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简介(ppt)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现代物流简介(ppt)
现代物流简介
1.1 物流概述
1.2 电子商务与物流
1.3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征
1.4 WTO与我国物流的发展
1.1 现代物流概述
1.1.1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1.1.2 我国物流概念的启蒙
1.1.3 物流的分类
1.1.4 物流管理
1.1.5 案例分析一
1.1.1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1、产生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刨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2、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扑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
3、定义
目前国内对物流的定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
1、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2、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坏节的转让及拥有而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3、 “物资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4、 “物流是指物资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1.1.2 我国物流概念的启蒙
1、引入的途径
物流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从国外引入我国:
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人而从欧美引入,因为在欧美的所有市场菅销教科书中,都毫无例外地要介绍“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两个单词,直译为中文即“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所渭“实体分配”指的就是商品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理性移动。
另一条途径是“ physical 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译为日文“物流”,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人“物流”这一概念至今。
2、差别 在物流概念引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存储运输即储运活动。国外的物流业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储运业,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
(1)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之中;
(2)物流强凋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而储运概念则不涉及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
(3)物流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二次大战后才在各国兴起,而在我国储运是一个十分古老、传统的概念。
1.1.3 物流的分类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在对物流的分类标准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1、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因此带有宏观和广泛性。
2、企业物流
(1)企业生产物流
(2)企业供应物流
(3)企业销售物流
(4)企业回收物流
(5)企业废弃物物流
1.1.4 物流管理
1、物流管理的意义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资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凋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2、物流管理的内容
(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
理,包括运输、储存等
环节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
理,即对其中人、财、
物、设备、方法和信息
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
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
计划、质量、技术、经
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3、物流信息系统
(1)系统结构(见图1-1)
信息系统、作业系统
(2)系统作用
将商品在适当的交货期内准确地向顾客配送;对顾客的定 货要尽量满足,不能使商品脱销;适当地配置仓库、配送中心,维持商品适当的库存量;使运输、装卸、保管等作业自动化;维持适当的物流费用;使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流畅无阻;把销售信息迅速地反馈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营业部门。
(3)系统内容
大量化(要尽可能地使发货的批量变大)
共同化(积极参加共同配送-“共同配送中心” )
短路化(销售物流可以不经由中间阶段,而直接把商品从
制造厂送至二次批发或零售商,使物流路线缩短 )
自动化(由高层货架仓库发展为自动化仓库)
信息化(企业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处理 )
1.2 电子商务与物流
1.2.1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 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1.2.3 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1.2.4 案例分析二
1.2.1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现代物流支撑电子商务
作为电子商务前身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产生是为了简化烦琐耗时的订单等的处理过程,以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即开展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和资金流处理上的延迟,从而提高对物流过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2、物流电子化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
电子化的对象是整个的交易过程,不仅包括信息流、资金流,而且还包括物流;电子化的工具也不仅仅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还包括叉车、自动导向车、机械手臂等自动化工具。从根本上来说,物流电子化应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电子商务过程就不完整。
1.2.2 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1、电子商务概念模型
电子商务概念模型(见图1-2)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
在电子商务概念模型中,电子商务实体是指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客观对象,它可以是企业、银行、商店、政府机构和个人等。电子市场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从事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它由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参与者,利用各种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联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交易事务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之间所从事的具体的商务活动的内容,例如询价、报价、转账支付、广告宣传、商品运输等。
2、基本要素-“四流”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在电子商务下,以上的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有价信息软件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但由于一系列机械化、自动化工具的应用,准确、及时的物流信息对物流过程的监控,将使物流的流动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能有效地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
