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汽车企业的品牌提升策略

 作者:林雷    215

由于竞争的加剧,品牌区分已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厂商要明确向消费者传达出其品牌的独特性,全方位的提升所属品牌。

合资汽车企业的品牌提升策略

由于在国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理念,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不同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已经不再需要品牌的重新创立和重新定位。但是随着各大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纷纷角逐中国市场,车型数量剧增,同一级别的产品呈现相对饱和的状态,品牌区分已经成为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样的条件下,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将主要面临汽车品牌的提升问题。

合资企业的品牌传播
1、 如何将企业品牌的丰富内涵进行有效转化?
中国的合资企业,秉承国际汽车品牌的历史基础,无论是价值、文化以及人文关怀,其汽车品牌已经具有了自己独到的理念。但是,面对中国如此巨大而复杂的市场,并非品牌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能让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如何将国外品牌蕴涵的丰富内涵通过差异化营销,传达给中国消费者?
举例来说,整车激光焊接作为汽车生产线上先进的制造技术,其科技含量自然会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但是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对专业技术认知度相对较低,无法真正意识到专业技术带给自己的究竟是什么。因此,企业在将其作为宣传点时,需要进行清晰的概念阐释再加以推广。对于合资企业而言,如何选择品牌内涵在中国市场进行差异化营销是非常重要的。
合资企业在中国进行品牌传播时需要研究中国的用户特征是什么,根据中国消费者的特点和媒介传播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品牌内涵中真正能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地方,找到品牌内涵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对接点以便在中国消费群体中引起共鸣。

2、 如何将品牌的内在魅力进行有效地对外传播?
悠久的历史传承,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国外的汽车品牌具备了自己独特的内在魅力,但如何使其具备的内在魅力在中国消费者之间进行有效地传播?
例如,许多国际汽车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在中国市场上都被转化为简单的字母缩写,而这些技术和模式的了解范围,仅仅限于业界的专业人士,普通的中国消费者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字母缩写来领会企业品牌的内在魅力,自然也不清楚这些内在魅力的价值所在。
新华信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的销售网络体系中,70%左右的销售人员不会开车,对汽车知识缺乏相关了解,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无法将准确的信息告诉前来购车的消费者,也无法详细阐释企业品牌独特的内在魅力。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让企业背负着巨大的风险,对企业品牌的提升也是极其不利的。因为,销售人员无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自身特点提供相应的销售服务,企业品牌的生命和信誉在销售过程中完全掌握在销售人员手里,一旦给消费者造成不负责任的感觉,企业品牌要想再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企业通过加强经销商培训来完善自己的销售网络,通过专业的销售网络来提升企业品牌。

多品牌体系的协调发展
1999年至2003年是中国轿车市场的车型时代。根据新华信的统计,在这5年间,年新增车型由6款上升为近70款。这一阶段,厂商竞争的实质是车型类别的较量,通过不同规格和类别的车型抢占市场。但是这也造成了同一级别产品太多且价格相近,同质和同价现象严重,消费者已很难区分其间差异,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从缺乏选择到选择过度,处于难以选择的尴尬境地。
目前,国内部分汽车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多品牌战略覆盖市场并进行竞争,利用不同品牌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以满足不同目标消费者的价值需要,获得更广的市场覆盖率。但新华信研究表明,超过70%的用户为首次购车,消费者还处在成熟前的混乱阶段。对企业品牌、产品的母品牌和子品牌产生混淆,不能区分先进或过时的技术,不知道哪些装备是自己必需的;不懂得不同企业各自定位和技术特点,以及不熟悉不同企业各自产品的优势;用户开始关注汽车使用成本,如:零部件价格、燃油费用、维修费用、保险费用等;持币待购现象明显;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等等。
消费者对品牌区分不清以及认知混乱对于企业来讲是企业资源的一种浪费。一款成功的产品品牌将有利于企业下款产品的推出,新品牌将会得到老品牌的有效支撑和传承。企业在采用多品牌发展战略的时候,需要协调好母品牌和子品牌、子品牌和子品牌之间的关系,在推出新品牌的同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告诉消费者谁是企业嫡系的“将门虎子”,谁又是企业的“新起之秀”,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让消费者真正明白企业品牌之间的“血缘”和“家谱”,企业的多品牌体系需要协调统一地发展。

