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是管理的“调味品”


管理的协调职能就像一道佳肴美味的调味品,调好了佳肴就美味,协调不要就会把佳肴浪费了,最终美味也享受不到了。那什么是协调呢?企业不协调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达到协调呢?它的意义、种类、方法有哪些呢?



一、协调的概念



协调是管理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是通过动态的组织和调节工作,对组织活动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加以衔接与结合。使其达到和谐、统一和平衡,以确保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活动。简言之,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企业管理过程是一种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运动过程,协调是其中重要环节。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要想适时有效地做好协调管理工作,除了正确认识协调的意义和作用外,还要对存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种种不协调因素进行准确的分析、正确的认识,采用适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有效的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协调是企业管理的润滑剂。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大多是协调问题,做好协调是企业管理永恒的突围方向之一。关于协调,虽然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之间的职业道德素质、行事作风和沟通方式有关,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上,如果忽视协调化,同样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管理“不顺”问题。



从协调的内容分,可以分为计划协调、政策协调、工作协调、人际关系协调和利益协调等等。



二、企业管理中不协调的原因



(一)企业组织系统自身的原因



这种情况经常可见。由于许多企业的管理是多层次、多结构的,在经营上都有经营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各层次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十分密切,而且比较复杂。因为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以及工作人员都有各自的职责要求,时而会出现不协调甚至于发生冲突的现象。要使其步调一致达到高效率运转,就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协调。



(二)管理的运行过程中的原因



随着企业改革的发展,新情况不断发生,组织结构及组织成员都可能出现新的不协调现象,从而使企业各种关系和比例发生变化。领导者的预见、预测同现实的发展,总有一定差距或矛盾,这就要对预见、预测而制定的决策、措施和实践活动等做出一些必要的变动调整,促进工作向积极有利的方面变化。



(三)市场发展的原因



企业既受市场制约,但是又要密切地为市场服务。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是具体又明确的,企业必须适时调整满足市场的要求,这样必然会在企业里产生诸多不协调问题,原先的决策、措施和实施方式可能会不适应。



(四)人为因素的原因



除了客观的原因之外,人为因素是企业管理内部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各种情况:



1.员工认识不一致



由于企业员工思想觉悟世界观、智力学历水平、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会不同。这种思想认识上的不一致,往往会导致行为上的不协调。



2.员工的地位和职责不同



在企业中,包括领导者和普通员工,位置、职责、工作内容不同,在考虑问题和处理工作思路方法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配合上经常会出现不合拍,引起各种不协调。



3、个人情绪和自身管理不当



当员工在个人的某些需求因某些客观的原因或者领导工作的缺失,比如奖金、福利、提升、评优等没有得到兑现或满足时,不能正确的对待而产生了情绪波动和消极行为,引起了工作中新的不协调。



企业领导如果处事不实事求是、奖罚分明、分配不合理,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挫伤积极性,也是造成企业管理混乱、影响企业正常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



(五)领导者管理职能发挥不当的原因



企业各部门工作目标关系不明,方向不一或计划不周,实施不力,也会出现不协调现象。从计划到组织实施,从检查指导到总结评价,如果各环节衔接不紧,甚至相互脱节,比如执行计划时,只管组织实施,而不进行及时检查、总结,忽视必要的信息反馈,就难以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从而造成组织运行的不协调。还有多头指挥、分工不明确、处理问题不果断或不冷静,也会造成不协调。



三、怎样进行有效的协调



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的水平就是协调的水平,领导的艺术就是协调的艺术。领导的协调能力与领导者自身品德修养、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作风方法等密切相关,要提高协调能力,领导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协调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只要实施管理,就必然产生协调。许多人对协调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需要由专门的部门(比如由公共关系部门)来进行,或者别人进行协调,忽视了自己和本部门的协调作用,等待其他人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这种态度是被动协调。主动的有效的协调要做些什么?



