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健康度量方法:人类极限法则 艾莫

惊恐 迟钝 奋勉 适应 贯通 

                      惊 恐



当遇到问题,觉得没有能力解决时,人们就会感到惊恐。惊恐致使人们不知所措,对如何处理所遇到的情形毫无信心,也无法控制和依赖自己。



或许有一天夜里,你在荒野的一个不知名的公路上驾车,车胎瘪了,在此之前你从没有换过车胎。一开始你可能会产生某种惊恐,放声大哭,或下车行走,先是朝这个方向,接着又朝那个方向,或许你歇斯底里大发作,对着夜空叫爹骂娘,又冲着车胎、路上的钉子大发雷霆,搞得自已精疲力竭,但这些精力只是消耗在发怒、挫折、困惑、冲突之中,对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毫无益处。 



在战场上那些惊恐的战士有时候会站立起来,走入枪林弹雨之中。精神病院的大多数病人,他们的精神完全处于惊恐状,无法确信他们会不会加害别人,他们的行为难以控制,没法预料。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在这时或那时体验到惊恐,尤其是当我们来到他乡或遇到不曾解决过的问题,我们是否变得无可救药的关键要看我们处于惊恐状态的时间有多长,发生次数有多少。 



如果一天夜里,你的脚趾头踢着了家具,你就放声尖叫,在屋子附近单脚独跳了一阵子,甚至猛击墙壁,这可以说是惊恐的表现,不过并不严重(事实上只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反应),因为你面对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并不是显得无能为力。你不可能使你的脚趾头不踢着家具,你所能做的只是等候疼痛的消失。



另一方面,如果过了3个星期你仍然毫无节制地放声尖叫,埋怨家里人故意把家具放在你脚趾头要踢着地方,尽管疼痛早就消除,还是不断地数落家人和家具,那么你倒成了精神病院的候对象,因为你的惊恐持续得太久了,表现得太严重了。



有些人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对工作、人际关系、经济状况方面的惊恐之中,从这个问题徘徊侥歉鑫侍狻4永床恢雷愿米鲂┦裁矗迷跹攀帧K堑哪谛木拖裥蟹诓恍荨R悄惴⒕踝约捍τ谡庖蛔畹筒愦危敲茨阒荒艹桓龇较蚋慕灰惶岣叽砦侍獾淖匀绯潭取?BR>

                     迟钝



.如果你不能促使自己行动,不能采取措施,那么你就处于迟钝状态。这时候,你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按老一套”办事,要么按他人指点或强加的办法处理问题。就解决问题而言,迟钝通常是惊恐发作的结果。就感情方面而言,迟钝与沮丧、无趣相联系。如果沮丧长久而严重,无趣是“存在性”的——即无趣并不是由某一境况或事件引起的,而是贯穿于整个生活之中,那么就会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克尔凯郭尔在《非此即彼》一书中抓住了“存在性无趣”的实质:



我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我对骑马不感兴趣,因为这项运动太激烈;我对散步不感兴趣,因为散步太费劲;我对睡觉不感兴趣,因为,要么我将不起床)——但我对此也没兴趣。总而言之,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沮丧和无趣致使对一切都失去主动性。消极地躺在床上或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只是自怨自艾。众多的个人和众多的人际交往深受迟钝之害。他们觉得整个世界一片荒凉,想象不出怎样的变化才能导致实质性的差异,想象不出如何生活在更高层次。



对一般或“正常”人而言,迟钝远比惊恐有害和痛苦。如果你对所遇问题总是束手无策,那么你将过着所想想象到的最沮丧的一种生活,单调乏味,日益衰颓。人体之所以产生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最主要的原因或许不是来自工作或住地的变化,不是来自离婚,甚至也不是来自死亡,而是来自日复一日悬而不决的生活方式;不是由于知道了行动的方向,而是由于长期对生活的沮丧。迟钝使你的内心翻腾不休,不能宁静,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



