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4纪念版-会计

  文件类别:财务资料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100K

  下载次数:62

  所需积分:7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4纪念版-会计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系列》2004纪念版 会 计 写在前面 自我介绍:石现璋(网名“帮主”),石家庄人,1975年出生,2002年开始参加CPA考试, 至今仍然还在起点。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4纪念版》系列是我的学习笔记,它是在仔细钻研教材的前提下 ,以《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3版》为基础,参考了诸多学习资料,当然还有数不尽的网 友的热心帮助。由于时间关系,今年此系列笔记只有会计这一科的,其它科的2004年未 做,网友们不要再来信、发消息向我索取了。整理完成后,将放在中国会计视野下载中 心(http://download.esnai.com)供免费下载。(注:《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3版- 经济法》由网友零感觉整理完成、《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已经放在视野下载中心供免费 下载了)。   为了能更快地通过考试,建议大家首选要树立一种主观意识,一种我今年一定要通 过考试的意识,有那么多人都能通过,为什么我不能?什么时间短啊,参考书没水平啊 ,统统胡扯,根本就是因为我的主观努力不够,引用金庸常说的一个词儿:只有战胜自 已的心魔,树立自信,才会达到成功。这个信念要时刻存在心中。没有目标,就没有方 向,只是想:能通过最好了,通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想就坏了,不是我泼冷水 ,干脆,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了,找点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吧。 顺便提醒一点:不要对某些资料和某些人过分偏执(包括我的从厚变薄系列),学习要 以教材为主,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的做做总结,然后再找一些题,特别要找一些与考试 难度相当的题来检测学习的效果,切记不要以会做题为目的,而要以掌握教材内容为根 本,不可本末倒置。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辅导书、习题的关系非常重要。 有了大目标,更要做细计划,按计划进度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这是我的学习计划,供参考: 第1-11周(04.14- 06.29):研读教材,参加视野远程教育,做做章节性的习题.总结学习笔记-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4纪念版-会计》。 第12-18周(06.30-08.17): 多做有相当于考试难度的习题(历年考题、北注轻松过关1、上国会远程教育题)。 重点问题,重点攻关,总结典型题目。 第19-22周(08.18-09.15):做模拟题,查漏补缺,细读笔记。 还有一条,不要依赖电脑,它的学习效果远不及纸介质效率高。因为我的注意力常常会 被电脑大大分散掉,比如看看新闻、整理磁盘、优化系统什么的。而传统纸介质学习则 能做到专心至致、心无旁鹜。 我的个人网页地址是http://shixz.126.com,放了一些学习资料在上面,请您有时间就 去看看。联系邮箱:bangzhu@@vip.esnai.com    近年及以后考试难度将逐年加大,主观题比重达到50%-80%的目标,这是一种出题趋势 ,还体现在题目的综合性上,一是跨章章节,二是跨学科,目的是要考综合考核考生的 执业水平和执业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现象。 CPA考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教材本年新增的内容,99%必考 第一章 总论 一、会计的三个作用(了解一下就行)   1、向企业外部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有关各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了解 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据以作出决策   2、向经济责任考核工作提供会计信息   3、向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e.g.上市公司会计报表要提供给银行(企业外部的债权人)、董事会(经济责任考核部 门)和总经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 二、四个会计前提(也是了解内容,可能性几乎没有) 1、会计主体:    明确会计主体的目的:A、划定经济业务空间范围。B、选择会计处理立场。C、区分会计 主体和所有者的经济活动    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    ①、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    ②、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车间,均可以作为一 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2、持续经营:历史成本、折旧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不适用于破产清算会计。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 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 3、会计分期: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本期与非本 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 准。 4、货币计量 我国一般企业均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也可以采用某一外国货币作为记 账本位币。但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 三、十三条会计原则:(一定会有客观题出现,要非常熟练掌握)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强调合法性)。客观 性是会计核算原则的基本原则。其余12项原则的运用,不能违背客观性原则 ②、可比性原则:(掌握) 要求会计核算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企业间指标口径一致,横向相互可比。 ******可比性原则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不能过分强调可比性而忽略客观性。    ******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的区别在于:可比性原则强调横向可比,一贯性原则强 调纵向可比。 ③、一贯性原则:(掌握) 要求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必要时可以适当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不能因坚持一贯性原则而违背客观性原 则。变更条件:A、法律、法规要求;B、更恰当反映 ④、相关性原则: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与决策相关,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⑤、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 项进行确认和披露,就是为了贯彻及时性原则 ⑥、明晰性原则:是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应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2、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①、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 项是否收付,都作为本期收入或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 付,也不应当当的期收入或费用。 e.g.设置应收、应付、待摊、预提账户的设置,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非 经营业务) ②、配比原则:指收入和对应的成本费用应相互配比,并在同一会计期间内确认 包含两层含义:因果配比和时间配比 e.g.