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

  文件类别:方案报告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516K

  下载次数:515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 石化工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世界各国和地区石化工业现状
一、石油化工业定义及特性

石油化工又称石油化学工业,指化学工业中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品的领域,广义上也包括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石油化工的范畴 以石油及天然气生产的化学品品种极多、范围极广。石油化工原料主要来自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各种石油馏分和炼厂气,以及油田气、天然气等。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裂解气分离可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从烯烃出发,可生产各种醇、酮、醛、酸类及环氧化合物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烯烃、芳烃经加工可生产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产品及一系列制品,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因此石油化工的范畴已扩大到高分子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大部分领域。石油化工生产,一般与石油炼制或天然气加工结合,相互提供原料、副产品或半成品,以提高经济效益。

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石油化工是近代发达国家的重要基干工业。由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中间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料、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80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化学工业的产值,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 6%~7%,占工业总产值7%~10%;而石油化工产品销售额约占全部化工产品的45%,其比例是很大的。

石油化工可创造较高经济效益。以美国为例,以50亿美元的石油、天然气原料,可生产100亿美元的烯烃、苯等基础石油化学品,进一步加工得240亿美元的有机中间产品(包括聚合物),最后转化为400亿美元的最终产品。当然,原料加工深度越深,产品越精细,一般来说成本也相应增加。

世界石油化工 1970年,美国石油化学工业产品,已有约3000种。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生产厂已约1000个。国际上常用乙烯和几种重要产品的产量来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乙烯的生产,大多采用烃类高温裂解方法。一套典型乙烯装置,年产乙烯一般为300~450kt,并联产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乙烯及联产品收率因裂解原料而异。目前,这类装置已是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核心。

70年代以前,世界石油化工的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国。1973年后世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1983年以来又趋下跌,价格大起大落,使石油化工企业者对原料稳定、持久供应产生忧虑。发达国家改革生产结构,调整设备开工率,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产油国近年则在大力发展石油化工。80年代,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的分布已发生变化,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如将东欧国家的乙烯生产能力计算在内,则这些新兴石油化工生产地区的乙烯生产能力,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一。

1958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9Mt(不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约3.3Mt,约1/3建在非洲和中东地区,1/3建在拉美和东欧;传统石油化工生产地区,只新增生产能力800kt,且今后五年内,计划也很少新建乙烯装置,主要是进行现有装置的技术改造。

中国石油化工 起始于50年代,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建立了一系列大型石油化工厂及一批大型氮肥厂等,乙烯及三大合成材料有了较大增长。
展望 以石油和天然气原料为基础的石油化学工业,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两次价格上涨的冲击,但由于石油化工已建立起整套技术体系,产品应用已深入国防、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各领域,市场需要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正在迅速扩大,所以今后石油化工仍将得到继续发展。80年代,世界石油化工所耗石油量仅为世界原油总产量的8.4%,所耗天然气为天然气总产量10%,更由于从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化工品可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故石油化工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为了适应近年原料价格波动,石油化工企业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例如,生产乙烯的原料多样化,使烃类裂解装置具有适应多种原料的灵活性;石油化工和炼油的整体化结合更为密切,以便于利用各种原料;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新催化剂的采用,提高产品收率,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及原料消耗;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精细化工,开发具有特殊性能、技术密集型新产品、新材料,以提高经济效益,并对石油化工生产环境污染进行防治等。
二、2001年全球石化业回顾分析

1、全球石化经济发展回顾

2001年是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深刻痕迹的一年。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期增长之后,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减速,使世界经济陷入困境。"9.11"事件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从图表1-1可以看出,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仍低于2000年。
图表1-1 世界主要国家GDP增长率预测 %
年 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欧洲 2.8 2.6 3.5 1.7 1.6 3.2
德国 1.7 1.7 3.2 0.8 1.3 3.2
法国 3.5 3.0 3.4 2.1 1.8 3.0
意大利 1.8 1.6 2.9 1.9 1.7 3.2
西班牙 4.3 4.0 4.1 2.8 2.4 3.3
西欧 2.8 2.5 3.4 1.7 1.7 3.1
美国 4.3 4.1 4.1 1.2 1.9 3.6
日本 -1.1 0.8 1.7 -0.5 -1.0 -1.7
拉美 2.0 0.0 4.3 0.5 1.6 3.5
世界 2.6 3.4 4.6 2.3 2.4 3.9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化学与工程新闻》预测来年经济增长将趋缓,造成经济下滑的原因是能源成本迅速上涨,直接影响工业和消费者,特别是以能源为动力和原料的石化工业。美国化学工业受到了负面影响,但其他国家的化学工业以某种方式得益于美国的经济状况。美国化工产品变得缺乏竞争力,而美元却呈强势,这使得美国成为吸引外国出口产品的目标。