1.2.3 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1、物流保障生产
无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下,生产都是商品流通之本,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类物流活动支持。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将所采购的材料到位,否则,生产就难以进行;在生产的各个工艺流程之间,也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部分材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可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过程。
(图1-3)中的“发货、仓储、运输、加工、配送、收货”,表明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
2、物流服务于商流
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定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而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通过上网点击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电子商务的活动并未结束,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以终结。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
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而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则等于零。
1.3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征
1.3.1 从商务活动的演变看物流的演变
1.3.2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
1.3.3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发展趋势
1.3.4 案例分析三
1.3.1 从商务活动的演变看物流的演变
人类最早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中介服务和货币买卖(物流和资金流开始分离)多种交易方式:交易前的预先付款,交易中的托收、支票、汇票,交易后付款如分期付款、延期付款。这就意味着商品所有权的转换和物流的转换脱离开来。
电子商务时代:人们做贸易的顺序并没有改变,还是要有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几个阶段,但进行交流和联系的工具变了,如从以前的纸面单证变为现在的电子单证。由于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交易各方的时空距离几乎为零,有利地促进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四流的有机结合。对于某些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的商品和服务,甚至可以做到四流的同步处理,例如通过上网测览、查询、挑选、点击,用户可以完成对某一电子软件的整个购物过程。
1.3.2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
1、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 barcode)、数据库技术( database)、电子定货系统(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缩写为EOS)、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缩写为 EDI)、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缩写为 QR)及有效的客户反应(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缩写为 ECR)、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anning,缩写为 ERP)等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3、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订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值网( value-added network,缩写为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ranet)。
4、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
5、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地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1.3.3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由于企业销售范围的扩大,企业和商业销售方式及最终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使得送货上门等业务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服务业务,促使了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行业是能够完整提供物流机能服务,如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并收取报偿的行业。主要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装卸搬运、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业等。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1、多功能化——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这种一体化配送中心(integration),不单单是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即通过综合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运作,使物流达到最优化。企业追求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效果,而不是单一的、孤立的片面观点。
作为一种战略概念,供应链也是一种产品,而且是可增值的产品:其目的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户期望以外的增值服务,以产生和保持竞争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是物流系统的充分延伸,是产品与信息从原料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增值服务。譬如说,即时制工作法(just in time-JIS),又如,销售时点信息管理系统(point of sale-POS),商店将销售情况及时反馈给工厂的配送中心,有利于厂商按照市场调整生产,以及同配送中心调整配送计划,使企业的经营效益跨上一个新台阶。
2、一流的服务——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业是介于供货方和购货方之间的第三方,是以服务作为第一宗旨。从当前物流的现状来看,物流企业不仅要为本地区服务,而且还要作长距离的服务。因为客户不但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务,而且希望服务点不是一处,而是多处。因此,如何服务好,便成了物流企业管理的中心课题。应该看到,配送中心离客户最近,联系最密切,商品都是通过它送到客户手中。
3、信息化——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
在电子商务下,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库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科学化水平,使产品流动更加容易和迅速。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和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建设等,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就没有现代化的物流。
4、全球化——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
90年代早期,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致使物流企业的发展达到了多国化、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生产厂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物流企业则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例如,在配送中心里,对进口商品的代理报关业务、暂时储存、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从商品进口到送交消费者手中实现一条龙服务。
1.3.4案例分析
案情:
营业员小王错将2万元手提电脑以一万元价格卖给李先生,小王的经理打算写一封信给李先生,要求退款。
问题:如何写这封信?
1.根本问题
如何打动李经理!
