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形势研判与市场机遇分析》

  培训讲师:王沐沐

讲师背景:
王沐沐老师——城市更新与城乡规划实战专家12年工程实战经验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财政部评标专家、北京市评标专家北京市职称评审专家、知网专家库专家曾任: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丨工程师现任:某科创 详细>>

王沐沐
    课程咨询电话:

《城市更新的形势研判与市场机遇分析》详细内容

《城市更新的形势研判与市场机遇分析》

城市更新的形势研判与市场机遇分析
课程背景: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5%,城市发展正式从“增量扩张”迈入“存量焕新”的关键阶段。然而,在国家严控大拆大建、地方财政承压、市场盈利模式亟待重构的三重压力下,城市更新实践陷入普遍困局:政府部门纠结于政策边界与创新尺度,企业面临“投入大、周期长、收益难平衡”的投资难题,技术团队则困惑于规划落地与民生需求的衔接。
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转型,不仅是开发逻辑的颠覆,更是对政策解读、风险防控、资源整合能力的全新考验。许多参与者虽有更新意愿,却因摸不透政策红线、找不到资金闭环路径、理不清多方权责关系,陷入“想动不敢动、启动难持续”的困境。
本课程直击核心痛点,通过政策解码、案例拆解、方法提炼,帮助学员穿透城市更新的复杂表象,构建“政策-市场-模式”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认知,掌握从合规操作到可持续运营的全链条方法论,让城市更新真正从“政策任务”转化为可落地、能盈利的优质业务。。
课程收益:
●学会政策合规与转化:掌握2021-2025年核心政策的约束与弹性空间,理解政策延续逻辑,学会将国家政策拆解为地方实操方案,规避政策雷区。
●理解案例逻辑与工具复用:吃透8大标杆案例的破局路径,掌握产权整合、资金平衡等可复用工具,学会提取风险分配法则,明确多方权责边界设计方法。
●掌握市场机遇与角色定位:把握四大黄金赛道的进入门槛与盈利公式,理解不同主体转型逻辑,能通过市场数据判断本地项目潜力与竞争格局。
●掌握全周期风险防控:识别“政策-资金-社会”三重风险指标,学会应用风险缓释工具,理解案例中的风险分配机制,能独立设计防控方案。
●理解技术趋势与规划落地:明晰五大趋势落地路径,掌握《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实操转化方法,学会将数字技术融入项目全周期,提升落地效率。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1)政府管理人员需要政策解读
2)企业投资部门关注市场机会
3)规划师等技术人员需要知晓专业准则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讨论+引导思考
课程大纲
第一讲:认知破局——城市更新的核心逻辑与时代必然
一、城市更新是什么?
1. 城市更新的内涵
——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阶段转变
2. 城市更新与棚改、旧改、存量改造的异同
二、新型城镇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顶层设计解码:十四五规划
关键文件解读:《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5月《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2025年7月《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
——2025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迎接十五五规划
——近5年政策梳理总结
三、拉动内需、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协同
1. 拉动内需:城市更新激活投资与消费
2. 化解风险:严控大拆大建,避免加剧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
四、城市发展阶段的必然
1. 城市化中后期
2. 城市更新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
第一阶段:萌芽期(20世纪50-70年代)——“推倒重建”导向
第二阶段:扩张期(20世纪80-2000年代)——“开发驱动”导向
第三阶段:转型期(2010-2020年代初)——“有机更新”导向
第四阶段:融合期(2020年代至今)——“可持续治理”导向
第二讲:实战解码——标杆案例中的破局方案与可复制经验
案例一:产权整合突破——深圳“双95%”规则
项目:罗湖湖贝旧村改造
创新点:
——首创“双95%”产权处置规则(建筑物面积95%+权利人数量95%同意即可启动);
对“钉子户”实施“个别征收+司法裁决”强制程序(全国首例司法判例)。
效果:10年僵局项目2年内启动,拆迁成本降低30%。
案例二:资金平衡创新——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
项目: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更新
创新点:
1)空间价值挖潜:利用沿街围墙退界空间嵌入咖啡店、书吧(年租金收益超500万元)
政企收益分成:政府零投入,企业享有8年经营权,到期无偿移交社区(“建造-运营-移交”BOT模式)
2)民生商业融合:改造后老年助餐点使用率提升70%,社区商业坪效增长3倍
