对困难。
  要说从事这个职业的优势,我想除了专业,可能还因为我比较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别人愿意跟我说实话。我也比较会判断别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写作方面也算是我的一个特长吧。另外,我曾当过五年知青,这五年的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让我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职业准则:真诚
  1988 年回国,李银河在两年内一口气做了十个研究项目,包括择偶标准、青春期恋爱、独身、婚前性行为规范、自愿不育、婚外恋、离婚、同性恋等。
在上个世纪80 年代末,做这样的调查与研究并不容易。能找到的线索非常少,尤其是同性恋,所以随机抽样几乎抽不到样本。于是研究小组在《北京晚报》上登广告,征求独身者、自愿不育和离婚者。在做独身者调查的时候,一位30 多岁的男士对李银河说:“我看你也不像什么怪人,我就告诉你吧,我独身是因为我是同性恋。”就这样,李银河终于拿到了同性恋人群的第一例案例,并得以进入同性恋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
  李银河:做性社会学的研究,最大的困难是被调查者不一定愿意回答所有问题,而且特别反感仅仅把他当作一个调查对象。要想取得第一手的资料,没有什么技巧,就是“真诚”两个字,我想这也是任何职业都需要的。我始终坚持一种平等的态度,这不仅是调查,更是在交朋友。如果一旦流露出我高你低这样的情绪,那么调查肯定就失败了。现在,我和许多被调查者成了朋友,大家在一起吃饭,碰到困难也一起想办法。
  而且在这样的研究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我也能更多地了解并理解其他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从事这份职业最大的乐趣。

  职业挑战:只要是正确的就要坚持
  李银河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人之一。她的观点总是在挑战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她呼吁允许“同性婚姻”,建议修改中国已有的性法律。除了面对社会上的争论外,李银河还收到一些老干部的来信,他们在信中痛斥同性恋是流氓,批判李银河。但也有一些同性恋者给李银河来信,告诉她:“你的调查研究让我豁然开朗。”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舆论压力非常大的职业。李银河还告诉记者,她正在申请的下一个课题也是针对普通人眼中的“特殊人群”的,这个课题是关于中国酷儿群体的,而“酷儿”一般是指在性方面越轨,违反平常性规范的群体。
李银河:其实我没有感觉到社会上对我的职业有什么误解,面对舆论的反应我也不害怕,只是有时候觉得挺可悲的。但我对社会的进步还是有信心的,比如婚前性行为,在上个世纪80 年代末的时候才有15%,到现在已经达到60%~ 70%,二十年间变化这么剧烈,让人感到非常震惊,但也很振奋。
  我在努力地传播一些新理念,但观念不是一本书或一句话就能够改变的,还需要好多其他的社会条件。我没有对自己的职业寄予多么高的期望,只是想通过我的职业努力扩大中国人在性方面的生活空间,重新提出过去被剥夺或被忽视的权利。错的东西迟早会被人们唾弃,社会始终在进步,所以我相信自己的职业,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职业观点:中国职业女性要争取自己的权益
  透过“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以及学历的光环,李银河其实也是一位职业女性。在采访中,她结合自己的一些研究和体会,分享了对于女性职业发展的观点。
  李银河:
  在女性职业成功的因素中,是不是必须包括婚姻?
  如果仅仅从事业和婚姻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不选择婚姻,是把双刃剑。其实有很多优秀的职业女性也是不结婚的,所以我认为不见得有直接负面的影响。西方国家从17、18 世纪开始,就有很多单身人群。法国有1/4 的女性是不结婚的。在中国,结婚的压力要大一些。不过现在城市里单身人群比重越来越高,发展趋势是独身的压力应该会越来越小。中国女性在职业发展中,有哪些优势呢?又有哪些限制呢?
  在中国,在公共场所是不能散发性的信息的,中国人在公共场所的表现比较中性,这样给中国女性造成的压力要小一些,这对于中国女性尤其是中上层女性比较有利。我觉得问题比较大的是参政方面,女性在这方面不自信,而且中国传统的性别文化在女性参政这方面的压抑也比较厉害。
  现在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某些职业更适合男性从事,或某些职业更适合女性从事?
  在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有这样的区分。工业化之后,尤其是第三次浪潮后,智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对大脑的研究中发现,男女在智力上并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在脑力劳动为主的时代,这样的论调是不适用的。
  我觉得现在有一些观点貌似科学,其实并没有依据。比如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做管理工作,全世界的调查也没发现是这样的,而且我们还发现大量的中小企业中,女性经营者很多,经营得也很好。其实有这样的一些观点,只是因为历史遗留原因,男性先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整个社会就先入为主地对性别的社会角色进行了划分。
  对中国女性职业发展的建议
  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之外,中国女性更应该有男女平等的观念。我们所处的环境依然是一个比较男权的社会,男性占上风,女性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得比男性好。我希望职业女性除了自己要做得最好以外,还注意不要被别人欺负了,应该努力为自己争取这样的权益。

人物链接
李银河
  著名性学研究专家,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1952 年生于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有《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性的问题》《同性恋亚文化》等近10 部作品。
 找到了 李银河 三十岁 十岁 所爱 银河 找到 到了 我的

扩展阅读

在销售课堂上,有很多学员经常会问如何成为销售高手。我也经常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分享。我问大家,销售高手要具备什么?每每看到大家给出的回答,很完美。比如专业知识,沟通技能,坚持与认真等。但我每次却又是深深

  作者:蒋观庆详情


大客户销售人员都知道销售要了解客户需求,因为没有需求,就没有客户购买的可能。有时候困难的不是了解需求,因为你会发现有时候客户是有需求的,比如减低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等,但为什么却迟迟不会决定呢?  

  作者:蒋观庆详情


  一个顾客走到我们柜台,问格力的那个红色的多少钱,因为她的朋友都是在专卖店买的,她想多了解一下情况,并把专卖店的价格告诉了我。我说这里的价格要贵一点,因为服务有保证,并趁机向她介绍了我们的海信空调。

  作者:高定基详情


我的网站终于赚钱了   2023.03.20

我最初是在一网络公司打工,当时技术不好,连DW都不会用,只是用FP做一些静态页面,公司本来是不要我这种技术差的人,但可能boss看我还算是个可塑之材吧-_-,让我边学边做,或者直接可以叫学徒吧,呵呵。

  作者:陈亮详情


前言:新任经理常会有种失去方向的感觉,仿佛步入了一个无人岛——你不再只是团队的一员,他们把你看作老板。这时新任经理必须学会承受冲突、人际的紧张状态和忧虑。如果他仍然保持着过去在技术职位或功能性角色中遗

  作者:胡一夫详情


  2005年创业至今,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其中经历了很多的事情。看到现在有关创业的话题大家都讨论得比较热烈,我不禁也希望将这两年的工作经历与大家分享,并竭此希望能够吸引更多更好的话题。  首先,简单介

  作者:宋辉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