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财法字[1994]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九条的规 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条例第一条所称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 通、劳务服务,以及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认的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 条例第一条所称其他所得,是指股息、利息、租金、转让各种资产、特许权使用费以及 营业外收益等所得。 第三条 条例第二条(一)项至(五)项所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 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注册、登记的上述各类企业。 条例第二条(六)项所称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是指经国家有 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 第四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各组织,是指纳税人同时具备在银行开 设结算帐户;独立建立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等条件的企业或者组织 。 第五条 条例第三条所称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第六条 条例第三条、第四条所称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第七条 条例第五条(一)项所称生产、经营收入、是指纳税人从事主营业务活动取得 的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 工业性作业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条例第五条(二)项所称财产转让收入,是指纳税人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包 括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条例第五条(二)项所称利息收入,是指纳税人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 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条例第五条(四)项所称租赁收入,是指纳税人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以及其他财产而 取得的租金收入。 条例第五条(五)项所称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纳税入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非专利 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 条例第五条(六)项所称股息收入,是指纳税人对外投资入股分得的股利、红利收入。 条例第五条(七)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项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 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 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第八条 条例第六条所称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包括: (一)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 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 (二)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 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 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四)损失,即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 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 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 第九条 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一)项所称金融机构,是指各类银行、保险公司以及经中 国人民银行批准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十条 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一)项所称利息支出,是指建造、购进的固定资产竣工决 算投产后发生的各项贷款利息支出。 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一)项所称向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包括向保险企业和非银行金 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 纳税人除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开发、购置无形资产,以及筹办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以 外的利息支出,允许扣除。包括纳税人之间相互拆借的利息支出。其利息支出的扣除标 准按照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一)项的规定执行。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二)项所称计税工 资,是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工资标准。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 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贴、津贴、奖金等。 第十二条 条例第六条第二款(四)项所称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 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 地区的捐赠。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前款所称的社会团体,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 减灾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老年基金会、老区促进会以及经 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其他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 第十三条 条例第六条第三款所称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扣除项目, 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以及财政部 有关税收的规章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调整的规定中规定的有关税收扣除项目。 第十四条 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支出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 供确实记录或单据,经核准准予扣除。 第十五条 纳税人按国家有关规定上交的各类保险基金和统筹基金,包括职工养老基金 、待业保险基金等,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在规定的比例内扣除。 第十六条 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用,准予扣除。保 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应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人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费,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额时按实扣除。 第十七条 纳税人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租赁费的扣除,分别按下列 规定处理: (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可以据实扣除。 (二)融资租赁发生的租赁费不得直接扣除。承租方支付的手续费,以及安装交付使用 后支付的利息等可在支付时直接扣除。 第十八条 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提取的坏帐准备金和商品削价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 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九条 不建立坏帐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帐损失,经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 按当期实际发生数额扣除。 第二十条 纳税人已作为支出、亏损或坏帐处理的应收款项,在以后年度全部或部分收 回时,应计入收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十—条 纳税人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 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由其提供清查 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 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外国货币存、借和以外国货币结算的往来 款项增减变动时,由于汇率变动而与记账本位币折合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所得或 在当期扣除。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按规定支付给总机构的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管理费,须提供 总机构出具的管理费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 核后,准予扣除。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的扣除,按本细则第三 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条例第七条(一)项所称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的支出。 条例第七条(二)项所称的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纳税人购置 或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费用。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的部分准予扣除。 条例第七条(三)项所称违法经营的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各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条例第七条(四)项所称的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 ,被处以的滞纳金、罚金,以及除前款所称违法经营罚款之外的各项罚款。 条例第七条(五)项所称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是指纳税人参加财 产保险后,因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而由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 条例第七条(六)项所称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 济性的捐赠,是指超出条例第六条第二款(四)项及本细则第十二条规定的标准、范围 之外的捐赠。 条例第七条(七)项所称各种赞助支出,是指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条例第七条(八)项所称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是指除上述各项支出之外的 ,与本企业取得收入无关的各项支出。 第二十八条 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弥补亏损期限,是指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发生亏损, 准于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弥补,1年弥补不足的,可以逐年连续弥补,弥补期最长 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 第三章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二十九条 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 ,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 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 资产。 