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商局本周发布首个《经纪人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北京经纪人总数已突破1万户。其中,数量最多的房地产经纪人“信誉度最差”,被投诉最多。(3月2日《北京晚报》)
现实的看,当然是由于楼市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房地产经纪人发展,因此,房地产在北京经纪行业中数量最多,有10114户,占78.95%。而房地产经纪人也是被吊销或注销最多的,涉及房地产中介的投诉包括,信誉度不高、乱收费、欺诈、不明示经纪人身份、不备案等等。
这种事实上的最多与最差,看起来存在一种密切的相关,而且仿佛是因为数量最多的原因,才会有口碑最差的结果。如果就概率的或然性推算,这个结论似乎还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是,如果说中国农民数量最多,因此得出中国农民口碑最差的结论,又显得非常的荒唐。简单的归谬就可以发现,最多与最差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正相关联系。
经纪人通俗的说是“一手托两家”,实质上就是利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从而赚取利益的中间人,这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社会分工,其作用和责任本来非常重大,同时,“信誉”也是经纪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本钱之一。然而,假如任由“人性恶”的观念泛滥,加之社会规范不完整的话,“信誉”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大多要败下阵来,这已不再仅仅是人性弱点的表现,更多的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问题造成的代价。
根本上说,房地产经纪人何以“信誉度最差”,与长期以来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规范状况存在正相关。土地市场中各种腐败,房地产开发商的各种违规、违法,势必成为房地产经纪行业的榜样。基于利益目标的考虑,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人都不会轻易的放弃尝试,负面的示范效应成为房地产经纪人“信誉度最差”的催生因素。另外,如同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实际那样,违法的成本不足以遏阻违法行为,自然让“信誉”的良币无法发挥正常效用,失信的“劣币”反而会越来越有市场,当然会形成驱除“信誉”的恶性现实。
房地产经纪人只不过是整个房地产市场供应链中的环节之一,数量的多少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信誉度”如何则反映自身约束的自觉性和社会监管的力度。只有出现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那么房地产经纪人数量越多才越会给公众带来更多优质服务,出现如此的正相关也才是公众的福音。
上一条: 林木必须穿上“保险衣”
下一条: 房价下降还远未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