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的领导艺术

  培训讲师:朱立言

讲师背景:
姓名:朱立言职称或学历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领导理论与领导艺术。主要作品:著作:《社会转型中的观念形态》、《现代管理中的心理与行为》、《智 详细>>

    课程咨询电话:

变革时代的领导艺术详细内容

变革时代的领导艺术

变革时代的领导艺术
(授课提纲)
中国人民大学 朱立言
1. 对领导的认识
领导是一种职业,也是一门专业。领导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最早从社会实践中分化
出来的独立的职业。群雁高飞头雁领,领导是最重要的职业,领导决定组织的成败,决
定组织的效率。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在《领导论》中,指出领袖起“关键作用”,中国
党和政府定义各级领导为“关键少数”。领导又是高危职业,领导工作充满风险。既有事
业成败风险,如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又有个人舆论风险、人际关系风险、自身安全风
险。

任何职业同时又是一门专业,术业有专攻,领导也是一门专业。要熟悉领导活动的规律
和特点,把握领导活动的游戏规则,具备领导活动所必须的自身素质。各国的文化典籍
,甚至民间传说中,都充满了关于领导及领导经验的记载。如中国的《春秋》、《国语》、
《尚书》、《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中国历来重视为官
之道,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都注重对领导干部和领导人才的培养。领导者的成长是
实践历练和自觉学习相辅相成的,学会做官和学会做人是同一个过程。
2. 领导对象
据美国领导学家统计,世界上关于领导的定义有350多种,领导者的定义有16
0多种。著名学者彼德·德鲁克指出:“领导者的唯一定义是其后面有追随者。一些人是
思想家,一些人是预言家,这些人都很重要,而且也很急需,但是,没有追随者,就不
会有领导者”。(《未来的领导》)。用追随者定义领导者,是具有时代精神的概念,不同
于过去所用的被领导者的概念。

被领导者是天然存在的,而追随者是领导者靠自己的魅力和努力争取来的。这说明领导
者是一个主动者、创造者、发动者的角色。领导者要主动工作,创造追随者,发动追随
者。与领导者相对应的追随者既包括组织内部成员,也包括组织外部成员;既包括领导
者的下属,也包括领导者的上级。领导的核心含义就是引导和影响,包括引导和影响上
级。领导工作包括上下左右各个方向,上级关系不是经常的、大量的,但却是最重要的
,这是领导学研究得出的结论。

领导者是多种多样的,从理论上概括,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群体和社会生活中自
发产生的。指没有明确的领导职务,也不处在正式领导岗位上,但发挥了领导作用的人
。这是广义的领导者。另一类是经过选举或组织任命正式产生的,即经过合法的途径产
生的。指处在正式领导岗位上,有明确的领导职务,行使领导职责的人。这是狭义的领
导者。
从宏观上考察,自古以来领导者的成长主要有三条道路:1、读书,学而优则仕。如
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通过教育培养、造就、选拔领导人才的典范。2、参军。军队是国家
的主要成份,国家的各级领导往往出自军队,来自军人。现代国家都有军人转业安置制
度。3、经商,商而优则仕。随着资本主义兴起,市场经济发展,这成为领导者成长的又
一道路。商界和政界是互相开放的,由商界进入政界,由政界也进入商界。
3. 领导角色

“本色做人,角色做事”。好官肯定是好人,好人不一定能成为好官。从理论上概况,领
导要扮演和完成两种角色:任务角色和社会角色。任务角色就是完成组织的工作任务,
实现组织的工作目标;社会角色就是协调人际关系,建设团队,实现人在团队中的全面
发展。任何领导者都要面对这两个方面,既有智商,又有情商;既是业务专家,又是政
治家。
“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必读曾国潘”,经商和当官,都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世代
传承值得人们修习和研究。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质,是处理利益关系,马克思说:“人们奋
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领导者是政治家,“政治就是利益的分配”,领
导者是分配组织资源和组织成员利益的人。要处以公心,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善
于从对方的立场审时度势,换位思考。专家型的领导,专业技术部门出身的领导,往往
重业务,轻视人际关系,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专业是最重要的,甚至把个人的专业兴趣
、价值偏好凌驾于组织目标之上。这需要转换角色,从业务专家转化为政治家。可参看
马基雅维里的著作《君主论》,商务印书馆出版。

对公共行政领导者和工商企业领导者进行比较研究。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是社会生活的
两大领域,社会进步的两大机轮。二者存在一系列原则区别:1.二者追求的价值不同
。前者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后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2.二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
同。前者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后者提供本企业的特殊产品和特殊服务。3.二者
行使的权力不同。前者行使公权力;后者行使私权力,又称协议权力。