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可以一次或分期扣除。 无形资产是指纳税人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 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 现金及各种存款、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等。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按下列原则处理: (一)建设单位交来完工的固定资产,根据建设单位交付使用的财产清册中所确定的价 值计价。 (二)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在竣工使用时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价。 (三)购入的固定资产,按购入价加上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费以及缴纳的税金 后的价值计价。从国外引进的设备,按设备买价加上进口环节的税金、国内运杂费、安 装费等后的价值计价。 (四)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 、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等后的价值计价 。 (五)接受赠与的固定资产,按发票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 调试费等确定;无所附发票的,按同类设备的市价确定。 (六)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七)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应当按该资产折旧程度,以合同、协议确定的合理价格或 者评估确认的价格确定。 (八)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 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确定。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的折旧,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下列固定资产应当提取折旧: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运输车辆、器具、工具; 3、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5、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6、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二)下列固定资产,不得提取折旧: 1.土地; 2.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 3.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4.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按照规定提取维修费的固定资产; 6.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 7.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 8.财政部规定的其他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 (三)提取折旧的依据和方法 1.纳税人的固定资产,应当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残值比例在 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税务 机关备案。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无形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应区别确定: (一)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无形资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 约定的金额计价。 (二)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三)自行开发并且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价。 (四)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照发票账单所列金额或者同类无形资产的市价计价。 第三十三条 无形资产应当采取直线法摊销。 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分别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财法字[1994]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九条的规 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条例第一条所称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 通、劳务服务,以及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认的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 条例第一条所称其他所得,是指股息、利息、租金、转让各种资产、特许权使用费以及 营业外收益等所得。 第三条 条例第二条(一)项至(五)项所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 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注册、登记的上述各类企业。 条例第二条(六)项所称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是指经国家有 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 第四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各组织,是指纳税人同时具备在银行开 设结算帐户;独立建立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等条件的企业或者组织 。 第五条 条例第三条所称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第六条 条例第三条、第四条所称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第七条 条例第五条(一)项所称生产、经营收入、是指纳税人从事主营业务活动取得 的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 工业性作业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条例第五条(二)项所称财产转让收入,是指纳税人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包 括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条例第五条(二)项所称利息收入,是指纳税人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 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条例第五条(四)项所称租赁收入,是指纳税人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以及其他财产而 取得的租金收入。 条例第五条(五)项所称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纳税入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非专利 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 条例第五条(六)项所称股息收入,是指纳税人对外投资入股分得的股利、红利收入。 条例第五条(七)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项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 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 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第八条 条例第六条所称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包括: (一)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 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 (二)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 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 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四)损失,即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已发生的经营亏损和投资 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 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 第九条 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一)项所称金融机构,是指各类银行、保险公司以及经中 国人民银行批准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十条 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一)项所称利息支出,是指建造、购进的固定资产竣工决 算投产后发生的各项贷款利息支出。 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一)项所称向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包括向保险企业和非银行金 融机构的借款利息支出。 纳税人除建造、购置固定资产,开发、购置无形资产,以及筹办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以 外的利息支出,允许扣除。包括纳税人之间相互拆借的利息支出。其利息支出的扣除标 准按照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一)项的规定执行。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二)项所称计税工 资,是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工资标准。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 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各类补贴、津贴、奖金等。 第十二条 条例第六条第二款(四)项所称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是指纳税人通过中国 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业和遭受自然灾害地区、贫困 地区的捐赠。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前款所称的社会团体,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 减灾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老年基金会、老区促进会以及经 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其他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 第十三条 条例第六条第三款所称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扣除项目, 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以及财政部 有关税收的规章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调整的规定中规定的有关税收扣除项目。 第十四条 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支出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 供确实记录或单据,经核准准予扣除。 第十五条 纳税人按国家有关规定上交的各类保险基金和统筹基金,包括职工养老基金 、待业保险基金等,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在规定的比例内扣除。 第十六条 纳税人参加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用,准予扣除。保 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应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人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费,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额时按实扣除。 