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人生第二课

 作者:王育琨    229

孩子们唱着儿歌撒野:“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我摧;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这其中表现出来的血性,成为稻盛晚年呼唤“垂直攀登”的种子。

  本栏上期的“稻盛和夫(微博)的人生第一课”引出了很广泛的讨论。从各方反应看,国人还是很难理解,稻盛和夫的母亲,当胆小怕事的稻盛回家抱怨说有人欺负他时,就给他一把拖把让他自己去摆平。许多人赞同稻盛母亲的教子方法,觉得这能让孩子从小就有承担,承担他们所有自主的或被动的选择。也有人担心,这容易鼓励孩子去打架斗殴。

  可以理解这种担心。不过,稻盛家乡是净土真宗的地盘。稻盛父母就是因为信佛而结合的。他从小的家教和氛围,都特重良知。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就没有暴力倾向的因子。他们不惹事,也不怕事。

  也真多亏了稻盛母亲的教子方法,让稻盛和夫有机会在少年时就对人性有了深刻的体认,让胆小怕事的稻盛成长为孩子王。

  当了孩子王,稻盛和夫尝到了差使人的快感。可小伙伴们也是一个团体,如何掌控这个团体,给稻盛和夫提出不少挑战。当头头可不能光靠蛮力,还需要人格魅力。所谓人格魅力,他发现需要有气势、魄力、智慧,当然最重要的还要有正直、正义和公平。有私心的人,当不了孩子王。小伙伴们的反应更直接,你若只考虑自己,伙伴们说走就走了。有时,为了保护伙伴,稻盛和夫明知不行也要出面,被人打得趴下也不能躲着走。

  稻盛和夫当时就懂得,气势、魄力、智慧、正直、正义和公平,这些构成人格魅力的东西,不是靠喊口号或是念叨这些词就成了,必须燃烧自己,去把这每一个品质落地。在稻盛和夫的孩子王时期,有首一直在激励着他的歌谣唱道:“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我摧;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面向刀山,面向地狱,面向一切危难的精神,就这样深埋在小稻盛和夫的心田。这其中表现出来的血性,成为他晚年呼唤“垂直攀登”的种子。

  2009年,在一次与稻盛和夫先生吃饭时,我提议请他讲讲他少年时代的有趣故事。老人想了一会儿,讲起了让他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件事。

  一个同学因为总受他保护,想有所报答,就说他家里有棵大柿子树,他爷爷知道稻盛君对他很好,让稻盛去他们家摘柿子。经过几次三番邀请,稻盛却不过这份情,就带着小伙伴们上门去摘柿子了。几个人把柿子树上的柿子一抢而空。哪知第二天,这位同学的爷爷气势汹汹地跑到学校兴师问罪:“听我孙子说了,有一个叫稻盛的小子,不听劝阻,擅自到我家摘柿子,真是太不像话了!”听了这话,稻盛当时愕然了。

  人性,太人性了!这件事给稻盛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人的话有言不由衷的时候,不可全信。有些人虽然口口声声地说“Yes”,但内心并非如此。语言中并没有其独立的含义,而是说这话的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人格反映。一个“孩子王”从这件事中学习到了人生哲学第一课。这堂课对稻盛的影响是深远的。孤立地拿出一句话或一个概念来说事,是说不明白的。每句话都有个特定背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理念,甚至一个人的表现,都应该放在特定背景或场域去理解。稻盛在后来经营管理中,特别重视氛围和场域的建设,就与这样的理念大有关系。

  身为孩子王,还要出于正义做好多非本分之内的事,那当然会影响学习成绩。稻盛的那些哥们儿平时连作业都不好好做,老师对他们爱答不理。而那些衣着整洁、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却总能得到老师的宠爱。这太偏心眼了!孩子们常常不能容忍。一次,在放学的路上,稻盛就带着伙伴们打了一个受老师宠爱的、学习好的乖孩子。第二天上课时,老师一把抓住了稻盛。稻盛争辩道:“你不能给那个小子特别照顾!”看到这样无理取闹的学生,老师动了真怒,拳头朝着稻盛挥了过来。顿时,稻盛的脸肿起来了,但他咬着牙强忍住。老师还把稻盛母亲姬美叫到了学校。姬美很诚恳地给老师道歉,给那个被打的学生道歉。

  那天回家后,姬美给稻盛做了他最喜欢吃的菜。吃过饭后,一直沉默的父亲忽然问:

  “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才这么做了,是吧?”

  稻盛回答:“是的,老师太不正义了,太偏心眼了”。

  之后,父亲就再也不提这件事了。稻盛有判断、有担待,何须再说什么!

  本来稻盛心里还有点忐忑,不知父母亲这回将怎么收拾自己。父母亲却自信儿子不会乱来,所以默默地把信任无保留地给予了稻盛。被信任的感觉,真是美极了!本来很悲壮的一天,最后在父母信任的氛围中,却成了稻盛特别开心的一天。这件事,让稻盛知道了信任的温暖和力量。那晚,他沉醉在信任的海洋中。他自信,信任父母,被父母信,他们相互信任!

  后来,在他白手起家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过程中,他始终把信任毫无保留地给了他的团队。也正是这透明的信任,滋养和激发了这个团队无穷的创造力。在以78岁高龄接手日航时,老人又用“信任”开启了日航员工内心的源头活水。(作者系北京大学民营研究院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

王育琨
 第二 人生 的人

扩展阅读

今年夏天,我们的新杂志《全球商业经典》问世,能够在这个新平台上和志刚同事,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同为传媒人,志刚这几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当下中国活跃的企业家群体的采访和记叙之中,《人生:中国首部商

  作者:李志刚详情


 一、冰岛“岛主” 黄怒波,1995年创办中坤集团,靠开发房地产起家,现公司主业为旅游地产。中坤集团曾开发位于北京市西直门的长河湾住宅区,旗下持有大钟寺中坤广场、中坤大厦等商业地产。大钟寺中坤广场位于

  作者:李志刚详情


1956年,黄怒波出生于兰州一个军人家庭。他排行老幺,上面有两个哥哥与一个姐姐。他的父亲是副营级干部,转业至银川的汽车运输公司。黄怒波两岁的时候,举家搬至银川。1960年,在宁夏“双反运动”中,他的

  作者:李志刚详情


在黄父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之前,黄家家境算过得去的。每周,黄父都会花上五毛钱买一只烧鸡给家人吃。他为人豪爽,结交了很多朋友。一些跑运输的朋友,会为他带狗肉、兔肉回来改善伙食。当他自杀后,这个家几

  作者:李志刚详情


门店整改就像运动健身,道理大家都懂,但就是懒得动。一方面抱怨没生意,一方面又懒得做整改,总觉得做了也没用,大环境不好。是的,大环境不好,那就先把自己店里的小环境做好嘛。生意,本身就是在不可能中找出可能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一位正在筹备创业的朋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创业初期的人力资源配备多是朋友+亲戚。首选因素是信得过,能力居次。但是随着企业正常运转起来,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时,创业初期的伙伴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

  作者:姜燕芬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