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高效沟通

  培训讲师:唐振玮

讲师背景:
唐振玮简介NLP国际教练技术体系专业培训师P.E.M.I.香港专业管理效能学院NLP授证导师河北师范大学客座讲师北京黄埔大学客座讲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特邀讲师智联招聘慧聪集团特聘讲师企业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项目专业导师北京《前沿讲座》 详细>>

唐振玮
    课程咨询电话:

NLP高效沟通详细内容

NLP高效沟通

一、 NLP对沟通的态度

1.沟通的几个前提假设

1)地图并非实际的疆域;

      2)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积极的意图;

      3)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回应;

      4)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5)事情本无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

2.沟通三大目的 

1)获取或提升正面的、好的感觉

2)去除或摆脱负面的不好的感觉

3)借由沟通,来改变某一些事情或结果

3.沟通障碍五大主因 

1)当时处于一种不恰当的沟通心境

2)双方对事物的认知差异(价值观、信念等)

3)提问与聆听能力缺乏

4)沟通始于障碍 

5)存在预设的成见

4.沟通惯性&策略建立 

1)当生气、压力状态时,你如何进行沟通?

2)沟通时,若没有达到目的,你会有什么反应?

5.搭建沟通的桥梁

1) 设身处地、寻求共性

2)价值同步

3)行为≠人格 

4)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正面的目的

6.沟通五问

1)明确定义:

2)信息收集:

3)定义转换:

4)为了让我感觉更好,我现在应该做什么事呢?

5)采取行动

二、亲和关系的建立

1.亲和关系的认识

1)亲和关系的力量

2)感知模式的认识

2.亲和关系的建立方式:呼应——引导

1)身心情绪状态同步

2)肢体行为状态同步

3)感知表像系统同步

4)信念价值意见同步

5) 在呼应同步的基础上,引导对方看到其他的感知价值。

三、明确沟通的艺术

1.沟通说服策略

1) 由问而得

     2) 准备充分的理由

3) 探询对方的决定策略

4) 按对方决定策略回应

5) 不同行为模式的沟通策略

2.行为模式与沟通策略

1) 我们收集信息方式不同

2) 愿意怎样与他人建立关系?

3)我们怎样做决定

4)信息块规模不同

5)动机趋向不同

6)灵活性与条理性不同

7)反馈源不同

8) 注意焦点不同

9) 关系类型的不同

10) 兴趣过滤不同

3.NLP沟通技巧

1) 配合认知模式

2) 认知模式叠加

3) 深层次沟通语言

4) 未来模拟

5) 设立心锚

6) 框视重组

四、化解沟通抗拒的策略

1.有影响力的沟通始于——聆听

1) 你是一名好听众吗?

2) 遍地开花的不诚恳问候

3) 听到什么?

2.聆听大的两个障碍

1) 在开始听之前,我心里已经有了成见。

2) 在开始听之前,或者还未听完整个故事及获得重要细节之前,我就已经胸有成竹了。

3.无法聆听的主要原因

1) 一味的想说服对方听命行事。

2) 对方的想法与你不一致时。

3) 有心事或心不在焉。

4) 排斥或害怕听到即将要听到的事情,拒绝聆听。

5) 对方的谈话内容不感兴趣。

6) 不尊重(瞧不起)、讨厌或排斥与你说话的人。

7) 想要打断某人的谈话,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8) 对对方表达的内容已有预设的成见。

9) 认为已知道对方要表达什么

4.聆听十大法则

1) 眼神接触并发出聆听附和声。

2) 专心聆听。

3) 不要打岔。

4) 记录对方的谈话重点。

5) 注意力集中在其弦外之音。

6) 摒除偏见,心无成见。

7) 对方没表达完全以前不要太早下结论。

8) 提出问题确定对方已表达完全。

9) 复述重点,以确定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

10) 提出问题以澄清疑虑。 

5.倾听的五个层面:

1) 忽视

2) 假装听

3) 选择性倾听

4) 留意的听

5) 同理心倾听

6.提问八法

1) 是否简明扼要?

     2) 是否具亲和力?

     3) 是否让对方感兴趣?

     4) 是否能转换对方的观念或角度?

     5) 是否让你找出对方的说服策略?

     6) 是否导引出你预期的答案?

     7) 是否让彼此的沟通更进一步?

     8) 是否取得你想要的讯息?

