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文老师的文章
“企业为什么会亏损?”这个问题表面上很大,很难回答,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大,并不难回答。因为,成功的企业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也是相似的。一、为什么失败? 答曰:企业的投资者或(和)经营者“喜欢”失败,“故意”让企业亏损。 1、 产品的成本、价格、性能、目标顾客四要素互相错位。 最近一家保健酒...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研究的企业和企业家多了,同企业家们一起经历了较多的成败,我对企业家个人的“成败关键因素”有了一些不同于书本的“偏见”。 “偏见”之一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核心,是企业主帅的心”。 做顾问,虽然也怕“穷人”----付不起顾问费的企业,但更怕“病人”-------一些这样的企业:企业身体上含有与...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品牌买断,包括长期买断、短期租赁、品牌变相买断(品牌合作),是“中国特色”,但它不是白酒行业特有的现象,更不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牟利工具。只不过,有些行业的“品牌买断”已被禁止,有些行业的“品牌买断”还没引起关注,只有白酒行业的“品牌买断”正处于“足以引起关注、尚未造成重大危害、没有被明令禁止”的过...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我告别大学教书生涯、下海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以来,先后在五家企业打工;做专职咨询顾问几年时,又深入地接触了几十家企业。 我所接触的这些企业,盈利的企业多、亏损的企业极少;而且,盈利的企业都是正常的,他们没有亏损的留有余地,当然,它们的盈利也看不出理由、看不出原因,似乎是天经地义、与身俱来、本来就...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品牌买断,包括长期买断、短期租赁、品牌变相买断(品牌合作),是国有老牌名酒企业近几年的主要牟利工具。它的最突出的特征是,没有人为品牌“卖单”。一、 品牌买断不是OEM 品牌买断是白酒行业特殊情况下的创造。也可以说是一个怪胎。 表面上,它很象OEM,但究其本质,却迥然不同于OEM。 (1)主...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系列专题:中国连锁业 最近我接受成都某咨询机构的邀请,做成都连锁业尤其是连锁药店的研究;我们发现,就连锁业而言,凡是来自国外和沿海的品牌,几乎都是盈利的,如好又多、家乐福、北京华联、仁和春天、太平洋百货、伊藤洋华堂等等;其中,好又多、太平洋百货、伊藤洋华堂等一系列的机构,在成都都取得了该机构全国市...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四川有最廉价、最优质、产量最大的白酒(包括原酒、基酒),有"五朵金花”等口碑基础,有全国最多的原酒企业;广东有最强大的市场规划能力、营销能力;长期以来,川粤两军,四川负责生产,广东负责投资、开发、营销,“屠龙刀”与“倚天剑”刀剑合一,缔造了水井坊、古绵纯、金剑南等一系列奇迹;我们也知道,还有更大...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对于药品、保健品的经销商而言,“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尚未完全提上议事日程的概念。 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真正的竞争机制的开始导入,“核心竞争能力”将逐步成为经销商能否生存、能否发展的关键点。一、何谓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能力简称核心能力,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依据。 专利也好,技术也罢,独特...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1993年,可口可乐以4:1的汽水销售量压倒百事可乐,但百事可乐的总销售额却高出可口可乐的7.5。 专家认为,百事通过发展快餐业务(肯德基、必胜客、比萨饼等),既提高了百事饮料的销售能力,又提高了百事对零售市场的控制力;虽然,可口可乐通过成功地运作麦当劳,也实现了对“核心终端”掌控。 这就是...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产品升级:有效市场需求与资源匹配才是关键 很早以前,我曾经是TY公司的营销负责人。一段不太长的工作经历,却经历了产品升级的成功,转身又看到了它在产品升级上的失败。 TY公司是一家乳品企业,它的产品优势是有医学院背景,经营的“功能奶”,尤其是发酵型功能奶,有一定的口碑;营销组织的“核心战术能力”是...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糖酒会已经举办48年了。 每年的展会,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欢喜与忧愁的原因与理由并不一样。你可以不了解93年前的喜与愁的原因,因为你可以认为那不过是历史;但是,你不能不了解03年的喜与愁的原因,否则,04年你还会在同一条阴沟里翻船。 因为,表面上,糖酒会年年岁岁花相似,实际上,糖酒会的“脸...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自从水井坊成功之后,同行纷纷跟进,市场涌现出一大批同样做法的高档白酒,如一帆风顺、金剑南、舍得等等。这些品牌的制造商,要论经济实力,可以说没一个比水井坊的制造商弱,大家都投得起广告,操纵得了传媒;都请得起各式高手;论产品质量,这些品牌也很难说哪个就比水井坊差;但这些品牌的市场表现,却大体上可以说...
曾祥文 2018-12-12查看全文
一、商品进入大卖场,为什么要交“进场费”? 大卖场收“进场费”,一开始并不是真心想收;“进场费”只是“不愿意你进场”的托辞。 供货商交“进场费”,一开始只是通过行贿,而走捷径,把还不到进场时机的商品摆上柜台。 在如下的情形下,商家与供货商,都出自本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进场费”。 大卖场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