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领导力——向『道德经』学习领导力升维

  培训讲师:陈龙虎

讲师背景:
陈龙虎老师涣朴老师学者/儒释道兵实战者10年+上市企业高管的成功案例15年+儒释道兵实战运用与理论输出20年+学佛参禅的身心蜕变与实证30年+书香门第的家学传承100+企业战略梳理与文化建设实施《企业家精神》、《经营八卦》版权课程(苏作登字 详细>>

陈龙虎
    课程咨询电话:

无为领导力——向『道德经』学习领导力升维详细内容

无为领导力——向『道德经』学习领导力升维

【课程背景】

随着管理体系与工具普及化,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发现要把管理工作做好,除了体系与工具,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管理人员的领导力领导力不像体系与工具一样可以标准化地执行,他是对规律、逻辑、人性、教育进行复杂辩证并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更是一个人由内而外透射出的力量,那么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呢?

道德经』中讲: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不知有、亲、畏、辱”是伙伴对领导的态度,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区别,老子把答案锁定在“信”。

无独有偶,『论语』中子贡问孔子管理国家最关键点是什么,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子贡问如果这三个必须要去掉一个的话应该去掉什么,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在剩下的二者之间再去掉一个应该去掉什么,孔子回答:去食。并且补充: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孔子同样把领导力的核心锁定在“信”。

在现代的商业环境中同样如此,比如同样一句话,领导力强的人说出去一呼百应,领导力弱的人说出去听而不闻;同样一件事,领导力强的人去做大家都对他信心十足,领导力弱的人去做大家对他就百般疑虑。为什么同样的事同样的话同样的方法、面对同样的人,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答案不在于方法,而在于人性内核中那种令人信任的力量,别人相信你,一句话足矣;别人不相信你,说破嘴皮也没有用。可见,“信”的力量确实是领导力的核心!

如果给领导力强的人做一个画像,应该是这样的:睿智沉稳、胸怀宽广、勇于担当、虚怀若谷、和光同尘...企业中有这样的管理人员和管理团队,那么管理一定会变得非常简单,『道德经』中所说的“无为而治”也就能实现了。

而如何能够成为这样的人,如何提升领导力,如何建设这样的管理团队。除了理念和画像,我们还要懂得更多规律、人性、辩证等层面的内容,并持续加以训练。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道德经』中去寻找答案、路径与方法。


【课程收获】

1、能够陈述无为而治的真实内涵与常见认知误区

2、能够列举无为领导力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

3、能够绘制领导力的底层逻辑以及无为领导力的成长模型

4、能够分析自身以及团队目前在领导力上的可取经验及所需改善点

5、制定管理层自身领导力升维的具体步骤与时间表

6、制定团队整体提升领导力的初步方案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主、管理层

使用工具(部分):

1、思维导图

2、头脑风暴

3、鱼骨图

4、领导力地图

5、领导力自我探知模型

6、领导力升维计划表

......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信”是根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是领导力的根基,伙伴信任你,你的决策无需多言,大家云集响应;伙伴不信任你,任凭你巧舌如簧,大家依然半信半疑。那么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获得伙伴的信任,这需要从锤炼自身品质入手。

 

 

1.1、伙伴对领导的四种态度

1.2、优秀的领导者应当具备的五种品质

 

第二部分:懂“人性”,事半功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管理要增高效益,核心是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阻力与内耗降到最低。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对人性的洞悉、对自身的知晓。人性是复杂的,但也是简单的,把人性的善恶解析清楚,并对人心的趋利避害加以运用,领导工作就能能事半功倍。

 

2.1、人性中的趋利避害

2.2、“祸福”是相互转化的

2.3、“善恶”同时存在于人性之中

2.4、用高维的“上善”进行沟通

 

第三部分:“同心”促进同行——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领导力的对象是人,人的关键是“心”,所以同心是提升领导力以及促动工作进展的关键所在。同心又分为暂时性的同心和长期的同心,暂时性的同心主要靠沟通来完成、长期的同心要靠价值观的共建来完成。