配套文件:《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案例三:低碳技术应用——北京首钢园工业遗存改造
技术亮点:
1)高炉改造为“光伏幕墙+储能系统”综合能源站(年减碳量1. 2万吨)
2)利用废弃冷却塔建成AI数据中心(PUE值低至1. 15)
3)植入“近零碳展厅”(光伏玻璃发电量>建筑耗电量)
产业转化:老厂房变身元宇宙创新中心(入驻商汤科技等企业,租金达周边写字楼1. 8倍)。
案例四:社区自治模式——广州小石集危房自主更新
1. 机制创新:
1)业主共治:居民成立更新委员会自筹资金(户均出资8-15万元)
2)企业代建:房企提供模块化建造(工期缩短至6个月)、后期物业托管
3)政策突破:政府允许增容6%用于嵌入托育中心(产权归全体业主)
2. 成效:零上访、零强拆,居民回迁率100%
案例五:TOD开发升级——成都陆肖TOD
1. 模式创新:
1)“轨道+社区+商业”三维增值:地铁上盖开发住宅/商业,地下联通枢纽
2)土地溢价反哺:住宅销售利润补贴公服设施(建成社区医院、学校);
3)绿色技术集成:空中连廊系统减少地面交通压力,光伏车棚覆盖率达90%。
2. 经济账:项目整体IRR提升至8. 7%(传统开发仅5. 2%)。
案例六:历史文化活化——厦门中山路历史街区
1. 保护性开发:
1)“修旧如旧”技术标准:采用传统工法修复骑楼,AI扫描还原砖雕纹样;
2)功能再造:首层保留老字号商铺,二层引入设计师工作室(租金溢价40%);
3)资金闭环:附条件出让地块(要求保护立面),开发商配建口袋公园抵充地价。
2. 客流数据:改造后年轻客群占比从12%升至58%。
案例七:城中村改造——西安曲江模式
309626022999701. 政企协作突破
1)“房票安置+存量房去化”:拆迁户凭房票购买指定商品房(政府定向收购房企库存);
2)产业先行导入:改造前签约文旅企业,确保回迁区商业入驻率>80%;
2. 增值收益共享:村民以土地入股开发公司,享受20年分红(户均年收益7万元)。
第三讲:赛道掘金——市场机遇与风险防控的实战策略
一、市场现状与挑战
1. 数据透视:全国项目规模、区域分布、投资主体结构(2020-2024)
2. 核心痛点:资金平衡难、产权复杂、盈利周期长
二、机遇赛道
1. 产业升级型更新:老旧厂房改造为科创园区案例:北京首钢园
2. TOD综合开发:地铁上盖物业价值重构
案例:成都TOD模式
3. 商办存量焕新:写字楼/商场调改与绿色认证(ESG驱动)
4. 15分钟社区圈:老旧小区服务功能嵌入(政策红利点)
三、市场主体参与策略
1. 开发主体角色演化
1)房企转型:从“开发商”到“运营商”的盈利模式重构
2)国央企主导趋势:地方城投、城建集团操盘逻辑
2. 关键能力建设
1)政策合规性设计(规避政策雷区)
2)资金闭环方案:财政+专项债+社会资本+金融工具(REITs退出路径)
3)产权整合策略:集体用地、多产权商铺的实操解法
四、风险识别与应对
1. 典型风险清单
1)政策变动风险(如规划调整、拆迁标准变化)
2)现金流风险:长周期下的资金链压力测试
3)社会风险:原住民诉求与舆情管理
2. 风险缓释工具
1)政企合作模式创新(ABO、EOD等应用场景)
2)保险资金、政策性银行的低成本资金引入
第四讲:未来已来——技术变革与政策落地的实施工具箱
一、未来五大核心趋势
趋势一:绿色化——从“节能改造”到“负碳建筑”
1)强制标准:2025年起多地要求新建更新项目碳排放强度下降
2)技术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碳捕获混凝土、智能微电网成标配3)市场机遇:绿色更新衍生碳交易收益
趋势二:数字化——全周期智慧管理
1)CIM平台普及
2)建造革命:AI设计(自动生成合规方案)、建筑机器人(砌墙/喷涂效率提升5倍)、区块链产权管理
趋势三:民生化——公共服务驱动更新
1)15分钟社区圈强制配套:托育、养老、便利店嵌入老旧小区
2)保障房转化:收购存量商办改保障性租赁住房
趋势四:轻量化——微更新主导新增市场
案例:成都猛追湾街道改造(投入43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 1亿)
趋势五:金融化:REITs退出常态化
二、《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2025. 7. 17)
1. 用地政策:弹性化空间治理
1)混合用地与产权整合
2)容积率激励与增容机制
3)产权归集与整体报批
2. 金融政策:多层次资金闭环
——财政+金融工具组合
1)财政资金
2)金融创新
3)社会资本
4)盈利模式重构
3. 主体协作: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建
1)政府角色:设立专职机构统筹规划
2)市场主体:房企转型“运营商”,国企成立更新集团
3)居民参与:居民议事会达成共识
4. 技术赋能:数字化与绿色化
1)智能建造
案例:广州小石集采用钢结构模块化装配,降低扰民;
2)低碳更新:强制要求绿色建筑标准
5. 流程再造:全周期管理
案例:上海首创“五阶段贯通”机制
3507105193675三、《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
1. 成果框架变革:从“蓝图规划”到“实施工具箱”
2. 新增成果要求解析(核心突破点)
36315651473201)更新体检报告:精准诊断的“城市CT”
要求深度:建筑层面+社区层面+城区层面
案例:成都某片区体检报告,推动适老化改造列为优先项目
2)产权处置与资金平衡
产权创新要求:明确分散产权整合路径+制定历史遗留产权确权规则
33108901549403)数字化成果库:全周期管理的“数据底座”
案例:上海黄浦区通过数字化库自动预警
4)运营方案:从“改造完成”到“长效造血”
核心模块要求:物业模式+产业培育+智慧运维
3. 实施性强化:五大刚性管控指标
四、数字化赋能城市更新
——展示城市更新规划中的数字应用技术
——展示城市更新可视化平台类型