如果你处于迟钝状态,只要你能迈出任何步伐,采取任何措施,都将有助于减少内心的不宁。让我们再回到在不知名的公路上荒野路中车胎瘪气的例子:你大声尖叫,脚踢汽车,诅咒路上的钉子,发泄心头的努气,此后你可能进入迟钝状态。迟钝持续再久,车胎自然还是不会修好。不过,如果你明白长期迟钝下去是无补无事的,那么你就会朝着心理健康的更高层次迈进。



                     奋 勉



“奋勉”的含义是“与某人某事奋斗”或“投入巨大的精力准备做成某事”。不管哪一种含义,雷达勉是有方向性和目标性的,含有努力干的意义,或许是为了消除自己的误区,或许是为了使经济有保障,奋勉并不意味着成功,但至少采取了行动,比惊恐或迟钝强得多。 



但另一方面,许多人经奋斗为主要模式,将整个生命投入到奋勉之中,但从来不曾实现什么。持续的或强制的奋勉事实上就是无时无刻的追求和向往,总是不停地使自己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不断地期待下一个目标,从事不会喜欢现状,因为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不充实。许多成年人和青年人遭受强制的奋勉——说得重一些就是“心急病”。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经常会有安闲自得、大功告成、快乐自在的时刻。但对于某些人而言,这是不可能的。有些奋勉者甚至不会享受休假之乐,脑子里一刻不停地惦记着所遗留的事情,惦记着回去之后得做什么事情,而回去之后就筹划记现在还有一年之远的下一次休假。



我们再回到荒野路中车胎瘪气的例子:或许你因来回不停走动而感到困倦不堪,于是就踱步回到汽车尾部的行李箱,打开箱盖,找出备用车胎和千斤顶,不过你不知道如何压千斤顶,如何卸车胎。你又走到百步以外的地方,看一看会不会住有人家,会不会有人来帮助你,过一会儿又走了回来,因为周围并没有村落,而且伸手不见五指,根本没法跟过路人搭腔。你朝一个方向走了10里路,结果既没有找到村落,又没有发现电话,接着又朝另一个方向尝试,到头来还是毫无所获。



你又回到汽车旁边,或许再度回到惊恐或迟钝状态,或许拿出千斤顶和备用胎,并粗略地思考一下如何根据说明书做一些合乎情理的尝试,但又放弃了念头,因为怕自己会放错千斤顶的位置,会装错车胎。你不停地奋勉——不是解决问题,仅仅是奋勉。奋勉固然不是充分的步骤,却是良好的开始,奋勉可以转化为适应,甚至转化为贯通,也可能再度回到惊恐或迟钝状态,或变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奋勉,何去体从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适 应



“适应”的含义是将就,不被问题捆住手脚,成为一个“善于调节”者。这似乎是这个世界中大多数父母和教师所指望的,不过“适应”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一步之差。熟悉钢丝锯的人一定能了解“适应”的内涵。钢丝锯是一种由弓形锯架和绷紧的钢丝锯条组成的用来将物体锯出复杂形状的锯,这就是说:“适应”的含义是“改变物体形状使得与另一者的开头相一致”——即适合于某种既定的开头或者说,适应于现成的模式。在心理学中“适应”的含义是高速到现状,即塑造自己的形象,使之与“平凡”或“正常”的社会向自己所提出的形象相一致。如果这意味着割舍自己的某些希望、梦想和抱负,如果这意味着委屈求全,放弃自己的喜好,如果你把这看作是“实在的生活方式”,那么你不得不为这种传统的“成功”付出代价。 



在学生的成绩报告单上,这样的评语屡见不鲜:“莉莉是个善于处事的女孩子,他于同伴非常合群。他善于安排学习,能够调节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她在学习与别人一个模样,以那些与别人从不发生纠纷的人为榜样。”



我们再来看看车胎瘪气的例子: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形,或许不可能把车胎弄好,但至少不会感到束手无策或过分不安。 



