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跨界”经销商压款之困
作者:毛小民 391
最近,小张也受到了来自区域经理催款的压力。于是,小张找李强谈打款进货的事,李强把困难说了后,小张扔下了一句话:“李总,我作为业务员,协助您卖好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让经销商按时打款,也是您应尽的责任。”
李强已经获悉小张和王海接触的消息,小张走时那句话的意思,李强心里自然清楚其分量和所指。
但是,如果放弃这个白酒品牌的经销权,李强并不甘心。一方面,李强看好了这个白酒品牌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如果现在放弃经销权,造成供应链不畅,市场上没有收回货款的那些酒,会让李强蒙受更大的损失。
调整管理模式走出困境
被逼无奈之下,李强召开了公司的经营班子会议。李强在会上对白酒经营做了重新的梳理和总结,由于没有经营过白酒尤其是中高端白酒,加上一时心切,做出了全渠道运作、全面赊销酒品的错误决策。现在,导致公司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必须对公司的经营项目进行重新盘点,针对白酒的管理模式尤其是货款风险控制,进行重新调整和定位。
根据公司的现状,讨论决定:
第一,公司放弃一些占压资金数额大但是回报率低的项目,把这部分资金向白酒项目倾斜,缓解白酒运作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二,解决目前白酒项目和其他经营项目捆绑在一起运作的组织构架问题,成立专门的白酒销售部,列入该销售部中国酒业风向标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当地邮局可订阅的人员全面对白酒项目的运作负责。这样一来,改变捆绑销售责任不明的现状。白酒销售部现有人力不达标的,所需人员重新招聘补充。
第三,收缩渠道,集中资源与重点渠道。对于中高端白酒来讲,前期全渠道运作是没有必要的,除了增加公司资金压力和加大货款风险控制难度之外,对于市场的健康成长和销售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经过大家仔细讨论,决定渠道运作的侧重点为:首先是团购渠道,这个渠道要加大人力配置;其次是酒店渠道,但是该渠道只是选择性运作,不全面运作;再次是流通渠道,半年之内有序撤出,等半年后进行评估后再决定运作策略;商超渠道全部撤出,暂时不进行运作。
第四,调整人员薪资考核方式,增加货款风险控制内容。人员的基本工资考核日常工作内容和市场开拓内容,与渠道商的合同必须注明回款周期,否则视为合同不合格; 要对销售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具有不良回款记录和在合同中不注明回款周期的渠道商,可以先不进行合作。但是,所有人的提成都是以销售回款作为依据进行考核。
第五,每月召开销售部全体人员大会,除了正常的会议内容外,增加对各渠道商的评估内容和市场开拓、货款结算技巧的培训和交流内容。
会议结束后,李强向小张通报了会议内容,并承诺近期尽快把第二批货款打到公司。看到李强的调整和承诺后,小张同意继续跟李强进行合作。
创新模式发挥威力
不到一个星期,李强就把50万元的货款打到了白酒企业,亲自督导白酒销售部的公关工作,并把企事业单位的白酒团购任务量全部分配到每个业务员身上。与此同时,规定凡是成功拿下一个团购单位,除了正常的待遇外,还可以额外拿到奖励,并且联合生产企业,策划了一个旅游促销方案。
凡是团购单位在规定的时期内进货金额达到标准且结清货款的,按照金额和旅游标准,组织团购单位的相关人员到知名景点旅游。这一促销政策的推出,大大加快了当地团购市场的开发进度,当地50%以上的团购单位都跟李强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货款占压在旅游活动结束前,占压比例没有超过20%。
由于团购渠道利润空间较大,李强也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激励措施方案,再加上李强的管理模式比较先进,优秀的业务人员有着更好的施展平台和待遇增长空间,网络了一批当地的优秀团购人员,包括王海在内的一些团购人员也来加盟李强的白酒项目。这些优秀人员的加入,不但使李强的人力资源更强大,而且也给李强带来了多样化的运作方法和团购单位关系。
在团购渠道的活动取得了满意效果后,李强又联合生产企业针对酒店渠道实施了类似的促销活动,加快了酒店渠道的开发速度和货款周转的速度。
经过管理模式的调整,李强逐步把市场的货款占压控制到了良性状态,而且市场发展也进入了良性轨道。经过一年的运作,李强所代理的白酒品牌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一年结束后,李强超额完成了第一年度的合同任务(任务300万元,完成420万元),并当选为该白酒企业的优秀经销商,拿到了5万元的额外奖励。
回到公司后,李强把5万元拿了出来,根据员工的绩效进行了奖励,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发,表示愿意在新年度里设立自我挑战目标。
从其他行业转入白酒行业的许多经销商,会很自然地把在原有行业的运作思维和管理模式套入白酒销售,但是白酒行业往往“不按常理出牌”,需要重新梳理运作思路。比如经营当地畅销的快消品,渠道上基本不压款,即使压款,也会在短时期内结清,不会对生意的正常运作带来巨大困扰。
但是,作为一个新品牌的白酒就不一样了,现款让渠道进货,市场难以开拓或几乎无法开拓,无原则的赊销反而会让生意走入困境。
解决白酒渠道压款问题,看似一个货款如何结算的问题,中间会存在一些技巧,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反思管理模式着手,才能一步步取得成功。
原载《华夏酒报》
扩展阅读
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推进逻辑 2024.12.25
对于经销商来说,基于产品经销来赚差价,目前还是主要的盈利模式。这卖产品是通过终端售点来实现的,终端数量决定了经销商的销售业绩,而终端质量则是决定了经销商的利润。总而言之,终端售点,就是经销商吃饭的本钱
作者:潘文富详情
厂家心目中的理想化经销商 2024.08.08
几乎没哪个厂家的经销商群体是整齐划一的,几百个经销商就是几百种样子,各经销商的规模、实力、发展取向、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指标千差万别。这也是经销商管理难的原因之一,一套管理体系,很难包容花色各异的经销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的产品驱动与管理驱动 2024.07.03
早期的经销商几乎都是产品驱动,运营方式就是卖货,盈利方式就是靠卖货赚差价,然后就是多卖货,卖名牌货,卖新产品,卖高端品。理论上来说,终端覆盖率越高,陈列做得越好,促销活动持续不断,货就卖得越多,钱就赚
作者:潘文富详情
厂家赋能经销商,图的是什么? 2024.02.17
以前就是简单的培训,后来叫增值服务,现在又叫赋能,就是厂家在技术层面对经销商有些帮助,主要也就是上上课,提供些系统工具,参观些市场。单次搞的叫论坛,多搞几次就叫商学院了,再大点就叫战略伙伴陪跑项目。这
作者:潘文富详情
厂家给经销商导入数字化销管体系的铺垫 2023.10.19
与对外销售工作相配套的,是内部的销售管理。销售管理主要也就是记录、转交、汇总、分析这几大功能,业务量不大的时候,简单的手抄单,纸面账,面对面沟通,微信短信等措施也行,甚至靠记性也行。但业务量放大之后,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选新品的四个基本逻辑 2023.10.08
关于经销商的选品问题,先说两点:1.选品时不要当恋爱脑,老板自己主观上喜欢,觉得一定好卖的,就认为业务团队、终端、消费者都能接受。2.不要抱着养儿防老的思路,认为儿子越多,自己的晚年越有保障,孩子没有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不讲道理才是硬道理 165
- 2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 234
- 3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 90
- 4姜上泉老师人效提升咨 101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99
- 6中小企业招聘广告的内 27421
- 7姜上泉老师:泉州市精 226
- 8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14751
- 9倒逼成本管理—降本增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