 

王沐沐老师的其它课程

政策赋能与场景落地——人本化社区生活圈规划全流程课程背景:在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战略驱动下,社区生活圈建设成为提升基层治理的关键抓手。自然资源部《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与住建部《完整社区建设指南》相继出台,刚性要求适老化改造覆盖率≥60、智能终端100接入城市大脑,上海“三色预警”、深圳300万达标奖励等地方政策加速落地。然而实践仍面临三重断层:政策落地难

 讲师:王沐沐详情


标书编制技巧与评标专家视角高分策略课程背景:当下,招投标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全流程电子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操作模式被彻底颠覆,这给企业投标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此同时,评审规则也在不断调整,愈发强调“质效双优”,“最低价中标”模式退出舞台,综合评分法占据主导,技术分权重显著提升,且专家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合规监管更是深入到招投标的每一个环节,对

 讲师:王沐沐详情


城市体检全流程——从数据诊断到更新行动的政策赋能课程背景:城市和人一样,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需要做好城市的体检。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城市体检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各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体检工

 讲师:王沐沐详情


国土空间规划综合防灾——从风险防控到韧性城市课程背景:在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灾害频发的背景下,传统灾害模型未耦合气候变化因子(如京津冀小时降雨量突破千年一遇),传统“单灾种、应急式”防灾模式已难以应对系统性风险。国家《“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明确要求“将防灾减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2023年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综合防灾专项编制的通知》进

 讲师:王沐沐详情


乡村振兴的政策剖析和村庄规划实践探索课程背景:乡村振兴战略自2017年十九大提出后,政策体系持续迭代。2025年进入“十五五”规划关键期,政策重心从框架搭建转向精细化落地,如《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强化供应链升级与品牌建设,四川、江西等地出台美丽乡村建设方案,明确2035年基本建成目标。培训需解读政策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逻辑。《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后

 讲师:王沐沐详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