2.分析李经理和小王之间的差异
3.语言的应用
4.小王的优秀品质
1.4 WTO与我国物流的发展
1.4.1 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是一种考验
1.4.2 加入WTO给我国物流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1.4.3 我国物流业如何应对WTO
1.4.4 案例分析四
1.4.1 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是一种考验
一、良好的地理位置—便于高效的运输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上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巧个邻国。陆界总长2万多千米。东、南部隔黄海、东海、南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文莱等国家相望。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全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我国不仅向其他北亚国家运送货物,而且能为其他邻国提供物流服务。为了巩固这一地位,我国一直在发展新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并进一步升级了港口和机场的设施,以提供物流服务。
二、新世纪,“中国制造”时代的来临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重新分工,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资金、人才、技术的全球流动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在新一轮全球经济转移浪潮中,发达国家开始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级加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将更加融入全球经济中,我国将适时地调整我国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参与新一轮的国际分工,力争成为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
1、我国内需、外需的不断扩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
基础
2、制造成本低、技术配套能力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
3、相对稳定的金融系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保障
三、国外电子商务下的先进物流模式案例分析
美国的物流配送业发展起步早,经验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程度高,对我国物流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图1.4美国物流配送形式示意图)
1.美国配送中心的类型
从20世纪60年代起,商品配送合理化在发达国家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向流通领域要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 。
(l)批发型
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 1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约为2000人,共有全封闭型温控运输车600多辆,1995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有43000多个品种,其中有98%的商品由该公司组织进货,另有2%的商品是该中心开发加工的商品,主要是牛奶、面包、冰激凌等新鲜食品。该中心实行会员制。各会员超市因店铺的规模大小不同、所需商品配送量的不同,而向中心交纳不同的会员费。
作为会员店在日常交易中与其他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的待遇,但可以参加配送中心的定期的利润处理。该配送中心本身不是盈利单位,可以不交营业税。所以当配送中心获得利润时,采取分红的形式,将部分利润分给会员店。会员店分得红利的多少,将视在配送中心的送货量和交易额的多少而定,多者多分红。
该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或者新的储运部发出要货指示单;厂家和储运部再根据要货指示单的先后缓急安排配送的先后顺序,将分配好的货物放在待配送口等待发运。配送中心24小时运转,配送半径一般为50公里。
该配送中心与制造商、超市协商制定商品的价格。主要依据是:①商品数量与质量;②付款时间,如在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价格优惠;③配送中心对各大超市配送商品的加价率,根据商品的品种、档次不同以及进货量的多少而定,一般在29%~8.5%之间。
(2)零售型
美国沃尔玛商品公司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零售型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公司独资建立的,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的设施。该中心的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 7000万美元,有职工1200多人;配送设备包括200辆车头、400节车厢、13条配送传送带,配送场内设有170个接货口。中心24小时运转,每天为分布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6个州的沃尔玛公司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
该中心设在100家连锁店的中央位置,商圈为320公里,服务对象店的平均规模1.2万平方米。中心经营商品4万种,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通常库存为4000万美元,旺季为7000万美元,年周转库存24次。库存商品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各占50%,库存商品期限超过180天为滞销商品。各地连锁店的库存量为销售量的10%左右。1995年该中心的销售额为20亿美元。
2.美国配送中心运作流程
美国配送中心的库内布局及管理井井有条,使繁忙的业务互不影响,其主要经验是:
(1)库内货架间设有27条通道,19个进货口。
(2)以托盘为主,4组集装箱为一货架。
(3)商品的堆放分为储存的商品和配送的商品。一般根据商品
的生产日期、进货日期和保质期,采取先进库的商品先出
库的原则,在存货架的上层是后进的储存商品,在货架下
层的储存商品是待出库的配送商品。
(4)品种配货因是数量多的整箱货,所以用叉车配货;店配货
因是细分货,小到几双一包的袜子,所以利用传送带配货。
(5)轻量、体积大的商品(如卫生纸等),用叉车配货,重量
大、体积小的商品用传送带配货。
(6)特殊商品存放区,如少量高价值的药品、滋补品等,为防
止丢失,用铁丝网圈起,标明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1.4.2 加入WTO给我国物流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中国加入WTO,中国物流市场与国际物流市场将连为一体。巨大的物流市场潜力和物流服务回报为中外企业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同时给我国的物流带来挑战。中国物流业暂时离国际化水准还有很大差距。现代物流要求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公司和最终用户形成网络,而中国目前的物流系统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然而,落后就意味着需求,也意味着利润和机遇。
一、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的巨大冲击
WTO关于货物、服务、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各领域的规则都与物流业有关。一旦加入WTO,我国物流业必须在自由开放、平等公正、透明互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全面的开放。
第一,国内市场受到冲击
第二,加入WTO冲击商业旧体制
第三,政府服务和法制建设受到冲击
第四,信息制度和信息技术受到冲击
第五,冲击企业法律制度
第六,教育科研制度受到冲击
1.4.3 我国物流业如何应对WTO
