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恩仇

 作者:李波    103



一场充满政治吊诡的商业调查案,终于将台积电、联电和中芯国际三强之间的利害纠葛曝光前台。台海芯片业的前途命运,在波诡云谲的两岸气候和企业大佬们恩怨情仇的扭曲变形下,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暗战已经结束,冷战正式开始。


  2005年2月25日是令台湾联华电子董事长曹兴诚感到奇耻大辱的日子。这天下午,当年主持调查中芯国际与台积电商业间谍案的台湾新竹地检署法官陈荣林带领120余名调查员,兵分9路对联华电子展开大搜索,取走许多账册资料和计算机档案。包括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在内的全体员工,顿时懵懂。与此同时,联电副董事长宣明智以及大陆和舰科技董事长徐建华的台湾住所也遭到有关方面“搜索”。徐建华16日还遭“拘提复讯”,随后获保释,但仍被禁止出境。


  根据新竹“地检署”的说法,有人检举联电掏空人才、技术,私下将高端芯片制造技术转移到大陆,涉嫌违反“大陆地区投资或技术合作许可办法”,此外将订单转移和舰公司,涉嫌背信以及违反“证交法”。


  曹兴诚随即连发两道公开声明,先是指称举报者可能系中芯国际方面派遣的“卧底”。曹同时指责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当年以超过合理价格5倍收购世大积体,令张汝京携巨资转投大陆更是祸起的根源。曹亦自辨和舰为联电的“友好企业”,虽属有意襄助,但无直接投资,只为合法绕道当局的政策“管制”,为将来联电进军大陆抢先卡位。接着,又指出检察官陈荣林曾在台积电赞助的学校中学习法律,而陈还曾是台积电副总裁兼首席法律顾问理查德·桑斯顿(Richard Thurston)的学生。由其办案恐失公正。


  4月伊始,台湾当局以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汝京“非法”到内地投资为由,对张汝京个人(而非张汝京担任董事长的企业中芯国际),作出了处以500万新台币(约合15.9万美元)罚款的判罚。台湾“经济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张汝京2000年在上海创建中芯国际,该计划没有得到中国台湾当局的批准,声明还称,尽管张汝京是美国公民,但他在台湾有住所,因此有关的投资限制适用于他。声明强调,“如果他(张汝京)没有在6个月内撤回资金,他将被重复处罚,直至遵从命令为止。” 而业内的普遍观点是,台湾当局对张汝京处罚的执行力有待考察。


  台湾高科技企业投资大陆的高度敏感,起源于台湾当局的“戒急用忍”策略,其核心意思即为:限制高科技行业对大陆的人才和技术转移,以保护台湾当地经济的“发展安全”。


  因为此事,台湾和大陆之间就跨海高科技投资的敏感神经,已然被挑起到极致。现今几乎占领了全球芯片代工市场超过80%的前三名台积电、联电和中芯国际,三家公司无一能够幸免于故事之外。截至本刊记者近日赴苏州和舰采访,其关键人物如董事长徐建华等,仍未获批返回大陆。


  而在凶险无比的政商博弈,以及张忠谋、曹兴诚和张汝京三位传奇人物的多年恩怨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情势如何发展?一连串棘手难题的解铃关键又在何处?已然令台海芯片业界人士陷入沉思。


  政治的画皮


  几乎所有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的台湾人士都认为,“和舰事件”并非有人告密。一位半导体资深人士说,“即便是在台湾当局,和舰与联电的关系也是公开的秘密。”而“和舰事件”最终酿成,则属于“台湾当局高层政治游戏的结果。”


  香港半导体业的一位资深专家向《环球企业家》讲述了“和舰故事”的另外一个版本:在决定以和舰为先头部队进入大陆市场之时,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已经“摆平”了包括台湾立审委在内的各个要害部门。“这个风险,他是评估过的;如果台湾当局真要查封他在台湾的厂,而他又觉得无法处理,他能来和舰吗?”该人士说,“事实上,对曹兴诚来讲,这次事故也是突发事件,是他没有预料到的。应该涉及最高层面的政治需要。” 


