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程:调控 关制钧

信息·反馈 

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

误人无过真假,成败全在取舍。

知好意知歹意,可知真意;通外情通内情,能得实情。

信息对我们的价值,决定我们对信息的看法。

你对事实无意,事实也会对你无情。

信可信,不失信;疑当疑,无怀疑。

要做得足够好,需知道足够多。

你永远不可能无所不知,因为你永远有被不知的东西蒙蔽的可能。

没有不可知的,只有不去知的。

信口开河的嘴巴是最大漏洞,视而不见的眼睛乃最大死角。

对已经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对即将发生的事也会缺乏认识。

守不住秘密的人,打听秘密,爱打听秘密的人,传扬秘密。 

占据了事实,就占据了制高点;抓住了关键,便抓住了主动权。

宁疑不足,勿信有余。

多是选的前提,优乃选的目的。

那些在重视的过程中所忽视的,往往是我们最应予以重视的。

实际不实,误导取舍;细节不细,流于粗疏。

不在于你怎样看到了事实,而在于你是否看到了真正的事实。

加佐料则变味,有水份必不纯。

饥不择食常消化不良,荒不择路易误入歧途。

只有迟钝的反应,没有迟到的信息。

想无所不知,终无所作为。

轻信别人之时,往往也在轻信自己的判断。

打磨而显光彩,筛选以挑精华。

百分之一的差异,往往决定着百分之九十九的相同。 

很少听到真话的人,假话必然对他十分顺耳。

不平整的镜子,只能映出扭曲的形象。

最后的信息,往往会成为结论的最重要依据。

加进不应加进的,会得到不该得到的。

弄假之所以成真,往往说明假中有真的成份。

正确的判断,总是许多判断的正确组合。

发现的本领乃挖掘的本领,提炼的功夫即鉴别的功夫。

用得上,就是有用;用得好,便为最好。

想看清真相,勿借别人眼睛;要尝出真味,当用自己舌头。

能见忧,忧后常有喜;只听喜,喜中必隐忧。

疑者自疑,误者自误。

一旦发现真的东西掺了假,我们往往对已确信的东西也会产生怀疑。 能得第一手材料,易作第一流准备。

不能轻易否定的,我们往往也难马上抛弃它。

嘴不严,是因为心有漏洞。

一知半解并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乃是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重真相不会凭印象,求自然难以想当然。

