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

  文件类别:财务资料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93K

  下载次数:83

  所需积分:4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
中山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 题目: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名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目 录 摘要…………………………………………………………………………3 ABSTRACT…………………………………………………………………3 第一章 事项会计理论………………………………………………….4 1.1事项会计的起源……………………………………………………4 1.2事项、经济事项与会计事项………………………………………5 1.3事项会计理论的立论基础…………………………………………5 1.4小节…………………………………………………………………5 第二章 事项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6 2.1会计目的……………………………………………………………6 2.2会计计量……………………………………………………………6 2.3会计处理标准………………………………………………………7 2.4会计报告……………………………………………………………7 2.5信息收集对象的范围………………………………………………8 2.6 提供信息的时间………………………………………………….8 2.7 对事项会计优越性的总结:…………………………………….9 第三章 事项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10 3.1概要……………………………………………………………….11 3.2事项法下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11 3.21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设计方法………………………………….11 3.22以业务事件为驱动的设计方法……………………………….12 3.23事项法下的工资管理系统…………………………………….12 3.24事项法下的帐务处理模块……………………………………15 第四章 结语……………………………………………………………15 参考文献……………………………………………………………….17 致谢…………………………………………………………………….17 摘要 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事项会计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优势.本文介绍了事项会 计的起源,及其立论基础,并对事项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最后 列举了一些在事项会计基础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的方法,并结合了工资管理和帐务 处理模块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事项法 价值法 会计信息系统 ABSTRACT The Events Approa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 the origin and basic theory of “Event Approach”, and compared it with traditional value approach .At last ,it list some applications in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ing, and go on with some models. Key Words: The Events Approach The Value Approach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第一章 事项会计理论 1.1 事项会计的起源 “事项”会计思想的产生为纪念美国会计学会(AAA)成立50周年,经过两年努力之后,美 国会计学会于1996年发布了《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明确提出会计应当为下列目标提供 信息: 1. 对有限资源的利用作出决策,包括辨认决定性的决策领域,并确定目标与方向; 2. 有限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 3. 记录(保存)与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 4. 促进会计主体的社会职能并控制此种资源 由此可见,此说明书要求会计信息既要做到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 ,又要做到对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有用。《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作出了在当时令人吃惊 的选择,既认可现时成本报告,又认可现时成本和历史成本的两栏式报告。在当时的环 境(“价值”法)下,之所以提出两栏式报告,是因为不同的栏目对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 的用途。历史成本数据有用于责任函数(受托责任的解脱),现时成本有用于投资函数 (决策)。可见,《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从逻辑上开始趋于“事项”法而不是“价值”法。 虽然,多栏式报告似乎与“事项”会计思想更相一致,能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信 息,因而由《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倡导的两栏式报告是远远不够的,但这代表着一种开 始,迈开了“事项”法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事项”会计思想的萌芽。 尽管《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已暗含了“事项”会计思想,但正式提出会计“事项”法的是 美国会计学教授George Hsorter 。他使用“事项”法一词是针对传统的会计流派而言的,他把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会计模式 称为“价值”法,此模式假定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已知的、具体的,能为各种各样的决策 模型提供最优输入值。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尽管会计人员按照一套规则(会计准则 )来收集和处理数据时预先安排了一些用途,但他们不可能预见到这些数据将来的所有 用途;况且信息的使用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它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值、个人的偏好、 个人的决策模型和个人的心理类型等;再说即使是同一使用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要求 不同的信息。另外,“价值”派会计理论家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最佳收益值和资本价 值或价格,这便导致会计人员不得不利用“收入与费用的适当配比”来产生这样的最优值 ,视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等为目的,而非揭示信息的手段,使用者很难从中获得新的信 息。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George Hsorter 教授倡导了会计理论的新方法———“事项”法,激励新的研究和实验方法,以使会计能更好 地反映现时情况。“事项”法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对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有用的相关 经济事项的信息,并允许独立的使用者为他们各自的决策模型产生自己想要的输入值, 而不是由信息提供者(会计人员)来向使用者的决策模型提供输入值。 尽管以“价值”法为基础的现行会计已深入人心,但“事项”会计思想仍不知不觉地渗透 到了现实中。