  据贴近曹兴诚的人士描述,曹兴诚虽然出身工科,但文才极好,且擅经商,属于“文武双全之人”;但由于从未离开过台湾,加之性格向来耿直,最终令自己成为一个“曹操式的人物”,曹也因此在台湾被普遍赠以“枭雄”之称。


  接受采访的人士也向《环球企业家》暗示,和舰事件最终发生,正是与曹兴诚的耿直相关。曹曾任国民党内阁参赞,而在民进党上台之后,曹即便是表面的变通都没有过。“这就是没把个人身份和生意分清楚了。”一位台湾的评论人士说。


  事发后,曹信诚把矛头指向中芯国际和台积电,也被台湾业内人士判读为“这可能是曹要转移外界焦点的一种做法,以便幕后与政府谈判”。


  外部普遍描述,在中芯国际建厂14个月后的2001年6月,曹兴诚的一次“江南游”激发了其投资大陆的必要性和迫切感。同年11月,和舰成立。


  而据《环球企业家》的大量采访,曹兴诚对大陆市场的前瞻,绝不晚于张汝京。知情人士称,曹兴诚起意投资大陆,至少在1998、1999年。“如果说张汝京来上海,是因为在台湾没有空间,转而希望做大陆的‘台积电’,那对于曹兴诚来讲也是如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台湾半导体分析师说。超越台积电,是曹兴诚毕生的梦想。而只有借助内地,他才有扭转乾坤的可能。


  事实上,早在2000年前后,曹兴诚就曾试图以参股方式进驻上海贝岭。其时,上海贝岭8英寸芯片厂在建,但八英寸芯片厂对当时只有一座四英寸厂的贝岭来说,是极为陌生的领域,若无外力支援,以贝岭的经营团队,恐难顺利营运。此时曹兴诚闪电介入,希望以设备提供及技术支持形式参股,并参加了当年上海贝岭母公司上海华宏的董事会议。


  但此事后来不了了之。有了解曹兴诚的台湾半导体经理人对《环球企业家》称,“与曹兴诚合作,向来很少有人能够争得主动权;可能是曹有关未来主持上海贝岭的的愿望与中方不符。”


  但此时正值国内大力提倡发展半导体业。不久,曹兴诚便接到了另一通投资大陆的邀请电话。2001年6月,联电“三巨头”曹兴诚、副董事长宣明志以及常务董事刘英达齐齐现身苏州。苏州市副市长王金华一路陪同,警车开道。7月12日,和舰控股成立;同年11月,占地1.3平方公里的和舰苏州厂区,开始破土动工。和舰董事长徐建华原来是联电八英寸芯片厂的副厂长,2001年底离职,隔年三月投入和舰,成为和舰“名义上”的掌舵者。同一时间,台积电副总执行长曾繁城猛烈批评台湾政府抓不到偷跑业者,质疑政府政策是“困住合法厂商,便宜市场偷跑的人”。 


  亚洲华尔街日报在2002年的一篇报导中就指出,和舰创始团队来自联电,文中透露记者打电话向和舰董事长徐建华求证,电话竟是拨至联电新竹总机,再由总机转至徐建华分机,以此隐喻和舰与联电的脐带关系。


  而此后,在联电的内部文件中,一个“NHK(北香港)”的代号已开始频繁出现。和舰的成立,令曹兴诚兴奋无常。在2001年7月2日发给联电员工的邮件中,曹如此描述:“自6月6日本人回任董事长之后,每日清晨即起,披衣工作,至就寝尤感欲罢不能;所以如此兴奋,乃是感到逆境之中,处处皆是转机,故觉有趣无比。”曹当时将这些转机称作是“逆增上缘”,鼓励联电员工要和他同样充满战斗力。今年2月18日,曹兴诚在亲笔撰写的公开说明中声称,“如何不违反政府规定,又能达到我方策略需求,考验着我们(指联电)的经营能力。”


