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扩张‘要义(4)

 作者:马宁    26

系列专题:《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黄光裕如是说》

  黄光裕的最终目标是把国美的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与国外零售巨头一争高下。因此,把国美的门店开到国外,也是黄光裕一直在着手准备的事情。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把扩大经营规模作为企业竞争的唯一手段。这种经营方式在连锁超市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时,所能带来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增加门店数并不等于自动形成赢利。有时候盲目地扩大规模和打价格战一样,都是饮鸩止渴之举,导致的结果只会是被淘汰。


  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2001年世界企业500强中,沃尔玛名列榜首。这是美国历史上零售企业第一次成为《财富》500强的龙头老大。而美国第三大廉价零售连锁店凯马特却在2002年1月22日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起零售业破产案。


  美国两个零售业巨头为何一个杰出,一个破产?归结起来,是它们对"品牌经营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和做法不一样使然。1976~1985年,凯马特一直是美国折扣零售行业之王,凯马特的名称和标志一度成为美国物美价廉商店的象征。但是,创造了折扣零售行业的凯马特却陷入了短视的深渊,它忽略了企业品牌是需要长期经营的。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它四处出击、大肆扩张,稀释了凯马特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品牌价值。由于只是从短期利益出发,凯马特专注于少数几个以产品为中心的战略业务单元(SBU),让每一个战略业务单位成为一个利润中心,实施集中化直线管理。由于战线拉得过长,每一桩收购和扩张都耗散了凯马特大量资金和物力,最后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而作为后来者的沃尔玛懂得如何进行全局考虑,不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核心业务流程"转变成了一种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战略能力,使其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独树一帜,也使得其他零售公司无法与之相媲美,从而形成了沃尔玛独具一格的品牌力。沃尔玛就是凭借这一点在世界各地所向披靡,最终登上了全球零售业的霸主宝座。


  可以看得出来,要想使企业基业长青,就必须真正找寻竞争力产生的"原点",找到了之后真正构建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战略能力,构筑起企业强大的品牌力,才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黄光裕可谓是国内最早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家之一。他认为,企业的品牌是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提高国美的品牌知名度,黄光裕从1987年就开始做广告,1991年承包《北京晚报》的中缝开始做中缝广告,后来就把广告作为其扩张领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1993年,黄光裕就将北京的几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等,统一为"国美",从而拥有了最初的品牌。此举为国美今后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同时,国美有着明确的品牌战略,早期以"薄利多销"做差异化,后期借助规模优势实现低成本的"价格战",并且从头至尾专注做家电的"集中化",将一批批习惯"国有商业"思维的对手挑下马,成为相当一批经销商的"公敌"。


  国美也是最早在家电销售上开展规范化服务与连锁经营的先驱者。国美总部统一管理、统一订货、统购分销,同一类型的连锁化扩张,总部规划、分部管理、门店经营的三级管理体系,将经营理念、组织规范、经营模式、岗位职能、工作流程整合为《国美经营管理手册》等,不仅被竞争对手争相模仿,而且已经成为许多其他行业学习的样板。可以说,国美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中国销售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马宁
 35节,扩张,要义,系列,专题

扩展阅读

要研究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与经营思路,作为一家著名的专业治疗不孕不育的专科民营医院——北京新兴医院是无论如何也没法绕过的。因此,研究北京新兴医院的市场动向,有利于我们真正认清并掌握民营医院的经营方法。大

  作者:李名梁详情


简论中国民营医院营销策划的三大误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顺利转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现今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如日中天。但前不久国务院某研究中心发出警醒: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整体结果是失败。

  作者:李名梁详情


北京新兴医院广告策略分析及其启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入,以及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医院的经营与管理将逐步走向市场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将进一步催化医院品牌

  作者:李名梁详情


“提高医疗水平,造福千万家庭”——当我读到原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对北京新兴医院的题词时,我惊讶不已。因为我想,吴老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毕竟新兴医院争议很大。但我又想,吴老

  作者:李名梁详情


一. 医院在电视上做广告应不应该?该如何做?有人说,过去的“电线杆医院”、“厕所医院”是我们应重点打击和斗争的对象,而现在应该打击“电视医院”。这是否有道理,值得探讨。现在医院面临的环境不一样了,市场

  作者:李名梁详情


对北京新兴医院,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存有偏见,甚至一提起就很反感。其实,我们是否真正认识了北京新兴医院,还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我们大多都只是通过2004年7月的一次媒体报道才了解该医院。我们事实上并不清

  作者:李名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