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文章写作杂谈(ppt)

  文件类别:财务资料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87K

  下载次数:890

  所需积分:9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会计文章写作杂谈(ppt)
会计文章写作杂谈

 




一、写作的主要特性
(一)功用性
(二)综合性
(三)技巧性
(四)实践性



二、提高写作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要有正确的认识与浓厚的兴趣
(二)要深入实际,丰富生活经验
(三)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锻炼,积累丰富的知识与才能
(四)要学习写作理论,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五)要勇于实践,坚持多练习写作
(六)要广涉书、刊、报纸
(七)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八)要有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三、会计文章的写作程序
(一)确定选题
(二)搜集资料
(三)酝酌构筑
(四)谋篇结构
(五)拟定提纲
(六)撰写定稿
四、会计文章的写作技巧
(一)标题要新颖
(二)起笔开头要有吸引力
(三)叙述与议论要清晰
(四)语言文字要生动
(五)收笔结尾要明确


五、会计文章的类型
(一)指导类
(二)经验类
(三)探讨类
(四)争鸣类
(五)答疑(难)类
(六)比较类
(七)述评类
(八)观点类
(九)案例类
(十)说明类 





六、会计文章常见的弊端
(一)选题不切实际
(二)观点陈旧
(三)内容空泛
(四)语言提炼不精
(五)逻辑结构不清晰


七、当前会计文章写作的重点 
(一)会计法规准则体系
(二)企业内部控制
(三)体制转型过程中的财务与会计
(四)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财务与会计
(五)不同所有制企业财务与会计
(六)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
(七)管理会计研究
(八)会计新领域研究
(九)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研究

引 言
写作是运用书面形式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和书写实践活动。它是作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根据客观事物和社会的实际,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给以能动反映的这样一种创造精神产品的脑力劳动过程。写作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往的重要工具。在现实社会里,无论你从事的是何种工作都离不开写作——写信,写笔记,写计划,写总结,写分析,写合同,写报告,写各种申请书,写通讯,写参观访问记,写论文等等。可以说,写作贯穿于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全过程。


写作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进行研究的重要表述工具,写作活动是直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实践活动,写作产品(文章)是作者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字工夫,而且涵盖了作者的道德修养、政治素质、知识素养、生活阅历、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写作是文化素质中的重要素质,是素质中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是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由于职业及个人爱好的关系,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就开始写作并公开发表文章,走了一条从读者、作者、编者的路径。我从作者与编者的角度,谈谈会计文章写作的体会,供交流与讨论。

一、写作的主要特性
写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创造性精神劳动,它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着自身所固有的特性。深入了解写作的主要特点,对于掌握写作的规律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功用性 任何人写文章,都是一种自觉的行为,都源于一定的写作动机、意图和目的,有着明显的社会功用性。完全不讲社会功用,无所“为”而“为”,为写作而写作,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写作作为一项崇高的“社会性”的公众事业,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作者在写作时必须讲求社会效果,使之有利于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这是由写作的本质所决定的。为此,应该坚定不移地强调写作的功用性,始终坚持写作为工作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原则。


(二)综合性 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脑力劳动,它不单纯是文字功夫的表现,而是作者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水平的综合运用和集中反映。首先,写作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融合了现代汉语、文学、形式逻辑、美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写作基础知识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与上述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当然,写作学绝不是上述学科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总结写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收、融会了上述学科的研究成果,加以消化、扬弃,从而建构起具有坚实理论基石和鲜明学科个性的独立体系。因此,要提高写作水平,不仅应学习写作知识,同时还应广泛涉猎上述学科的有关知识,以全面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其次,

所谓写作能力,也不能单纯理解为只是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写作的基本能力包括了观察能力、采集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结构能力、表达能力、修改能力等。其中表达能力是最基本的,但它又与其他各种能力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缺乏其中任何一种能力,都会影响到写作的顺利进行和文章的质量。再次,一个人的写作水平 ,主要是由作者的思想认识、生活积累、知识结构、文化素养、语言技巧和才情禀赋等多种相互关联的因素所构成的。好的文章就是这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写作的成功,各人的得力点不完全相同,往往主要取决于其中一种或几种因素。而初学写作者,要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就需要从多方面作好准备,调动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努力在“综合性”上下功夫。


(三)技巧性 不需讳言,写作有很强的技巧性。如果不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往往就会笔不从心,文不达意。所谓写作技巧,指的是作者选择材料、安排结构、驾驭语言,运用各种写作技法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主题所表现出的熟练而高超的技能。写作技巧是作者在写作实践中勤学苦练并批判地借鉴前人经验而掌握的。它对于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增强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人们对写作的技巧性这一特点重视不够,好像一谈写作技巧就会陷入形式主义、唯美主义、为技巧而技巧的泥潭中去,这是不对的。古今中外文章大家的写作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文章写作的技巧,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当然,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任何高超的写作技巧,只有用来表现先进的思想,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作者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对写作技巧的运用起着制约作用。写作技巧不能弥补作者思维的缺陷和生活经验的不足。
(四)实践性 要提高写作水平,关键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写作是多种能力、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而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和素养的提高,不只是靠“知”而主要靠“行”。学习写作基础知识,汲取他人的写作经验,都是必要的,但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亲身的实践将它们转化为自身的技能与技巧。有的人生活经验丰富,也读了不少书,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一旦行诸笔墨,却捉襟见肘,无从下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平日缺乏必要的写作实践训练。

实践出真知,只有立足于多写多练,常写常练,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所以,提高写作水平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写作理论学习与写作实践结合起来,将阅读与练笔结合起来。学习写作是艰苦的,但只要不断实践,切实加强写作训练,自然就会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二、提高写作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写作,是一种复杂、精细的精神生产,是一项十分严肃而艰苦的脑力劳动,决不可认为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要写好文章,就必须从难从严要求自己,不断地充实和锻炼自己,坚持不懈地从多方面努力,才能收到成效。


(一)要有正确的认识与浓厚的兴趣 不管做什么事情,必须有正确的认识与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有动力,不仅要乐于去干,并且想方设法去把事情干好,学习写作同样如此。写作是一种广泛的社会行为。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热爱写作,热爱到“忘我”、“痴迷”的程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乐此不疲,这是古今中外许多写作成功者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共同的“成功奥秘”。只有把写作当成一件乐事,才会陶醉其中,废寝忘食地去钻研,如饥似渴地去琢磨,最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打开成功的“大门”。有些人由于学习写作的认识不正确与兴趣不浓,所以怕苦怕累,把写文章当成“包袱”,不得已而为之,于是便敷衍了事,

这当然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有的人把写文章看得很神秘,认为这是“秀才”干的事,自己不是“那块料”,在写作中碰了几回钉子,或听到别人的冷言冷语,就松劲泄气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个别人初通文字,便自认为天下文章数自己的最好,盲目自信,忘乎所以,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以上种种态度都是错误的,都是止步不前的表现。当然,学会写作并且写出好文章,并不那么容易,但也决非高不可攀。许多原本文化水平很低的人,经过多年的刻苦写作实践,终于会写文章了,而且写得很好。写作才能也和其他才能一样,都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只要我们明确了写作的目的,就会激发出学习写作的热情、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知难而进,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自然会不断地取得进步。


(二)要深入实际,丰富生活经验 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各类文章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丰富而广阔的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实是文章取材的土壤,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投身到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去,深深扎根于客观实际的生活之中,才能根深叶茂,写出好的文章来。这是一条已被无数作者的写作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必须有材料,而文章的材料只能来源于社会生活;文章的立意、布局也必须符合社会实际。对社会生活不熟悉、不了解,就不可能获得写作材料,也不可能对写作对象有深刻的理解,当然也就写不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古人有句经验之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行万里路,指的就是要亲身实践,

深入到生活中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认,积累素材,丰富经验,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写出好文章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纭复杂的,怎样才能认识生活,并确有收获?这就要求写作者要研究社会状况,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研究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留心周围的事物,多观察体验,多调查研究,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只有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材料,正确、深刻地认识客观的事物。要获取写作素材,还要随时写观察笔记,写生活感受,记录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和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建立起自己写作的材料“仓库”,写作时就会要什么有什么,出现鲁迅所说的“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的情景。