  老二的命


  “我也是在台湾土生土长的,我比较理解老曹。你要知道,在台湾,大家都有一个概念就是,我要存活。”一位驻大陆的台湾半导体资深经理人说。曹由台湾大学电机系毕业后,任职工业研究院,从基层研究员一步一步做起。而曹兴诚的“要存活”,最终演绎成为联电“弹性、灵活”的企业理念。参照和舰过去三年多来的成长,曹兴诚的考验,就是如何在法律的夹缝中,透过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的安排,协助和舰快速茁壮,达成领先龙头大厂台积电进军大陆、顺道打压后头追兵─中芯国际的目标。


  只是曹兴诚没有料到,这一如意算盘却在春节之后被完全打乱。这无疑让竞争对手台积电的董事长张忠谋大松了一口气。而根据台湾媒体描述说,张被曹视为“一生的敌人”。


  曹兴诚至今不忘他与张忠谋的过节。据曹的表述,曹兴诚可谓是最早看到芯片代工行业前景的人士。还在张忠谋任德州仪器副总裁的时候,曹兴诚便拟定了进军芯片代工的计划书,并转交给张评估,当时,张挂职台湾工业研究院董事长。但张在审阅计划书之后,却以“时机尚未成熟”为由打回。


  《环球企业家》在采访中得到的一个后续版本是,1985年,张忠谋受台湾工业研究院的邀请,出任该院董事长职位,随后,张又兼任联华电子董事长,位居曹兴诚之上。此时,张忠谋手下,已经有三家企业,分别是世界先进、台积电和联电。张对三家公司进行了以下分工:世界先进进军DRAM领域(后在张忠谋的主张下转入代工,现为台积电第17厂),台积电主事芯片代工,而联电,则以IDM为主营业务。


  由于联电被安排的IDM业务此前一直下滑,且处于“夕阳产业”,此分工引起了曹兴诚等人的强烈反弹。此后,曹兴诚与现任联电副董事长的宣明志联手操纵董事会,最终将张忠谋逼出联电。“张忠谋是被曹兴诚骂出去的,在董事会上,曹兴诚是指着张忠谋叫他走人。”一位知情人士说。而张忠谋退出后,曹兴诚力主联电切入芯片代工,两家企业也成为正面竞争对手。


  业内人士日后评价台积电是一个文化开放的美式公司,而联电是一个人治的企业,比较中国化,经常是一把手说了算。此后,在台湾,两家公司和两个企业大佬之间的意气之争频频发生,已然成为台湾报界一景。


  可以引以为证的是,2004年,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鸿海电子董事长郭台铭女儿出嫁,几乎所有台湾商界知名人士都有到场。但即便是在这样的场合,张忠谋与曹兴诚,也未同时现身。


  不过,枭雄如曹兴诚,在与台积电的争夺战中,却从未抢得先机。联电最为接近台积电的日子,是在2000年前后。此期间,曹兴诚以迅雷之势达成与11家IC公司的结盟,成立了三家芯片代工厂。台积电接受本刊采访的人士回忆说,“此时,联电的产能已经相当于台积电的80%。”


  在意识到产能不足和联电的竞争压力后,张忠谋首先收购了宏施振荣旗下的德基半导体,而此时,当时台湾排名第三的世大积体落入联电或是台积电手中,也成了两家公司决胜的关键。


  在台积电与联电的紧张争夺中,由世大积体委托的一个中间公司出现在二者眼前。据熟知内情的人士透露,该中间公司最先接触的,是曹兴诚的联电。


  而此前,台积电曾主动与世大积体洽谈,但未有结果。台湾报章在描述个中情由时说,原因之一是个中牵涉派系斗争,“世大总经理张汝京曾是德州仪器派驻台湾兴建德基半导体的成员。后来中华开发延揽他负责参与世大建厂,他就向德基的老同事招手。估计德基约有100人以上的工程师转而效投世大。这些有创业心的人,宁为鸡首勿为牛后。”


