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不可怕,就怕山寨有文化?

 作者:王国庆    245

今天,你山寨了么?

山寨年年有,今年特别疯。2008年更是被网友戏称为山寨年。山寨就真的有这么新鲜么?其实,自古至今,山寨文化一直存在。中国有句俗话叫“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寇”的一切其实就是山寨版。之所以被称为山寨,还是以正统或社会主流的惯性视觉来看的。山寨只是还没有修得正果,修成之后摇身一变就成正规军了,名正也就言顺了。据说张纪中新拍的《西游记》要把哪吒的风火轮做成哈利·波特的扫帚那样的标志物,这是不是也应该被看做山寨版的《西游记》?但山寨现象之所以在全国被炒得沸沸扬扬,是因为大众对山寨的讨论已经从经济行为层面逐渐演变为社会文化层面了。方向变了,对山寨文化的思维也就变成了“不山寨,不时尚”。

山寨文化的热炒与网络在中国的普及密不可分,从人肉搜索到网络监督,网络正在以难以想象的力量,改变着这个世界传统势力的范围与游戏规则。山寨文化可以称之为网络背景下的非主流文化暴动。山寨由一种经济现象演变成了一种无厘头的狂欢,一种草根文化蔑视、嘲弄、娱乐正统及权威文化的有力的武器与道具。

不一样的山寨

要进一步来探讨山寨文化,首先就要对其进行划分,其实所谓的山寨文化共包括了两层含义,一种是经济上的概念,它以模仿、抄袭、改造为核心,最终通过一定的渠道来实现销售与盈利。例如山寨手机、山寨笔记本等;另一种指的是社会文化上的概念,是对文学、电影、人物形象、组织团体等进行娱乐化的模仿或歪曲等,无论有意还是无意。虽然他可能也会产生经济价值,但他更多的是一种自娱自乐或恶搞。

社会文化层面的山寨作为俗文化的一种现象,无需关注太多,其无非有两个结果:一种是“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山寨恶搞风刮过去之后,也就会减弱了;另一种是山寨文化作为丰富传统观念或文化的一种手段与大众娱乐方式,继续合理地存在,因为平民大众需要表达自己的“??rdquo;,于是采用这种雷人的方式,亦无伤大雅,因此也没有太多讨论的必要。

因此,我们要讨论的是山寨经济现象。

Zara模式与山寨文化

作为全世界上班族女性首选的服装品牌Zara,成功的模式被总结为“一流的设计、二流的品质、三流的价格”,而背后则是“少量、多款、快速”的供应链体系营销路线。Zara设计师的任务不是创造,而是在艺术指导决策层的指导下组装现成的产品。还经常不失时机地利用顶级服装大师的作品创意,悄无声息地将T型台上的新款时装变成价格低廉的时髦装束。正是zara的抄袭遭到了某些品牌的质疑,但这无碍zara的风靡世界。消费者关心的是衣服穿在身上是否时尚,是否很美,没有人会关心身上衣服是否存在有版权问题。Zara可以看作是那些国际顶级品牌的山寨版。之所以把zara拉进来在这里讨论,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山寨文化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文化,山寨文化也并非一定要改邪归正,因为一旦改邪归正,就可能失去了核心竞争优势,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基础。

因此,站在产业或营销的角度来探讨,山寨经济更应该称之为山寨模式。

山寨模式,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首先从大的层面来看,日本经济最初也是从模仿美国经济起步的,因此,日本最初的企业可以称之为典型的山寨企业。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要想发展,首先就是要从模仿起步。同样,中国现在很多被山寨产品所困扰,对山寨企业咬牙切齿的正规企业,其最初的时候也是从山寨厂起家的,只不过做大了,鸟枪换炮,变成正规军了。

中国作为不掌握核心技术与强势品牌的制造大国,山寨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同时他也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了反思:对于没有品牌优势,没有技术优势的制造大国,到底如何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大家肯定会说当然是加大科研的力度,创造核心竞争力。但是对于这一软实力来讲,并不是说增加科研力度就可以增加的,也不是说出科研成果就能出科研成果的,世界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如果有这样简单,凭借中国人的智慧,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企业早就称霸世界了,但目前中国真正在世界上排上位置的技术性企业并不多。

