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道法之争及其现代意义
儒墨道法之争及其现代意义详细内容
儒墨道法之争及其现代意义
儒墨道法之争及其现代意义
培训受众:
企事业单位职工培训
课程收益:
掌握国学智慧精髓,提升人文素养。
课程大纲:
儒墨道法之争及其现代意义1. 从西周礼乐文明到西汉独尊儒术 诸子之学:王的智慧;诸史之学:王的业绩2. 内容提要 总论:儒与儒学 第一节:儒墨之争;第二节:儒道之争;第三节:儒法之争 结语:四家争论的当代意义(九流十家)3 儒与儒学 总论 1.说“儒”:《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 《汉书•艺文志》: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4 2.“宗师仲尼” 2.1.殷人后裔的冷静立场 《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 商末三位贤人:比干、箕子、微子启。 孔父嘉-华父督 “而丘也,殷人也”(《礼记•檀弓上》)5 2.2西周礼乐之邦的文化熏陶 周公“制礼作乐”后代封于鲁 “周礼尽在鲁矣。”(《左传》昭公二年) 鲁“犹秉周礼”(闵公元年) 防叔-伯夏-叔梁纥-孔子 “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矣!”(《论语•述而》)6 2.3 仁者:爱人 樊(须,字子)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阳货》)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正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负面:“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仁,致中,依位“允执其中”中庸:达到主客观善的极致。7 2.4 克己复礼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8 2.5孔门四科与儒学传承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政事:冉有、季路。 言语:宰我、子贡。 文学:子游、子夏。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儒墨之争第一节9 1.说“墨”姓墨、刑墨、绳墨、色墨10 1.1 墨子生平 墨子,名翟,其先宋人,常居鲁国;约生于孔子卒后十余年;卒于孟子生前十余年。111.2 手工业阶层代言者 活跃的“士阶层” 统治者:诸侯、贵族、大夫、士 平民:士、农、工、商 奴隶 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比于宾萌,未敢求仕。 ——《吕氏春秋•高义》 贵物贱人(楚惠王)12 1.3墨学的影响力 《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文以挑战儒的世界:兼爱 武以挑战王的天下:非攻13 2.仁爱-兼爱 仁爱:性也。兼爱:圣也。 《兼爱》篇:“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贵义》篇:“万事莫贵于义”14 3.墨学“十大纲领”“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墨子•鲁问》) 天志、明鬼、尚同、尚贤、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兼爱、非攻。15 4.儒家的反击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滕文公下》“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於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於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滕文公上》16 5.遥远未知的征途 庄子: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天下》) 儒道之争 第二节17 1.老子萍踪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8 2.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章)混沌与创生。 为学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或损,以至亡为也。亡为而亡不为。(楚简本乙)19 3.文化的反动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20 4.庄子的“坐忘”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它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 “ 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大宗师》)21 5.“孝”的境界 《天运》云: “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 “至仁无亲”22 6.相忘于江湖 庄子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大宗师》 儒法之争 第三节 23 1:人性是个问题1.1孟子性善说(参见《告子》)孟子的性善论停留在人的社会属性上,指出了文化的原生态功能。四端说 24 1.2荀子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荀子•性恶》积学成圣、修礼而王。 荀子的性恶观,深入到了人的动物属性。强调了文化的次生态功能。25 2.“霸道”的理论家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解老》、《喻老》) 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26 2.1仁爱论之批判 故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圣人权其轻重,出其大利,故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 ——《六犯 》27 2.2复古论之批判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 28 2.3家天下之批判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子暴子也。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五蠹》家天下,公天下;血缘解体后看到的景象。家国不两立。29 3.说“法”“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韩非子•定法》) “先王胜其法,不听其泣。”(《五蠹》) 结语:儒墨道法之争的价值 30 儒学关键词 仁:同情;义:公正;礼:秩序;智:权变;信:准则 儒墨之争:私情与公理之争;儒道之争:群体与个人之争;儒法之争:教育与惩戒之争文化重建中对接的通道。
王小雍老师的其它课程
话语哲学——管理中的权力与情感法则 02.13
话语哲学——管理中的权力与情感法则培训受众:企事业高管。课程收益:掌握话语罗盘,强化对话语交换中的权力与情感生成机制的认识,掌握批评、赞美、同情和自嘲等话语类型的使用原则,在话语安全的基础上成为话语达人。课程大纲:1.话语圈外围圆圈代表语言的本体,各种类型、层次、向度的语言全部蕴含于其中。话语圈是一个自足的范畴,话语本身的内部逻辑关系是自成体系的,构成了可以
讲师:王小雍详情
- [潘文富]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推进
- [潘文富]中小企业招聘广告的内容完
- [潘文富]优化考核方式,减少员工抵
- [潘文富]厂家心目中的理想化经销商
- [潘文富]经销商的产品驱动与管理驱
- [王晓楠]辅警转正方式,定向招录成为
- [王晓楠]西安老师招聘要求,西安各区
- [王晓楠]西安中小学教师薪资福利待遇
- [王晓楠]什么是备案制教师?备案制教
- [王晓楠]2024年陕西省及西安市最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21185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20265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9068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252
- 5员工守则 15479
- 6软件验收报告 15418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5132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4573
- 9文件签收单 1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