  这也是本刊截至到目前了解到的,张汝京与张忠谋恩怨的最早可能。而此后,也有内部人士从反面给予证实:在台积电完成对世大积体的收购之后,张的原班人马,均未得到台积电的重用。


  而中华开发最终决定出售世大积体,除了台积电的“诚意之外”,核心则是世大积体本身的困境。其时,世大积体亏损在200亿台币以上,而更重要的是,“世大积体的运营效率非常低。股东已经不敢向里面投钱。”一位知情人士说。


  当张忠谋抛出超过曹兴诚心理底线5倍的61亿美元天价收购世大的时候,联电也只能自叹不如。而与世大失之交臂的曹兴诚,不仅失去了与台积电决胜的先机,更在自己身后平添了一个追赶对手。


  教父张忠谋


  迄今为止,台湾投资大陆的芯片代工厂中,唯一“合法”的只有张忠谋的台积电所属的松江8英寸芯片厂,获得台湾当局的批准。


  这得益于张忠谋的为人“稳妥”。尽管张为台湾人,但很早就离开台湾。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后转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所,此后又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自24岁起,张便开始接受美国企业的运营理念,曾历任德州仪器副总裁等职位。


  这是唯一一位真正获得了行业认可的“教父”级人物。台积电起诉中芯国际的案件发生后,有美国报纸评述说,这不啻于将张汝京的知名度“从一年级提升到八年级。”


  而曹兴诚至少需要向张忠谋学习的,则是张忠谋处理政商关系的绝妙。业内人士称,代工行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否则必死无疑;但是如果捆绑太紧,则因为行政干预等可能导致另一种死亡。


  “而张忠谋在这方面的表现,显然比大多数从事半导体业的职业经理人都要优雅的多。”一位业者描述说。


  台积电的前期,政府股份占据很大比重,但随着台积电的不断设计,目前已经低于9%;台积电也不与任何一个政党捆绑,“与其问台积电跟哪个政党关系好,不如直接说,只要是执政党他们的关系就好。”一个前后比照就是,在国民党执政期间,虽然曹兴诚任职内阁,但当时的“政府总理”萧万长访问大陆,随行的企业家中照样有张忠谋;而现在,虽然执政党已经变换,但“台积电仍然是政府在拉升股市时候的风向标。”


  当曹兴诚为投资大陆而急于寻找各式办法的时候,张忠谋看似八风不动。只在2001年9月,每年一度的威盛半导体论坛上,张忠谋一改以往以英文形式演讲的风格,花了半个小时用中文阐述当局放开对大陆投资限制的必要性。一年后,曹兴诚在苏州的和舰开始试产之际,台积电正式向当局提出赴内地投资案。2003年1月,投资法案获批。台积电可以不受干扰的在内地设立一座8英寸晶元厂,前提是,不得使用0.25微米以下的技术。


  事实上,三家之中,对大陆半导体市场的考察,最早莫过于台积电。1995年,张汝京第一次到访大陆,张忠谋的“左右手”曾繁城就已经走访了各地半导体产业,而此后,曾几乎养成了“每年必到内地登山、读书”的习惯。


  据一份经《环球企业家》多方努力获得的台积电内部资料显示,台积电对投资大陆市场,在综合了包括政治在内的多重因素考虑后,此前一直界定在“密切关注”的范围。在政治之外,张忠谋对大陆市场的认识是:虽然大陆市场前景看好,但本地的设计公司并无突出者,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暂无大必要投资设厂。直至2000年以来,台积电才定下到大陆设厂卡位的决策。


  “这正是张忠谋雄才大略的地方。事实上,国内的IC设计公司,要起来还需要很长时间,而现有的设计公司,绝大部分用的,也还是0.25微米的技术。台积电并没有因为投资法律的问题受到任何牵制。”香港的那位专家说。“大陆市场,张忠谋对联电是算死了的,现在唯一看不准的,可能就是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惹了谁