由于上述不同,公共行政领导者和工商企业领导者有如下差异:1.任期;2.工资;
3.自身素质;4.工作方式;5.人事权限;6.大众传媒;7.绩效评估;8.公
共监督。
4. 领导职责
沃伦·本尼斯指出:“领导就是创造并实现梦想”。(《华伦·本尼斯领导艺术全书》)
。约翰·科特把领导归纳为以下三层含义:1.确定组织发展的愿景与前进目标,制定进行
变革的战略;2.联合群众,形成联盟,对远景目标达成共识并投身于实现这一目标;3.
激励和鼓舞,调动追随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克服遇到的障碍。(参见《变革的力
量》)。从上述含义出发,领导者的职责可概括为四项:1.拥有愿景;2.提出战略;3.形
成联盟;4.激励鼓舞。
毛泽东论述领导职责的四句话具有经典意义:1.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2.了解
情况和掌握政策;3.领导就是预见;4.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从中国领导学的
层面出发,用我们习惯的语言表述领导者的职责,可概括为五点:1.领导决策;2.领导
用人;3.沟通和协调;4.示范和激励;5.思想政治工作。
把握领导职责,要分清领导与管理的差异。管理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
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管理的对象是人、财、物、时间、空间。管理是配置资源,维持秩
序的。各个组织内都有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计划、组织、控制。管理主要通
过规章制度,而不是自身示范。
5. 领导与管理的差异
领导与管理是两个基本概念,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是讨论一
切领导问题和管理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当前实践中和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领
导与管理的关系,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1、领导与管理不分,两个概念交替使用
。2、管理是一个更大的范畴,领导是其中的一个职责。通常讲管理有四种职责:计划、
组织、领导、控制。这是管理学界比较成熟的观点,占统治地位的观点。3、领导是一个
更大的范畴,管理是其中的一个职责,是完成领导的任务。这是领导学界一些专家所持
的观点。4、领导与管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范畴,而不是从属于对方的一个组成部分。它
们各有自己的执行系统,有独立表达的话语。这是新兴并日益成熟的观点,代表人物有
美国的约翰·加德纳、沃伦·本尼斯、约翰·科特等。
这里按第四种观点阐述,对领导与管理的差异主要指出如下五点:1、领导是做正确
的事,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这是沃伦·本尼斯说的,二者职责不同。领导是决策,管理
是执行。领导要抬头看路,管理是低头拉车。2、管理是维持秩序,领导是带来变革。这
是约翰·科特说的,二者功能、体制不同。如历史上的皇权和相权,现代企业制度的董事
长和总经理。3、领导者是走在队伍前边的人,管理者是分布在队伍中间的人。二者角色
不同。领导者是人格领袖,是组织的旗帜和榜样,主要通过人格魅力和自身示范进行领
导。4、管理无情,领导有情。二者风格不同。管理以统计为基础,管理是科学。领导不
但是科学,更是艺术,世界上没有相同的领导者和领导模式。5、管理者是一次出生的,
领导者是两次出生的,这是哈佛大学教授扎莱兹尼克讲的,二者成长的道路不同。管理
者可以培养出来,在管理岗位上再竞争,从中产生领导者。约翰·加德纳指出:“领导可
以教会吗?回答是肯定的:可以,但不是全部。领导的很多特质都是可以教会的,但是
,教不会的那部分也很重要。”(参阅约翰·加德纳著《论领导力》),高级别的领导是多
次出生的。
领导力开发和领导者成长的道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领导力开发的途径是内容
,领导者成长的道路是形式。据美国领导力专家杰伊·康格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阶段:1
、先天遗传因素;2、早期生活经历;3、学校教育;4、工作场所的经验;5、机遇与运
气。总之,领导力的开发,领导者的成长,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实践综合作用的结果,而
后天实践是主要方面,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
6. 领导追随
在领导活动的上、中、下三层关系中,上级的关系不是经常的、大量的,但却是优
先应该注意的。上级关系的重要性可以指出如下三点:第一,上级的信任和支持是做好
工作的重要条件。第二,处理好上级的关系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第三,上级关系
如何关乎到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
与上级相处,处理好上级关系,这里指出基本几点:1、做一个服从领导的追随者。
“服从乃领导之母”,这是组织原则,也是下级的天职。2、做一个积极乐观的追随者。积
极乐观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人格魅力。领导者有时不自觉的把下属划分为“圈内人士”和
“圈外人士”。工作中积极乐观的人,包括外向型性格的人,往往进入圈内。3、自己的问
题自己解决,不要推给上级。所谓“自己的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工作职权范
围内的工作问题;另一方面是权限之争、人际纠纷的问题。上级领导被迫中断自己的正
常工作去解决下级提出的问题,不但耗费他的时间,浪费他的精力,而且降低他的工作
效率。
七、领导方法
领导工作必须讲究方法。领导方法是领导创造性实践中所积累、形成的有效的工作
模式、程序。领导方法多种多样,不断创新。其中,请示汇报是领导工作中的第一要务
。要重视请示汇报,建立请示汇报的工作制度,通过请示汇报建立上下左右的工作联系
,建设团队,抓任务的落实,推动工作的进展,培养团队人才。
向领导请示汇报的必要性,可以指出一下三点:1.及时得到领导的指导和帮助,提
高效率,减少失误;2.提升局部工作的意义,纳入全局;3.这是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的
最通常的途径,最自然的机会。请示汇报的基本要领总结如下:每次请示汇报都要认真
准备,抓住中心,言简意赅,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为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请示汇报的
形式,要服从于请示汇报的内容。当前最便捷有效的请示汇报方式,是手机短信。





 

朱立言老师的其它课程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