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胜——『孙子兵法』在商业环境中的运用

  培训讲师:陈龙虎

讲师背景:
陈龙虎老师涣朴老师学者/儒释道兵实战者10年+上市企业高管的成功案例15年+儒释道兵实战运用与理论输出20年+学佛参禅的身心蜕变与实证30年+书香门第的家学传承100+企业战略梳理与文化建设实施《企业家精神》、《经营八卦》版权课程(苏作登字 详细>>

陈龙虎
    课程咨询电话:

不战而胜——『孙子兵法』在商业环境中的运用详细内容

不战而胜——『孙子兵法』在商业环境中的运用

【课程背景】

『孙子兵法』虽然是一本写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关于战争的书籍,但是他的意义和价值早就超越了时间和战争。全世界所有的军事学院都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同样很多商学院也开始研究将孙子兵法在商业环境中的战略战术运用。可见这本祖先留下来的战争智慧宝典,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家不得不学的一门商业智慧宝典。

孙子兵法又不是一本单纯教人如何战争的书,他虽然讲战争,但他更强调战争从本质上是为了和平,主张用最小的牺牲取得胜利。这个思想源于道家,『道德经』有言: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种不以战争为目的的战争,称之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今天我们的商业环境正从竞争意识逐渐转为“竞合”,这时候学习孙子兵法、学习不战而胜的智慧,能很好地帮助企业家们梳理现状、看清未来,并掌握一套战略战术的方法论。如果能以此为切入点,长期地将国学智慧的研读与企业经营结合起来,必定能成为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企业也会因此而基业长青。

 

【课程收获】

1、能够陈述兵法在商业运用中的结合点与运用

2、能够根据战略五要素对企业的战略现状与规划进行梳理

3、能够根据良将五要素对团队的进行人才盘点并制定成长规划

4、能够根据虚实、形势,检索分析出企业可突破及改善的点

5、能够描述“九地”的地形变化与企业发展环境的联系与运用

6、制定孙子兵法的智慧要点思维导图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主、合伙人、总裁

使用工具(部分):

1、战略五要素

2、良将五要素

3、顶层设计图

4、虚实形势四象限

5、九地与企业环境对比表

6、危机扫描与应对手册

......

 

 

【课程大纲】

第一篇、 顶层设计

好战必亡、惧战亦亡。

人们习惯说“商场如战场”,今天的商业确实有很多

地方能从战争当中借鉴战略战术,这也是把孙子兵法

用在商业上的现实意义。但这二者又有不同,战争

最终更多地会摧毁对方的力量,只有一个胜利者;商业却可以达到共赢甚至多赢的局面。这是在一开始就要明确的。

 

1.1、战争与商业的异同

1.2、商业取得成功的五个核心维度

1.3、用全局思维平衡战略与战术、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

1.4、经营者的心性必修课

 

第二篇、 组织与人才

组织建设的核心是分工,通过分工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切割成简单的模块,并且匹配每个人的能力各司其职。

组织管理从过程和目标两个端口进行把控,使结果得以达成预期。

孙子兵法里说组织的关键是“一人之耳目”,因为大家的耳目一致了,行动才能一致;行动一致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2.1、将才型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五个特质

2.2、管理者容易犯的五种错误

2.3、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是提升人员绩效与价值的关键

2.4、优秀的组织管理有六个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篇、 竞争战略

竞争不是目的、而是方法,目的是让结果往好的方向去发展。人往往争强好胜,但同时到底争什么都不明确。其实竞争有两个明确的对象:速度、空间,而这两者之间速度的竞争又是为空间的竞争服务的。也就是说:竞争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3.1、竞争,竞什么、争什么?竞速度、争空间。

3.2、掌握主动权、运用虚实奇正,在变化中取得竞争的胜利

3.3、知彼知己,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细心谋划竞争的策略

3.4、竞争的过程中首先要让自己难以被攻破,然后才能伺机击败对手

 

第四篇、 发展战略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将的“谋”即谋在战略、形!在商业中大多数人是逐利而行,哪边有利就往哪边走,缺乏精准的定位、全盘的思考,所以往往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难以做强做大。所谓“谋定而后动”就是指比较长远地规划出自己的方向与路径,然后再开始行动。

 

4.1、谋形,商业的成功从正确地谋划开始

4.2、成势,一个优秀的领导会根据环境与自身发展去营造出有利的阵势

4.3、九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哪些顺景或逆境

4.4、修功,商业的发展要不断地兼并与扩张,如何让后来者能很好地与前面的人融在一起是非常关键的

 

第五篇、 文化战略

文化是商业中的软实力,他指导着人们思考与做事的方式方法,最集中的体现是愿景、使命与价值观。

在文化方面,首先以终为始地梳理一些对于“结果”的看待。不管是商业还是战争,最终一定是看结果的。道德经里面讲:“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这也是孙子兵法里面对于“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最佳结果的思想源头,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将领并不是战争的狂热分子,相反他对战争保持着极度的冷静与克制。就算必须要战争,他也要把战争的损失降到最低。仅仅是追求至善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征服的欲望与快感。

在商业中贯彻这种最佳结果的文化尤为重要,可以减去很多内耗与损失。

 

5.1、追求结果的至善,远离好斗与情绪,不战而屈人之兵

5.2、和谐与发展,君与将的辩证关系(知、信、支撑)

5.3、以正合、以奇胜,正确看待与运用“兵者诡道”

5.4、以人为本,情理法三者并重打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第六篇、 走出困局

看不到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

当我们进入了别人的伏击圈还不自知的时候,那就太危险了。所以孙子兵法里开篇就讲“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孟子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商业中,要长存忧患意识,并且充分地获取及时、精准的信息来把握内外部动态以应变危机,这样才不至于陷入险境。

 

5.1、警惕!危险无处不在

5.2、用对人,是走出困局的关键

5.3、伐谋、伐交(合纵连横)、伐兵、攻城

5.4、置之死地而后生


 

陈龙虎老师的其它课程

【课程背景】随着管理体系与工具普及化,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发现要把管理工作做好,除了体系与工具,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管理人员的领导力。领导力不像体系与工具一样可以标准化地执行,他是对规律、逻辑、人性、教育进行复杂辩证并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更是一个人由内而外透射出的力量,那么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呢?『道德经』中讲: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

 讲师:陈龙虎详情


【课程背景】『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源泉。孔子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并且对『易经』作详细的注解。『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通篇贯穿的“有无、难易、高下、祸福”等同样都是阐发着易经的阴阳哲学。这种相生相克的哲学与二元对立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是在我们生活与工作中要贯穿始终的。『易经』通过解析“变与

 讲师:陈龙虎详情


【课程背景】『论语』这本中国人的宝藏,凝聚着孔子的思想与智慧,其中有大量关于管理的理念精髓与实施艺术。北宋的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自隋朝至清末,『论语』是所有学子科举、官员仕途必读之书。随着中国进入崭新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精髓虽一度被人遗忘,但当人们拥抱着管理学的理论与框架时,猛然发现那些思想和我们的祖辈们口口相传的道理是那么的贴合。就连一位西方的科

 讲师:陈龙虎详情


【课程背景】孟子曰“百姓为上、社稷次之、君为轻”。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代,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这远远超越了当时时代的禁锢,向统治者发出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孟子周游列国的三十余年间,虽然各国国君都视孟子为座上宾,但大都嘴上认可孟子的仁政王道思想,实际行动上践行着发展军事、压迫百姓的霸道思想。孟子没有附和这些当权者,面

 讲师:陈龙虎详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