  在中芯国际刚刚创办的时候,业界曾经有一个笑话:说张汝京为什么要在大陆从事芯片业呢?因为张忠谋是台湾半导体之父,张汝京已经没有机会做这个位置了。所以张汝京跑到大陆来,因为他希望将来把大陆的芯片业做起来,这样可以压过张忠谋。


  如果说中华开发出售世大积体还有另一重原因,那就极有可能是一位前台商协会会长向《环球企业家》描述的版本:张汝京就任世大积体总经理后,曾在美国注册一家公司;张同时安排该公司与世大积体合作,共同开始进行在大陆的合作。


  “事实上,在中芯创办之前,张汝京就已经投资大陆了。”该会长说。而2003年,在台湾当局对张汝京开出的罚单中,也非直接指称是“中芯国际”,而是“通过诚宇创投进行的中芯国际”。显然,此事违反了台湾当局的“戒急用忍”政策。“中华开发为了摆脱自己的干系,就动了出售世大积体的主意。”


  而香港知情人士也称,在张汝京在大陆建厂之前,张曾先考虑过香港。“当时特首问我,张汝京向他提到在香港设厂的建议,你说该不该让他设?我说十年之内肯定有一个500亿的市场,关键是我们能得到多少份额。但特首说,我问过张忠谋了,他说肯定没戏。我说他肯定这么说啊,你要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联想收购IBMPC部了,那么这个收购到底成功与否呢?比如戴尔就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收购。这实际上意味着他很害怕。”该人士说,“当时,它还不叫中芯国际。”


  此后,张汝京定心在内地发展。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短短四年内建了7座芯片厂,并实现了美国和香港两地上市。


  那么,中芯国际到底能够威胁到谁?


  中芯国际宣布第一个单月达到盈亏平衡后,在台积电内部的一次会议上,张忠谋向部属如此下结论:“张汝京起来了。”不过在张忠谋说此话的时候,他的手指停留在一张叫做“芯片代工厂竞争力演进表”的“capability”的方框里。这里属于芯片代工厂竞争力演进的第三层,第一层是资金总量,第二层是产能。“他已经活下来了。”台积电(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应诚接着说。


  不过中芯还远谈不上威胁联电或者是台积电。资料显示:2004年的芯片代工市场,台积电占据48%的市场份额,联电虽不及台积电一半,但也占据23%,而中芯国际,则位居新加坡特许半导体的7%之后,市场份额为6%。


而如果从工艺角度来分解,0.13微米,90纳米领域,前三名均分别为台积电、联电和IBM;仅在0.18微米工艺上,中芯国际占据了9%的市场份额,位居联电之后。


  若再从中芯国际本身的营收构成层面,则更难令人乐观。知情人士称,目前中芯国际来自DRAM的业务收入,占据公司营收的40%以上。“甚至不算纯粹的芯片代工厂。”


  但自中芯成立以来,台积电防堵中芯的各种策略都是“最高规格”。例如,在台积电下单的部分客户,也有其它产品下单在联电或特许,台积电对此状况都算能接受,但不少客户就曾接获台积电“明示”,哪里都可以转单,就是不准下到中芯。


  台湾拓扑产业研究所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高端芯片制程技术台积电、联电还占有优势,但平均成本比台积电要低10%的中芯已经在0.18微米以上制程技术启动三波价格战。


  但中芯国际虽然此前取得不俗表现,与市场大市行情密切相关。而从其客户类型分析,54%为IDM业者,其中多为中芯国际此前“以股权换技术”产生,中芯必须为其保留稳定产能,这将影响其产能弹性;而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这些IDM会优先将订单给自己的Fab,中芯由此将面临很大的抽单风险。


  而在semi资深分析师倪兆明所言的“开发自己的工艺能力是代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方面,中芯国际更是乏善可陈。——在0.13微米及以下技术方面,中芯的市场占有率为零。