(三)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锻炼,积累丰富的知识与才能 俗话说: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的一面镜子,它体现着作者的思想、品德、立场、见识、才学、兴趣、爱好、感情、禀性、文化素养等。言为心声,文为人志,文和人大体是一致的,知其文便可知其人,善为文必先善为人。这就要求作者加强德、识、才、学、情多方面的修养和锻炼,积累丰富的知识与才能。
(1)品德高尚。指的是思想品德,包括立场观点,道德情操,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作者是什么样的人就写出什么样的文章,伦语文如其人,作者的思想品德高尚,才能写出高尚的文章;作者的思想品德恶劣,文章内容一定写不好,这是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了的。马克思、毛泽东、鲁迅等人的文章之所以写得好,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作者思想品德高尚,人格伟大。可见思想品德的锻炼,对于文章质量和社会效果,对于作者是极为重要的。
(2)见识独到。指的是见解、胆略、气魄等。文章立意高深,见解独特,这取决于作者有“ 识”。“惟有识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而后才与胆力,皆确然有以自信。举世非之,举世誉之,而不为其所。”(叶燮)古今中外许多名篇佳作,能给读者以启发、教育,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常常是由于作者本人气魄大,是非分明,有思想,有见解,敢言人之不敢言,敢作人之不敢作,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由于作者有胆略和见识,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3)才学卓越。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要写出好文章,没有一定的才能是不成的。写作才能包括材料的搜集与合理安排,主题的概括与提炼,结构的精密设计,各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语言文字恰当、生动的表达等等。人的才能是有差异的,所以写作技巧有高低之分,文章有优劣之别。有的人思想品德纯正,生活阅历丰富,但并不会写文章;一些人即使环境、条件、主观努力大体相同,但由于写作才能有别,写出的文章就有很大差异,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不能把才能神秘化、绝对化。才能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写作才能完全可以通过刻苦的学习、锻炼而获得。

(4)学识渊博。是指知识储备,写作离不开丰富的学识。古人说:“《文选》烂,秀才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了阅读学习、增强学识与写作的关系。除了书本知识之外,还有生活实践知识。知识是学业的基础,是技能的催化剂。知识储备对于写作尤为重要。马克思、毛泽东、鲁迅的文章博大精深,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博鉴览群书,通古知今,知识极其丰富。我们对于各种知识要广泛涉猎,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为我所用。读书要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知识积累多了,思路就会开阔,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右左逢源。


(5)情感丰富。“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文心雕龙)。”文章不是无情物,有情才能感人。因此冶炼感情,善于表情达意,也是作者应有的修养。但爱憎感情什么人都有,什么时候也是需要的。写文章就是要表达思想感情,或论述某个道理,或说明某一事理,这里总有爱憎。在今天,我们爱憎应该更分明,感情应该理炽烈,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工作、对一切新事物,应该充满着热烈的爱,应该尽情地去讴歌;对一切腐朽的思想意识,应该充满着无比的恨,尽情地去鞭挞。


(四)要学习写作理论,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提高写作水平,到底有没有“秘诀”?回答是否定的。鲁迅曾经说过:“作文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那么,写作有没有规律可寻、方法可求呢?回答又是肯定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即规律性,任何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制作都有其特有的方法和技巧,写作当然也不例外。人们所学的写作基础知识就是前人写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就是揭示写作的一般规律、引导人们掌握写作方法、技巧的理论。那种否认写作理论的学习,轻率地把写文章的客观法则视为条条框框的看法,显然是不对的。但法则能指示人以必由的途径,使人们得到正规的训练。

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写作理论,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懂得写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并且自觉地在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在运用过程中心领神会,融会贯通,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帮助人们少走一些弯路,顺利地闯过写作关,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
(五)要勇于实践,坚持多练习写作 写作是一种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实践。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三日不唱口生,三日不练手生。”写作也是这样,不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刻苦的实践,要想提高写作能力,是很困难的。所以人们常说: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鲁迅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有人曾问欧阳修怎样才能写好文章,他回答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清人唐彪说得更加明确:“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已功夫。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疏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亦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这些名家的经验之谈表明,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运笔自如,真正学到写作的本领。
(六)要广涉书刊报纸 图书期刊报纸是信息与知识的载体,现代社会的有关信息、知识等,都是通过这些载体进行传播的。要提高写作水平与能力,就必须要广涉有关图书期刊报纸。通过书刊报 不仅能了解到最新的信息,掌握政策形势的变化情况,有关研究进展到何种程度,以利于指导自己的写作,以免少走弯路。同时还能通过其学习新知识,为写作增加知识积累。(例crc)

(七)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会计文章的写作除需要逻辑思维,语言驾驭能力外,还需要有专业知识。首先要有较强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对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都应掌握;其次是金融知识。货币是财务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财务会计与金融有直接的关系(例人民币汇率变动);第三,税务知识,这也是财务会计必须了解与运用的知识;第四,经济学知识,财务会计是记录经济运行的工具,是经济学的基础与分支学科,是会计文章中应用较多的知识;第五,管理知识。管理是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会计类文章经常涉及到的知识;第六,法律知识,这是会计专业知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不仅会计本身的法律体需要掌握,会计法律与其相关法律也是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七,数学知识,数学是现代各学科的基础,也是会计的基本工具,是会计必须掌握的知识;第八,信息技术知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技术使用的程度越来越多,会计必须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九,外语知识。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必须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第十,自然科学知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会计必须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态。


(八)有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所谓表达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情或感受表现出来。表达方式是指作者在表现中心思想时把对事物的认识传达结读者的具体方式。它是由写作目的和表达内容所决定的。人们在写作实践中形成的基本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有了构成文章的内容和形成的资料,还需要解决使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问题,否则,还不能形成文章。正如有了米不会做成饭,有了料不会盖成房子一样,有了主题、材料和语言,不会表达还是写不成文章。所以,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是写好文章的基本功。


三、会计文章的写作程序
 
人们在做任何事时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会计文章的写作也有其基本的程序。
(一)确定选题 写文章在下笔之前应明确自己要论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观点,这就是选题。这一步对于写好文章至关重要。选题得当,往往事半功倍;选题不当,则往往劳而无功。有的人因为选题不当,花了很多时间精力而最终不能成篇,只好另起炉灶,这种教训是应当吸取的。怎样才能选好题,按我个人的经验,以下几点值得考虑:


(1)要善于观察。观察对于写作意义重大,因为观察能够解决写作的材料问题。而只有正确地解决材料问题才可以谈写作的技术问题。观察是进行推断的基础,写作毫无例外都是通过对某个问题的观察慎密思考来进行的,这些问题都能给人提供一些明智而有趣的事物,作者能够用来对某个问题提出看法的基本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由观察转向推断的思路,即由观察人们周围的事物到根据观察做出判断的全部过程。观察要比简单地看见某事物要复杂得多,它要求人们注重有关该事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学习如何从观察跃进到推断,即从低一级思维提高到高一级思维,至少可以得到三种收益,首先帮助我们了解尚未知晓的境界;

其次,可以生动地获得思考和写作的素材;第三,能加强这样一种信念,即人们对一个主题所发表的言论是深刻的,而且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一个主题进行观察,就是增进对它了解的可靠途径。几乎一切有说服力的思考与写作都要立足于观察。观察的主要方法,一是明确目的,专注观察。茫茫宇宙间,山川草木、四季轮回、社会人生……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和范围。但是任何一个写作者都不可能观察尽世界上的一切物象,就是具体到对一人一事的观察,也不可能连芥末之微也观察周全。因此善于观察的人不会强求自己面面俱到,而是明确目标,选定观察对象和范围进行专注观察。

二是抓住特征,深入观察。所谓特征就是指事物的差异和不同既特殊性。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而个性是某种事物得以存在的基础。要想写出“这一个”来,就要抓住它与众不同的地方,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要写出事物间的不同,就要靠自己认真细致地观察。三是调动器官,立体观察。要通过看、听、想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观察。
(2)要掌握信息。尽可能了解各自写作对象的状况,知道已有的写作进展,这样才不至于重复别人的工作,做无效劳动。这一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文献浩如烟海,受各自条件的限制,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内外的全部有关材料,几乎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只说“尽可能” 。

但“尽可能”是说要尽最大的努力。有的人在在写文章时就说他研究的这个问题是别人从来没有研究过的,这种话要少讲,有时就很容易出错。有很多问题其实别人早已研究过,只不过他不知道而已,这就是没有下功夫占有材料的结果。要对一个问题有所论述,至少对有关这个问题的主要事实要知道,熟悉这是可以做到的。掌握信息的方法可以用逐渐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先利用各种信息来源作鸟瞰式的了解,然后逐步把视线集中到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上,找到有关的资料进行认真研究,这样就可以相对全面地、比较准确地掌握情况。


(3)要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写文章必须在遵循国家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从社会实践中选择论题。只有全面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政策,才不会迷失方向。对国家政策提倡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确。所选题目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不能违反规定。


