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文件类别:财务资料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5K

  下载次数:83

  所需积分:2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纳税筹划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纳税筹划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 ----   1、购买法下的纳税影响   (1)减少合并企业留存收益,增大未来税前利润补亏的可能性。购买法下,实施合 并企业的留存收益可能因合并而减少,留存收益的减少,意味着提高未来税前利润补亏 的可能性,从而增大了潜在的节税作用。   (2)增加合并企业资产价值,加大资产的未来“税收挡板”作用。购买法下,被并企 业的资产、负债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即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负债实际上是投资 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被并企业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的总和。一般情况下,被 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要高于其账面价值。因此,合并企业资产价值总和提高,而这 里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提高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就提高了未来的折旧额,从而 加大了未来的“税收挡板”作用。   (3)确认被并企业商誉,加大合并企业未来经营成本。购买法是建立在非持续经营 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合并企业要按公无价值记录取得的被并方资产与负债,合并成本超 过取得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加以摊销。商誉的摊销 ,加大了合并企业未来经营成本,减少企业未来利润,从而实现节税目的。   2、权益法下的纳税影响   权益法对纳税的影响与购买法正好相反。   (1)增加合并企业留存收益,减少未来潜在的抵税作用。权益集合法是将被并企业 整个年度的损益纳入合并损益表,只要合并不是发生在年初而被并企业又有收益,权益 集合法处理所得的收益总是大于购买法。因此,实施合并企业的留存收益可能因合并而 增加,这意味着未来弥补亏损可能要小,从而降低了潜在的节税作用。但是若合并时, 被并企业已经亏损,则可能会增大未来的节税作用。   (2)资产按原账面价值计量,不增加资产未来的“税收挡板”作用。权益集合法下, 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仍按其账面价值反映,而账面价值一般会低于其公允价值。因此 ,合并后企业并没有明显增加额外的资产价值,也不能额外提高未来的折旧额,从而不 能加大资产未来的“税收挡板”作用。但是若被并企业已处于破产边缘,资产已严重贬值 ,其公允价值可能低于账面价值,则情况可能相反,即合并后也会增大折旧的“税收挡板 ”作用。   (3)不确认被并企业商誉,不增加合并企业未来经营成本。权益集合法是建立在持 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企业的价值基础不变,其资产、负债仍按账面价值计价,股 本按发行股票面值计价,换出股票与被并企业实收资本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因而不存 在确认商誉的问题,也就不会发生商誉摊销。增加未来经营成本,产生节税作用。   例:深圳某股份有限公司A,2000年6月兼并广东韶关某国有企业B,B企业合并时账 面价值为:资产总额1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0000万元,负债为1000万元,账面净资 产为5000万元(假设以前年度无亏损),评估后公允价值为:资产总额200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12000万元,净资产公允价值8000万元。又设合并时,B企业留存收益500万元, 商誉为500万元,所得税率为15%,为简化起见,假设固定资产按统一折旧率提取折旧, 商誉平均摊销,且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则采用两种方法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计算如 下:   固定资产评估公元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折旧抵税金额:(12000-10000×15%=2000×1 5%=300(万元)   商誉摊销抵税金额:500×15%=75(万元)   留存收益补亏的潜在节税金额:500×15%=75(万元)   节税金额总数:300+75+75=450(万元)   从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对税收影响的分析可以得出:购买法比权益集合法更能节 税。虽然,对于合并亏损企业或濒临破产的企业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但是权益集合法 的持续经营假设条件,已基本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在并购费用的摊销方面虽然也存在不 一致的地方,即购买法下,只有间接费用在当期列支,直接费用调节资本公积或计入投 资成本,而权益法下,合并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有利于减少当期应纳税额,但是, 若并购费用尤其是直接并购费用较小时影响不会很大。综上所述,购买法比权益集合法 在节税方面具有更大优势,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则节税更多。
纳税筹划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