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推动广东的旅游
作者:李存修 347
(一)广东的旅游业能够在最近十几年来保持持续发展,一马当先,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首先应归功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得益于广东全省经济的迅速发展。
另一方面,广东旅游业之所以能领先全国,还得益于岭南所独有的和潜在的一些优势。比如说,广东位于南海之滨,与港澳接邻,这种区位上的优势是任何其它省份所不具备的。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广州曾和福建东南沿海的泉州一样,是中国”海上丝路”的起点之一,有大量的岭南居民顺这条”丝路”,到世界各地落了户.扎了根,已形成了一个海外华人世界。这是发展旅游难得的条件和背景,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人缘优势。
在岭南这块孕育着灵气与智慧的土地上,人文荟萃,群星灿烂;有着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岭南的安定与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南粤首领冼夫人;有着率众凿通重峦叠嶂的大庾岭、沟通中原与岭南、融汇黄河文化与珠江文化的唐代宰相张九龄;有创立“禅宗”的六祖惠能,嗣后,明清时期的袁崇焕.邓世昌.郑观应.黄遵宪,近代的洪秀全.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詹天佑.丘逢甲.黄飞鸿..叶剑英……还有李小龙.马思聪.冼星海等等.他们如天上的星星,闪烁在南粤的上空.他们不仅成名了一座山.一条水.一个城,他们更提高了岭南的知名度,是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财富.
历朝历代,广东曾留下了许多令国人羡慕向往的历史文物古迹:粤北南雄县的珠矶巷.潮州的湘子桥.海丰县五坡岭.东莞的虎门.黄埔的菠萝庙.德庆的龙母神庙等等数不胜数,无不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对旅游者产生的巨大魅力.
(二) 我们应该明白,发展广东旅游业,虽然存在着巨大的优势,但有些是历史和地域恩赐给旅游界的,实际上我们也深深感觉到一些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如不正视这些不足,很难说20年后甚至于10年后广东的旅游业将是怎样一种情形!
近几年来,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他一些省份旅游业的发展异常迅猛,过去那种一支独秀.遥遥领先的局面很可能很快就会被打破,因为北京.上海.山东.黑龙江.四川等省市旅游业总收入涨幅每年超过20%.这种涨幅,大大高于我们广东的发展速度.虽然全国的同行同业都知道广东是个旅游大省.旅游经济强省,但我们的旅游整体形象并不够鲜明,我们自己认为的重点景区景点在国内国外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要说文物古迹,比不上六大古都;要说风光山水,也难比大西南的云贵川;要说广东美食,那真是誉满天下,世界上的十几万家粤菜馆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但经海外一家旅游机构的调查,在饮食一栏内,评价最高的并不是广东.
我认为还有两点要特别注意:西方有位人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仅为一盘豆子就出卖了老祖宗的遗产.”
名人故居.遗产.遗物,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当今旅游业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是人类历史永不消失的精神纪念碑,名人遗产既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好历史名人遗产,是我们当代人神圣的职责,更是一种益在千秋的功德.
(三)在去春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省长黄华华曾说过这样的话:”要注重旅游文化建设,旅游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越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越有生命力和竞争力.要十分注意发掘旅游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广东民俗.民间艺术等岭南文化优势,努力打造岭南特色旅游文化.”
旅游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这句话黄省长讲的非常精辟.科学和深邃.因此,我可以这样说,旅游业之间的较量,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较量.而且最后的较量与竞争还是离不开文化,依靠的是文化的底蕴与内涵.
如何发掘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用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为广东能成为文化大省增添一点砝码,是我们旅游文化工作者将面临着一场十分艰巨的考验与挑战. 作为一项常识,凡有历史的地方就有文化,有文化的地方就有名人.有名人的地方必定有旅游资源.一般说来,名人与名胜的关系本来就是分不开的,但有个认识的过程,离开了人的认识,也就无所谓名胜不名胜了.清代学者王夫之留下了这样一句名言:”无说景者,便无景”,就是这层意思. 名人相对集中的地域或城市,知名度自然就高,文化的内涵就深,对游人就会有一种精神上的吸引力,这是一种文化的魅力.景区若与文人相结合,文化含金量就会越高.而且会成为永不消失的风景.仅举江西南昌滕王阁为例,在过去1300年的漫长历史中,它先后倒塌28次,而被重修29次.要不是因为一篇王勃的<滕王阁序>,这座唐代建筑不会有今日的辉煌.人以文传,楼以人传,这就是”人文”.