(4)要评估选题的意义(具有普遍代表性)。对别人没有研究过或没有深入研究过的问题未必都值得研究,不能信手捡一个题目,而要选有意义的题目。一般来说,要选那种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帮助的题目,用习惯的说法,就是选题要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这与题目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有的题目看来很大,但是大而无当,并无多少意义。有的题目看来很小,但是真正做出结果来却能切实地解决问题,意义反而比较大。有的人喜欢选大题目,例如整个宇宙、整个社会、整个人生之类,我觉得容易流于空泛,不如“缩短战线”为好,小题大做能把问题研究透彻。

(5)要贴近各自熟悉的领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进行选题。如果跨行业、跨领域进行选题、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选题写作,不仅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去熟悉情况,还要学习相关知识,写出来的东西还不一定有用。与其这样还不如将精力花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还容易写出有用的好文章。


(6)要与自己的能力相称。有意义的问题很多,但并非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自己搞得清楚的,要对自己的知识准备作一个如实的估计。如果自己目前对某个问题还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还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见解,就勿选这样的题目,若勉强去作,实际上是给自己出难题,会使自己捉襟见肘,骑虎难下;即使敷衍成篇,也一定是左支右绌,提不出真知灼见。当然,我也不主张把“起点” 定得太低。知识上的不足还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弥补,但总要估计在一定的期间内有弥补的现实可能。硬要写自己并没有什么研究的东西,勉强去“论述”自己不可能说清楚的问题,效果是不好的。


(7)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自己的见解,选题要中心明确,避免综合论述,拼凑成章。选题时要掌握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要了解该选题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若是他人已解决了的问题,可以不必花力气重复进行研究。另外,不要人云亦云,凑热闹,找“热门”,要经过深入研究,冷静考虑,以使所选论题确有新意。

(8)要适应形势的要求。国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阶段性的任务,会计工作也不例外。如固定时间:会计法、会计职称、执业考试。阶段性时间、如重大政策颁布等。在出台前要为出台造舆论,要抓住时机选题目。这时因措施或制度还未定型,议论起来不受成文的限制,便于各抒己见,文章比较好写。等到某项措施或制度出台之后,就只能宣传其重要意义和如何贯彻实施了,虽然也可以题目,但有局限了。由此可见,善于把握时机也是选题方面的基本功。


(二)搜集资料 充分搜集和占有资料是撰写文章重要的一步,也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每个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这个环节抓不好或者跟不上,会影响文章写作的全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作者为某一写作目的,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用以表达主题的一系列的事实和论据。它提供文章的内容,既包括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又包括作者主观的思想意识。写文章要从搜集材料开始,搜集材料是基础工作,是先行官。论据观点是从材料中来的,只有搜集到了好材料,才能产生好的论据,才有可能写出好文章。

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一切事实、数据、图片、图版、图表、摘录的文献资料、人们的口头反映、文字资料,前人的结论、经验、研究成果、定义、定律等等都是属于材料范围。谁占有资料,谁就有发言权。会写文章的人都是很善于搜集材料的人。否则,即使是“天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1.资料搜集的途经与方法。面对如山似海的资料,怎样才能迅捷地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资料,这就要了解搜集资料的途径。


(1)调查研究搜集。调查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方式。大量实用富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有的尚未被人们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去获得。业务部门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经验总结、分析报告、凭证账簿及报表内容格式等,都是重要的实际业务资料。虽然这些资料比较零散,但它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能给人们深刻的感性认识。写作文章时可重点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调查的具体方式主要有:①普遍调查。是指对论题所涉及的一定范围内有关情况作出全面性的调查。

②专题调查。是针对某个问题所作的专门调查。③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入深入细致的调查,探索其内在规律性,然后以调查结果推论全面情况。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典型可以看到共性,即看到一般面上的情况。④抽样调查。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从所要研究现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抽取部分个体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取得资料,然后推算出全体特征的一种方法。⑤重点调查。是在被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求以总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重点单位,是指在所研究的内容中其数量比较大,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不一定要求有典型性。

⑥个案调查。是对某一具体社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它与典型调查有许多共同之处,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而不是定量研究方法。其缺点是主观随意性较大,优点是耗费的人力、财力相对较少、调查深入细致,方法多样,得到的资料丰富、生动,这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⑦网上调查。利用互联进行调查。⑧会议调查。是指调查主体(调查者)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有关调查对象(被调查者)举行会议,或直接参加有关部门举行的一些相关会议或报告会,利用开会这种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某一社会现象(调查内容)的一种调查方法。

⑨问卷调查。是指采用邮寄、直接询问等方式,依据调查设计的问题(亦称调查问卷),经调查对象作答而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调查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问卷的设计要鲜明、准确、易于填答人理解,这样才能提高回收率。 (2)文献资料搜集。文献通常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而写作财会文章中所指的文献,是广义的文献,即与论题研究对象有关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财务会计方面的文献资料有很多,杂志、文集、年鉴等,各有不同侧重点。如有的杂志侧重于介绍会计法规、会计实务工作经验;有的杂志侧重于财务会计中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中国会计学会每年编选的《会计学论文集》,则选择了当年有代表性的财会论文。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学会的刊物、文集也是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查找资料,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可以由易到难,先找现代的、易找的,再找古代的、难找的;先从个别文章中发现线索逐渐扩展,从一个点到一条线到一个面,跟踪追击,不断扩大战果。经过积累,最后把所需要的资料找全,形成系统的索引。这种方法就是由点到面的查找方法;另一种方法是由面到点的查找方法。即先了解面上的基本情况,通过面上抓住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最后弄清所需要的个别问题,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采用。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知道需要某方面的内容,却不知道书名,可以通过查工具书解决。主要有:①利用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

目录是标示图书或其他出版物外表特征的系统化检索工具,常用有《全国新书目》和专门介绍各类期刊报纸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以及介绍外文图书的《外文图书总目录》等。索引是按一定顺序把散见于各图书报刊的论文篇目、作者姓名、刊物名称及期刊号记录下来以便于检索的工具书。文摘是指将文章的主要论点简要摘录出来,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的资料。文摘和索引一样,属于二次加工的成品,是查找最新资料的检索工具。较常用的文摘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出版发行的《复印报刊资料》,每月提供,年终汇总,是一种系统的文摘资料,信息量大,方便实用。还有《文摘卡片》,它将报刊上的新观点、新材料摘抄出来,也有使用价值。

②利用年鉴、手册等工具书。年鉴、手册等是对一二次文献筛选、评价、浓缩加工后的工具书,一般由专家、专业人员撰写。年鉴是汇集一年内各方面或某一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按照年度连续出版的一种工具书,如《会计年鉴》等。手册是汇集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的工具书。
2.资料的选择与整理。资料的选择是否精当,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如何对资料进行选择,这也是写作的重要环节。

(1)选择紧扣主题的资料。这是选材最重要的一条原则,主题是选材的依据,凡是与主题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资料,哪怕极为生动,作者十分喜爱,也应坚决舍弃。否则,资料芜杂,枝蔓丛生,那就会“繁花损枝,膏腴害骨”了。写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不善于剪裁,对一些自认为生动的资料难以“割爱”。作者的本意是想以众多的资料全面地表现主题,结果主题反而为资料所淹没了。


(2)选择真实可靠的资料。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实,写作时一定要选用真实可靠的资料,力戒虚构,只有真实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帮助读者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否则,就会迷惑读者,产生坏的作用。这里所指的真实有两层含义:一是确有其事,不是胡编乱造的;二是指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不是个别偶然的现象。之所以要选择真实的资料,是因为对于记叙文、议论文等文章来说,它们本身就是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和客观事理的形式,是以实实在在的真人真事、准确严密的科学理论为内容的。

(3)选择典型代表的资料。要使资料充分地表现主题,就要善于选择最富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能概括和揭示事物本质的资料。也就是说资料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说服力。典型的资料具有以一当十的作用,用这样的资料,能够很好地说明问题,反映本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写文章时,选用资料不在多而在精,只要能说明问题本质,解剖一个或几个麻雀就够了。

(4)选择新颖、生动的资料。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总是生活在新旧更替之中,新事物层出不穷。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必须用新人、新事、新成果、新经验、新思想、新情况反映新面貌,讲出新道理,文章才能具有时代特色。文章的资料新,思想内容也就能新,文章才能生动活泼,充满朝气。如果沿用旧材料,一味老调重弹,千篇一律,千佛一面,年复一年,就要僵化走向死亡。


