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老师的文章
梁宁老师的文章暂时没有收录!我们为您推荐了其他老师文章请您阅读。
推荐文章
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经常出现,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伙伴,每一天都非常地阳光,随时带着阳光灿烂板的笑容,随时像是阳光一样,不随着任何的阻挡依然坚持地散发自己的光亮。即使是天空漫布乌云,我们都知道在乌云的背后有依然不变的阳光。因此每一个人在生活过程当中,都需要学习太阳的精神,当你是太阳的时候,你就会像太阳一...
林伟贤 440查看全文
举例来说,一个在商场上不断地遭受到别人削价竞争的人,他老是觉得自己为什么这么可怜,每次别人都用削价竞争的方式使自己失去一个提案。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去思考,是不是很可能是输在自己没有坚持,没有让别人了解到你所提案的真正价值,而使你只能在金钱上跟别人做竞争。又或者是你的竞争对手对您进行不正当或者是不恰当竞...
林伟贤 351查看全文
而响应跟反应就是截然不同的,反应是直接而冲动的,响应是经过省视思索的。对于市场上所发生的变化,不同于直接反应者,懂得响应的人会先仔细地评估,仔细地思考,不会因为众人的投入,他就跟着直接投入,相对的也不会因为大家不做就跟着不做。他会仔细思考自己真正专注的价值是什么,他会理性地先了解到,这件事情相对于自...
林伟贤 414查看全文
林伟贤告诉我们: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充满力量的!你的生命里有很多事是可以达到的,你的房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你的车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你的理想生活更会因为你的坚持而实现!而这一切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在这之前你是否对自己进行了心理催眠?也就是说,当你认为能力很强的时候,你就向成功靠近了一步;而当...
林伟贤 835查看全文
林伟贤指出,人可以分成四种,一是富中之富,二是贫中之富,三是贫中之贫,四是富中之贫。其中,第一类人算是真正的成功者,因为他们的心灵和物质上都是富足的。如果做不到第一种人,你至少也要成为第二种人。第三种人的情况就显得可怜了一些,但最可怜的还是第四种人,他们虽然物质上很富足,但内心却很贫乏,他们只想到自...
林伟贤 378查看全文
这样的想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退缩。但若换一个角度来想:我现在正面临如何提升自己销售专业技巧的挑战,我有一个要让客户更加信任我、更容易接受我所销售的商品的挑战。这样的想法将会在无形中激励自己更勇敢地展开新的尝试。 1986年,当我因为过度投入社团却忽略了课业,而被东吴大学退学时,我尝到了很大的挫败。但我...
林伟贤 577查看全文
然而,学校的学习却总是少了一些真正能达成前述目标的关键课程,而那些内容又是极为重要的。像是我们需要更好的时间管理技巧来管理我们的事业及生活;我们需要更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及情绪控制能力来协助我们发展人脉及组织;我们需要有用的公关及营销技巧来协助我们发展事业及建立关系;我们需要更多的自我了解及激励技巧来帮...
林伟贤 345查看全文
但你要成为整合环境中的一员,就必须具备自己独有的价值,也就是说,你要能够成为别人愿意利用的人。我们这里所说的利用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含意mdash;mdash;你必须有对别人有用的资源,才有机会与其它有价值的人一起创造共同的利润。在课程中我经常会讲:你要创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因为你拥有的价值中有一部分是...
林伟贤 337查看全文
当我们真正做一件事情时,如果能找到最好的AB案,就是有A、有B的共同的方案,彼此能取长补短这才是最好的提案。就好像二个人,相互约好了要跟对方吃饭,其中一个坚持要吃上海菜,另外一个人则坚持要吃湘菜,如果最后吃湘菜者妥协了,他吃上海菜时也不会特别去欣赏它的味道,相对的如果是放弃上海菜吃湘菜,那么想吃上海...
林伟贤 324查看全文
人是很直接的,别人是不是关心自己,我相信你有时候根本不需要用脑袋判断,你只要用你的心就能够感受得到。所以别人对你是如此,你对别人其实也正是如此。当我们愿意去关心我们身边人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与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有关系,也能因此而增进关系的。举例来说,因为我关心我们员工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在关心...
林伟贤 375查看全文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我们都记得在念书的时候,班上总会有一些同学他们的数学比较好,或者是有一些人,他的物理比较好,又或者是有一些人它的化学比较好等等,那些各科目成绩比较好的人,自然会成为我们经常请教他问题的对象,而如果今天一位本身数学好的人,在别人来请教自己问题的时候,他却很自私地不愿意教导别人,甚至是...
林伟贤 345查看全文
所以,每一个人只有真正地关注健康,才是真正地爱惜自己。就好象有许多的人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甚至是得了很多人会得的病叫做乙肝。得到乙肝的人其实一定要注意到,一、好好休息,绝对不能熬夜;二、你真的不要抽烟;三、你也绝对不要喝酒。然而有很多人,当他得了乙肝之后,他却完全不管。他总是想说,自己绝对不会这么...
林伟贤 342查看全文
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就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中国式管理,目的只有一个,在用得有效。 中国哲学,从来不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不但具有实用性,而且早已将艰深的哲理化为通俗的伦语,流传得相当普遍。打从一九八O年代开始,这二十多年来,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愈具管理实务经验的人士,愈是对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 510查看全文
「二构成一」在管理上产生西方人「一切依据是非来判断」的科学化行为。对就是对,错即是错,相当简单明了。 西方管理,喜欢问:「Which is right A or B」而他们的答案,往往都很肯定,不是「A is right」,便是「B is right」。若是「A is right」那麽A就成为共...
曾仕强 428查看全文
日本式管理就完全不一样了,日本人走的路子跟美国人不一样。日本人也是长时间在公司,但他们不是在工作。我不晓得各位有没有发现日本人是一个集体主义者,工作的时候一起工作,喝酒的时候一起喝酒,哪怕洗澡也不回家洗,而是与同事一起洗澡,所以各位要了解日本人家里很少有澡堂。我想我们中国人很不习惯这样,我们工作...
曾仕强 401查看全文
四、培养敏锐的第六感 1、总裁的主要职责,在领航、掌舵,方向感要准确。 2、五官的感觉会骗人,一切依据有形来判断会上当。 3、第六感最可靠,但是很不容易运用,要多多磨练。 五、先孕育出合用制度 1、逐渐形成,需要多少建立多少,不必刻意求齐全。 2、由下而上,各单位自己去讨论,反正很快会调整。 3、保...
曾仕强 415查看全文
第一,你明知道你要假装不知道。 只有你假装不知道,你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报。如果你样样都知道,那下属还跟你讲什么呢? 我就碰到这样一个总经理,大家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的下属也非常头痛。他的作风是这样:下属要跟他讲话,他先把手伸出来,如果你讲一,他就压一;你讲二,他就压二。 当你讲第一句话,他说:这个...
曾仕强 430查看全文
我国先哲看见宇宙万物都充满生命,对管理的探讨亦以生命的观照来了解,老早洞察企业内外情境无时无刻不在变迁,若以客观呆定的典章制度来管理,必然僵化而难能适时应变,因此主张「不要紧的地方,讲清楚一些!真正要紧处,保持弹性,反而要讲得模棱两可」,认为果能配合贤明的主管,适时当机立断,即能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
曾仕强 403查看全文
掌握中国人性的管理方法 作者:曾仕强 ( 著名的管理学专家,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 ) 第一讲 中国人的基本理念 中国人的基本理念,说起来相当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正反之间的差距十分细微,稍为不留意,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走上偏差的途径。 一、 和谐绝非讨好。 一般人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