7.提问分为两种:

1) 封闭式提问

2) 开放式提问

8.抗拒类型分析

1) 沉默型抗拒

2)借口型抗拒

3) 批评型抗拒

4) 问题型抗拒

5) 表现型抗拒

6) 主观型抗拒

7) 怀疑型抗拒

9.消除抗拒的策略

1) 耐心倾听

2) 以问代答,探询对方的抗拒

3) 确认对方抗拒的深层原因和类型

4) 对对方的抗拒表示赞同或接受

5) 寻找曾经有过的愉快合作经验

6) 共同探讨可能性

7) 确认解决之道

 

唐振玮老师的其它课程

《企业幸福课——员工积极心理学培训》课程收益:通过积极心理学,了解和认识人生幸福感的真正意义促进积极自我意识——引导正面的自我的性格与价值观掌握积极情绪智能——职场身心和谐的实用技巧培养积极人际关系——建立事业家庭的良性支持系统面对积极改变——瞄准际遇和应对挑战的策略确定增加幸福感的个人行动计划课程时间:1天主讲:唐老师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幸福在心

 讲师:唐振玮详情


《员工关爱EAP》课程背景:员工辅导计划(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s,EAP)。它通过心理学专业人士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及多种形式的咨询,帮助员工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和职业发展问题,提升企业效率。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幸福、凝聚、向上的员工梯队。本课程整合现代企

 讲师:唐振玮详情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课程背景: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而有的人则一生平平?人的性格在哪些方面有影响?如何对自己进行性格分析并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如何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自我?职业价值关系有哪些?如何做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本课程通过调动学员积极的投入和参与,在学习氛围中创造收获和价值,例如:发掘职业素养的基本要素,了解如何在工作中产生创造力,跨越思维

 讲师:唐振玮详情


《责任胜于能力》课程背景:二十一世纪的商业环境越来复杂,产品同质化,过剩化,竞争化使企业举步维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稍有大意就可能机会变成危机!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力成本,原材料,流通都是一道道成本线!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员工的执行力与责任心是否跟的上企业的步伐,内部沟通是否顺畅高效,往往影响企业的发展,不解决员工的成长,无法让企业在高压下走出困境,

 讲师:唐振玮详情


《职场自我情绪疏导和压力调控》主讲:唐老师【培训对象】企业优秀员工【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成为劳动大军中的主力军,他们的心态和以往的体力劳动者不同,他们更多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如何让员工积极?如何让客户感动?如何让自己快乐?如何带给大家、带给自己正能量?客户服务的工作,经常受到负面力量的影

 讲师:唐振玮详情


《快乐工作——问题分析与解决》主讲:唐老师【培训对象】企业中层管理、专业骨干等【学习要点】导入问题管理的观念与意识,学会系统性思维的方法;学以致用,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掌握工作中的问题意识以及问题发现、分析与解决等一系列技能;调整对问题的正确观念与态度,疏解因问题所产生的工作压力;为学员提供有价值的问题管理思路、经验借鉴、有效方法和指导工具,促进问题管理

 讲师:唐振玮详情


团队协作与沟通研习【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个打造沟通、互信、团结、奉献的团队训练课程,学员将有机会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洞察自己的心智模式,提升自我素质。通过调动学员积极的投入和参与,将为团队创造收获和价值,例如:发掘团队的基本要素,了解如何在工作中产生和延续创造性张力,跨越思维障碍,缩短行为与目标的差距。此外,学员有机会亲身体验过去限制个人或企业发展的固有态

 讲师:唐振玮详情


《问题分析与解决》课程背景:职场达人想出色地完成工作,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若是没有掌握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方法,在阻碍工作本身的同时,对自身的成长也是一种阻碍。如何发现问题的本源,打破思维的惯性如何系统的分析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课程收益:1、了解5种经典思考模式,认知5种真相寻找模型;2、明白问题分析4种流程,学会解决问题6个步骤;3、掌握解决问题8大工具,

 讲师:唐振玮详情


心智模式与执行力课程背景:本课程邀请你一起研究心智模式运作的科学,运用心智模式的技术,拓展自我格局、建立管理者的思维智能,觉察内在的资源、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提升领导力。培训目标:现代企业、组织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者?现代人的心理特征需要什么新型管理策略?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人的领导,对人的领导的关键是心理上的领导本课程将带领你:走进自己的内在世界,去探索引领他人心灵的

 讲师:唐振玮详情


《新员工角色认知与职业素养》【课程目的】通过职业角色、职业品牌、生涯规划等职业素养的内容学习,帮助新员工从角色转换的角度剖析,订立职业生涯规划,学会如何执行工作任务与团队合作,掌握方法与工具,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成功地迈开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课程形式】40的讲授,10%的学员分享,50%的互动练习;内容实战性强,授课方式新颖、幽默风趣,引导学员经由工作实际出

 讲师:唐振玮详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