收入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之一,要求相关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也体现了配比性 原则。 ③、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资 产帐面余额。 ******资产发生减值的,可按规定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这是对历史成本原则辩证的否 定 ④、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掌握) 凡只使本年度受益的,作为收益性支出;使几个年度受益的,作为资本性支出。注意区 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改良与修理的会计处理差异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①、谨慎原则:(掌握):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以存在“不确定因素”为前提    e.g.A、在会计核算上对资产计提8项减值准备,但不得设置密秘准备!    B、债务重组中对或有收益和或有支出的处理原则。    C、或有事项的确认和披露的相关规定。    D、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八项准备列支科目:      坏账准备——管理费用      存货跌价准备——管理费用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投资收益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收益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投资收益 ②、重要性原则:(掌握) 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区别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核算、 单独反映;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可适当简化处理    e.g.A、重要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在会计报告中重点说明,次要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 在会计报告中合并反映    B、关联方交易的披露中,较多地运用了重要性原则,如零星的关联方交易,对企业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的,可以不披露;类型相同的非重大交易可以合并 披露等 ③、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掌握) 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能仅根据法律形式核算和反映。 e.g.A、售后回购:不确认收益。 B、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应满足4个确认条件。 C、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将承包人和被承包企业之间,视同控制关系。 D、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承租方对于租入资产,作为固定资产确认。 E、当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在建工程应结转固定资产。 F、判断关联方关系:将拥有共同关键管理人员的两个企业,作为关联方。 三、六大会计要素 1. 资产 ①、三个特征,缺一不可(掌握) A、直接或间接地带来经济利益。E.g.以前“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可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 利益,不符合资产要素的定义 B、企业所拥有、或企业所控制(控制就是不能完全拥有)的 C、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②、资产的确认标准:A、符合资产定义,B、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如果金额不能可靠地 计量,即使符合资产的定义,满足三个特征,也不能确认为资产 ③、资产和或有资产的联系和区别: A、共同点:都是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资源,一旦企业拥有或者控制该资源,就会带 来经济利益。 B、区别:a、资产是企业已经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或有资产只是企业潜在的资源,企 业尚未拥有或控制。b、资产是需要在会计报表内确认,或有资产不能在会计报表内确认 。 2、负债 ①、两个特征:A、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B、过去形成 ②、负债和或有负债的联系和区别    A、共同点:都是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义务,一旦履行该义务,就会导致经济利益流 出企业。    B、区别:负债是现时义务,需要在会计报表内确认;或有负债是潜在义务或特定的现时 义务,不能在会计报表内确认。所谓特定的现时义务,是指不完全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 现时义务,不能确认的原因在于该项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项义 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予以计量 3、所有者权益=股东投入+经营盈余 4、收入(掌握) ①、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只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 ******偶发的事件或交易中产生的:是利得,如“营业外收入” 则不能计入范畴 ②、三种来源: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B、让渡资金使用权;C、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 。不在列的如出售无形资产计入“营业外收入” ③、投资收益问题:是否属于收入,不能简单一刀切,应分具体情况    A、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下的股利收入、权益法核算下的占被投资公司净利润份额、 长期债权投资获得的利息收入(含折溢价摊销):是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因而 归属于收入要素    B、长期股权投资的转让处置所得、长期债权投资的转让处置所得、营业外收入和补贴收 入:不属于收入要素,是“利得” 5、费用:要与当期收入相配比。    偶发事件产生的属于损失,不属于费用,应计入营业外支出(或投资收益)。 6、利润:分清几个概念: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处置投资获得的投资收益不属于“收入”要素,属于“利得 ”    ******营业外支出、处置投资产生的投资损失不属于“费用”要素,属于“损失” 第二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 一、现金(了解即可,一般不会考到这么基础的问题) 1、使用范围 总原则:不能或不便使用银行支付的情况下使用,如:支付给个人的各种款项、零星支 出等。 2、现金长款的处理 发现长款时: 借:现金 贷: 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查明原因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其它应付款一应付现金溢余 (应收支付给有关人员和单位的) 营业外收入一现金溢余 (无法查明的部分,经批准后核消) 3、现金短款的处理 发现短款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现金 查明原因 借:其它应收款一应收现金短缺款 (应收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其它应收款一应保险赔款 (应收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管理费用一现金短缺 (无法查明的部分,经批准后核消)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现金短缺:大多数是因企业管理不善而形成,所以列入“管理费用”开支; ******现金溢余:和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无关,纯粹偶然“利得”,所以计...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4纪念版-会计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