 

3.1、事物总是围着吸引力大的东西转

3.2、善于总结规律的团队才能长久

3.3、领导者要主动构建团队的共同价值观

3.4、大家会因为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而加倍努力

 

第四部分:无为同样具有“强”的一面——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

太极拳一样,无为而治也属于“外柔内刚”,虽然看上去柔,但内在却有着强大的力量,否则就无法主持大局、更不能把事情往前推动。学习强弱的辩证思想与训练刚柔的应对策略是领导力升维的核心。

 

4.1、领导者必须建立强大的内心与原则

4.2、战胜自己的傲慢与偏见,把语言与心态调柔

4.3、把根扎牢,用内在坚定的力量带领团队

4.4、在团队中建立外柔内刚的行为准则

 

第五部分:“不争”的哲学——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做领导的最忌讳与民相“争”,领导喜欢名就会争伙伴的名誉;领导喜欢利就会争伙伴的功劳;领导喜欢权就会争伙伴的权力。名誉被争了,伙伴的集体感会被削减;功劳被争了,伙伴的工作动力会降低;伙伴的权力被争了,工作的效能就会减弱。老子所提倡的“不争”其实是弱化自我、突出团队的深层哲学,通过把功劳、名誉让给大家,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出色地完成工作。

 

5.1、人性的黑洞:对名利权情的喜好与争夺

5.2、慈:所作的一切为团队的利益而非自我

5.3、俭:专注本质不浮华、身心淡泊干事业

5.4、不敢为天下先:只谈付出不求回报

5.5、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部分:挖掘每个人潜在的领导力——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每个人都对更好的自己充满期待,也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够充分地得以体现。对企业来讲,同样希望有更多地人能够站起来、成长为公司的栋梁。卓越的领导除了自己能出色地领导众人完成工作外,还能成全人的个人价值、帮助他人完成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实现了发展与升华,这是领导与伙伴、企业与成员的共赢。

 

6.1、领导力是人人皆可学会的

6.2、承担与成长,是挖掘潜能的法宝

6.3、让伙伴自动运转起来

6.4、卓越的领导者让一切看起来都自然而然

6.5、像自然一样无为、利他,直到永久


 

陈龙虎老师的其它课程

【课程背景】『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源泉。孔子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并且对『易经』作详细的注解。『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通篇贯穿的“有无、难易、高下、祸福”等同样都是阐发着易经的阴阳哲学。这种相生相克的哲学与二元对立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是在我们生活与工作中要贯穿始终的。『易经』通过解析“变与

 讲师:陈龙虎详情


【课程背景】『论语』这本中国人的宝藏,凝聚着孔子的思想与智慧,其中有大量关于管理的理念精髓与实施艺术。北宋的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自隋朝至清末,『论语』是所有学子科举、官员仕途必读之书。随着中国进入崭新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精髓虽一度被人遗忘,但当人们拥抱着管理学的理论与框架时,猛然发现那些思想和我们的祖辈们口口相传的道理是那么的贴合。就连一位西方的科

 讲师:陈龙虎详情


【课程背景】『孙子兵法』虽然是一本写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关于战争的书籍,但是他的意义和价值早就超越了时间和战争。全世界所有的军事学院都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同样很多商学院也开始研究将孙子兵法在商业环境中的战略战术运用。可见这本祖先留下来的战争智慧宝典,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家不得不学的一门商业智慧宝典。孙子兵法又不是一本单纯教人如何战争的书,他虽然讲战争,但他更强调战

 讲师:陈龙虎详情


【课程背景】孟子曰“百姓为上、社稷次之、君为轻”。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代,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这远远超越了当时时代的禁锢,向统治者发出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孟子周游列国的三十余年间,虽然各国国君都视孟子为座上宾,但大都嘴上认可孟子的仁政王道思想,实际行动上践行着发展军事、压迫百姓的霸道思想。孟子没有附和这些当权者,面

 讲师:陈龙虎详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