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之后要及时进行整理。整理资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通过整理资料一是看看自己搜集的资料全不全,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还需要补齐,继续收集。通过整理了解有多少是重复的,相互抵触的,或可以相互补充的;有哪些是新资料,哪些是老资料;有什么新的线索,有些什么疑问等,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熟悉资料。对一个资料的背景、前后经过、相互联系、特征面貌以及细节、顺序等,通过整理都熟悉了,在使用时就感到很方便;三是使资料系统化。收集来的资料一般来说是零星的、缺乏组织的、散乱的。经过整理,将资料归类分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四是酝酿论点。写文章的观点产生有一个过程,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材料的相互关系、资料的性质会有新的认识,并对其中一些资料发生兴趣,产生进一步研究以写成文章的想法。


资料整理的方法:(1)分类。根据统一的标准,按材料的不同性质,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种分类整理材料的方法可分为四个步骤:把准备用到文章中的全部材料制成卡片;对卡片进行分类,编成卡片群;排列卡片群,以图解来安排文章的结构;文章化。”(2)归类。在对资料进行分类后,然后再按类别归档,列入不同的类型。(3)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大脑记忆功能毕竟有限,当你看到一些非常好的素材时,最好把它们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派上用场,所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有好的生活细节,好的想法和灵感,就胡手记几笔。否则的话可能你很快就会忘记了,等你想写东西时发现大脑空空如也。

而一旦你养成写观察笔记的好习惯,积累写作素材也就变得非常容易,写作也由此更加轻松有趣。茅盾说,我们在开始写作的时候或以前,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你走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因此,有志写作的人一定要养成写观察笔记的习惯,随时记录下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和自己的思想火花,等到写作时就会发现它会给你带来许多令人惊喜的灵感。当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观察者不一定局限于笔记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用录音、录像、摄影、动画等多种手法更生动有效地记录生活,为自己的写作做好准备。

(三)酝酌构筑。在确定了论文的选题后,再经过必要的资料准备,就要进入写作前的构筑阶段。这个步骤的任务就是要对论题的各个侧面作系统连贯的思索,形成论点、论据,找到恰当的论证方法,安排好论文的逻辑结构。这一过程关键在于思索,不仅要对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思索,还要在思索中针对问题进一步找材料。不仅要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思索,而且要力争跳出材料的框框进行创造性的思索,两方面要廉而有之,不宜偏废。如果不详细地占有材料,只作天马行空式的玄想,往往流于虚妄,这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但若在现有材料中兜圈子,只能照别人想过的路子想问题,就会失之平庸,提不出创造性的见解。

对所论述的问题,一定要真正想清楚,有哪一点不清楚,就要下功夫把它想清楚,决不能蒙混过关,自我欺骗。要真正把问题想清楚,是很艰苦的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的三种“境界”,用于描绘想问题的艰苦也很贴切。开始时是“昨夜西风 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时是四顾茫然,不知从何下手。继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抓到问题了,发现困难了,反复地苦心焦思,以至于体重都下降了。最后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终于豁然开朗,得出明晰的结论了。这确实是很“折磨”人的。但如果受不起这种“折磨”,就永远不会有“苦尽甘来”的时候,永远写不出高水平的论文。


有了明晰、确切的观点以后,还要建立起自己的逻辑思路、也就是注意观点安排的层次,把握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论述能够层层深入。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和表述方式,对此我们不可强求一律,否则就会失去文章风格的多样性。我这里所说的“逻辑思路”主要是指我们在对一件事物(论题)进行论述时,要注意遵循两方面的规律,一是揭示事物性质的规律;二是读者接受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前者是要求我们对事物的论述从表面逐步进入到深层,后者则要求我们在论述过程中提出问题要有诱发性,善于抓住读者对你论述问题的注意力,促使他和你一起进行思考;同时,在解决问题时要力求透彻,使读者在认清一个层次后,再进入另一个新层次,而不要在一个问题还未谈清楚时就匆匆忙忙提出另一个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建立自己逻辑思路时应该注意的重要方面。


在思索的过程中,做笔记是很重要的辅助手段。我这里说的做笔记,主要不是指平时读书做的摘要、卡片之类,而是指记录思索结果或思索过程的笔记。“灵感”或思想闪光”常常是 突如其来,稍纵即逝的。笔记就是捕捉它们的有效手段。身边不妨带一个小本子,有价值的想法就应立即记在小本子上,留待以后整理。一般说来,这种笔记不必太讲究文字,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目的在于加快记录速度,当然但如果时间允许,也不妨用比较精确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思想,因为这本身也是锤炼思想的好机会。精彩的表述往往也是可一而不可再的,丢失了就很可惜。

(四)谋篇结构。当经过多方面的思考以后,就开始布局全文的结构。所谓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也就是文章组织、安排内容的具体方式,通常称之为谋篇布局。它是指文章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组“分”为“合”,组“局部”为“整体”的构造艺术。文章的结构实质上是组织材料的问题。作者根据主题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合理安排,使文章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结构要解决的问题。作者的思路是文章结构的基础,文章结构的安排则是作者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思想活动的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


古人说:文无定法”。文章的结构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模式,一成不变。即使是科技文、应用文的写作,在实践中形成了某些约定俗成的格式,但那也只是一个大的框框,对写作文章来说,仍有一个布局谋篇的问题。因此,每篇文章在写作之前,都要根据特定的写作目的和具体的内容,精心构思,合理安排,以求其结构形式的灵活多样,引人入胜。文章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它如同人体的骨骼,写文章的道理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恰当、完整的结构形式,那就无法按照主题的要求,将零乱、复杂的材料串联、编织起来,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使作者的意图得到充分的表现。那种不成“形”、不成“体”的东西,是根本不能称之为文章的。我国古代文论中对文章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有物有序”。所谓“有物”,就是文章要有真切、实在的内容;所谓有“序”,就是要有条理,文章结构要清晰严谨。古代写文章的大家都很注重文章的章法,主张动笔之前,要有整体的构思,“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胸有全局,才能使文章“首尾开阖,繁简奇正,各极其度。”这些见解和做法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


一般文章的结构由以下部份组成:
(1)开头与结尾。开头结尾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们的位置特殊,因而有着特殊的功能。开头是要给文章找到一个较好的“截入点”和“突破口”,又是定下“基调”的所在。开头是文章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如果新颖别致,就能立刻抓住读者,使读者急欲读下去;否则,读者也会因而失之交臂。结尾是文章总的归结和收束,它的艺术表现功能较之开头要更强一些。一篇文章,纵令开头美妙至极,然而不能善终,收尾无力或成败笔,则功亏一篑。不少文章的结尾之处往往是文章的题眼所在。结尾如果奇巧、精彩,就能使读者感到饶有余味,印象深刻。


(2)层次与段落。层次主要指文章内容表达的次序,体现作者思想开展的步骤。人们常把文章的层次叫做“意义段”、“结构段”或称之为“部分”。段落主要指作者行文时最小的意义单位,以换行、提头、空格为标志,是文章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使用的文字停顿,人们通常把它称为“自然段”。层次和段落关系非常密切。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则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它们之间,大多数情况是一致的,即段落的划分正好反映了文章内容的层次:一个或几个段落表达一个层次,这是常规。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段落大于层次,即一个大的段落中又可细分为几个内容不同的层次,这是变格。

(3)过渡与照应。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前后贯通一致,衔接自然形成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 。写任何文章,都要讲究承上接下,前后呼应,这样才能使结构严谨周密、文脉顺通畅达。所谓过渡,是指各段落、各层次间的连接和转换,通常用“过渡段”、“过渡句”或“过渡词语”来表示。文章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过渡:一是内容转换时需要过渡。如写记叙文,地点转换、时间转换或事件转换时,为了使读者跟上作者的思路,往往需要过渡;写议论文,当论述的问题有所变动时也需要过渡。二是表达方式、表现方法变动时需要过渡。如由记叙转为议论,或由议论转为叙述,由描写转为抒情,或由抒情转为描写时需要过渡;由概括说明转为具体叙述时需要过渡;记叙事件采用倒叙、插叙的交接处需要过渡。论说问题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时,也需要过渡。

所谓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也就是要瞻前顾后,首尾圆合。前面提到的问题后面要有着落;后面说到的内容,前面要有所交代或暗示。照应不仅能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脉络和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可使文章通篇浑然一体,结构严谨,这样有助于文章主题的表现。具体的照应办法一是正文与标题照应。有的文章在正文里多次照应标题,其目的是为了点明文章的主旨,突出中心;也有的是因为标题含义较深刻、含蓄,读者一下子了解不透,这就需要在文章中加以交代、照应。二是文章前后内容的照应。即在行文当中,根据主题的需要,围绕一个事件或一个剖析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加以照应。这种照应决不是重复,而是通过多次照应,使文章内容一层层深入,更加鲜明地表现主题。三是首尾照应。很多文章一般都是在开头交代写作动机,中间层层展开,叙述主要内容,收尾小结全文。而在收束时常回应开头,使其做到前呼后应。


