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型管理精进之道》
《技术转型管理精进之道》详细内容
 《技术转型管理精进之道》
 《技术转型管理精进之道》
 主讲:何重军
 【课程背景】
 当前,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对企业而言,研发管理越来越重要,研发管理人才的培养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见的现象是,绝大部分企业,无论国企还是民企,或者外企,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90%以上的研发管理人员是从技术能力比较强的骨干工程师提拔起来的,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非常多的情况是角色转换不适应,在走到管理岗位后,从能力技能上,心态心理上,出现以下种种困扰和困惑:
 重度技术导向,典型工程师思维,过度关注技术过程和技术细节,对产品市场成功,财务成功没有概念。
 凡事亲力亲为,宁愿自己赤膊上阵,也不愿意培训指导下属,忙得焦头烂额,实际结果却是效率低下,绩效糟糕。
 不知如何主导制订团队工作计划,不知如何控制团队工作计划实施。
 不能抓住管理重点,而是成为救火队员,被紧急事情纠缠得团团转,无法按计划有效开展工作。
 不知道如何分派工作,如何领导团队,更不知道如何确保团队不出差错。
 不知道如何领导和激励团队,团队要么一团和气,要么一团死水,组织氛围没有合理的引导。
 不能把握亲和力和威慑力的尺度,下属要么轻慢懒散,要么战战兢兢,容易走极端。
 团队绩效不佳,不知如何进行绩效管理。
 不懂指导和培养下属,团队成员能力无法提升。
 团队不稳定,成员流失大,团队成员经常招聘,经常离职等等。
 以上诸多问题,常常导致疲惫不堪,焦头烂额,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不能有效达成企业整体目标。
 作为一位以前只对技术负责的资深技术专家,需要转变为对全流程负责的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或者是对某一专业领域负责的部门经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全流程的系统认知?思想和行动上要实现哪些蜕变?要掌握哪些管理技能?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力?这些就是本课程探讨的重点。
 【适合对象】
 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监、研发经理/项目经理/技术经理/产品经理
 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
 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转型管理岗位的技术骨干
 【课程预期收益】通过学习,学员能够陈述从技术到管理的心理困惑及初步的解决方法。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列举从技术走向管理转变的几个关键要素。
 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在课后进行复盘巩固,学员能够练习和应用从技术走向管理的五个好习惯(成果导向、综观全局、聚焦重点、发挥优势、集思广益)。
 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学员能够初步应用四个核心管理技能(目标与计划、组织与分派工作、控制与纠偏、领导与激励)到对应的管理工作中。
 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在课后进行复盘巩固,学员能够初步应用技术到管理的几个转变解决工作总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学员能够讲述与领导沟通的方法技巧,并初步应用到管理工作中。
 通过学习,通过讲师展示和解析的技术管理案例资料(流程、制度、模板、表格等),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在课后进行复盘巩固,学员能够制定技术到管理的行动计划,初步应用到管理工作中。
 【教学形式】50%理论讲授+30%现场练习+20%重难答疑 
 【课程时长】两天/12小时
 【课程大纲】
 模块一、技术转型管理组织驱动与自我认知
 VUCA新形势下,技术走向管理的源动力
 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模型
 技术管理职位与通用管理有何不同?
 素质模型:技术型管理者的角色认知与聚焦模块
 技术人员VS管理人员
 角色转换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自我驱动到驱动他人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掌握
 由管事到管人事统管的转变
 由发现问题到推动解决问题的转变
 角色转换的进阶之路(角色、态度、知识、技能)
管理技能的培养
 个人魅力的打造(习惯、领导力、沟通能力)
 团队作战:组织融合和团队打造
 研讨演练:如果你是众口难辨的张经理该如何应对?
 模块二、技术转型管理思想行为习惯的修炼
 习惯的核心价值: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习惯之一:成果导向
 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成果导向对技术管理者的要求
 研讨:技术管理者在具体工作中怎么做才算是成果导向?
 点评:技术整体资源管理方法论(保证技术资源整体投入产出比)
 习惯之二:综观全局
 对技术各级管理者来说全局在哪里?
 综观全局的要求(理解自己在技术价值链中的位置和贡献)
 建立技术团队的创造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文化
 案例研讨:管理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破例?
 案例研讨:技术团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案例研讨:游戏规则建立中的赏罚基本原则是什么?
 习惯之三:聚焦重点
 技术管理人员忙碌却无成效的原因剖析
 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分类和时间管理
 问题解答:谁都知道应当按四个象限安排工作顺序可为什么我们总安排不好?