和美国经济情况相似,加拿大的化学工业在2001年也显示衰退,等到第三季度才开始复苏。

在拉丁美洲,化学工业正进行结构调整和联合增强,以使之在世界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欧洲经济也已步履蹒跚,但是那里的经济学家预测仅是一次轻微衰退。不过由于美国的衰退,并伴随向美国出口化学品量的下降,德国已受到了严重打击。

在亚太地区,注意力已经由美国经济的脆弱状态转向甚至更脆弱的日本经济。虽然美国经济衰退已经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化学工业,但经济学家似乎更担心任何日本经济混乱的波动作用。

2001年全球化工生产比2000年下降0.4%,美国和日本下降得最多,分别为4.1%和3.0%,欧洲则增长了1.1%。各国家和地区化工总产值构成见图表1-2。  

图表1-2 世界化工总产值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2、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化学工业现状分析

1)美国化学工业--利润大跌,期待复苏
面对10年来最险恶的经营环境,2001年美国主要化工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特别是第四季度业绩显著恶化。合并重组费用沉重、利润大减以及亏损的情况也十分显著。从购买汽车等个人消费坚挺、IT关联产品库存调整等情况看,期待美国经济离开谷底的希望在扩大,但对原材料、化工等的影响滞后,形势改善将在今年下半年以后,目前还不得不艰难经营。尽管一些分析家持乐观态度,但美国化工界首脑人士仍对未来表示担心。
2001年美国发布经营业绩的化工企业中,杜邦公司除意外项目外利润下降56%。由于销售量减少和利润率低下,所有部门经营利润下降,除意外项目外的税后经营利润比上年下降49%,仅为18.59亿美元。包括医药部门资产转让收益等的利润超过40亿美元。
道化学因产品价格下跌,除兼并联合碳化公司等非常项目费用负担外利润4.69亿美元。尽管该公司原料和能源费用约减少7.5亿美元,但按销售价格计减少收入16亿美元。而功能化学品EBIT(利息、扣税前利润)比上年增长14%,可见经营顽强。
伊斯曼化学和GLC两公司受重组费用等影响造成亏损,除意外费用外伊斯曼化学公司每股利润1.43美元,GLC公司0.42美元。
目前,左右市场形势的仍是经济和能源价格两个外部因素。随着能源价格的回落,经营费用会相应降低。同时,能源价格下降对美国经济产生正面影响,使市场复苏。
总体来说,2002年下半年,石化产品、石化下游产品及其他一些工业化工产品开始复苏,无机化工产品仍面临挑战。
图表1-3、1-4是美国化学工业的基本情况及2002年的产品需求状况。