你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惊恐、迟钝或无效的奋勉,要不然,你可能立刻决定开始适应。在开头的几分钟你可能做了这样的推理:“周围并没有什么人,这条路很荒僻,。几个小时内不会有什么人来,如果我阅读千斤顶的使用说明,细心摸索,说不定在别人来到之前,自己就能想出解决方法。”或许你果断地决定:“我搞错的可能性太高,只会把事情弄糟,所以还是等待别人的来到和别人的帮助,这样,我可以在车厢里睡个通宵。或许你决定朝一个方向前进,即使走了20里路,找不到帮助者,誓不回头。” 



不论你的决定如何,如果你“仅仅是适应”,那么你的决定可能会落入“正常的”社会所期待的模式之中。如果你是个小伙子,从来没有换过车胎,你可能会觉得,不求助于人,自己想出解决办法,才能脸上有光,即使别人提出帮助,你也会谢绝。如果你是一个女性,总觉得换车胎是男人们的事儿,你可能根本不想自己解决问题,你就寻找男性的帮助,或者干等,直至男性的到来。



或许你应付自如,对这一情况基本上不存在误区。如果有人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你就谢天谢地,接受帮助;要不,你就阅读使用说明,进行某些尝试,想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或许你做出这样的决定:“不必着急,现在我困意正浓,良宵难得,应该到车里睡一会儿,要是还没有人来,就自己动手。” 



几乎所有的人都极为习惯地把适应看作是人类能力层次的顶峰,但是如果说“顶峰”存在的说,那么适应离“真正的顶峰”事实上还有十万八千里!



广义的心理学涉及到整个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难道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如何调节或适应人世间的问题或病症?适应的含义是将就,不被问题捆住手脚,成为一个“善于协调”者。这似乎是人世间的大多数父母、教师、政党领袖以及别的权威人物为其他人所制定的目标。



即使你是一个非凡的适应者,远比那些惊恐者、迟钝者、奋勉者强,即使你是总裁、校长,在地平线上还存在比这些好得多的境地,只要你寻觅相信自己能达到某个目地,你就能够达到。 



                    贯 通



亲爱的读者,就是我们要寻觅的境界!贯通意味着始终掌握自己的命运——即对生活中所出现的几乎每一种情况,你一个人就能决定应该如何处置,如何反应,如何感觉。



并不是说一个人在生活的所有场合总是处于贯通状态,或总是处于这儿所介绍的某一状态。在生活的历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反复不断地在惊恐到贯通之间徘徊,世界上最优秀的木匠,木刻家可能是一个惊恐的父亲,而“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私下可能长期苦于与职业分离,与妻子分居。但就给定的问题或场合布景方,我们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或高或低。在无误区至无限度范围内生活意味着在生活的大多数场、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贯通状态,小部分处于较低层次。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即我们所设想的无误区、无限度人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一星球,必定是凤手麟角。他认为“多数人是随从,少数人是精英”,只有特种人才能达到我所说的完全贯通的生活境界。 



让我们再回到车胎瘪气的情形。假定你处于贯通状态,即使从未遇到这样的情形,你也不觉得,这就是不能马上更换车胎的理由,你知道自己一定会想出解决的办法。尽管其中会有某些错误和失败,但也会有兴奋和奇迹,从而学会如何处理新问题,下次遇到瘪胎的情形,也就知道如何立即更换。 



你完全有信心控制这一局面,因为你对自己有坚强的信念,根本没有时间自悲或认为自已不能处置。你知道在汽车的小贮藏柜里搁着一本用户手册,里面有插图,还有循序渐进的说明。你踏上了解决问题的征途。



如果你处于贯通这一层次,那么你就把握了生活,把握了命运。能工巧匠——不,贯通的艺术家在这一层次产生创造和发明。 

上一条: 先慢后快的产品开发之路 高建华《不战而胜》连载

下一条: 职工持股公司制的经济学分析 彭琰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