(五)拟定提纲。提纲是文章的骨架,体现着作者的总体思路。通过拟定提纲,可以规划写作的基本内容,搭好基本框架,使自己的观点明确、思维清晰,还可以发现构思的缺陷、材料的不足、论据的不充分之处,使论文写作少走弯路。论文提纲一般应包括文章的基本论点和主要论据,反映文章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说,提纲要列出一级题目、二级题目。有的人不习惯于写提纲,提起笔来就写初稿,结果由于构思不成熟,往往费时更多。所以我主张写大的文章应拟定提纲。提纲写好后要不断修改、推敲。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适合;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是否能阐明中心论点或说明主要议题;三是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段落是否合乎逻辑;四是验证材料是否能充分说明问题。这些工作完成后,便可开始动笔写初稿。

(六)撰写定稿。在经过谋篇布局、拟定提纲后,文章就要进入实际的写作阶段。这是写作过程中系统表述自己思想过程。如何把会计领域中好的研究成果,形成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落实在书面篇章中,是会计文章写作的关键环节。
(1)起草初稿。根据编写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初稿撰写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头到尾 不间断不停顿一气呵成写完初稿,这是最为理想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冒出一些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新想法、新表述,会有一种“文思泉涌”的感觉,会使你领会到作文的乐趣。但是,往往也有突然遇到障碍,感到写不下去。这时你就需要停下来,冷静地找找写不下去的原因,把问题解决了再写;或者把这段话空起来,接着写下文,回头再来弥补 。

要紧的是要尽量避免思路的中断。关键时刻遇到外界的干扰,思路被打断了,恢复起来往往要费加倍的气力,甚至还恢复不了。所以力争一气呵成是很重要的。但客观条件常常不允许你一气呵成;文章如果不是特别短,也不可能毫不间断地一气呵成。遇到这种情况,至少也要力争分“段”分“块”地一气呵成,全文的写作过程不要有太多太长的间断。二是根据文章的层次结构,一部分一部分地撰写、推敲、加工修订,全文分部分写完后再合并起来通读、统稿完成。写初稿时要大刀阔斧,纵横弛骋,洋洋洒洒,一泻千里,不考虑词句和逻辑,这有合理的一面。学力深厚,训练有素,才气横溢的作者完全可以这样做。但是对正在学习写文章的人来说,这种写法似乎还是利少弊多。


(2)修改定稿。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文章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修改文章,一般指初稿写出后直到定稿完成一系列加工过程。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论文初稿完成后,往往存在不成熟、疏漏、重复、有误、用词不当等问题,需要反复推敲修改。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无不是在修改上下过功夫的,有时他们放在修改上的精力和时间比写作的时间还要多。修改文章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修改文章的过程,就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不断地修改,才能不断地提高。写作之所以能有提高,就在于修改中能发现优点和不足,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文章修改主要是以下方面:


一是主题方面。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在文章中处于“统帅”地位 ,因此,修改文章首先要考虑主题的明确、深化和升华。由于种种原因,在动笔前或写作时对客观事物认识得不够清楚,或不够深刻,因而文章的主题不明确甚至会出毛病,这是不足为怪的。如有的是中心思想不明确,有的是主题不够深刻,有的是主题不够正确,有的是材料不能说明主题,有的是引用材料不当而削弱了主题等。修改时就要从这些方面仔细考虑,是什么地方的问题就改什么地方,使主题表现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充分、更深刻。修改主题是关系到文章的全局性和纲领性的问题,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不少情况下是要重新构思、另起炉灶。小修小改解决不了问题时,就要不怕困难重新写。


二是观点方面。文章的中心思想要靠各层次的观点支撑。观点错误或片面,必然会影响中心思想的表达,所以,对观点的订正、修改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中凡属思想感情不够健康、看法不够全面、提法不够妥当,概念模糊,推理、论证不合逻辑的地方,都应该进行修改。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三是材料方面。文章中的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材料要足以说明观点,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凡属不准确、不真实的材料,要加以改正。凡属平淡的、一般化的、不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或虽然生动却不能表现观点的材料,或堆砌过多、淹没了观点的材料,则要毫不吝惜地加以删除;对抽象不具体的材料,则应增补具体的材料。材料方面的修改,还要舍得割爱,凡对表现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要毫不可惜地大砍大删。

四是结构方面。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篇结构欠妥,需要另搭架子重新组合,这种情况较少;另一种是局部结构需作调整,小修小改,这种情况则经常碰到。结构主要是解决材料的安排问题。怎样安排层次和段落,怎样过渡和照应,怎样开头和结尾,哪些地方详述,哪些地方宜略,都要认真考虑。在调整结构时,对那些与主题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旁逸斜出的枝蔓要坚决剪除;对那些平淡无味的句段,则要认真地加工润色,通过删节剪裁,权衡损益,真正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而和谐、严谨而精巧。


五是语言方面。语言的修改是指对文章语言毛病的改正和对语言文字的加工润色。修改语言的办法可用“增、删、改、调”四个字来概括。增,是指当文字不足以表现出要表达的内容时,就需要增字增句,避免苟简,不能认为文字少就是简练。删,就是要舍得删削,尽可能删去一切多余的文字。改,就是更换,进一步锤炼。调,就是在准确表现内容的前提下,为使语言活泼并具有节奏感而调句式、调音节。调句式是为防止句式单调,使句式错落有致,表现出一种错综美。调音节以顺口为好,要结合诵读,因为文章一经诵读,不顺口的地方就显露出来了。文章要能读能看懂 ,如果读起来不顺口,听起来不顺耳,就有语病,需要进行修改。


六是标点符号方面。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五官”,也是文章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准确无误地表示语句间的关系,表示每句话的感情和语气,使语言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标点符号需要修改的地方,主要是指:该用的没有用;不该用的用了,或是该用这种标点符号的却用了那种。修改文章时应该像对待其他方面一样对待标点符号。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用错了的一定要改过来,不然会令人费解。标点符号要真正标出语句、段落、层次、篇章的脉络和逻辑,做到准确无误,恰到好处。


(3)规范文面。文面就是文章的面目,是一篇文章在读者视觉上显示出来的总体面貌。它既是文章的文字表现,又是一种传播手段。文面包括行款格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文字书写等等。文面反映一个人的文字素养和思想修养,表现出一个人写作基本功的高低,衡量一个人写作习惯的优劣。如果行款格式符合规定,标点准确,书写清楚,就能提高表达效果;反之,不讲究书写格式,乱用标点,字迹潦草模糊,是作者态度不认真,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读者负责精神的表现,还极容易发生错读误认,造成不良后果。所以,要把文面视为培养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养成良好写作习惯的重要内容。

规范完整的文面格式包括:
①标题。标题的排列,一是居中,如果字数少,字与字之间可以空格;二是如果有副标题,应在正标题下面一行退后两格以破折号领起。副标题较长需要回行,应与上行标题第一个字对齐。分行时要注意保持词和词组的完整及字数搭配上的匀称,使破折号对齐正标题。三是如果正标题很短,则正标题和副标题一律按居中排列的原则安排。为了美观醒目,标题上下可各空一行书写。标题很长特别是专业性文章,标题上下可多空几行,甚至标题占一页。
②署名。作者署名有两种格式:一是在标题下面居中书写;二是写在文末。两个字的名字中间要空一格。


③提行。每段开始均应提行,开头空两格。凡另起的序码条目(如一、二、三或第一、第二、第三)也要提行。属于特殊分行,如对话分析、提问分行、称呼分行、引语分行等,也都空两格另起。
④序码。文章表示分条、分格用的序码种类很多, 经常使用的序码顺次为:第节,一、(一)、(1)、①;或者1-1、1-2、1-3……2-1、2-2、 2-3……使用序码根据作者习惯选择,但一篇文章,序码用法必须前后统一,编排一致,清楚地表示出内容层次。
⑤引文。文章内的引文有段中引文和提行引文两种。段中引文:如引的是原话要用冒号和引号,或只用引号;引原意时只用冒号不用引号。提行引文:重要的、强调性的或较长的引文要自成一段,书写时比正文缩两格,即开头缩四格,其余前后缩两格。
⑥注释。夹注也称段中注,指写在正文中间,具有简短说明、注释的文字,要一律用括号标示。夹注不宜太长,也不宜多用。脚注又称文中附注,把注释文字安放在本页下端。尾注也叫章节附注,即把注释集中于章节末尾或全文的末尾。


