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评

  文件类别:人力资源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45K

  下载次数:121

  所需积分:1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绩效考评
目 录 文档说明 3 1. 绩效考核体系的目标指向 4 2. 绩效考核体系的具体应用 5 3.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明细 6 3.1 公司整体 6 3.1.1 管理基础建设 6 3.1.2 公司整体的质量、交货、成本、服务的柔性表现 7 3.1.3 长期经营策略 8 3.1.4 经营规划 8 3.1.5 产销计划 9 3.1.6 客户服务 10 3.1.7 教育及培训 10 小结: 11 3.2 研发 11 3.2.1 产品开发计划与控制 11 3.2.2 物料及BOM信息的管理维护 12 3.2.3 产品设计更改控制 12 小结 12 3.3 计划 13 3.3.1 销售预测 13 3.3.2 “WHAT-IF”模拟 13 3.3.3 主生产计划(MPS) 14 3.3.4 能力计划与控制(CRP) 14 3.3.5 物料计划和控制(MRP) 15 小结 16 3.4 采购 17 3.4.1 供应商管理 17 3.4.2 采购计划的执行 18 3.4.3 供应商供货状况 19 小结 19 3.5 库存 19 3.5.1 库存管理 19 小结 19 3.6 生产 20 3.6.1 工艺路线 20 3.6.2 车间作业控制 20 小结 21 3.7.3 客户服务 22 小结 23 考核要点 24 测评要求 24 测评对象 24 测评得分 24 评价原因 24 1持续进行业务流程改进,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流程效率。 24 业务流程持续改进的常设岗位与工作方法(如:兼职人员组成的业务流程改进小组提 出提案,组织改进讨论,进行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的维护) 24 3.8 成本 24 3.8.1 成本管理 24 3.8.2 成本控制 25 3.9 财务 25 3.9.1 财务计划、报告和评估 25 小结 26 3.10 总平均得分 26 文档说明 本文档结合目标业务流程,面向未来的信息平台,以流程为线索关注企业的绩 效表现,同时将具体指标指定到具体测评对象,即形成基于流程的指标体系与 基于责任主体的指标体系的双维视图。 1. 绩效考核体系的目标指向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实践、巩固与发展。对于 X公司来说,单单依靠产品优势和个人能力以不能高效支持企业的发展,随着公 司业务规模日益扩大,部门之间的沟通渐趋频繁,流程之间的联系不断向紧密化 、集成化发展,管理提升成为当前具有紧迫性、必要性的课题,这就更需要本着 循序渐进的原则、态度和精神,来逐步实现企业的管理进步。 相应地,本文档提出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 相应的长期性。不追求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圆满实现,以帮助企业的持续改进, 引导企业绩效的不断提高。 ← 过程性。考核重点不仅是一个流程或活动的最终结果,还包括了实现为达到这一 最终结果而必须采取的一些行动和措施。 ← 定量化。对于每一项考核要点都引导性地给出了一到多条测评的细目,以事实、 记录、数据来作为考核得分的主要依据。 ← 内部监控。对于每一项考核要点,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明确“测评参与者”(即内 部顾客),来出具测评意见,以强化被测评者的内部服务意识。 在朝向本指标体系进行不断努力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建议,X公司可以建立四个 层次的目标指向,以求循序渐进地达到: 第一层次: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运营开始起步,规范化管理开始进入实 践阶段。 第二层次:多个流程运转良好,重复劳动减少,某些部门工作压力降低。 第三层次:公司大多数流程的运作运作良好,部门协同与沟通增强,多个部门效 率提高,可以比较方便地取得决策支持信息。 第四层次:公司绝大多数业务流程运作高效,能够积极协同应变,在客户满意度 、生产效率、库存控制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取得显著收效。 2. 绩效考核体系的具体应用 本绩效考核指标共分为9大项,194小项。对每小项指标的“考核要点”,应用于 相应的“测评对象”,采用5分评分法,即分值1、2、3、4、5,分别代表“很差、较差 、一般、良好、优秀”。 为了保证“测评得分”的真实性、可靠性,需结合每一“考核要点”的各项“测评要 求”,提供对应的“评价原因”。