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辅导经验谈(doc)

  文件类别:财务资料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82K

  下载次数:139

  所需积分:3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200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辅导经验谈(doc)
郑庆华老师200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辅导经验谈 引言   2002年6月我在北注协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中,针对《会计》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 写了十五篇文章,发表在"中国会计视野--注册会计师视野"上,考生很感兴趣,总阅 读量达42万人次。今年,想在去年的基础上,在两个方面作修改:(1)对教材新变化部 分作总结;(2)对教材难点部分再作补充和完善,希望这些文章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本年教材新变化   2003年教材与2002年教材相比,略有变化:   1.从篇幅看,教材新增加了约14页,与2002年教材篇幅基本持平。   2.从内容看,根据有关制度法规,新增或修改了部分内容,主要有:   (1)坏账的核算增加了个别认定法;   (2)对账龄的确定作了详细的规定;   (3)存货的计价有些变化,如接受存货投资、接受存货捐赠作了修改;期末计提和 结转存货跌价准备有新规定;   (4)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有新规定:贷差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借差分批摊销;   (5)对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新规定;   (6)对更新改造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作了规定;   (7)收入核算中建造合同写细了;   (8)明确了未确认融资费用和递延收益在报表上的列示方法;   (9)对债务转为资本形成的资本公积作了新规定;   (10)修改了非货币性交易在收到补价时损益确认的计算公式;   (11)增加了存货跌价准备抵销的内容;   (12)中期报告删除了繁杂的例子。   二、本教材的逻辑结构   本书可分为四个层次:   1.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即第一章总论;   2.会计六要素的核算,即第二章到第九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利润等八章;   3.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调整,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合并会 计报表、分部报告、中期财务报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 债表日后事项等七章;   4.特殊业务处理,包括所得税会计、外币业务、借款费用、或有事项、租赁、债务 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商品期货交易等八章。   教材篇幅很长,在学习时,应该有一个清晰逻辑结构,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关于出题点   注册会计师考试,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出题点,因为试题的分数主要来源于出题点 。出题点主要取决于以下“四点”:   1.重点:即本学科的支撑点,如固定资产,投资,收入,财务会计报告,或有事项 ,会计政策、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的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会计报表等;   2.难点:各章都有一些难点,这些难点既是出题的亮点,也是考生得分的关键点;   3.热点:即近期的社会热点,如资产不实问题、业绩评价问题以及目前企业执行《 企业会计制度》和新准则导致的会计政策变更等问题。为了引起考生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 ,必然要将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反映到试题中来;   4.新的知识点:如近期发布的《存货》和《固定资产》准则、《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 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及2002年11月和2003年3月发布的两个《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 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等,这些新的知识点是出题时很感兴趣的地方。   四、全书改错   1.P53,第10行末尾句号前,加上“材料已验收入库”;   2.P55,第1行,将“2600元”改为“2585元”;   3.P62,倒2行,将“3000000元”改为“2400000元”;   4.P83,第14行,删除“其中,股本8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0万元”,更好理解;   5.P84,例17第3行,应将“B公司”改为“A公司”;   6.P88,倒4和倒2行,“应收利息”改为“应计利息”;   7.P126,第13行末尾,在管理费用后加“等”,因为借款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8.P135,中间段,本段“代扣代缴”均改为“代收代缴”;   9.P226,倒1行,去掉第5个字,即“被”字;   10.P278,例9第1段末尾,将“20144000元”改为“21440000元”;   11.P282,倒7行末尾,去掉“或营业外收入”;   12.P311,中间段第2行,将“存货成本”改为“存货账面价值”;   13.P312,倒3行末尾,去掉“其差额”;   14.P321,中间段分录,将“财务费用”改为“营业外收入”;   15.P408,中间段,将“长期股权投资”改为“长期债权投资”;   16.P436,中间段末尾,将“1000元”改为“200元”。   (注:中注协于2003年7月17日在北京召开了“《会计》教材改革研讨会”,以上改错, 是其成果之一)   在以下各章中,我将就各章的难点、重点谈学习的体会和学习的技巧。    第一章 总论   一、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   本章只能出小分题,一般在2分左右,虽然分数不多,但它是理解全书的基础。复习 方法:阅读理解。   二、重点、难点讲解:   1.会计概述中给出了全书的主线,即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是为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 供有用的信息。现代企业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投资者将资产交给经营 者经营,最关心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需要有用的信息用于决策。如 果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将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想 尽了各种办法。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不明白这个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就想 想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就能找到答案。   2.资产定义的变化对解决资产不实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国务院2000年6月发布的《企 业财务报告条例》中,第一次修订了1992年11月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发布的资产定义,将 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变化,将对会计产生深远影响,是会计改革的实质性 飞跃。由于资产定义的变化,对解决资产不实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使用价值方面,去掉了原资产负债表中的“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 固定资产损失”报表项目,因为它们是待处理的损失,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作为资 产进行报告。但要注意,在期末进行资产清查时,如发生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 盘盈、盘亏,仍然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所以在结账时,一定要 将其转平。