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doc)

  文件类别:人力资源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39K

  下载次数:133

  所需积分:5点

  解压密码:qg68.cn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

清华大学卓越生产运营总监高级研修班

综合能力考核表详细内容

02.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doc)
第一章 企业与人才 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彼得·德鲁克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新的资本资源 的投人;新的可利用自然资源的发现;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科学 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其中后两项均是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的,它们对 人力资源的质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人力资源决定了经济的增长,经济学家也 因此将人力资源称为第一资源。 1.1 企业真正的资源是人 究竟何为人力资源,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 总和。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有 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 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它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使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 接投入建设或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人力资源是指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宫、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人。 从微观上说,人力资源包括体力和智力两方面。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人都有着惊人 的潜能。前苏联著名学者兼作家伊凡·叶夫里莫指出:“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 学的最新发现证实,人具有最大的潜能……人类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如果 人类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将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 学位。” 一般认为,人只发挥了1/10,或者较1/10的潜能。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采用各种切 实有效的 手段,充分挖掘劳动力的潜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改善劳动力的结构、加强劳动力的 组织和管理、激发劳动力积极性,以促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IBM董事长兼总裁沃森说:“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我的 人,我就可以重建IBM”。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是调动 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所谓劳动积极性,就是指劳动者以主人翁的姿态,”怀着强烈的使命 感、责任感、光荣感和自豪感,热爱自己的工作,忠诚劳动,积极奋斗,知难而上,创 造性地进行劳动。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Druber)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 。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是受到一定的条件限 制的,如何用最少的资源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是现代企业正在苦苦思索的一 个现实问题。幸运的是,这个问题正被经济学家所解决。由于人力资源具有低投人高产 出的特征,它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识。海尔集团正是凭借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而取 得了成功和辉煌。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 自费雪于1906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以来,经过舒尔茨、贝克尔、明塞尔等人的 发展,人力资本理论不断丰富,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成为一门科 学,仅仅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而如今,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部门和行业。 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进步、越充分,其他一切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也就越进步、越充分。作为“资源小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日本,在国民 经济涉迂崩溃和资源、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能在短期内实现经济起飞,跃入经济大 国的行列,其奥秘就在于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采用“终 身雇佣+年功序列”制,具体有如下特点: 首先,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靠内部培训。日本企业具有用人上的相对封闭性, 内部培训是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方式。他们认为,高素质 的员工,只要经过培训,就能胜任所有工作。所以,在聘用员工时,特别强调基本素质 ,不注重个人具体技能。由于重素质而轻技能,在培训员工上要花很大功夫,日本企业 在员工培训上的投人是美国企业的25倍。培训时员工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的硬技能,还 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协调关系等“软知识”和“软技能”。这就决定了员工所 学到的知识在本企业继续就业能发挥作用,一旦离开就会失去,没有市场价值。这种方 式的好处在于,就业稳定性增强,员工不愿离开熟悉的企业,企业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培 养的员工,有利于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缺点是增加了培训费用,阻滞了员工的 流动,难以实现社会范围内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其次,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情感式色彩。日本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关系,重视它有 弹性的制度安排,组织结构具有含蓄的职务主义,侧重于靠人对企业进行控制。一方面 有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和含蓄的控制。