 


(一)合理分工



分工要合理。只有合理的分工才便于协调,明确岗位,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统一领导下的相互配合、和谐运转。



分工要科学。要按照系统论原理分工,使每一个具体目标都要成为企业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完整的体系。



用人要适当。要根据人的业务能力、爱好特长、经验水平,从工作需要作出合理安排,做到量才授职,用人要用其长、避其短。



授权要合理。授予部门和下属要使他们能够在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开展工作,还要注意能否让他们所接受和创造性开展工作。



(二)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协调的基本原则,就是统一规范化、兼顾全局。不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样复杂的具体工作都要心中有全局,全面安排,统筹兼顾,不能以偏概全、顾此失彼。还有在全面安排、统筹兼顾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善于解决主要矛盾。更要兼顾集体和职工的个人利益。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提倡大局观念。



(三)建章立制



企业领导协调的重要手段和工作方法之一是加强规范化管理。制定并完善各种岗位规范责任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约定俗成,这是企业管理工作有机配合、协调运转的重要保证。在制度内容的设计上既要考虑内外各种因素的调和,并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还要考虑到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归类准确,不重复罗嗦。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要清晰明了,避免多头指挥、越级指挥和越级汇报。



(四)情感沟通



情感沟通是协调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是为了增强有关部门及人员之间了解、消除误会和矛盾。使组织成员在认识和行动上能保持和谐一致。职业经理人处事,特别是在协调过程中,一定要公正公平、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以诚待人。不分亲疏远近,应当一视同仁。这就是个人魅力的综合表现。



(五)互利互让



协调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涉及的被协调各方的精神和愿望。这里说的精神就是来自于共同目标的认识。愿望就是所付出的努力能否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要求管理人和发生矛盾或纠纷的各方本着互利互让的态度应对协调。



四、协调的意义



前面我说了协调的概念和重要性,那么协调的意义是什么呢?有一位名人说过:领导工作有60%是用在各方面的协调上。可见协调在领导所有工作中的比重了。有人说:放对了位置的“蠢才”就是人才,放错了位置的人才就是蠢才。这句话虽然算不上科学,却深刻地说明了协调的意义。协调的意义在于体现为四种功能:



(一)合力功能。通过协调使员工们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这种团结合作的合力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战胜的。



(二)互补功能。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经历、知识、能力、性格等各有差别,各有短长,通过协调能使员工互相之间取长补短。



(三)团结功能。通过协调使单位内的各部门、各要素之间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开展工作。



(四)效率功能。协调可免除工作中的扯皮和重复,减少摩擦、冲突和内耗,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五、协调的种类与方法



协调,无非是对上协调、对下协调和平行关系协调。



(一)对上协调



与上级领导者的交往要适度。做到:



1.尊重而不恭维、亲近而不庸俗 、服从而不盲从。



2.要尽职尽责尽力而不越位,包括决策越位、表态越位、工作越位和场合越位。



3.创造性地执行上级领导者的指示。由于领导所制定的工作方针、计划、要求一般都是针对全局的,因此下级必须在领会这些方针、计划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对下协调



在遵循公正、公平、民主、信任、原则下,协调不分亲和疏;对下级也要尊重,善于听取下级完整的意见,维护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信任下级的积极性;公平、公正地处理纠纷;多作指导行工作,不能武断和责骂。



(三)协调平行关系



对平行关系,比如在同级领导之间、同是一个部门、同为一个业务或生产班组,要做到这样6句话,即:“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相互信任,坦诚相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诚恳沟通,增进感情”、“优势互补,通力合作”、“大处着眼,顾全大局”。



这里要特别讲一下沟通,因为沟通是协调的基础,同级之间良好感情的增进,首先在于主动沟通。实践证明,善于主动沟通者,都容易被对方理解和信任,彼此之间都“不设防”。相反,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彼此“各揣心腹事”,最容易发生心理冲突,造成“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一个主动者,首先敞开心扉,疏通情感交流的渠道。如此,对方也会逐步开启“心理门户”。这样“一来一往”,感情自然会逐渐增强。



把协调这一管理的“调味品”发挥充分,管理这道“佳肴美味”味就更美了,管理也就变成一种美滋滋的享受了。


上一条: 慈父关爱式企业文化

下一条: 如何表扬效果好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