转平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经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批准;二是未经权力机构批 准。如果未经批准,则应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 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2)在价值方面,需计提“八大准备”。对“八大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归纳   第一, 计提基础和列支渠道    |项目 |计提基础 |列支渠道 | |1.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损失的金额 |列入管理费用 | |2.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列入管理费用 |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成本与市价 |列入投资收益 | |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 |5.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本金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 |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 |8.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   计提八大准备,有三个列支渠道,即一般性流动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管理费用 ;投资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投资收益;一般长期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营业外支出 。   第二, 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   在资产负债表中,“八大准备”只能看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余七个准备看不到, 因为都用相应资产的净额列示,如短期投资项目,用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短期投资 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这样处理的原因,一是从形式看,如果在资产方要将各种减值 准备全部列出,则左边要增加约16个项目,资产方和权益方不好排列;二是从实质看, 企业容易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所谓秘密准备,是指不需计提准备时,企业根 据操纵利润的需要,而计提的准备)。为了防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随意操纵利润,要 求企业填报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从明细表中可以看出各种准备的计提过程。既然在明 细表列示了各种准备,当然就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   第三, 计提准备产生的费用的抵税问题   计提八大准备产生的费用,根据税法规定,其中的“7.5个”准备产生的费用不能抵税 ,只有“0.5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才能抵税,即计提的坏账准备在5‰以内部分可以抵税。八 大准备产生的费用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应当作为时间性差异进行处理,属于可抵减时 间性差异。   3.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经营成果如何确定,即经营业绩如何评 价,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近年对业绩评价主要有两大变化:   (1)将原利润表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去掉了。如果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包括在利润表中,则本年的利润就由本年的经营成果和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得来,这不 能正确评价本年度的经营成果,因此,在利润表中必须去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 但要注意,如果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仍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 行核算,最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而不是 转入“本年利润”;   (2)利润总额的计算越来越小了,谨慎原则的运用越来越多了。比如,在债务重组 中,将不必支付的负债由以前的转入“营业外收入”改为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借款费用处理中,资本化期间缩短了,资本化的金额减小了;资本化金额小了,则 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就大了。这种情况几乎贯穿全书,包括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关联 交易的会计处理等,有了这个思路,以后在相关部分的学习中就好理解了。    第二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   一、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   本章考试中地位一般,但今年新增加了一些知识点,使考试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尤 其要注意坏账准备的核算。复习方法:理解基础上适度练习。   二、重点、难点讲解   1.存放银行的存款,如果因银行破产发生损失,应将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票据到期日,如果是按实际天数计算,根据“算尾不算头”的惯例,按实际经历的 天数计算;如果是按月计算,月份中间开出商业汇票时,则“对日对对日”,如1月20日开 出,一个月到期,到期日为2月20日,2个月到期,为3月20日;月末开出商业汇票时,则 “月末对月末”,如1月31日开出,一个月到期,到期日为2月28日(或29日,最后一天) ,二个月到期,到期日为3月31日,3个月到期为4月30日。   3.应收票据贴现要掌握书中的公式,强调:   (1)到期价值可理解为本加息,如为不带息,则为本(面值);   (2)贴现息的计算基础是票据到期价值,而不是面值;公式中的贴现天数如改为贴 现期则更全面;   (3)做分录时,收到的贴现所得金额计入银行存款,转平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差 额则计入财务费用。   [例]2001年10月1日因销售商品收到面值为100万元,4个月期限,年利率为6%的商业 承兑汇票。   (1)2001.10.1收到时:   借:应收票据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1.17)85.47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47*17%)14.53   (2)如果11月1日将此应收票据贴现,贴现率为8%,则:   到期值=本+息=100+100*(6%/12)*4=100+2=102(万元)   贴现息=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限=102*(8%/12)*3=2.04(万元)   贴现所得金额=到期值—贴现息=102-2.04=99.96(万元)   借:银行存款99.96     财务费用0.04     贷:应收票据100   4.应收账款涉及现金折扣时,应按总价法核算。在计算折扣金额时,P33例6是按含 税金额折扣,但在P174例8中是按不含说折扣,在考试中要看清要求;在实际中,一般是 按含税折扣。   5.增加了“个别认定法”作为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在采用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时,如果某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 收账款存在明显的差别,可对该项应收账款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   [例]甲公司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5%,年初坏账准备余额50万 元,本年发生坏账损失10万元,本年收回上年已核销的坏账8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 000万元,其中有一项100万元的应收账款有确凿证据表明只能收回20%,计算本年应计提 的坏账准备金额,并作相关的会计处理。则:   (1)年...
200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辅导经验谈(doc)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