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如何算清“糊涂账”

 作者:鲁志峰    243

Q: 因为在原公司干得不开心,我准备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但原公司一直拒绝给我办理劳动关系转移手续,理由是我曾经借过公司3000 元钱尚未归还。当时这3000 元钱用于我们部门的活动,活动经过了公司的批准,但钱是以我个人名义借出来的,我自己也忘了当时为什么会这么做。请问,公司以这3000 元钱为由扣留我劳动关系的做法是否合法?我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江苏 薛先生
  A: 如果劳动合同中或公司规章制度中有关于“职工与公司的经济纠纷没有处理完毕的,劳动关系转移手续不予办理”的内容,单位可不办理有关手续。如果没有,单位则应当在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后30 日内将劳动关系依法转移。但对于该转移劳动关系而未转移的问题,就目前来说,还不能借助法律途径解决,因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都不予受理,你最好通过协商的方式与单位解决。至于3000 元钱该不该归还,公司虽然批准了该活动,但你有义务说明并提供支出凭证来证明钱的去处,否则公司要求你承担责任是有一定道理的。
  Q: 我已经在北京的一家物业公司工作8 年了,负责消防和安全工作。因为个人原因,我想提前离职。我是否可以获得赔偿?在我工作期间,周末和节假日都没有休息过,单位也没有安排过补休。而且周末上班是按照平时工资支付的,而春节放7 天假,前3 天是按照平时工资的三倍支付,但后四天还是按照平时工资支付。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
      北京 小张
  A: 根据劳部发[1994]481 号《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5、6、7、8、9 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前提是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不但不能获得经济补偿金,还有可能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如果你以用人单位不按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就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同时,如果你是农村户口,即使不愿续签合同,终止合同时,单位也有义务向你支付生活补助费,标准为每工作1 年有1 个月的标准工资,最多不超过12 个月。在加班费支付方面,公司的做法不符合《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保护时间为两年),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期限为60 天)。
  Q: 我的朋友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出车时遇到抢劫,后被杀害,现在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抓获,我朋友也获得了工伤保险赔偿。他妻子正好有孕在身,请问在工伤保险赔偿方面,我朋友的妻子能得到什么样的补偿?胎儿是不是也可以得到一些补偿?
      北京 戚先生
  A:《工伤保险条例》第37 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丧葬补助金为6 个月的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48 个月至60 个月的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而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根据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人为30%。 关于供养亲属的界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第三条规定,配偶作为供养亲属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由丈夫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二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55 周岁以上。如果你朋友的妻子不具备上述条件,就不能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至于说胎儿,由于不具备“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这一条件,因此出生后不能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 鲁志峰
 糊涂账 离职 糊涂 如何

扩展阅读

勤劳致富只是说说而已,其实大家更喜欢的是一夜暴富。国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总喜欢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对物质对金钱对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说是穷怕了。另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员工的价值主要就是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的背后,两大支撑因素,一个是会不会干的技术问题,一个是想不想干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的背后,又牵扯到待遇、企业文化、同事关系、内部氛围、对公司及管理层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详情


如今中国网民上网的主流行为已偏向移动化,用户的媒体消费形态也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

  作者:李欣详情


3G门户旗下GO桌面品牌,被打造为一个活泼有趣、自信睿智、年轻专业、不断创新进  取,真诚对话的掌中“极客”形象,并走出国门,得到了全球用户的关注和赞许。  受邀参加Google I/O大会前夕,3

  作者:李欣详情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从品牌传播到落地销售,从新车上市炒热概念赚足眼球,到引导用户实际到店进而购买,是一个长期而漫长、体系化整合传播的过程。在80、90后汽车消费主力军关注的众多内容载体中,视频能够最直

  作者:李欣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