企业品牌需要打破成功产品品牌的限制
中国的消费者,目前在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层面上,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当企业推出一款品牌,并在市场上赢得不错销量之后,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将会固定在这一级别的具体品牌层面上。举例来说,当某合资企业面向中国市场成功地推出一款小型车品牌之后,消费者将该企业品牌不自觉地定位于小型车水准上,企业再想打造中级车步入高端市场时,却发现市场销量并不理想,高端产品的出现很难提升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重新认知。
因此,从这一意义来说,当企业某级别品牌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后,并非对企业百分之百的有利。要想突破前一产品品牌对消费者认知的限制,企业在推出新产品之时需要考虑全面,制定周全的宣传推广方案,避免因为低端产品在市场的成功导致发生企业品牌错位问题,影响企业在高端市场的进入和发展。

同一原产地不同品牌需要形成各自的忠诚度
从1984年至今,国际轿车品牌通过合资形式落户中国,从低端、中端、中高端到豪华,品牌日益丰富,但竞争日益激烈。
当各个不同系别的品牌在中国市场进行激烈竞争时,中国消费者依然面临着困惑∶同一系别下的不同品牌的区别和特征究竟是什么?以日系车为例,产品品牌包括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以及凌志,作为同一原产地的不同品牌,多数中国消费者除了知道它们同属日系品牌,其它的了解相对较少,尤其是企业和产品各自的特点。品牌认知的混乱,无法让中国的消费者对同一系别下的不同品牌形成各自的忠诚度,也会导致消费的盲目。
因此,对于不同系别的企业来说,在与其它系别进行市场竞争之时,还需要在中国消费群中进行有效的品牌区分和品牌告知,不仅能让中国消费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品牌,还有利于形成同一系别下的不同品牌的忠诚度,扩大其市场份额。

企业需要明白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
目前,中国消费者的购车模式已经发生了相应变化,并已开始利用“品牌”作为选择产品的工具。由于过去可以选择的车型相对较少,消费者的思维模式是∶首先从车型入手,将不同车型的配置和价位进行比较,并且从中选择自己满意的一款车型。随着近年来车型的极大丰富,消费者已经很难对目前市场上的车型进行有效地选择,新的思维模式开始出现∶首先选定3-5个比较喜爱、信任、与自己个性相符的品牌,再从这些品牌中挑选出相应的车型。然后消费者对车型的款式、价格和配置等进行比较,选定自己所要购买的轿车。这种思维模式的重大转变在于,消费者的购买过程由“产品备选名单”转为“品牌备选名单”,再到“产品备选名单”。
根据2004年新华信的研究显示,这种思维模式在消费者中已经占到了23%的比例,且这一比例正在逐步上升。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一情况出现在中档和低档车型级别中,尤其在高档和中高档车型级别中比例更高一些。笔者认为,中国消费群正处于学习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品牌建设有助于形成消费者差异化认知,进而形成品牌忠诚。因此,品牌将成为消费者选择购买产品的重要“门槛”和筛选工具。 林雷
 汽车企业 合资 策略 提升 汽车 品牌 企业

扩展阅读

2023年11月3日—11月4日,在美丽的厦门海滨五星级万丽大酒店,来自福建省15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60多人参加厦门市降本增效系统企业家研习营。研习中,姜上泉导师重点分享了降本增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数字化政策不断出台、新兴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内生需求持续释放,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 本文重点分析当下阻碍企业数字

  作者:王京刚详情


传统企业转型数字化营销面临着哪些难题? 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接触终端用户,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发掘用户的更大价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传统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

  作者:杨建允详情


2023年9月1日—9月2日,来自福建省晋江市的19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其高管团队共计90多人参加晋江市转型赋能企业管理提升之增效降本总裁研修班。晋江市2022年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三位,生产总值3

  作者:姜上泉详情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