顺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物流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产业,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中国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政府有必要制定积极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l)尽快制定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总体目标,明
确物流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中国物流产
业发展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
业发展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2)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积极引导工商企业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为物流产业发
展培育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
(4)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
体
(5)统筹考虑新型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避免重复建
设和资源的浪费。
(6)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加快物
流标准化的进程。
(7)重视现代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工作,加快物流人才
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教
育水平
〔8)充分发挥各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逐步促进物流行
业协会的联合和协调发展
‘2002’ 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评选 活动圆满成功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2002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在各方的支持下,经过历时三个月的案例征集、专家评审,评选结果终于揭晓。10月2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02’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新闻发布会暨经验交流大会,由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同志公布了评选结果。这次案例评选,主要条件是应用成功,有明显的效益,有流程改造和操作优化的内容,有标准化、规范化方面的成果。经专家组认真的评审,评出优秀案例 16个,分别是:
制造业领域: 青岛海尔、一汽、东风汽车、云南白药。
商业分销领域:上海华联、三九医药、莱州粮食物流、奥康
鞋业亚商在线。
第三方物流: 宝供物流、北京邮政EMS物流中心、深圳中
海物流全线通物流移动信息管理系统、中铁
物流,全程物流、中外运物流系统。
现代物流简介(ppt)
现代物流简介
1.1 物流概述
1.2 电子商务与物流
1.3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征
1.4 WTO与我国物流的发展
1.1 现代物流概述
1.1.1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1.1.2 我国物流概念的启蒙
1.1.3 物流的分类
1.1.4 物流管理
1.1.5 案例分析一
1.1.1 物流的概念及发展
1、产生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刨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2、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扑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
3、定义
目前国内对物流的定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
1、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2、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坏节的转让及拥有而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3、 “物资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4、 “物流是指物资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1.1.2 我国物流概念的启蒙
1、引入的途径
物流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从国外引入我国:
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人而从欧美引入,因为在欧美的所有市场菅销教科书中,都毫无例外地要介绍“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两个单词,直译为中文即“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所渭“实体分配”指的就是商品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理性移动。
另一条途径是“ physical 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译为日文“物流”,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人“物流”这一概念至今。
2、差别 在物流概念引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存储运输即储运活动。国外的物流业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储运业,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
(1)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之中;
(2)物流强凋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而储运概念则不涉及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
(3)物流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二次大战后才在各国兴起,而在我国储运是一个十分古老、传统的概念。
1.1.3 物流的分类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在对物流的分类标准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1、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因此带有宏观和广泛性。
2、企业物流
(1)企业生产物流
(2)企业供应物流
(3)企业销售物流
(4)企业回收物流
(5)企业废弃物物流
1.1.4 物流管理
1、物流管理的意义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资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凋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2、物流管理的内容
(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
理,包括运输、储存等
环节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
理,即对其中人、财、
物、设备、方法和信息
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
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
计划、质量、技术、经
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3、物流信息系统
(1)系统结构(见图1-1)
信息系统、作业系统
(2)系统作用
将商品在适当的交货期内准确地向顾客配送;对顾客的定 货要尽量满足,不能使商品脱销;适当地配置仓库、配送中心,维持商品适当的库存量;使运输、装卸、保管等作业自动化;维持适当的物流费用;使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流畅无阻;把销售信息迅速地反馈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营业部门。