图表1-3 美国化学工业的基本情况 
项 目 2001年 2002年 变化率,%
化工生产指数(1992年=100) 120.50 123.20 2.2
化工装置平均开工率,% 67.30 77.40 1.4
生产者价格指数(1982年=100) 152.10 150.50 -1.1
生产工人/万 56.58 56.52 -0.1
平均收入/美元•h-1 18.60 19.03 2.3
化学品出口/亿美元 773.0 808.0 4.5
化学品进口/亿美元 798.0 836.0 4.8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注:2002年数为当时估计值。
  图表1-4 2002年美国部分产品需求增长状况
产 品 需求增长率,%
乙烯 4.3
丙烯 4.3
苯 3~4
聚烯烃 4~5
聚苯乙烯 4
聚氯乙烯 3~4
氯 6.6
烧碱 3.5
二氧化钛 持平或微增
过氧化氢 1~2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2)欧洲化学工业--出口增长
动荡不安的美国经济、货币的不稳定以及欧佩克削减原油产量的决定使欧洲经济前景长期蒙上一层阴影。
2001年前3个季度油价上涨对石化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包括医药产品在内,欧洲化工业的年度生产也出现下降1.1%的局面。2001年德国化工生产(包括医药)下降2.0%,法国增长3.0%,英国和意大利分别增长2.5%。2002年欧盟国家可增长1.8%。
与美国化学工业的衰势形成鲜明对照,2001年欧洲化工装置的开工率大幅度提高。2001年3季度,欧洲乙烯装置的开工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是从11月下半个月到12月上半个月,开工率大幅度下降,从平均94%下降到85%~90%,有些装置的开工率甚至降低到65%。
欧洲是乙烯净进口地区,每年的乙烯进口量达到1 000 kt,所以生产厂商还没有像其美国同行那样关闭裂解装置。但是,欧洲也有2~3套裂解装置将被关闭。
尽管2001年世界经济下滑,但欧洲化学工业在其主要出口市场上却相对地表现强劲。
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估计,2001年欧盟对欧洲以外地区的出口增长4.8%,进口增长4.5%。欧盟化工贸易(包括医药)的赢余增加了27亿美元,是1990年赢余的4倍。欧洲化学品在出口市场的佳绩要归功于其品质和价格优势。出口增长最多的产品是专用化学品、药品、香料、化妆品和涂料。
2002年1月1日欧元在12个欧元国家中的流通使用完成了3年建立新货币的最终步骤。欧元区的化工行业已使用欧元结算,欧元流通仅对欧盟内部的化学品市场有影响,一些商品,如大宗聚合物,将不再使用德国马克标价。欧元对某些主要货币特别是美元的升值可能性也会对欧洲的出口产生影响。欧元升值将不利于欧盟产品的出口,而欧元疲软有利于欧盟对外出口。
3)日本化学工业--产业环境更加严峻
日本深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政府估计2001年度GDP增长率为-1.0%。日本化工产品受亚洲和中东廉价产品的打击,日本大企业为扩大产品的本地化生产而扩大向中国和东盟地区的投资,欧美企业进入亚洲市场以及全球化进程加速等因素,都导致日本国内需求低迷,日本化学工业的产业环境更加严峻。
石脑油价格高涨、下游产品需求低迷、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致使石化产品产生"原料价格高涨、产品价格低廉"的状态,造成石化部门2001年3-9月的收益极度降低,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78亿日元,大幅度下跌了84.9%。而且下游产品的内需和出口疲软,也使销售额降低到12 431亿日元,下降了1.1%。虽然2001年年初石脑油价格高涨,但年末跌至2000年初的水平,使石化部门的成本降低、收益得到改善,有可能避免整个财政年度利润大幅度下跌的局面。
2001年日本乙烯产量为7 367 kt,比上年减少约4%,乙烯生产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国内需求明显降低,全年的需求降低到约5 700 kt。2001年上半年乙烯开工率约100%,下半年调整为95%,全年平均开工率约为97%。而且,需求下降后仍维持高开工率,导致聚烯烃等下游产品的库存大幅度增加。在出口方面,亚洲市价低迷造成通用树脂利润降低,乙烯及单体的出口下降到2 000 kt左右,与上年相比约减少6%。预计2002年的乙烯生产,将跌破1994年以来的7 000 kt大关,降低到6 000 kt的水平。经济进一步衰退、内需继续减少、亚洲市场的需求更加疲软,将使出口继续减少。
2001年聚烯烃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环境。石脑油价格高涨,产品价格上升,经济衰退使国内需求进一步减少,出口也大幅度减少。日本生产厂家全部出现赤字,产业环境迅速恶化。
经营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促进了产业重组的进程。2001年日本化工企业为提高企业在全球化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进行了为数众多的联盟、重组、分公司化等行动。日本石化业也在探索进行产业联盟、重组国内生产体制、实施弃旧建新、进行从通用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结构改造。出光石化和德山公司计划合作经营PP业务,日本聚合物化学和日本聚烯烃公司也表明了合并聚乙烯产业建立大型联盟的意向。另外,住友化学和三井化学聚烯烃产业的合并、日本聚合物化学和窒素公司PP产业的合并已于2001年12月得到了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的承认,2002年初开始建立新公司。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2001年度化学工业(不包括医药界)的设备投资大幅度增长了14%(以141个公司的数据为基础),达到5688亿日元。按投资目的划分,生产相关设备的投资比例从上一年度的35.5%,上升到41.2%。按行业划分,石油化学工业增长了19%,除了化肥之外,各产业的投资额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日本是亚洲最大的投资国,它在亚洲许多地方投资建设石油化工项目,但是,2002年日本将把大部分资金用于解决国内遇到的问题,其次才是增加国外投资。