⑦标点符号。是文面的重要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类。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标号有引号(“” ‘’)、括号( () )、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 ),专名号()九种。点号要点在格内。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均占一格,写在左下方约四分之一格的地方。省略号、破折号要占两格,写在格子中间线上。连接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着重号、专名号标在文字的下边。引号、括号、书名号等两端各占一格。标点要尾随文末,每行第一格不得使用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偶有回行,应尾随文后点在文末框线近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部分不可孤零零地写在一行之首,可与被引的最后一个字、被括的最后一个字、书名的最后一个字一起写在最后一格这内。


另外,书写要规范,所写的字必须是《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上所有的正确无误的字,不写错别字,不造简化字。写字要工整清晰,看起来舒服,读起来顺当。如果能做到卷洁字丽,还会使人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有的人写字狂放不羁(书法又当别论),随手乱涂,四枝八杈,歪斜潦草,有时竟然看不出写的是什么字。

四、会计文章的写作技巧
 
写文章到底有无技巧,我认为是有的。同样的选题、同样的材料,具有写作技巧与不具有写作技巧的人,写出的文章大不一样。前者写出的文章文彩激扬,而后者则四平八稳。文章写作具有哪些技巧,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题要新颖。标题是作者给文章起的名字,是文章的“眉目”,是整篇文章的代表。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精神、格调和色彩。一篇文章最先和读者见面的就是标题。好的标题,准确鲜明,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使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标题平淡无奇,空洞乏味,读者见了标题就不想读文章了。因此,标题的好坏,对一篇文章能否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有明显的作用。它如同人的眼睛使人看后就产生深刻的印象。标题有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 。标题写法根据文章体载有揭示实质式、提问式、交代内容式、判断式、形象比喻式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的紧密性。标题的要求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1:一级标题
没有规则的竞赛
------中国股市透视之一
错位的抉择
------中国股市透视之二
旧模式的重演
------中国股市透视之三
失衡的市场布局
------中国股市透视之四
乏力的管理体制
------中国股市透视之五
作茧自缚的困扰
------中国股市透视之六


例2:二级标题
一、决赛的前奏
二、笔试场上的考验
三、进入决赛的较量
四、摘取桂冠的角逐
五、赛后的高潮


(二)起笔开头要有吸引力。俗语说:“万事开头难”,要做到落笔生辉不容易。为什么开头难?一方面,开头是门面语,要给读者第一个印象,开头抓不住人,人家就不会看下去。要能在一开头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是不能不下功夫的;另一方面,开头是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的规定的任务。开头说不明白,中间也不容易使人明白。有些事开头要点出来,不能谈得太多,谈得太多,便肢解了后面的内容;有的开头要概括,又要开宗明义,后面才能展开;有的开头讲求趣味,一见面就抓住人等,都是有难度的。一个好的开头,首先要求起笔新鲜,要敢于在开头标新立异。

其次起笔不宜过远,第三文字要简炼。开头的方式是多样的,开门见山,一语道出论题;示证先张其本,安顿好论根,再牵出论点;平步青云,高唱而入,造成“黄河落天走东海”之势之后,再细说因由;一同端出几种论点,自己在其中独树一帜;一着笔就妙语连珠,造成开卷奇目,令人一见而惊;开头设问置疑,下面慢慢解答;开头提纲挈领,交代内容,或交代写作动机、论题背景;开头先讲故事,描写场面,而后引出论题等。

(例)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经济运行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征,即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不仅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显著减弱,而且一些支柱产业陷入了困境,如制造业的萎缩、纺织业、采掘业的亏损。而另一方面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则以几何级呈现出无极限爆发性的扩张,取而代之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在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OECD)国家中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GDP高达60%以上。宏观上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出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失业、通货膨胀率不断下降,国际收支改善,财政赤字减少的强劲发展的理想状态,长期困扰美国经济发展的滞涨与巨额的财政赤字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奇迹般地得以消除。微观中也造就了美国的微软、英特尔及中国的北大方正、联想等世界经济巨子的神话般奇迹。当人们透过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这种危机与奇迹的现象去进行本质的考察时,惊奇地发现人类在世纪之交正在步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三)叙述与议论要清晰。叙述、议论是会计文章的主体,是文章表达全部内容的核心,如果叙述议论分析的逻辑结构不清晰,使用表达的方法不当,文章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1.叙述。所谓叙述是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所作的述说和交代。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叙述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在叙述时一般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以及因果写清楚,给读者以清晰而完整的印象。


(1)叙述的基本要求。①线索分明,交代清楚。线索是串联文章材料推进内容发展的筋节。叙述时不把线索梳理清楚,就会杂乱无章,头绪纷乱。因而,叙述时无论是以时间、人物、事物为线索,还是以中心事件为线索或者以单线和复线、明线和暗线进行叙述,都要有条不紊,次第井然。对于叙述的要素一般都要作交代,使读者对事物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印象,省略时必须不影响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否则不能随意省略。②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对人物和事件,凡是重要的地方,能深刻表现主题之处叙述要详细,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对于次要的地方,不需要着力叙述的地方,就要略写,无需使用大量笔墨。否则,会造成轻重倒置而冲淡要害,影响主题的表达。


(2)叙述的方式。叙述有多种方式,从叙述的先后次序上分,有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从叙述的详略程度上分,有概叙和细叙:从叙述的线索上分,有合叙和分叙;从叙述的不同角度上分,有直叙和借叙。①顺叙。所谓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有的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有的是按照作者的行踪展开叙述,有的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进行叙述,有的是按照作者认识的变化加以叙述。②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来叙述,然后再从头进行叙述,俗称倒插笔。倒叙的优点是以其突发性造成对读者的强刺激,以撩人的悬念吸引人们阅读的兴趣,使文章开卷生波,牢牢抓住读者的心理。采用倒叙要找准倒叙的起讫点,一则引人耳目,吸引读者;二则衔接自然,文理贯通,勿使纠缠不清,令人模糊。③插叙。所谓插叙,是在叙述进行中,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段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入的内容或是过去的一件事,或是另外一件事,但它不发展情节。使用一段插叙使文章容量加大,对表现人物和实现主题具有积极作用,而且有断有续,能调剂读者的神经。


2.议论(分析)。议论是作者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材料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达到明辨是非和阐明事理的目的。议论反映的是事物的因果关系,完整议论的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指作者的观点、主张,由作者提出来,使读者去接受它。论据,是指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它在议论中是建立论点的依据。所以叫论据。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它把论点和论据按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阐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说服读者。议论的用途广泛。在议论文中,它是议论说理的主要形式,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和证明的思维形式阐明事理。在记叙文中,它用来评价作品的人物和事实,为升华人物情感的深化主题服务。在应用类或其他文体的文章中,议论作评价,点明事物的内蕴,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

(1)议论的种类。议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论证正面观点为主的,叫做立论;一类是以驳斥反面观点为主的,叫做驳论。立论与驳论不能截然分开,一般情况是:在立论的文章中,需要批驳错误论点来进一步阐明正面观点,即立中有驳;在驳论的文章中,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确立正面的观点,即驳中有立。它们的区别在于着重点不同。

(2)议论的方法。①例证法。例证法是列举事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正确的论点来自客观存在,用事实做论据是论证点最有效的办法。用来做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具体事例,可以是概括的事实,也可以是些统计数字之类。关键在于要收集和选择最典型、最有说服力的事实,列举出来作为论据对论点加以证明。②分析法。这是一种通过分析问题进行论证的办法。它借助于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将论点树立起来。③引证法。引用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理定理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叫引证法。引用的事理、言论,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被社会所公认的,所以它们不需再论证,直接引用做论据就可以证明论点了。

④对比法。是以事物的相互比照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事物是互相比较而存在的,在对比中容易辨明是非说清道理。对比,可以用历史事实或过来情况与当前的事物做纵的比较;也可以用两种对立的事物做横的比较。为此,有人把对比法称做纵横比较法。⑤类比法。把两个以上具有同类一理的事物做比较,以彼事物之理来证明此事物之理,叫做类比法。这种方法往往是以讲故事、打比方的形式,把抽象的道理比喻明白,从而得出结论。⑥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叫归纳法,用事实作论据证明论点时,往往使用这种方法。⑦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叫演绎法,它的论证方向同归纳法正好相反。演绎法的大前提是一个一般原理,结论是特殊场合的道理。


(3)议论的基本要求。①论点要正确鲜明。在议论中,不管立论还是驳论,论点正确是最重要的要求。要反驳的论点必须是错误的,要建立的论点必须是正确的,不能强词夺理,以错反错。此外,论点还应当鲜明,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②论据要充实可靠。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所以要充足。论据不充足,或者不能得出结论,或者得出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论据还要确凿无疑,郭沫若说,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③论证要合乎逻辑。论证中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包含着种种推理,这些推理一定要准确,分析问题要严密,从而使整个论证过程无懈可击。


