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战略绩效研究(ppt)

  文件类别:绩效考核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568K

  下载次数:61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中小企业战略绩效研究(ppt)
研究的框架结构
战略构建的实证研究
组织绩效的测量方法
战略绩效关系的四次研究浪潮
中小企业战略绩效关系的不同研究视角
未来研究的方向展望

战略构建的实证研究
Miles和Snow(1978)的四种战略模式

防御型战略
探索型战略
分析性战略
被动反应性战略
战略构建的实证研究
Bracker等人(1986)的四种战略水平


组织绩效的测量方法
绩效指标体系建立的SMART原则
S代表Specific,意思是“具体的”
M代表Measurable,意思是“可衡量的”
A代表Attainable,意思是“可实现的”
R代表Realistic,意思是“现实的”
T代表Time-bound,意思是“有时间限定的”
平衡积分卡
战略绩效评分体系


战略绩效关系的四次研究浪潮
第一次浪潮以Ansoff等人(1970)、Thune and House(1970)、Herold(1972)为代表,具有以下特点:

假定正式的战略计划和公司的绩效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
研究主体主要针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大公司
大量学者都沉浸在建立不同的战略分类表上,试图对战略做明确的定义。
战略绩效关系的四次研究浪潮
第二次浪潮以Malik and Karger(1975)、Shapiro and Kallman(1978)、Kudla(1980) 为代表,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以第一次浪潮时建立的大量的战略分类表为基础
部分学者发现战略绩效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战略绩效关系的四次研究浪潮
Fredrickson and Mitchell(1984)、Fredrickson(1984)是第三次浪潮的代表作。第三次浪潮的主要特征是:

开始重视战略分类的准确性
使用了容易认知的战略计划程序构建的多维分类表。
战略绩效关系的四次研究浪潮
Feaser and Willard(1990)、Rogers等人(1999)、Dyson(2000)的研究引发了第四次浪潮。第四次浪潮的特点:

避开笼统的研究战略绩效关系,而是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或者选取战略绩效中的某一个方面来研究战略绩效关系。
中小企业战略绩效关系的不同研究视角
战略类别——绩效研究
战略内容——战略过程——绩效研究
战略绩效研究的其他视角
战略类别——绩效研究
在直觉观念的引导下,通过实证研究论证战略绩效关系。
研究角度有的集中在战略的类型上,对战略进行不同的定义,来研究不同类型战略的绩效差别。
有的集中在绩效结果的测量方面,选取不同的绩效指标,来反映战略的重要作用。
侧重战略分类方面
Rhyne(1981)将战略分成5个类别
侧重战略分类方面
Pearce Ⅱ等人(1987)总结了两个最普遍的战略计划分类方法:

测量公司正式计划过程及正规的书面报告。或者使用计划列联表来测量。
测量管理层对公司重要战略的认知度,或者测量高层管理层对战略重要性的认知度。
侧重战略分类方面
Hopkins等人(1997)在战略分类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战略计划强度问题,认为战略计划强度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内容:

管理,包括战略计划专有技术及对战略绩效关系的信仰
环境,包括环境的复杂性及变化情况
组织,包括组织规模及结构复杂性等方面
侧重绩效指标方面
最常用的绩效内容包括:销售增长率、收入增长率、存款(保证金)增长率、资产回报、净值回报、销售回报、总投资回报、每股收益等。
Venkatraman and Ramanujam (1986)建立了一个绩效测量的二维表。



侧重绩效指标方面
我国的绩效评价指标也经历了从单一指标到多元指标再到财务非财务指标结合的过程。
战略内容—战略过程—绩效研究
战略管理不应仅研究计划(Bracker等,1988)。因此,很多学者开始将类型学引入到这个领域。
类型学是通过战略内容及战略行为的不同,利用机制,将战略分成不同的类型来研究。
类型学引发了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
战略内容—战略过程—绩效研究
战略行为的定性研究是描述企业战略性质,从而归类研究
Bracker等人(1986),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分辨出4种不同水平的战略混合
非结构化;直觉式;操作层结构化;战略计划层结构化。
战略内容—战略过程—绩效研究
战略行为的定量描述是通过测量公司一系列参数然后进行研究
Ramanujam等人(1986)提出了计划系统的七个纬度
系统能力;技术的使用;内部因素的关注;外部因素的关注;覆盖的功能;为计划提供的资源;计划的阻力
战略内容—战略过程—绩效研究
Bracker and Pearson(1986)提出了8个适合大公司但可能也适合小企业的计划内容
设立目标、环境分析、SWOT分析、战略陈述、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经营业绩测量、控制和修正程序