(3)系统内容
大量化(要尽可能地使发货的批量变大)
共同化(积极参加共同配送-“共同配送中心” )
短路化(销售物流可以不经由中间阶段,而直接把商品从
制造厂送至二次批发或零售商,使物流路线缩短 )
自动化(由高层货架仓库发展为自动化仓库)
信息化(企业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处理 )
1.2 电子商务与物流
1.2.1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 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1.2.3 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1.2.4 案例分析二
1.2.1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现代物流支撑电子商务
作为电子商务前身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产生是为了简化烦琐耗时的订单等的处理过程,以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即开展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和资金流处理上的延迟,从而提高对物流过程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2、物流电子化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
电子化的对象是整个的交易过程,不仅包括信息流、资金流,而且还包括物流;电子化的工具也不仅仅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还包括叉车、自动导向车、机械手臂等自动化工具。从根本上来说,物流电子化应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电子商务过程就不完整。
1.2.2 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1、电子商务概念模型
电子商务概念模型(见图1-2)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构成。
在电子商务概念模型中,电子商务实体是指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的客观对象,它可以是企业、银行、商店、政府机构和个人等。电子市场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从事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场所,它由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参与者,利用各种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联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交易事务是指电子商务实体之间所从事的具体的商务活动的内容,例如询价、报价、转账支付、广告宣传、商品运输等。
2、基本要素-“四流”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其中信息流既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在电子商务下,以上的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有价信息软件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但由于一系列机械化、自动化工具的应用,准确、及时的物流信息对物流过程的监控,将使物流的流动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能有效地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
1.2.3 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1、物流保障生产
无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下,生产都是商品流通之本,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类物流活动支持。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将所采购的材料到位,否则,生产就难以进行;在生产的各个工艺流程之间,也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部分材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就需要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可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过程。
(图1-3)中的“发货、仓储、运输、加工、配送、收货”,表明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
2、物流服务于商流
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购销合同签定的那一刻起,便由供方转移到需方,而商品实体并没有因此而移动。而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通过上网点击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电子商务的活动并未结束,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以终结。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
3、物流是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而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则等于零。
1.3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征
1.3.1 从商务活动的演变看物流的演变
1.3.2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
1.3.3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发展趋势
1.3.4 案例分析三
1.3.1 从商务活动的演变看物流的演变
人类最早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中介服务和货币买卖(物流和资金流开始分离)多种交易方式:交易前的预先付款,交易中的托收、支票、汇票,交易后付款如分期付款、延期付款。这就意味着商品所有权的转换和物流的转换脱离开来。
电子商务时代:人们做贸易的顺序并没有改变,还是要有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几个阶段,但进行交流和联系的工具变了,如从以前的纸面单证变为现在的电子单证。由于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交易各方的时空距离几乎为零,有利地促进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四流的有机结合。对于某些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的商品和服务,甚至可以做到四流的同步处理,例如通过上网测览、查询、挑选、点击,用户可以完成对某一电子软件的整个购物过程。
1.3.2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
1、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 barcode)、数据库技术( database)、电子定货系统(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缩写为EOS)、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缩写为 EDI)、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缩写为 QR)及有效的客户反应(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缩写为 ECR)、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anning,缩写为 ERP)等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3、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订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值网( value-added network,缩写为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ranet)。