“入目三分景,七分在内涵”.当人们看过珠玑巷.陈家祠.虎门炮台.罗浮山和江门的碉楼之后,就会真正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
就碉楼来说,在最盛行时,仅开平一县总数就超过3000座,而今日保留完好的就有1883座。行走的五邑的大地上,只见千姿百态的各式碉楼纵横数百公里而绵延不断,广东省政府作为惟一的一个项目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独特的侨乡景致,东西方建筑艺术在这里的融会与结合,还需要用文化精心打造和包装,才能被送到祖国和世界各地游子的手上。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生与斯长于斯的岭南本地名人,还有一大批国内家喻户晓的历朝历代南下广东.做客岭南的迁客骚人.他们当中有南越王赵拓.韩愈.苏东坡.包拯.戚继光.林则徐.蒋介石.毛泽东.他们每人都能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听说旅游界有这样两句行业俗语:江山之美,全靠导游之嘴.一年拳,两年腿,十年才练一张嘴.由此可见导游的嘴巴在传播旅游文化时的重要性.
每位导游都有一张嘴,但并不是每位导游都能讲出生动优美而又幽默的语言,语言才是人类表达心意.交流感情的载体.导游怎样依靠嘴中动听美丽的语言,完成自己的使命,赢得观光者的满足,达到传播文化的效果呢?他们需要的是下面一些条件与因素.他们要读万卷书,要热爱大自然,要了解历史文化与艺术,比如中国的古典建筑.要了解它的建筑美与艺术美.即便是一堆废墟,也是导游人员的必修课,要认真阅读,从废墟文化中吸取哲学的.史地的及文学的营养.因为废墟是新的创造的基地,是未来行程的出发点,废墟反映着现代人的文明与自信.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与灵魂,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我们搞旅游文化,当然声音应该姓粤,姓珠(江),而不是姓黄(河)和姓长(江),更不是姓”洋”,这里的人文.自然.地理.风土.都是自有的.因为,文化传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难以离异的土壤,更是现代文化创新和发展的直接来源.以珠江三角洲为主要发源地的岭南文化,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以中原文化为主干.融合外域文化而逐渐形成的区域文化.所以,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自我封闭,重新将一千多年前张九龄挖通的梅关封堵,让历史走回头路.我们今天传播的是大珠三角,是(9+2).我们必须展开新世纪的大视野,在南中国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和更多的同行同业一起,作一篇旅游文化的大文章.让全中国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扩展阅读
从老毕事件看企业文化建设 2023.03.30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一则关于“毕姥爷”的“不雅视频”最近被炒的沸沸扬扬,把一向以幽默著称的老毕推到风口浪尖上。从节目暂停到停职,再到深入调查,看来老毕以后很难以主持人身份跟观众朋友见面了。 视频中
作者:贾同领详情
互联网+旅游激发新业态,文旅消费新模 2023.03.29
文旅消费年轻化,行业拥抱变化、积极转型 近年来文旅客户越来越年轻化,而部分文旅资源端在营销和运营等方面还沿用着传统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年轻游客对文旅项目的消费意愿。因此,在用户年轻化的趋
作者:杨建允详情
日化企业品牌文化营销案例 2023.03.28
1、夯实“决定文化营销成败“的三大基础因素 成功的文化营销应能既很好地适应特定的本土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又能很好地融入具有时代特征的特定的文化事件和符合品牌的个性和品牌文化建设路径。 基础因素
作者:刘云详情
优秀企业都是服务型企业,制造业更应建 2023.03.23
(注:陈步峰先生系中国服务文化新科学的开创者。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研究员,中国酒店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现代管理学院研究员,润石服务文化研究院院长; MBA爱达经理学院教授,杭州金融学院特聘教授。首批
作者:陈步峰详情
现代企业要强化文化自觉,着力提升文化 2023.03.23
陈步峰先生以“潜心传播文化业,俯首甘为拓荒牛”自勉,专心致力于服务文化的研究传播,发表文章400余篇,出版《成败大扫描-服务文化案例启示录》《打造金牌服务》《服务文化决胜未来》等系列专著。提出传播的
作者:陈步峰详情
提升文化服务贡献度既是责任更是智慧 2023.03.23
今天晚饭后,我收到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先生寄来的《漫画企业细节管理》一书,这是一本几乎有三本书厚的大部头的书,开始我还担心,谁有时间和耐心看这样的巨著呢,但一经打开便爱不释手,竟
作者:陈步峰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 54
- 2姜上泉老师人效提升咨 65
- 3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52
- 4中小企业招聘广告的内 27388
- 5姜上泉老师:泉州市精 186
- 6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14725
- 7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587
- 8中国邮政重庆公司降本 260
- 9中航工业Z研究所降本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