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详细内容
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课程大纲
一、胜任力胜任力的含义
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案例:美国如何遴选文化外交官
二、胜任力的构成
1、胜任力的构成
个体特征分为五个层次:
知识(个体所拥有的特定领域的信息、发现信息的能力、能否用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技能(完成特定生理或心理任务的能力);
自我概念(个体的态度、价值观或自我形象);
特质(个体的生理特征和对情景或信息的一致性反应);
动机/需要(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案例:胜任力模型的洋葱结构和管理者的选拔
案例讨论:A公司的中层的麻烦事
2、优秀中层的胜任力构成
案例:万科客户经理的胜任力模型
讨论:万科胜任力模型的优点与不足
3、素质与绩效的驱动关系
三、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应用
1、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2、素质模型的应用举例
素质模型如何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
胜任力评价技术及其应用
案例研究:从王熙凤进宁国府看企业领导岗位的核心胜任力
管方欣老师的其它课程
管理者自我管理系列专题 02.13
课程大纲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的前提导入案例:关羽的悲剧1、自我认知的内容互动:剖析自我现状(管理游戏)2、自我认知的途径视窗法、投射法、比较法、自省法3、正确的认识自我,寻找自身的潜能与资源案例讨论:自知之明与不受欢迎的约瑟夫小节:认识自我,发现个人与组织相互依存的意义和价值目标管理:艰难的平衡导入案例:马羚的困惑1、管理者目标管理的四个维度2、目标的互扰与平
讲师:管方欣详情
管理中的沟通技巧和艺术 02.13
课程大纲一、沟通的涵义、渠道和作用(一)沟通的涵义沟通是指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的过程。沟通的要素(2H5W)包括:目标(Whytocommunicate);信息源(WHO);受众(Whom)环境(Where);信息(What);媒介(Howtodeliver);反馈(Howtobeunderstood)。案例:英国首相布莱尔北
讲师:管方欣详情
- [潘文富]销售业绩不好时的反思点
- [潘文富]烟酒店一定要靠卖酒赚钱吗
- [潘文富]薪资考核的初步改善措施
- [潘文富]新开门店的白板期要做些什
- [潘文富]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推进
- [王晓楠]辅警转正方式,定向招录成为
- [王晓楠]西安老师招聘要求,西安各区
- [王晓楠]西安中小学教师薪资福利待遇
- [王晓楠]什么是备案制教师?备案制教
- [王晓楠]2024年陕西省及西安市最
- 1社会保障基础知识(ppt) 21212
- 2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ppt) 20289
- 3行政专员岗位职责 19090
- 4品管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 16294
- 5员工守则 15496
- 6软件验收报告 15434
- 7问卷调查表(范例) 15164
- 8工资发放明细表 14594
- 9文件签收单 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