4、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
5、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地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1.3.3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由于企业销售范围的扩大,企业和商业销售方式及最终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使得送货上门等业务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服务业务,促使了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行业是能够完整提供物流机能服务,如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分装包装、流通加工等,并收取报偿的行业。主要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装卸搬运、配送企业、流通加工业等。信息化、全球化、多功能化和一流的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1、多功能化——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这种一体化配送中心(integration),不单单是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即通过综合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运作,使物流达到最优化。企业追求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效果,而不是单一的、孤立的片面观点。
作为一种战略概念,供应链也是一种产品,而且是可增值的产品:其目的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户期望以外的增值服务,以产生和保持竞争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是物流系统的充分延伸,是产品与信息从原料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增值服务。譬如说,即时制工作法(just in time-JIS),又如,销售时点信息管理系统(point of sale-POS),商店将销售情况及时反馈给工厂的配送中心,有利于厂商按照市场调整生产,以及同配送中心调整配送计划,使企业的经营效益跨上一个新台阶。
2、一流的服务——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业是介于供货方和购货方之间的第三方,是以服务作为第一宗旨。从当前物流的现状来看,物流企业不仅要为本地区服务,而且还要作长距离的服务。因为客户不但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务,而且希望服务点不是一处,而是多处。因此,如何服务好,便成了物流企业管理的中心课题。应该看到,配送中心离客户最近,联系最密切,商品都是通过它送到客户手中。
3、信息化——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
在电子商务下,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库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科学化水平,使产品流动更加容易和迅速。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和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建设等,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就没有现代化的物流。
4、全球化——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
90年代早期,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致使物流企业的发展达到了多国化、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生产厂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物流企业则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从事物流服务。物流企业的满足需求系统比原来更进一步了。例如,在配送中心里,对进口商品的代理报关业务、暂时储存、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从商品进口到送交消费者手中实现一条龙服务。
1.3.4案例分析
案情:
营业员小王错将2万元手提电脑以一万元价格卖给李先生,小王的经理打算写一封信给李先生,要求退款。
问题:如何写这封信?
1.根本问题
如何打动李经理!
2.分析李经理和小王之间的差异
3.语言的应用
4.小王的优秀品质
1.4 WTO与我国物流的发展
1.4.1 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是一种考验
1.4.2 加入WTO给我国物流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1.4.3 我国物流业如何应对WTO
1.4.4 案例分析四
1.4.1 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是一种考验
一、良好的地理位置—便于高效的运输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上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巧个邻国。陆界总长2万多千米。东、南部隔黄海、东海、南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文莱等国家相望。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全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我国不仅向其他北亚国家运送货物,而且能为其他邻国提供物流服务。为了巩固这一地位,我国一直在发展新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并进一步升级了港口和机场的设施,以提供物流服务。
二、新世纪,“中国制造”时代的来临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重新分工,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资金、人才、技术的全球流动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在新一轮全球经济转移浪潮中,发达国家开始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级加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将更加融入全球经济中,我国将适时地调整我国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参与新一轮的国际分工,力争成为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
1、我国内需、外需的不断扩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
基础
2、制造成本低、技术配套能力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
3、相对稳定的金融系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保障
三、国外电子商务下的先进物流模式案例分析
美国的物流配送业发展起步早,经验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程度高,对我国物流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图1.4美国物流配送形式示意图)
1.美国配送中心的类型
从20世纪60年代起,商品配送合理化在发达国家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向流通领域要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 。
(l)批发型