 讨论:对技术管理者来说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工作?领导交代的工作到底属于哪个象限?
 案例:张经理的工作如何聚焦重点
 习惯之四:发挥优势
 不同的技术人员有什么优势
 是发挥优势还是克服弱点
 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发挥不同技术人员的优势
 习惯之五:集思广益
 怎样才能使技术团队绩效最大化
 技术团队合作的5种方式
 因为差异(四个层次)所以要集思广益
 差异会导致冲突吗?差异与冲突的关系
 为什么技术人员与测试人员、QA会有冲突
 冲突的状况与组织绩效
 集思广益经常使用的方法论(脑力激荡法、德尔菲、世界咖啡、共创空间)
 模块三、技术转型管理需学会与领导沟通
 技术管理者自己沟通能力不强而领导又不懂技术怎么办?
 为什么技术工作自己觉得开展的很好却得不到老板或领导的认可?
 与领导沟通的重要性
 领导的沟通类型
 领导的沟通类型对沟通的影响
 高层领导喜欢的沟通方式
 与领导沟通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与领导沟通谨慎换位思考
 汇报会上领导常问的问题
 为什么领导在会上总是不断追着问?
高层管理者对技术的沟通信息需求(开发状况、资源状况、管理优化状况)详细介绍和模板演示
 要想成功从技术走向管理首先做个成功的下属
 研讨:如何做个成功的下属?改进的三个要点
 模块四、技术转型管理核心修炼之目标与计划管理
 目标对我们的影响
 如何根据公司的战略要求制定技术部门和技术项目的目标
 技术部门和项目的目标如何分解到个人
 如何帮助下属制定工作目标
 目标的制定与下达(SMART化、愿景化、共享化、承诺化(PBC))
 技术项目的目标为什么不容易SMART
 开发管理中为什么要用模板,模板使用的3个艺术、为什么模板推行中总有困难
 技术工作计划的PDCA循环
 技术流程与计划的关系
 技术项目计划制定的流程
 PERT、关键路径和WBS
 为什么技术项目计划不用PERT图
产品开发计划如何分成四级(四级计划的责任主体和制定时间点)
 演练:每个小组制定一个半年计划提纲现场发表
 模块五、技术转型管理核心修炼之组织与分派工作
 技术执行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常见技术组织形式及优缺点
 如何对技术工作进行分解
 给技术人员分派工作的原则
 给技术人员分派工作的步骤
 给技术人员分派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技术沟通管理的内容
 有效沟通的障碍/约哈里窗
 面对面沟通避免的小动作
 如何给其他部门分派技术工作
 技术管理人员在分派工作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克服
 给技术技术人员创造愿景、描绘愿景,尤其是关于项目与团队前途
 案例研讨
 技术技术型团队的成员常被迫承担紧急的项目周期,该如何处理?
 给予技术技术人员的空间到底多大,犯什么样的错误可以接受?
 任务下达后完成得不好但因为是碰到困难又怎么处理?
 一个人承担多个项目遇到资源冲突怎么办
 两个领导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模块六、技术转型管理核心修炼之控制与纠偏
 技术工作为什么难以控制
 技术工作追踪的步骤
 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一:会议(具体操作与模板)
 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二:报告机制(具体操作与模板)
 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三:审计(具体操作与模板)
 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四:合同书与任务书(具体操作与模板)
 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五:预警系统(具体操作与模板)
 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六:经验教训总结(具体操作与模板)
 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七:测评(具体操作与模板)
 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八:非正规控制(具体操作与模板)
 技术工作如何度量、量化管理(有哪些量化指标、PCB)
 关于控制的误区(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甩手掌柜、与创新的矛盾)
 模块七、技术转型管理核心修炼之领导与激励
 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
 项目领导影响力构成
 视频分享:自然性影响力,个人魅力的领导力
 案例研讨:某公司研发部经理的困惑
 沟通管理与约哈里窗口
 视频分享:同理心,亲切感达成沟通双赢结果
 案例研讨:研发如何管理加班问题?
 如何对研发项目成员进行激励?项目团队非物质激励与物质激励方法
 案例研讨:张主管绩效考评的苦恼
 技术定位和管理定位
 研发高绩效团队的四步:选、育、用、留
 视频分享:优秀的研发项目高手是怎样的?