  2005年年初,在继台积电的商业诉讼案件之后,美国进出口银行单方面搁置了此前有关中芯国际贷款20亿购买设备的资料申请。尽管台积电人士评价说,此事对中芯不会构成大影响,却也可从中见识到中芯国际面临的环境复杂。


  导致美国进出口银行暂不受理中芯国际贷款申请的是一家名叫“美光”的美国公司。据中芯国际人士介绍,该公司董事局主席在参议院有极深背景,该公司以中芯国际涉嫌不利竞争为由,游说参议院,并最终影响贷款申请。不过,尽管美光为美国最大DRAM商,中芯人士否认业务与其竞争的说法。


  而未来能够真正影响中芯国际发展的,可能还是张汝京本人。一个经多位人士确认的缺点是,张汝京虽然怀有芯片大梦,且擅长盖厂,但其实并不擅长经营。“把一个厂从零盖起来,他是很厉害的。但是要说如何提高良品率这些东西,他的能力并不很强。”香港的那位权威专家说。一个例证则是,据知情人士介绍,台积电在进驻世大积体之后,发现处处存在隐患,“台积电的人那段时间轮流值夜班,不敢有人睡觉。”而其运作模式,更是被台积电的人形容为“太不行了。”


  而张汝京另外一个令外界担忧的问题则是,张不擅长授权。有消息称,即便现在,有很多中小型的项目,都是张汝京亲自过去报价。正因为此,张在创办中芯国际后,当年世大积体转战而来的200多人中,几乎没有当年直接向张汝京汇报的人。“这是做大公司的致命弱点。”该人士评价说。


  堪为佐证的是,苏州和舰在产能达到16000片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单月盈亏平衡,而中芯国际,是在月产能达到6万片后才实现的。


  丛林法则


  上个世纪90年代,台积电的张忠谋将芯片代工行业的规律总结为“进入难,退出更难”;而其上海公司的总经理赵应诚,则将现在的状态总结为“进入相对容易,但活下来难,退出更难”。


  例如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尽管有新加坡政府的强大财力支持,但市场第三的地位已将不保,截至去年末,其总资产仍然为负数;联电虽然占据市场第二,但在市场稍微不景气的情况下,就会发生亏损。而用赵应诚的话说,即便台积电占据市场近50%的市场份额,但“我们并没有像其他垄断行业过的那么滋润,仍然是小心翼翼的。”


  而政府的积极干预和支援一不小心就成了一把双刃剑。


  2002年9月,在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1亿美金的支持下,中芯国际开始在北京设厂。知情人士称,在北京设厂,张汝京原本是反对的。“我一直在观察张汝京,当时听到他反对,觉得这个人还是挺不错。”由于北京水源有限,而空气质量也不好,且上下游的产业链几乎没有成型,其实不宜设厂。


  但最终,中芯国际还是在北京设厂。“除了中芯国际,可能不会再有第二家公司到北京设厂了。”一位业内人士评论说。除非政府部门支持,否则在北京设厂的运营成本,将非常高。


  在和舰事件发生后,曹兴诚公开批评说“由于张个性好大喜功,经常信口开河、喜好吹嘘,如配合大陆地方政府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工业之雄心,恐怕会造成盲目扩充,导致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使两岸IC 产业同蒙灾难之后果。”


  张汝京希望借大陆市场以及政府的支持,成就本身的“中国台积电”梦想。但事实上,中芯国际虽然对外宣称国内订单已经占到公司营收的10%,如果除去香港地区,内地的订单实则低于5%。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行业,所以,从一开始,就最好遵守世界性的游戏规则。”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芯片代工厂总经理评价说,“这不是一个有钱,有政府支持就能够起来的行业。908(指政府投资的无锡华晶厂),909(指华虹NEC)的失败,就是如此。”


  在这个商业间谍真真假假,员工跳槽相当频繁的行业里,更要命的还包括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官司。