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 1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约为2000人,共有全封闭型温控运输车600多辆,1995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有43000多个品种,其中有98%的商品由该公司组织进货,另有2%的商品是该中心开发加工的商品,主要是牛奶、面包、冰激凌等新鲜食品。该中心实行会员制。各会员超市因店铺的规模大小不同、所需商品配送量的不同,而向中心交纳不同的会员费。
作为会员店在日常交易中与其他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的待遇,但可以参加配送中心的定期的利润处理。该配送中心本身不是盈利单位,可以不交营业税。所以当配送中心获得利润时,采取分红的形式,将部分利润分给会员店。会员店分得红利的多少,将视在配送中心的送货量和交易额的多少而定,多者多分红。
该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或者新的储运部发出要货指示单;厂家和储运部再根据要货指示单的先后缓急安排配送的先后顺序,将分配好的货物放在待配送口等待发运。配送中心24小时运转,配送半径一般为50公里。
该配送中心与制造商、超市协商制定商品的价格。主要依据是:①商品数量与质量;②付款时间,如在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价格优惠;③配送中心对各大超市配送商品的加价率,根据商品的品种、档次不同以及进货量的多少而定,一般在29%~8.5%之间。
(2)零售型
美国沃尔玛商品公司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零售型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公司独资建立的,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的设施。该中心的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 7000万美元,有职工1200多人;配送设备包括200辆车头、400节车厢、13条配送传送带,配送场内设有170个接货口。中心24小时运转,每天为分布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6个州的沃尔玛公司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
该中心设在100家连锁店的中央位置,商圈为320公里,服务对象店的平均规模1.2万平方米。中心经营商品4万种,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通常库存为4000万美元,旺季为7000万美元,年周转库存24次。库存商品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各占50%,库存商品期限超过180天为滞销商品。各地连锁店的库存量为销售量的10%左右。1995年该中心的销售额为20亿美元。
2.美国配送中心运作流程
美国配送中心的库内布局及管理井井有条,使繁忙的业务互不影响,其主要经验是:
(1)库内货架间设有27条通道,19个进货口。
(2)以托盘为主,4组集装箱为一货架。
(3)商品的堆放分为储存的商品和配送的商品。一般根据商品
的生产日期、进货日期和保质期,采取先进库的商品先出
库的原则,在存货架的上层是后进的储存商品,在货架下
层的储存商品是待出库的配送商品。
(4)品种配货因是数量多的整箱货,所以用叉车配货;店配货
因是细分货,小到几双一包的袜子,所以利用传送带配货。
(5)轻量、体积大的商品(如卫生纸等),用叉车配货,重量
大、体积小的商品用传送带配货。
(6)特殊商品存放区,如少量高价值的药品、滋补品等,为防
止丢失,用铁丝网圈起,标明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1.4.2 加入WTO给我国物流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中国加入WTO,中国物流市场与国际物流市场将连为一体。巨大的物流市场潜力和物流服务回报为中外企业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同时给我国的物流带来挑战。中国物流业暂时离国际化水准还有很大差距。现代物流要求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公司和最终用户形成网络,而中国目前的物流系统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然而,落后就意味着需求,也意味着利润和机遇。
一、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的巨大冲击
WTO关于货物、服务、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各领域的规则都与物流业有关。一旦加入WTO,我国物流业必须在自由开放、平等公正、透明互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全面的开放。
第一,国内市场受到冲击
第二,加入WTO冲击商业旧体制
第三,政府服务和法制建设受到冲击
第四,信息制度和信息技术受到冲击
第五,冲击企业法律制度
第六,教育科研制度受到冲击
1.4.3 我国物流业如何应对WTO
顺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物流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产业,加快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中国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政府有必要制定积极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l)尽快制定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方针和总体目标,明
确物流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中国物流产
业发展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
业发展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2)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积极引导工商企业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为物流产业发
展培育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
(4)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
体
(5)统筹考虑新型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求,避免重复建
设和资源的浪费。
(6)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加快物
流标准化的进程。
(7)重视现代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工作,加快物流人才
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教
育水平
〔8)充分发挥各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逐步促进物流行
业协会的联合和协调发展
‘2002’ 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评选 活动圆满成功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2002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在各方的支持下,经过历时三个月的案例征集、专家评审,评选结果终于揭晓。10月2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02’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新闻发布会暨经验交流大会,由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同志公布了评选结果。这次案例评选,主要条件是应用成功,有明显的效益,有流程改造和操作优化的内容,有标准化、规范化方面的成果。经专家组认真的评审,评出优秀案例 16个,分别是:
制造业领域: 青岛海尔、一汽、东风汽车、云南白药。
商业分销领域:上海华联、三九医药、莱州粮食物流、奥康
鞋业亚商在线。
第三方物流: 宝供物流、北京邮政EMS物流中心、深圳中
海物流全线通物流移动信息管理系统、中铁
物流,全程物流、中外运物流系统。
现代物流简介(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
- 10跟我学礼仪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