 课程收尾:回顾和总结,答疑,五三一学习转化行动计划 
何重军老师的其它课程
《基于系统工程萃智(TRIZ)的产品创新与生命周期管理》主讲:何重军-【课程背景】1986年,PRTM公司创始人迈克尔·E·麦克哥拉斯(MichaelE.McGrath)等团队成员联合提出了产品开发流程的PACE(ProductAndCycle-timeExcellence,产品及周期优化法)这一概念。PACE强调以市场需求作为产品开发的驱动力,将产品开发作
讲师:何重军详情
《向华为学-高密度高可靠性PCBA可制造性设计(DFM)及案例解析》课程说明书V4.0本版本适用年限:2020-2021年【课程设计底层逻辑】本课程基于IPD产品开发流程,重点介绍高密高可靠性电子产品PCBA可制造性设计的关键概念流程,精选华为公司在PCBA方面可制造性设计的最佳实践,提升学习对象于可制造性设计中重难点问题的解决能力。【课程背景】DFX即De
讲师:何重军详情
08-向华为学-企业“5M”实战研发项目管理 03.18
《向华为学——企业5M实战研发项目管理》课程说明书V4.0本版本适用年限:2020-2021年【课程背景】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业务以项目运作为主,尤其是跨部门项目,日常运作比重在降低,经营业绩很大程度由项目管理水平决定。诸多企业开始重视项目管理,重视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但令人遗憾的是,项目管理问题仍旧比比皆是,项目延期司空见惯,甚至有人讲“没有我们完不成
讲师:何重军详情
向华为学——企业“六定法”新产品导入(NPI)管理课程说明书V7.0本版本适用年限:2020-2021年【课程背景】NPI(NewProductIntroduction,新产品导入)是指将研发出的新产品快速准确高效地在制造工厂进行工程试生产,小批量试产,以快速达到高质量批量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产品从立项开始到批量生产的整体体系流程的管理。从项目开始阶段的
讲师:何重军详情
10-向华为学-基于产品平台的技术战略与规划实践 03.18
基于产品平台的技术战略规划实践——源自华为的产品技术战略最佳实践课程说明书V3.0本版本适用年限:2020-2021年【课程背景】随着研发技术迅速的更新换代,产品快速迭代,能否建立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技术战略规划,能否将技术快速地推出变为客户/市场需要的产品,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保持持续赢利的能力!产品平台PP(ProductPlatform)产品平台指由一
讲师:何重军详情
《电子元器件应用可靠性与典型失效分析案例》课程说明书V3.0本版本适用年限:2020-2022年【课程背景】随着元器件技术的进步,元器件本身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元器件成为了产品完成部分功能的子系统。从可靠性存在形态来看,元器件的可靠性来自于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元器件本身固有的称为固有可靠性,一种是不正确使用带来的可靠性问题,称为使用可靠性。据专业机构调查显示
讲师:何重军详情
《电子硬件产品可测试性设计(DFT)》课程说明书V3.0本版本适用年限:2020-2021年【课程底层逻辑】本课程采用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全面分析可测试性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工作目标、管理要点,以及工艺类功能类测试方法、可靠性测试方法等。既能深入浅出地分析讨论各种产品测试问题,又能从研发全局出发,把握测试工作与其它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DFT工作节点逻辑图:【适
讲师:何重军详情
03-向华为学-产品测试方法和管理实践(软件) 03.18
《产品测试方法和管理实践(软件)》课程说明书V6.0本版本适用年限:2020-2021年【课程背景】目前国内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重开发,轻测试”的思维普遍存在,产品质量问题频频暴露,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利润降低,甚至召回,给企业的正常运作带来的许多不利的影响。本课程通过业界最佳实践的讲解、具体的案例和实际操作研讨,详细讲解:产品测试与产品质量有什么密切关系?产
讲师:何重军详情
《研发到试制的产品测试设计》课程说明书V2.0本版本适用年限:2020-2021年【课程背景】本课程针对系统集成电子产品,重点讲授系统集成产品从研发测试到试制测试流程、方法、关键活动和里程碑,同时还讲授了测试度量评价方法、组织和团队建设等重点内容,力图将研发到试制的测试整体布局、整体脉络充分展现,讲师借助丰富标杆企业和大、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测试经验,系统集
讲师:何重军详情
- [潘文富]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破
- [潘文富]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赚钱
- [潘文富]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里做
- [潘文富]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铺垫
- [潘文富]大客户的非酒型维护
- [王晓楠]辅警转正方式,定向招录成为
- [王晓楠]西安老师招聘要求,西安各区
- [王晓楠]西安中小学教师薪资福利待遇
- [王晓楠]什么是备案制教师?备案制教
- [王晓楠]2024年陕西省及西安市最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2125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20330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9114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373
- 5员工守则 15537
- 6软件验收报告 15460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5204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4660
- 9文件签收单 14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