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用契约关系新观点:可雇性

 作者:易才网    323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时,终身雇用制是企业中劳资关系的平衡点。它既能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提供牢靠的保证,使得员工安心本职工作;也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因为有了职业保证后,员工乐意投入精力学习与本企业或自己的岗位有关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当环境急剧变化时,终身雇用制就显得与环境越来越不和谐了,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可雇性”(employability)基础上的新雇用契约。

基于可雇性的新契约
在新的契约中,雇员要尽力保证自己和自己所属的公司或部门的竞争力;作为回报,公司不是保证永远不解雇他们,而是保证雇员尽可能性地具备“可雇性”,即保证不断地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教育,扩展其知识技能,在任何时候都具备在其他企业找到理想工作的能力。

现在,已经有许多公司开始领悟到,自由市场中雇用和解雇并存的法则是不可取代的。像Intel和3M这样的公司敏锐地察觉到,企业应该从注重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转向创新,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需要有比一己私利更激奋人心的东西--社团的共同目标。在这个社团里,个人可以分离凶手知识在内的所有资源;尽管不能确悉自己将来会获得怎样的好处,大家仍然对在未来社团中的收益充满信心。换句话讲,一个公司的不断创新有赖于整个公司既像一个经济实体,又像一个社会团体那样地运作,只有如此才能使每个员工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新契约的几个误区
首先,新契约不是一句蛊惑人心的口号,管理者并不能因此而不用承担保护下属员工工作岗位的责任。企业只有经过切实的努力后才能吏基于“可雇性”的新契约可信,也便利契约上苛刻的要求可以为人接受。

其次,新契约并非是一种纯粹的利他行为,即不求回报地利用公司的资源教育和发展员工,使得他们能在别处找到更好的职位。事实上,新的雇用关系也可以帮助公司挽留住最优秀的员工。在基于终身雇用的旧契约下在新契约下,“可雇性”的承诺本身就是促使员工留在公司一个很大的诱因,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为了更高的薪水而跳槽到其他不关心提高员工价值的公司里,那么在技术更新如此迅捷的今天,他们终究要面临所掌握的技能过时而被淘汰的威胁。只有在重视员工可雇性的企业中,他们的利益才可能真正地得到保障,只有自身不断更新的知识技能才能真正免除失去饭碗之虞。

最后,基于“可雇性”的新契约,并不是依靠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几个项目就能完成的。基于“可雇性”的新契约与授权的管理理念相结合,能够在组织和个人之间创造出长久地令劳资双方都满意的合作关系。在互相信任和自由选择的平台上,而不是在雇员对公司的单向领导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的公司--雇员关系,不是纯粹出于广义的考虑,而是更具社会的伦理道德。

西方企业在雇用关系上的调整,对我国的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新的雇用契约关系所代表的齐心协力创造价值的管理理念,是我们企业改革的方向之一。
 雇用 契约 观点 关系

扩展阅读

2024(第十三届)全国商业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创新研讨会暨2024(第十一届)全国渠道服务转型巡回首站于3月1日在西安举行。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经济商业模式的推动,数字化在零售行业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作者:mys5518详情


不管是传统品牌方,还是电商品牌,都很依赖渠道商或者平台方,都无法直接触达用户。所以对用户不敏感,无法感知用户的真实需求,所做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有人问,DTC和传统渠道的逻辑有什么区

  作者:杨建允详情


2月22日,2023(第一届)中国化妆品科学家大会暨2023CiE美妆创新展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开幕。 在6万㎡的展区,集合了800+企业展商,有超过100+的美妆超头部红人和3万+的各界美妆

  作者:mys5518详情


   这段时间认真读了《波士顿战略观点》,同时在管理事业部的 时候刚好将研发团队纳入事业部,一直在思考创新的如何实现创新,并为带来业务机会的增长。波士顿的观点给了我较多的启发,整理如下,供大家分享。 

  作者:陈雄详情


系列专题:富士康跳楼事件  2010年5月14日晚,富士康科技集团一名21岁的安徽籍男性员工从宿舍楼7楼坠地后身亡。这是富士康本月以来发生的第三起员工跳楼事件,也是富士康在不到半年时间发生的“第九跳”

  作者:张恒详情


危险关系   2023.01.30

世界本来就是物质在推动,利益在驱动,本不复杂,只是你想多了。  在我还没看《中国合伙人》的时候,就已经有好几个朋友向我推荐。其中一个是海归,国际联合国小姐冠军GRACE李云,她说,你一定要看,因为

  作者:陈保才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