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策划人认为宣传,特别是广告宣传将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尽管有许多暂时成功的案例来支持这种说法,但是这种观点未免有些片面,容易误导企业的战略,过分急功近利。为什么这样说哪?通常说来,对于有实力后发制人的超大型企业来说,因为实力雄厚,4P组合的选择余地较大,一来可以用创新产品占有市场,二来可以针对市场上即将畅销的产品通过广告攻势来后发制人。但是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国有和民营企业按世界标准来看大多属于中型企业)来说,如果不重视产品定义就只能跟着别人走,即市场上热销什么就生产什么,根本不做什么有前瞻性的科研开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的产品大同小异,差异性极小,到头来只剩下价格战和广告战这两招,结果是红火几年之后即落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缺乏后劲。这种依靠广告来打天下的方式短时间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长此以往就会误入歧途,无法适应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到来。这些问题的危害与影响在其他几个章节有更详细的论述,我们还是回到产品定义这个主题上来,从战略的高度来探讨一下如何推出一个成功的产品。
通常说来,一个产品的诞生可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可行性分析;第二阶段为产品定义;第三阶段为产品研制;第四阶段为小批量生产和产品推广;第五阶段为大批量生产和促销。在这5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是关键,一方面它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是否清晰,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如果进入第三阶段之后才发现有问题,其错误成本将急速上升,对企业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先慢后快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是对企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具体体现。那种一窝蜂上同一类产品的状况应当结束了,我们的企业不能再这样无休止地凭感觉折腾下去了。
一个企业的成败有几个关键点,一是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战略,二是理性地,稳妥地营造一个平衡的4P,三是建立完善的评估和奖惩体系。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第二条,如何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把产品定义做好。概括地说,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已被众多企业家所接受,所向往,所推崇,问题是如何使企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到行动上,进入理性经营的良性循环。我们讲要围绕着用户转,就是要在用户身上下功夫,否则如何能取得成功?这里也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概念,要想让用户偏爱自己企业的产品,就必须投入足够的"感情"去深入细致地,有系统地了解成千上万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俗话说慢功出细活。据一些权威的统计分析,三分之二的产品失误属于"不了解用户的需求",也就是说,用户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现有产品在哪些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期望的理想产品是什么样?这是企业进入一个新市场之前必须回答的一些关键问题。看一下我们周围的企业和产品,很难得出一个乐观的结论。家电企业进军电脑市场看重的似乎是市场潜力和获利率,而不是现有企业和产品的不足,以及电脑市场的发展趋势,想依靠资金优势和销售网络占有一席之地;众多厂家盲目加入VCD机的行列看重的则是市场规模,而没有考虑这个市场仅有几家能活下来,自己企业是否有实力成为垄断竞争中的一员。这种做法不知是企业出于保密原因而不愿说出其战略,还是不了解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一种表现。
总之,从长远角度来看一个企业要想取得长久的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稳健经营,而稳健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产品开发上采取先慢后快的战略。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在了解掌握用户深层次需求的情况下不断完善自己,贴近用户,向目标用户群提供恰到好处的完整产品和服务。如何达成先慢后快的战略,请看"可行性分析如何可行"。
上一条: 成功的表达艺术——简报技巧 巫文瑜
下一条: 心智健康度量方法:人类极限法则 艾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