如: |考核要点 |测评要求 |测评对象 |测评得分 |评价原因 | |1 |企业文化的具体 |行政管理部 |3 |表现形式:X公司企业精 | |具有高效支持和|表现形式 | | |神 | |提高企业员工运|经常性的《相关材| | |没有 | |作效率的企业文|料》 | | |尚须在员工行为中强化、| |化。 |企业文化的有效 | | |提升 | | |性与作用 | | | | 本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以ERP管理办公室部门为主导,必 要时,各考核要点所对应的“测评参与者”参与,每季度或每月进行一次,先由相应 测评对象的自评,再由责任部门进行的复评,出具各大项考核“小结”部分的原因分 析报告,提出奖惩的建议名单。公司高层领导签字确认后,将考核结果、原因分析 以及奖惩结果予以公告。 3.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明细 3.1 公司整体 3.1.1 管理基础建设 |考核要点 |测评要求 |测评对象|测评得分|评价原因 | |1具有高效支持和提|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 | | | | |高企业员工运作效 |形式 | | | | |率的企业文化。 |经常性的《相关材料》 | | | | | |企业文化的有效性与 | | | | | |作用 | | | | |2 每个员工是否明 |《岗位职责》 | | | | |确其领导或参与的 | | | | | |业务流程?有无明 | | | | | |确的岗位职责? | | | | | |3 一旦遇到如质量 |企业的分层授权机制 | | | | |、成本、投产或材 |应急见机行事的例子 | | | | |料投入等问题时, |《行使职权处理问题过| | | | |有关人员有权采取 |程的记录》 | | | | |相应措施。 | | | | | |4 信息传递过程, |会议的种类及其作用 | | | | |如各种会议应作为 |员工参与情况及实效 | | | | |工作的一部分,以 |性 | | | | |保持公司员工不断 |《会议纪要》 | | | | |介入公司的业务。 | | | | | |5 公开表彰不断改 |表彰的形式与范围 | | | | |进过程中有突出表 |《表彰的记录》 | | | | |现的事迹。 | | | | | |6 工作中的重要成 |《重要成果》记录 | | | | |果应有文件记载并 |成果的利用 | | | | |考虑到公司今后的 | | | | | |发展计划之中。 | | | | | |7 |各种类型、层次的员 | | | | |帮助管理人员、经 |工的培养与使用 | | | | |理、技术人员、工 |《相关例子》 | | | | |人不断成长,不断 | | | | | |发挥作用。 | | | | | |8 各部门使用统一 |统一的技术平台 | | | | |的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的共享使用与及 | | | | |有效地运用计划和 |时维护的例子 | | | | |控制技术。 | | | | | |9 及时收集信息, |信息收集及使用 | | | | |用以分析所有产品 | | | | | |、外部客户服务及 | | | | | |重要的内部顾客和 | | | | | |供应商。 | | | | | |10为进行信息比较 |《相关材料说明》 | | | | |,存在Benchmarkin| | | | | |g(标杆瞄准)数据| | | | | |。 | | | | | |11应有固定的周期 |《检查记录》 | | | | |性的检查,以保证 | | | | | |收集数据和信息是 | | | | | |合理的。 | | | | | |12 |数据收集的技术、工 | | | | |合适的、先进的技 |具及其先进性、适用 | | | | |术和工具用于数据 |性说明 | | | | |和信息收集全过程 | | | | | |。 | | | | | | 平均得分 | | 3.1.2 公司整体的质量、交货、成本、服务的柔性表现 |考核要点 |测评要求 |测评对象|测评得 |评价原因 | | | | |分 | | |1 每一职能部门已建立 |《服务规程或承诺相关| | | | |一套满足主要内外客户 |文件》 | | | | |的措施,跟踪实施结果 | | | | | |,及寻找差异的根本原 | | | | | |因。 | | | | | |2 在质量方面全公司使 |《相关标准、词汇手册| | | | |用同一种语言和同样的 |》 | | | | |词汇(标准)。 | | | | | |3 因果分析等图表已在 |《具体例子》 | | | | |分析中使用。 | | | | | |4 要求集中解决的关键 |小组活动情况,相关 | | | | |问题能明显地列出,列 |材料 | | | | |出内容可包括攻关小组 | | | | | |成员,问题根源、差异 | | | | | |分析、行动措施及结果 | | | | | |。 | | | | | |5 所有员工都经常使用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 | | |信息来确认问题所在, |措施》 | | | | |使用分析方法来得到问 | | | | | |题解答,使用评估技术 | | | | | |来证实纠正措施能产生 | | | | | |预期效果。 | | | | ...
绩效考评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