战略内容—战略过程—绩效研究
Boyd等人(1998)认为战略计划包含一系列关键指标
任务陈述、趋势分析、竞争者分析、长期和年度目标、行动计划以及过程评估是战略计划的关键指标。
战略内容—战略过程—绩效研究
Miller等人(1994) 识别了战略研究的两组变量
实体变量(substantive contingency variables),包括企业规模、资本密度、环境状况(动荡、紊乱)。
方法变量(methodological contingency variales),包括产业影响的控制、战略数据的获得方式、绩效数据的获得方式、战略的执行、战略评估的性质。
战略内容—战略过程—绩效研究
即使是Miller等人(1994)提出的研究方向也基本上把战略过程和计划内容分开研究,笔者认为,他们是有交叉的,交叉部分对绩效的影响更有研究价值。
战略内容—战略过程—绩效研究
战略绩效研究的其他视角
Carland(1984)等人指出,区分企业家与非企业家是很有必要的。
企业家是以利润及增长为主要目地创建管理公司的个人,他们以创新行为为特征,在企业内部实施战略管理。
而小公司的业主(非企业家)是以个人目标为主要目地创建管理公司的个人,公司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只是把公司作为个人、家庭需求的扩展。
战略绩效研究的其他视角
Bracker等人(1988)区分了机会主义和技术主义企业家。
但是遗憾的是,他们的实证研究并没能证实他们的假设——企业家类型(机会主义、技术主义)影响公司的绩效。
战略绩效研究的其他视角
Horovitz(1982)从管理系统的视角研究战略,将战略与管理系统相匹配,探讨对绩效的影响。
Rogers等人(1999)从信息过程理论的视角研究战略绩效关系。他们认为计划主要扮演着信息的角色。以前的决策者为现在的计划者提供信息,计划行动如同扫描分析数据,为决策制定提供能被吸收的信息。
战略绩效研究的其他视角
Dyson(2000)从系统论角度,研究战略、绩效及运营的关系认为战略运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变量。
Robinson(1982)研究外部者对企业战略绩效关系的影响。外部者指顾问、律师、会计师、银行家、董事等。认为外部者是小企业管理者缺乏战略计划经验的一个补充。
战略绩效研究的其他视角
Feaser and Willard(1990)集中研究创建战略(Founding stragety),即指企业家在创建公司时所设定的公司性质,及对市场、技术、竞争姿态的决策。认为创建战略将会长期影响公司的绩效及日后的战略计划。

战略绩效研究的其他视角
Dowling and McGee(1994)集中研究新建企业的战略问题和绩效关系,认为进入时间、战略类型(低成本或差异化)、战略程度(精密或粗略)等都是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
Homburg等人(1999)从战略共识角度分析对绩效的影响。所谓战略共识是指管理者对不同类型战略重点的看法的一致性水平。达到战略共识的企业绩效会表现的更好。
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举例论证已有研究结论的矛盾复杂性

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

提出我的研究设想
已有研究的矛盾复杂性
战略绩效间正相关关系

战略绩效间无相关关系

战略绩效间负相关关系
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
笼统的将企业分为计划者和非计划者,混淆了可能存在的多种差异。
计划系统的执行状况没人关注 。
很少学者研究小企业战略计划与绩效间的关系。
绩效测量部分忽视了非财务指标影响。
我的研究设想
其一、比较保守的设想:

在战略方面,仍然沿用正式或非正式战略的分类,将战略执行作为中间变量纳入到模型当中,将战略认同度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或者采用新的分类方法:前瞻性战略,反应式战略、非战略来进行研究。
在绩效测量方面将绩效的运营指标纳入进来。
将战略绩效关系看成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我的研究设想
其二、比较大胆的设想:

重新定义战略绩效关系,将其看成是一种动态关系,在公司采用战略思想或做战略决策时,这种关系开始确立,但是关系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完全取决于战略执行期间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与行业发展趋势的契合度。
可以识别的影响因素包括外界的例如环境变化、行业趋势等,内部的执行状况、认知情况等,甚至包括战略绩效的测量方法。

我的研究设想
其二、比较大胆的设想: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绩效可以采取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法。
战略可以分类可以采用Miles和Snow(1978)的四种战略模式:防御型、探索型、分析型、被动反应型。
我们的目地不是区分战略绩效的关系,而是寻找到对战略起重要影响的相关因素。


中小企业战略绩效研究(ppt)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