这里就涉及到,是做真正的技术创新?还是采用A+B(小创新、小改进、新功能)=C的山寨创新方式(例如:手机+照相功能=照相手机)?相对来说,第二条路子也许更适合中国当前制造业的现状,但这是否说,中国所有的企业都去这样的投机取巧?并不是这样的,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各自企业的实力,决定采用何种技术创新的方式。

板子应该打在正规军的屁股上

山寨企业的出现无疑让那些正规军企业感受到了恐慌,以手机为例,据央视报道,2007年,山寨手机产量至少有1.5亿部,几乎与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相当,对国产手机品牌给予致命一击。如今,除了华为、中兴、TCL等以国外市场为主的厂商外,国内品牌手机大企业几乎全部都出现亏损。在山寨手机老板赚走大把钞票,咧嘴大笑的时候,国内的那些正规军手机老板们估计除了愁眉苦脸,就是恨不得把抢走了其奶酪的山寨手机赶尽杀绝。但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讲,山寨手机能够取胜就有他取胜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其实也是正规军所必须要反省的,这其中就包括了:速度取胜、创新取胜。速度取胜不用多说,道理都明白。在创新取胜上,则是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到底怎样的创新才是创新,难道非得是划时代的技术么?难道非得是跟在那些国际大品牌的屁股后面模仿么?其实说白了,这些所谓的国内正规军,也并没有什么好骄傲的,他们也是跟在那些国际大品牌的屁股后面,模仿人家,推出各式各样的山寨机,只不过是经过了国家各种的正规流程,为国家交了税,同时国际的那些大品牌并没有找这些公司来算账罢了。所以其实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市场被抢走并不冤。相反,这一板子倒是应该打在这些正规军的屁股上:相对来说,正规军拥有更多的优势,为什么反而跟在大品牌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地抄袭,反而缺少贴近市场需求的创新,甚至象山寨手机那样没有需求创造出需求的创新?

山寨手机是水平营销理论的卓越实践者。同质化竞争下的创新难么?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创新式模仿并不可怕,这并不是所谓的流氓有文化,相反是一种生存策略。

山寨同行们的搅局,在给正规军上了一课的同时,也是给正规军们提了一个醒,并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市场就是你的,谁对路谁就是胜者,与是否山寨无关。

山寨,永远的山寨

关于山寨还有一个观点是需要说明的,山寨经济或者说山寨文化的运行尽量不能触犯法律。

从长远来看,山寨经济或山寨市场的整顿也是必然的,因此既要保持山寨的本色,又要规避或者说避免法律的制裁,是山寨主持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当然对于一部分积累了资金、技术、人才的山寨企业来讲,很有可能洗脚上岸,转变为正规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是山寨企业的必然归宿,但这只是就个体而言,就山寨整体而言,山寨现象并不会灭亡,也就是说山寨经济永远都是存在的,只不过人们是否愿意去留意或关注这个群体。王国庆
 有文化 山寨 就怕 可怕 不可 文化

扩展阅读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习惯势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正所谓陋习不破,文化难立。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一旦企业文化被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内化,就是会形成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

  作者:邓正红详情


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amp;软实力amp;(Soft Power)概念以来,国人广泛关注。在十七大报告中,软实力以amp;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amp;的表述形式出现,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还包括am

  作者:邓正红详情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资源是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的第二大战略要素,也是企业基本生存的根本保障。纵观企业未来生存,虽然核心生存目标超越基本生存,但是,追求核心生存目标必须立足于基本生存对资源的持续整合,也就是说,整合资

  作者:邓正红详情


在我的研究领域,企业文化项目是初涉猎,但与企业文化打交道却有些时日了,企业文化给企业能带来什么?我比较推崇这种说法即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所共同持有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态度。因为这个概念解释包含了一

  作者:史为建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