(四)语言文字要生动。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篇文章有了深刻的立意、精选的材料和巧妙的组织结构,但最终都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否则就不能成其为文章。语言是文章的“细胞”,是文章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是构成文章的物质形式。离开了语言就没有文章。各类文章由于文体不同而各具特色,但它们对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这就是:


(1)用词准确。所谓用词准确,就是精心选择最确切、最恰当的词汇,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贴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事实的真象。这是运用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准确的基础上,才谈得上通顺、生动和简练。首先,对表现对象要有正确、明晰的认识,对它的外貌、性质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了如指掌,这样,选用的词语所代表的概念和所作出的判断,才符合表现的对象的实际。这是准确的前提。其次,要确实弄懂每个词语的确切含义,否则不是用错词就是用得不恰当,甚至会闹出笑话来。再次,要认真辨析词义,要特别仔细区别近义词在使用范围、词义轻重、词的风格特点、搭配功能等方面的细微差别。最后,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不仅要体会、揣摩词的褒贬意义,而且要琢磨褒贬意味的轻重和情调。


(2)造句通顺。所谓造句通顺,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要符合语法规范,二要合乎逻辑。只有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才能使思想成为有条理和可以理解的东西,否则,思想就是一堆杂乱无章、不可理解的碎片,哪里还谈得上表情达意和交流思想呢。句子是语言的骨干,文章的语言最基本的就是遣词造句的问题。要想完整、周密地表达思想感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离开句子,离开造句的基本法则,离开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那是不行的。造句必须符合逻辑,如果出现概念不清、判断不当、推理不妥、颠三倒四的情况,读者看不明白。正因为如此,要写好文章就有必要学点语法知识和逻辑知识。

这里我不可能系统地论述语法知识和逻辑知识,只从遣词造句的角度,简略地提出几点要求:首先,句子结构要完整,该用两个词的句子,不用一个;该用三个成分的句子,不用两个;主语不苟简,谓语不疏漏,宾语不残缺,附加成分要周全。其次,相关词语的搭配要得当,也就是主谓要相配、动宾要相合、偏正要相应、联合要相当。第三,词序要合理,复句里的各个分句和句群里的各个分句的相互关系要明确,关联词语要扣紧。第四,事理要合乎逻辑,也就是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符合情理,做到先后有序,因果有据,条件相符,层次清楚,不可自相矛盾。


(3)语言生动。所谓语言生动,就是要讲究文采,形象生动,绘声绘色,有感染力,使人愿意看。“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么?”(毛泽东)这样的文章又有谁愿意去读呢?那么,语言生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要求语言的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有声响、有光泽、有立体感,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景,如入其境,并能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其次,语言要新鲜活泼,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应该用极平常的字眼而赋予新鲜的情调。由二字或三字的配合可以自由自在的组成新词。”

再次,要讲究文辞的优美,善于灵活运用汉语的声调节奏、叠字叠句,并根据内容的需要,交错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句式要富于变化,使之情文并茂,音义兼美。最后,语言要有幽默感。语言的致命伤是干巴晦涩,没有味道,文字的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写文章时在关键的地方,巧妙地运用影射、讽喻、双关等手法,通过笑的媒介,揭示作者的观点,甚至是深奥的哲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马克思在语言形象、新鲜、优美、幽默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资本论》


(4)文字简练。所谓文字简练,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出尽可能多的内容,没有废话,没有词藻堆砌,没有不必要的词语重复,做到言简意赅,“文约而事丰”。要做到文字简练,首先,要训练自己思想的精密。语言絮繁主要是由于思想模糊,没有形成正确而完整的认识,抓不住要害,东一句西一句,??锣滤蹈雒煌辍K裕罡镜氖且⒁馑嘉难盗贰F浯危谑∮米郑痉本图颍舨酶〈剩ρ顾酰崃蹲罹獾拇视铩T俅危灰鸦八稻。粲杏嗟兀芰逗畹拇视铮詈螅箍梢允实毖∮梦难源视铮难源视镉玫锰校梢允褂镅约蚪唷⒏闪贰?


(5)朴素自然。所谓语言的朴素自然,就是质朴无华,没有故意修饰的痕迹,明白如话,通俗易懂,而又含义隽永,给人以清新、淡远的美感。语言富有文采或朴素自然,即语言具有浓艳的美和淡远的美,这两种风格的美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不应褒此贬彼。语言的朴素自然是一种较高境界的美,要达到这种境界是不容易的。

(6)文风端正。所谓文风,是指人们在写文章时表现出来的思想作风,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各种特点的总和。对个人来说,文风是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思想作风、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在写作上的综合反映;对社会来说,文风是特定时代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文坛风气。

(五)收笔结尾要明确。文章的结尾,古人称为“收笔”,它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尾也是很重要的,俗语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文章的结尾就是“收口”工作。结尾的要求一是结尾的地方是点明主旨的地方,特别重要。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思想意图,通过结尾应当完成了,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到了结尾,主要意思还没有出来,别人还看不出来,那么文章就失败了。只有到了结尾处,正好完整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才是好的结尾。其次,结尾要有力量,结尾拖拖沓沓,拖泥带水,不干脆,就没有力量。不仅意思上是如此,在语言的表现上,所选择的词汇,也要是“斗键”有力的。三是结尾要有余味,要给人留下思索的余地,不要把话说尽,让读者利用想象和推理去作补充与判断。这些理论十分重要,是我们收笔时的基本要求。

(例)知识经济形态只是初现端倪,其特征、运行规律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还未充分的展现。笔者只是根据已出现的形态及其发展趋势,作初步的探索。对知识经济形态中会计模式也只是轮廓性描述,其学科的建立及相关操作程序的设计,还必须依据知识经济发展的状态作更为细致的研究与探索。本文的目的是抛砖引玉,以唤起更多的会计研究者认真地开垦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模式处女地,构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模式,使其不致于出现知识经济的到来而会计研究滞后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同时笔者深信,知识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定会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二十一世纪必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五、会计文章常见的弊端
 
从我们所接触的大量会计类文章中,最常见的弊端有以下类型:
(一)选题不切实际。这类文章最主要的毛病是作者所选题目既与作者本身的实际相脱离,又与期刊所要求的实际相脱离。作者往往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出发,而是赶所谓的“热点”,结果对那些所谓“热点”既不熟悉,自己又把握不准,写出来的文章既无新意,又谈不透,有时甚至曲解、出错。


(二)观点陈旧。这类文章最常见的是对所论述的问题缺乏新意,把已经定论的东西还作为写作研究的对象,由于作者没有下工夫占有资料,对其已经有结论别人早已研究写过,只是自己不知道,导致写作徒劳无功。
(三)内容空泛。这是会计类文章中最常见也是所占比重最大的。这类文章最大的毛病是通篇文章既没有自己的观点,又不接触具体的实际,光谈空洞的理论、大话、空话、套话。所谈的东西,都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写出来的东西无非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进行拼凑。

(四)语言提炼不精。主要表现在用词不准确,乱用词、自造词。通篇不通顺,所用句子既不符合语法规范,又不能完整表达文章所叙述的事物。语言干巴涩蹇,口语化严重。文字不简练,一件事反复重复的讲,要么是废话多,要么是词藻堆砌。
(五)逻辑结构不清晰。这类文章通常的毛病是文章使人抓不住要领,看完全文后很难把握它要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去论述这些问题,使人看完后不知道在谈什么。有的没有观点,有的即使提出了观点,但前后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或者提出了观点,却未能用恰当的材料给予说明论证,给人以杂乱无章的印象。

六、会计文章的类型及其写作要点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探讨与研究的内容所采用文章的体裁是以议论文为主,文章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指导类。这类文章主要是以指导工作为主,适合于管理部门用以指导工作。如国家及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集团等。
该类文章的写作要点是:要明确指导工作的对象,要突出布置或指导工作的内容,对所指导的工作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可以从分析完成工作的有利形势与不利形势、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入手,重点放在对所指导工作的原则、程序、措施、步骤方面。使文章的接受者有清晰的思路完成所布置的工作,要特别注意不能空谈形势。


(二)经验类。是文章作者在实际工作、学习中所取得的具有普遍典型意义的各种典型经验与成功作法。
这类文章的写作要点是:要将经过自身实践或体验过程中的技巧、方法表达出来,以及这些技巧、方法实施与应用以后取得了哪些成效、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在应用与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其方法的实用范围与局限性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所介绍的经验要具有普代表意义,即在做同类的事物中自己的不同点与特性。凡是极端的、没有普遍代表意义的不能称为经验,也没有推广的价值。