  2003年12月29日,台积电向美国加州联邦地方法院提请控告中芯国际侵犯专利权及窃取营业秘密。台积电显然有备而来,选在美国圣诞假期前最后一个周五递出诉状,时机挑得让被告毫无防备,不仅选在中芯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审查程序的缄默期,且美国律师事务所也多半处于休假期间,两三天内被告较难搜罗到完整讯息及谘商意见,掌握完整状况。2005年1月31日,双方达成诉讼和解。中芯国际以6年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台积电共1.75亿美金。


  虽然中芯国际总裁特助俞宁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称,该协议并不表示中芯侵权,而是“双方未来达成某些专利共享,而台积电又比中芯专利多,特予以补偿”,但据内部人士透露,虽然表面是以“和解”名义对外,实则中芯侵权。而台积电的表述,基本无误。


  台积电的人士称,这是台积电第一次就商业机密问题诉讼其他公司。“即便我们跟联电对咬,我们也从未用到法律手段。”


  知情人士描述的细节是,刘芸茜确属中芯“卧底”;刘曾为世大积体员工,台积电入主后,刘则留在台积电任工程师助理。中芯国际成立后,刘便开始传输内部资料给中芯。刘被发现,乃是因为在某次以电子邮件发送台积电商业机密时,被台积电的IT查获。此后,台积电迅速展开对刘住所的搜查,并在其电子邮箱内发现一封来自中芯国际位置仅次于张汝京的运营副总裁,加拿大人Marco Mora的邮件。Mora在邮件中要求刘,“我们有以下……技术急切需要解决,望尽快拿到资料……”等字样。


  据该知情人士的描述,与台积电的和解案,自然也非中芯国际的官方描述,“这个协议,其实只基于0.18微米的技术层面,且如果台积电发现中芯国际的类似行为,照样可以起诉。”


  据说,上海市政府在协调双方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台积电当时的确受到某些暗示,而后来,张忠谋自己就说“Enough is enough。”


  “三家之中台积电现在还是老大,可能未来10年也是。总的格局将是台积电在前面走,后面的在追。联电在业务量上和台积电是越来越远。中芯国际未来几年追上联电的机会很大,今后曹兴诚的日子可能最难过。”那位香港芯片业专家下了如此判语。

李波
 芯片,恩仇,一场,充满,政治

扩展阅读

一场实力悬殊的商战   2023.03.05

背景:狮口镇狮口镇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经济相当发达的一个镇区,位居全国百强镇前列华家超市:当地的连锁超市,有18家门店,在本店市场位居前列。狮口店已经有十年的历史,被称为狮口人自己的超市。千好连锁千好连

  作者:王山详情


公司政治的智慧   2023.02.22

  商道随政道,法不同理同。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为达到特定的利益目的而处理公司内外组织(包括企业与社会、政府及各相关利益者)之间关系的系列活动的总和,即为公司政治。企业与政府、社会、企业、员工、消费者之间

  作者:胡一夫详情


是生意,也是政治!   2023.02.22

 前言:  如果企业老板不懂政治,他根本不能获得做企业的机会,或企业难以做大;  如果沉迷于政治,醉心于权术、控制、从政府获得资源,则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可以这么说,企业家不懂政

  作者:胡一夫详情


  金庸小说中的七伤拳,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攻击力非同小可。但此拳也因功力每深一层,自身内脏便多受一层损害,实则是先

  作者:张恒详情


宪政优先民主,在政治现代化的推进中,不独有英国经验,还有与英国国体完全不同的美国经验。如果说十八九世纪英国人殖民到哪儿便把法治带到哪里,几乎这个世界上的每一块殖民地都不例外;那么,二十世纪以来,美国

  作者:邵建详情


记得笔者在一次会议上曾做过这样的表述:民主是古老的,宪政是现代的。现在看来,前一句没问题,后一句问题大在。就前句,谈及民主,人们都会想到遥远的古希腊、想到雅典。现代民主相对于雅典民主尽管有了脱胎换

  作者:邵建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