目前,日本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生产商正努力强化研发战略,建立新的研究所和重组研究开发体制,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收益率。如在油脂产业,日本油脂公司明确了建立电子材料研究所的意向。2001年初日本油脂公司成立了涉及油脂、环境材料和食品领域的两个研究所。旭电化工业公司也以加强电子材料和信息化学品的研究为目的,着手新的研究项目计划,而旭化成工业公司则明确表示要把功能化学品公司的研究机构集约化。
市场分析家指出,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产业正处于上升的状态。无论在生命科学领域,还是在环境和电子技术等领域,这些21世纪的基础工业都会出现许多新技术和经营的机会,加强研究和开发是抓住机会发展的关键。
4)亚洲化学工业--面临不景气局面
2001年2季度和3季度是亚洲石化业最困难的时期。2001年亚洲石化生产能力过剩、原料价格过高、还遇到全球经济减速,这些因素迫使石化装置降低开工率,大多数产品微利、无利甚至亏损。
对亚洲化学工业最为不利的一个因素是,2001年上半年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使困境中的石油化工公司边际利润受到更大压力,迫使生产商降低装置开工率,平均为70%~80%,有的竟降至50%。2001年2季度,许多塑料和纤维厂处于亏损状态,塑料产品如聚苯乙烯和ABS树脂与IT硬件的关系特别密切,因此受影响也最大;聚酯产品受困于需求下降和中国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差距较大,使聚酯行业考虑结构改革问题,聚酯大户台湾和韩国愈来愈倾向于把聚酯生产设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但近期内他们不会削减生产能力。
石化产品的价格和边际利润似乎都降至谷底,但是由于买主重新进货,2002年年初,石化产品的价格和边际利润均将反弹。另外,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势也出现了好转的迹象。
5)俄罗斯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增长较快
2001年产量增长6%,稍高于整个工业的增长速度。2001年前9个月主要化工产品的进出口状况见图表1-5。
图表1-5 2001年1-9月俄罗斯的化工产品进出口状况 kt
产品 出口 产品 进口
合成氨 2052 PET树脂 152
尿素 1333 PS 43
甲醇 641 二氧化钛 41
纯碱 303 PE 35
PE 274 橡胶 27
橡胶 253 PVC 22
PVC 200 农药 18
乙二醇 133 PP 12
已内酰胺 125 聚氨酯 9
烧碱 117 纤维 29
PP 38
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俄罗斯化学部门最近进行了大规模重组改制,组建了三大石化生产商:Sibur公司(Gazprom公司的子公司),鲁克石油公司石油化学公司(鲁克石油公司的子公司)和尼兹内卡姆斯克石油化学公司(部分股权由达靼斯坦地方政府持有)。化工部门2000年总投资比1998年增加14%。预计到2004年将投资18~20亿美元,以实现化学工业的现代化改造。一些外国公司也对投资俄罗斯化学工业感兴趣,2年前,巴斯夫公司与尼兹内卡姆斯克石化公司组建了聚氨酯合资企业,并与Sibur公司在帕姆组建了聚苯乙烯合资企业。
俄罗斯乙烯总能力3 000 kt/a,使乙烯装置实现现代化是其迫切而繁重的任务。乙烯能力平均利用率已由2001年的62%上升到现在的65%。工业、科学和技术部力图支持化学工业的研究与开发,但由于资金不足尚不能充分解决化学工业全部的结构性矛盾。
6)东欧化学工业--生产和出口保持增长
波兰化学工业产品产量2001年增长了1%。2001年前10个月,PE和洗涤剂用品需求分别增长了9%和20%,但纤维、农药和磷酸盐化肥需求下降。2001年一季度化学品进口增加了5%,达61亿美元,出口增加了11%,达11亿美元。
据捷克化学工业协会发表的统计,2001年捷克化工产品销售额为2 461亿克朗(约36克朗合1美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1.2%。其中,销售额增幅最大的为橡胶和塑料制品,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克朗,同比上升17%。而同期焦炭、核燃料及炼油工业的销售额大幅下降,销售收入仅为564亿克朗,降幅达11.3%。捷克化学制品和药品销售情况同上一年基本持平,全年共创销售收入1 097亿克朗。
匈牙利化学工业2000年增长约7%,2001年无增长。
罗马尼亚化学工业2001年前9个月化学品销售额增长8%,达12亿美元,化学品进口增加18%,达11亿美元,出口增加6%,达4.7亿美元。
三、2002年世界石化工业发展分析
回顾2002年全球石化业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可以称之为艰难跋涉,即市场反复、需求不旺、产能过剩、成本居高不下,总体经济环境不佳。进入岁末,化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已渐渐回升,但仍受整体经济不景气、战争阴云笼罩、公司信用危机以及消费信心不足所影响。
据美国化学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年度报告预测,2002年石化行业总体盈利能力回升,2003年将加速增长。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研究报告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