(三)探讨类。是作者就财务会计某个问题所进行的探讨与研究。如会计信息失真、诚信建设、会计职业判断等。
这类文章写作的要点是:首先,要明确作者探讨的问题主题是什么;其次,所探讨问题的价值与意义,即该问题对工作、学习有什么作用;再次,要详细说明所探讨问题的环境与条件。如与当时的形势、时间要求等是否相吻合。重点突出所探讨主题的价值与效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与设想。


(四)争鸣类。是人们就现实工作或学科中的某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展开的讨论。如中国会计特色、会计的属性、会计监督等。
这类文章写作的要点是对所争鸣的问题要把握好方向,即注意所争鸣的问题是当时的主流,争鸣应朝着有利于工作、研究、学习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作者自己持不同观点的问题,要说明其具体的原因,提出自己不同看法的理由与根据。对作者自己所持的观点态度要鲜明,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要明确,并要注意自己观点的理由要充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五)答疑(难)类。是作者就财会实践或理论中的疑难问题所作的解释与解答。如税务制度、会计制度解答等。
此类文章写作的要点是对其疑难点的掌握,即什么样的问题是疑(难)点。所谓疑点是对所研究问题的内容不明了,难点则是不容易做到,要做到有许多困难要克服或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写作时特别要突出“疑”、“难”点,很容易理解或很容易做到就不能称为疑难。要答疑难首先作者自己要弄清楚疑难的“点”在哪里;其次,作者要有解决疑难点的知识与技能;再次,对疑难点的解决方法要具体可供操作,不能模菱两可,反而使读者难上加难。

(六)比较类。是文章作者对财会实践中的某一问题所作的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如新旧会计制度、会计管理模式等。
这类文章写作的要点首先是分清比较的类型。比较有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纵向比较主要是历史时空的比较;横向比较主要有方法、过程,结果的比较;其次,在不同类型比较时要注意方法。在进行纵向比较时,要突出所比较的内容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全貌、包括其基本的作法、特征、规律等。在横向比较中应根据不同比较类型有侧重点。在方法的比较时要突出不同方法的具体作法,各方法的特征等。在结果的比较中,应对其事物前后的效果优劣进行比较,各自产生了什么效应等,得出明确的结论。


(七)述评类。是作者对财务会计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的评论。如对制度准则的评述、各类书评等。
这类文章写作的要点是对脉络的把握。所有的述评都必须有一个主线,评论围绕主线展开,无论是时空、人物、事物都必须突出一个中心主题,不能离开主线进行述评,否则会造成逻辑结构的混乱,使读者抓不住要领、达不到评论的目的。


(八)观点类。是作者就财务会计中的某些问题的发展的观点、建议等。如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公允价值等。
这类文章写作的要点是:首先,作者对其所写作研究的选题要树立正确的立场和采取正确的态度;其次、所持观点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法规及其形势的要求;再次,作者对所研究问题的观点要明确,提倡什么、拥护什么、不赞成什么等,都必须旗帜鲜明。同时还应注意观点的新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九)案例类。是作者就在财会实践中某项工作的推行与开展、某项新管理方法的应用、某项重大失误事件所作的分析。
这类文章写作的要点是:首先,要交代背景,即某个案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推广实施的;其次,要详细描述案例产生、实施的全过程,人物、事件是如何产生发展的,方案是如何推广实施的,这是案例文章写作的重点;再次,要对案例的效应进行分析,某案例产生实施后产生了什么效应,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其经验与教训,以便案例的推广或事件的重复发生。


(十)说明类。是作者对某项事物的形成、性质、结构、功能所作的介绍与阐释。
这类文章的写作要点是对所说明事物的性质、形态、特点、结构、作用、成因、结果发生、发展过程的解释,使读者对事物有明晰、完整的认识和了解。根据写作事物的特点,在写作时对介绍事物本质、特征多介绍;读者不了解的多介绍,力争将事物说透彻。说明文体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类型的文章。主要有介绍说明、定义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比喻说明、解释说明、引用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等。


七、当前会计文章写作的重点及其写作参考思路
根据当前会计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以及会计管理的要求,其写作重点是:
(一)会计法规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准则体系的内容、结构、形式、定位等。新会计制度的具体贯彻实施情况。
这类文章包括三大部分。一是会计法及其与之相关的法律,其写作的参考思路是如何强化会计法的贯彻实施,怎样建立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惩防机制:如何发挥会计法律对规范会计行为的功能与效率;会计法实施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经验及有待继续完善的方面;二是会计准则体系。这类文章目前的写作参考思路是,对会计准则体系的认识与理解;掌握与运用会计准则体系的方法;会计准则体系应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三是会计制度。其写作参考思路是对会计制度地位的重新认识与观念的转变、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会计制度执行与应用的方法与技巧,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等。


(二)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案例、内部控制形式,手段应用研究。
这类文章的写作参考思路是:作者结合各自企业会计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内部控制的原理与方法,设计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办法,并组织实施与应用。如何建立实施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如何提高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与有效手段,切实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与应用;如何吸收相关管理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来扩充内部控制的视野;认真挖掘我国历史文化精华建立适合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等。


(三)体制转型过程中的财务与会计。体制转型过程中财务与会计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与方案。
这类文章的写作参考思路是:对在体制转型过程中新旧体系的衔接关系,原体制下会计相关问题的处理,如存量资产、负债、税务、审计等;新旧体制如何实现有效对接,其转型与过渡的实施方案等。


(四)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财务与会计。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组织形式、环境、管理手段,信息需求的差异,其财务与会计的异同。
这类文章的写作参考思路是:对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会计的机构设置、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组织形式,各自所需具备的环境与条件,其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信息披露内容、形式等进行研究与探讨,建立适应各自需求的管理模式,使之适应其运行管理的要求。

(五)不同所有制企业财务与会计。不同所有制企业因其性质不同,对财务与会计有不同的要求。
这类文章写作的参考思路是:对不同形式所有制环境下会计工作的基础规范、会计管理的要求、会计管理的手段、会计组织的形式等进行研究与探讨,总结出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会计运行的规律,提出适应不同所有制形式会计管理的方法,以满足其管理的需要。


(六)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及新会计制度体系的颁布与实施,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判断的环境也愈加重要。
这类文章的写作参考思路是: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内外部因素、会计职业判断的特征、会计职业判断的方法、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关系;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人员素质的关系及其要求,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研究。


(七)管理会计研究。管理会计应用的案例研究与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
这类文章写作的参考思路是将成熟的现代管理会计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主要包括作业成本管理会计、质量成本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资源消耗管理会计、责任管理会计、价值链管理会计等。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同时,要总结我国传统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我国50年代的分级核算管理;60年代的内部价格、资金分级管理;70年代的内部银行结算;80年代的成本否决;90年代的模拟市场等。将这些传统与现代的管理方法以个案的形式进行应用,加以总结提炼进行推广。


(八)会计新领域研究。(1)人力资源会计;(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3)环境会计;(4)行为会计;(5)社会会计;(6)商誉会计;(7)网络会计;(8)无形资产会计;(9)质量会计;(10)物价变动会计;(11)增值会计;(12)盈余会计;(13)不确定会计;(14)税务会计;(15)产权会计;(16)比较会计;(17)公允价值。


这类文章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类:一是人力资源会计。其写作参考思路是运用实物资产要素,将人力资源视为资产进行核算与管理。对人力资源的成本构成、人力资源的保持、人力资源的增值,人力资源的价值补偿,人力资源的计量摊销、报告等进行研究;二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其写作参考思路是对衍生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披露与报告、衍生金融资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等进行探讨;三是环境会计。 其写作的参考思路是环境资源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的节约与管理、资源的评价、确认、计量、报告等;四是无形资产会计。其写作参考思路是无形资产的开发、保护与利用、无形资产的分类、确认、计量、报告等。五是计算机网络会计。主要参考思路是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方法。


(九)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研究。企业财务管理中存量资产、成本控制,作业成本(ABC)、价值链、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EVA)、绩效控制等。
这类文章写作的参考思路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研究企业存量资产的激活与充分有效利用,企业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企业价值的增加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积极推广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的应用与实施。


(十)审计研究。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行业研究。
这类文章的写作参考思路是:审计法规准则的贯彻与执行、风险审计的实施与应用。内部审计的实施与推广;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度研究等。


会计文章写作是一个长期实践积累的过程,惟有多读书、多写,不停的锻炼才能写好文章。它既没有“秘诀”,也没有捷径,只有勤学苦炼才能运笔自如。也正因为如此,我今天所讲的是个人多年来写作的体会与心得,只能起到一个梳理思路的作用,要真正写好文章,还须各自的努力。

会计文章写作杂谈(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