第十七条 纳税人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租赁费的扣除,分别按下列 规定处理: (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可以据实扣除。 (二)融资租赁发生的租赁费不得直接扣除。承租方支付的手续费,以及安装交付使用 后支付的利息等可在支付时直接扣除。 第十八条 纳税人按财政部的规定提取的坏帐准备金和商品削价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 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九条 不建立坏帐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帐损失,经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 按当期实际发生数额扣除。 第二十条 纳税人已作为支出、亏损或坏帐处理的应收款项,在以后年度全部或部分收 回时,应计入收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十—条 纳税人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 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由其提供清查 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 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外国货币存、借和以外国货币结算的往来 款项增减变动时,由于汇率变动而与记账本位币折合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所得或 在当期扣除。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按规定支付给总机构的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管理费,须提供 总机构出具的管理费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 核后,准予扣除。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的扣除,按本细则第三 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条例第七条(一)项所称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的支出。 条例第七条(二)项所称的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纳税人购置 或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费用。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的部分准予扣除。 条例第七条(三)项所称违法经营的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各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条例第七条(四)项所称的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 ,被处以的滞纳金、罚金,以及除前款所称违法经营罚款之外的各项罚款。 条例第七条(五)项所称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是指纳税人参加财 产保险后,因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而由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 条例第七条(六)项所称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 济性的捐赠,是指超出条例第六条第二款(四)项及本细则第十二条规定的标准、范围 之外的捐赠。 条例第七条(七)项所称各种赞助支出,是指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条例第七条(八)项所称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是指除上述各项支出之外的 ,与本企业取得收入无关的各项支出。 第二十八条 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弥补亏损期限,是指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发生亏损, 准于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弥补,1年弥补不足的,可以逐年连续弥补,弥补期最长 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 第三章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二十九条 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 ,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 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 资产。 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可以一次或分期扣除。 无形资产是指纳税人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 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 现金及各种存款、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等。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按下列原则处理: (一)建设单位交来完工的固定资产,根据建设单位交付使用的财产清册中所确定的价 值计价。 (二)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在竣工使用时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价。 (三)购入的固定资产,按购入价加上发生的包装费、运杂费,安装费以及缴纳的税金 后的价值计价。从国外引进的设备,按设备买价加上进口环节的税金、国内运杂费、安 装费等后的价值计价。 (四)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 、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投入使用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等后的价值计价 。 (五)接受赠与的固定资产,按发票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 调试费等确定;无所附发票的,按同类设备的市价确定。 (六)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七)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应当按该资产折旧程度,以合同、协议确定的合理价格或 者评估确认的价格确定。 (八)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 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确定。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的折旧,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下列固定资产应当提取折旧: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运输车辆、器具、工具; 3、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机器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5、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6、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二)下列固定资产,不得提取折旧: 1.土地; 2.房屋、建筑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资产; 3.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4.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按照规定提取维修费的固定资产; 6.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 7.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 8.财政部规定的其他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得计提折旧。 (三)提取折旧的依据和方法 1.纳税人的固定资产,应当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残值比例在 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税务 机关备案。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无形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应区别确定: (一)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者合作条件投入的无形资产,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 约定的金额计价。 (二)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三)自行开发并且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价。 (四)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照发票账单所列金额或者同类无形资产的市价计价。 第三十三条 无形资产应当采取直线法摊销。 受让或投资的无形资产,法律和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分别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管理工具分类
ISO认证课程讲义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规条例营销资料方案报告说明标准管理战略商业计划书市场分析战略经营策划方案培训讲义企业上市采购物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名录生产管理金融知识电子书客户管理企业文化报告论文项目管理财务资料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资料面试招聘人才测评岗位管理职业规划KPI绩效指标劳资关系薪酬激励人力资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资表格薪资制度招聘面试表格岗位分析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入职指引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绩效管理方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绩效考核表格人力资源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管理办公总务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代理连锁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广告策划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进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员工福利制度咨询诊断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办公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培训绩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荐
- 1总裁_职位说明书.doc 262
- 2综合管理部职务说明书.doc 216
- 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暂行 139
- 4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 162
- 5香港地产代理人报考全国房地产 110
- 6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参加全国注 114
- 7分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do 229
- 8分公司工作描述体系.doc 122
- 9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 139
下载排行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1669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6695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695
- 5员工守则 16695
- 6软件验收报告 16695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6695
- 9文件签收单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