企业更侧重 于通过树立信仰,灌输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使其自觉地与企业目标 和要求保持一致。企业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情感上的互动,是管理的 主要手段。日本企业允许而且鼓励员工在精通本职专业技术同时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实 行工作转换制。这种手段的好处在于,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员工的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 ,满足了个人爱好和兴趣,有利于专业的深化、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技术上的创新与开发 ;缺点是内部容易形成家庭主义纠纷、姑息迁就、公私混同等弊端。 再次,在人力资源使用上,采取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日本企业具有保守性和排他性 ,有新的工作需要时,一是从学校吸收,二是尽可能通过内部调节来满足。因为从劳动 力市场上招聘的人员,或许具备新工作需要的硬技能,却大都不会拥有在企业工作需要 的软知识和软技能,重新培训已具备软知识和软技能的员工再去掌握新的硬技能,比起 招聘外人来得快捷、划算。因而日本企业人才使用的人口狭窄,进入企业必须从基层干 起,通过按部就班的培养过程,逐步了解企业、认可企业、完善自身、创造效益,求得 提拔重用。对人的评价与提升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和渐进式的方法,不以一时一事取人 ,侧重于全面、历史地考察。这种用人原则的好处在于能够比较客观深入地对人做出评 价,鼓励人们踏踏实实工作,树立长远的 工作观念,避免短期行为,保证人才选拔的正确性;缺点是缩小了人才选择面,不利于 吸引外部人才,不利于企业人才结构的优化。 最后,在人力资源激励上,以精神激励为主。日本企业在重视使用外部激励同时,更 多地使用内部激励,发挥内酬的作用。采取“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制度,“终身雇佣” 即不轻易解雇工人,即使企业处于困难时期,宁可放假、停工也不会将工人赶出工厂, 除非员工犯了严重错误或触犯刑律.才会解职。“年功序列”制是日本企业内待遇制度的 基本特点,工资与员工服务年限密切挂钩,而且在干部提拔和晋升制度中都规定有必需 的资历条件。领导与员工之间,雇主与雇员之间,以及员工之间,除了工作上互相配合 。通力协作外,还注重不断增强相互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努力创造一个友好、和谐和 愉快的气氛。使员工有充分的安定感、满足感、归属感,在工作中体味人生的乐趣和意 义。企业还吸收员工参加管理,使员工不但对企业经营状况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而且能 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发表意见,形成合作性的劳资关系。物质激励体现在弹性工资上,工 人收人的 25 %左右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得到的红利。这种措施好处在于,精 神激励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工资成本的灵活性使日本企业无需大批解雇工 人也能比较容易地度过经济不景气难关;缺点是淘汰率低容易影响员工进取心,集体决 策影响决策的果断性和时效性。 六七十年代,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经济发展和企业扩张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此时日本的发展非常迅速。但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国内企业竞争加剧,日本经济增长 显著减慢。同时,世界技术革新加快,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为先导的新 技术冲击着整个产业界,加之日本国内高消费、高学历、高龄化的变化,很快暴露了“终 身雇佣+年功序列”体制的一些弱点:其一,“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体制在保障员工的安 定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员工个人之间的竞争,而且设置资历条件,有可 能妨碍年轻员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在当前新技术革新的形势下,劳动技能日益不依靠 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员工技能与年龄、资历不一定成比例,使“年功序列”制日显不合 理;其二,“终身雇佣”制的特点之一是在企业内部通过教育培训,使应届毕业生成为合 格劳动者,因此形成技术力量的过程很长,这对于技术继承性很强或长期发展型的行业 还看不出什么不 利,但对于技术更新较快的领域就显得过于迟钝,因为它要求企业准确地做出长期技术 展望,先期培训人才,而这是难度很大的决策,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顺利完成。正是这 种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导致了90代以来日本经济的衰退。 相比之下,美国较早地形成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例如 IE(工程管理)、QC(质量控制)VE(价值工程)、QR(运筹学)等,取得了十分显著 的成绩。美国企业普遍实行的是“劳动契约+能力待遇”制,其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特点为 : 首先,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美国企业具有组织上的开放性 ,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作用。作为需求方的企业,几乎任何时候所需 的任何人才,都可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规范的程序招聘,或通过有目标的市场竞争, 从其他企业“移植”;企业过剩的人员,流向劳动力市场。作为供给方的劳动者,会根据 自身条件选择职业,即使从业后对自己潜能有了新的认识,或有了更理想的工作,也会 从容迁移。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只是简单的“劳动契约” 关系,没有过多的权利和义务约束。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通过双向的选择流动,实现 全 社会范围内的个人、岗位最优化匹配;缺点是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差,不利于特殊人力资 本的形成和积累。日本企业的员工,有7O...
02.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doc)
 

[下载声明]
1.本站的所有资料均为资料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权的,请来电指出,本站将立即改正。电话:010-82593357。
2、访问管理资源网的用户必须明白,本站对提供下载的学习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
3、本站保证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原样”提供,本站未做过任何改动;但本网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网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未经本网站的明确许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链接本站下载资源;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站。本网站对其自行开发的或和他人共同开发的所有内容、技术手段和服务拥有全部知识产权,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坏,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传资料,请点我!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