要不然又怎样解释“价值”法下,收益表为什么要报告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等子科目的汇总额而不是直接给出最终的收益数额呢?为什么财务报告附注的地位在不 断提高,篇幅也在不断增加,而报告的内容却主要是与公司相关的经济事项如重要的合 同、难以用货币来量化的事项等。这表明“事项”会计思想已影响到了现行的会计结构, 在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其重要性日益明显。 1.2事项、经济事项与会计事项 综观国内有关事项会计理论的研究文献,我发现,不同的研究人员对事项会计理论中最 基本的概念—事项(Event)—的认识存有很大的分歧。通观他们关于事项概念的歧见,我 认为,实质上是不同研究者对“事项”与“会计事项”的概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混淆,而这种 混淆又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事项会计理论的发展。因而,有必要在事项与会计事项之 间作一些认定与区分。比较赞同顾抗、袁树民先生对于事项概念的概括,即事项是指对一 项活动特征的可行观察结果。这不仅是因为它言简意赅,更重要的是这个定义,很好地概 括了“事项”的本质,奠定了定义会计事项和经济事项的基础。缘此类推,可以认为,经济事 项是指对一项活动来自经济的角度的观察或描述的结果。会计事项是指有关组织的经济 活动应在会计上加以反映的经济事项。由于每个组织的经济事项繁多,至于哪些事项应该 在会计上加以反映,哪些事项不加以反映,主要取决于该事项是否满足会计假设的要求。 1.3事项会计理论的立论基础 了解某一理论的立论基础是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的关键所在。George Hsort教授理认为,“财务会计人员的任务只是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而让使用者自己选择 适用的事项信息。”(《基本会计理论》1996)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推断,一方面,事项会 计理论最初是针对财务会计所提出来的;另一方面,索特所倡导的“财务会计人员的任务只 是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并不意味着会计人员只是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因为“信息” 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的概念不仅包含有数据、文献资料等狭义 的信息含义,而且还泛指任何事件都包含或传递信息。所以,我认为索特所提的“有关事项 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指会计人员所提供那些原始的、没有经过会计数据处理方 法和流程进行处理的经济业务数据,而且还包括提供经过会计处理以后所得到的会计信息 (财务信息)。因而,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事项会计理论所要求的会计人员“只是提供有关事 项的信息”,还是现行以价值为基础的会计理论所要求提供的财务信息,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因为会计人员充当的是参谋者的角色,充其量也只能是辅助决策,真正的决策还应该是 信息使用者自行决断的过程。索特教授之所以倡导“财务会计人员的任务只是提供有关事 项的信息”,一方面旨在进一步明确财务会计人员的任务,另一方面则是旨在通过大大拓展 会计人员所能提供信息的范围,即由提供财务信息扩大到提供“有关事项的信息”,来解决 会计信息的供求矛盾。所以,我的理解是,这里的“有关事项的信息”不仅包括了有关事项 数据,更内含了对有关事项数据进行处理以后得到的事项信息。从事项会计理论支持者的 角度看来,地位、个性不同的使用者,相同使用者的不同决策模型,所需要信息各不相同。 会计的目的就是要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于各种决策模型有用的相关经济事项的信息,而把 经济事项本身的信息运用到决策模型中则是使用者自己的事情。因而,此时的会计目标应 着重定位于提供“原汁原味”的事项信息,至于怎样利用这些信息是使用者自己的事情。但 是,我们必须承认,未来的情况是很难预计的。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哪门科学在占卜 未来方面表现出色。基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会计在这方面的表现更是差强人意。因而 ,就其本质来说事项会计理论的立论基础与目前通行的会计理论并无二致,二者都需要向 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只不过事项会计理论提出了针对不同用户对会计信息的决 策需求,而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在深度与广度上大大拓展了,也既不仅要提供明细和汇总 的会计信息,还要提供产生这些信息的基础—有关事项的会计数据。 1.4 小节 对于事项会计理论我们有必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一方面,学术研究必须具有超前性和 指导作用,理论需要不断地检验、发展与创新,只有通过理论研究的发展、创新,进一步完 善事项会计理论的思想方法,才能为事项会计理论的具体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更 好地在应用过程中接受会计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事项会计理论所倡 导的按照具体的经济事项来报告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以事项为基础,重新构建财务会计 的确认、计量、报告的思想,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当今时代是一个不 断发展和创新的时代,思维不变革必然被革命。作为一种科学的“治本”思维模式,事项会 计理论将有助于人们彻底改变现存的“原始信息—人脑—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模式方面发挥 作用,促使人们寻求更适合计算机管理要求的设计思路,向“原始信息—计算机”模式逼近。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事项会计理论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将这种 全新的思维模式用于会计理论和实践,不仅有利于事项会计理论的检验、完善,更是有可 能通过会计思维方法的变革,创造出更加科学的会计理论。 第二章 事项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 2.1会计目的 .构筑于价值法上的传统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原则,以历史成本为计 量基础和以复式簿记为记账方式的会计模式。传统财务会计理论认为,会计的目标 就是提供最优的收益和最好的资产价值。会计人员的职责就是在会计假设的基础上 ,利用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求得信息使用者的最优输入值。它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所有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都一视同仁地、 被动地接受同样的会计信息。传统财务会计的目标理论是建立在明确的委托与受托 关系基础之上的,即资源的受托者负有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经营管理活动 及受托财产的保值增值情况的义务,即“受托责任观”。 事项会计中的“事项”指的是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会计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 事项会计就是构筑于“事项”基础之上的会计理论,它以“事项”为起点并贯穿始终。 事项会计理论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用于信息使用者各种可能的决策模型的相关 经济活动的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特征,依赖于个人 的期望函数、个人的偏好函数、个人的决策模型以及决策者的心理类型等,并且同 一信息使用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
事项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