因为听不到反面情况,所以我们往往就很容易走向这一反面。

一旦信息不完整,我们往往就会用经验来填补它。

合理的选择,乃是对不合理的抛弃。

虚听,虚报足以害事;误用,误传更易惑人。

当事实变成文字后,文字总与事实保持一定距离。

愈是模棱两可的事,往往愈易混为一谈。

不足为信,难以为凭。

错觉是自己蒙蔽自己,误传乃判断欺骗判断。 

如果得不到事实的支持,那么任何支持都是软弱无力的。

凡是差不多的地方,往往正是区别差异的关键所在。

佐料过多,反而不知道原味是什么。

大道消息不准,小道消息就会盛行。

最大的不同,往往在最小的差别之中。

能挖掘新价值,可赋予新意义。

适用即为有用,用好便是最好。

要识假设之假,须得真正之真。

愈随意解释,愈难作出正确解释。

假的多了,人们对真的也会起疑心。 

监督·检查

只有真正对你好的人,才敢对你说不好听的话。 

从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否会重犯这种错误。

能接受别人恰当的批评已经不易,而能原谅别人不恰当的批评更为难得。

承认缺陷,别人至多会觉得你无能;掩饰缺陷,别人不仅会觉得你无能,而且还会认为你虚伪。

当一个人知道说真话要付出代价时,他就会考虑说真话是否值得。

当一个人无所顾忌时,他便想为所欲为。

一个人进步的速度,往往与他改正错误的速度成正比。

说得真象那么回事,其实往往并非那么回事;听起来不错的话,做起来未必不会错。

不辩是非或因为无知,而搬弄是非必别有用心。

一旦给错误留下情面,情面就会成为错误的挡箭牌。

该反对的时候,沉默便是纵容。

对自己要求不高的人,对别人也难有更高要求。

如果你乐于接受批评,那么别人肯定也会乐于表扬你。

在必须批评人之前,也必须让人明白批评对他有什么好处。

没有不可知的,只有不去知的。

凡我们迷信的东西,都有将我们导入迷途的可能。

加工不当常扭曲,修饰过分必变形。

不能保守秘密的人,最终往往连自身也难保。

一旦到了别人不愿向你反映问题的时候,往往就说明别人对你的信任已成了问题。

愈众所周知的事,人们愈易对它知之不深。

要使消息灵通,须让耳聪目明。

小心无小疏漏,大意出大问题。

要防万一,须作防一万的准备。

自律不严,他律也难以达到最佳效果;不能免疫,防疫也不会起到真正作用。

没有权威的监督,难有监督的权威。

最大的死角,往往会成为最大的误区。

你若对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你睁开的那只眼也会视而不见。

与其说别人蒙蔽了我们,不知说我们自己蒙蔽了自己。

愈在光亮的背后,我们愈难以看清到底隐藏的是什么。

自己想变黑的人,往往喜欢先把别人抹黑。

公理私行,公理必有不公之患;实事虚做,实事亦落不实之名。

妨碍别人改正错误的最大阻力,乃是总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

跌了跤怪石头,下次仍免不了再跌跤。

愈是自己有短处的人,往往也愈爱揪着别人的短处不放。

敢作自我批评的人,总是很少受到别人的批评。

愈在熟路上,我们跌跤的机会往往愈多。

一分错误所造成的损失,决不会小于一分。

能使错误愈来愈小,往往就能让错误愈来愈少。

我们最轻视的东西,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候才给我们制造麻烦。

只有你不怕被人挑剔,你最终才会变得无可挑剔。

自身原因,是根本原因;内部问题,乃关键问题。

只有在一个人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后果时,忠告对他才会起真正作用。

在你为失误开脱时,你已给下次失误埋下了种子。

如果一个人非到犯错误时才认识错误,那么他的行动就总是被错误左右着。

凡是不敢正视的,我们往往都想去掩盖它。

受言之心诚,进言之路宽。

包庇别人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保护自己。

最危险的错误,往往是那些看起来似乎很“正确”的错误。

自我陶醉不易清醒,自以为是不喜批评。

任何畏惧的后面,往往都隐藏着我们不敢面对的东西。

要干不正当的事,总要找一个正当的借口。

如果自己不清醒,那么别人也很容易麻痹你。

宁见不来,勿使不备。

一时冲动去做的,往往在平时就认为可以做得。

不犯错误,谁都不能;少犯错误,谁都可能。

曾经透过风的洞,会堵得比以前更严。

致命的错误,总是在关键时刻犯下的。

自己不入迷,别人也难迷惑你。

只看别人打的幌子,你往往就容易被这个幌子弄花眼。

沾沾自喜之中隐忧,洋洋自得之后常失。

知道会在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往往也会及时发现错误。

与其说诱惑力太大,不如说自制力太小。

有无意造成的差错,没自动消失的问题。

愈在转折的地方,我们往往也愈易迷失方向。

不可救药的标志,是不肯进药。

先补易补,后堵难堵。

找不到病因,去不掉病根。

平时多想问题,事来不成问题。

层出不穷的事,往往也会出没无常。

检讨不深刻,反而更容易把问题隐藏起来。

迟早会出现的,往往也会提早出现。

卡不住最初一次,就很难有最后一次。

粉饰太平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最大的不太平。

群众的眼睛只有在被真理擦过之后,才会变更雪亮。

那些害怕吃药的人,往往是最应吃药的人。

敢揭自己疮疤的人,他的疮往往也会比别人好得更快。

凡是经常犯的错误,往往都说明我们没从根本上认识到它的危害。

所谓反省,即是用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

满足别人不正当的欲望,往往是为了谋取自己不正当的利益。

当我们执迷不悟时,我们也最易误入歧途。

没有防火意识,救火往往也不会及时。

控制·纠偏

如果能把人控制住,那么与人有关的一切也会顺理成章。

治其本,无不可治;防其末,防不胜防。

正常能正,反常难反。

大错特错,总是从一错再错开始。

在事情没变糟之前,人们往往很少去改变它。

设防愈多,往往愈说明我们不知道真正应防备什么。

在紧要关头,没有什么是无关紧要的。

纠正不能做到及时纠正,偏离必助长更大偏离。

被迫之事不少,被动之时必多。

有灵活的机制,才会有灵敏的反应。

去病即为好药,对症便是良方。

补救得再好,也不如一开始就不出纰漏。

没有办法的办法,往往是最糟糕的办法。

开了一个坏头,结果往往会比开头更坏。

最大的干扰,是自己干扰自己。

见好若能收,收了会更好。

最大的限制,往往产生于最大的限度以外。

不该发生的事,总能找到可以发生的理由。

硬的不硬,软的愈软;实的不实,虚的更虚。

自动调节,能达到及时调节;相互制约,可实现有效制约。

越是久治不愈,趣易随时加重。

能在混乱中保持清醒的人,往往也可在清醒中保持正确。

管不好的不去管,管得反而更好。

及时修正,无异及时促进;有效弥补,即是有效加强。

得已而不已,必致万不得已。

能一环扣一环,才能一环促一环。

在未找到适当的支点之前,再好的杠杆用起来也不会得力。

唯能做到缓时不缓,方可达到急时不急。

为大者起于小,制大者略于小。

上边松一尺,下面落一丈。

减少例外的最好方法,就是抓好例行。

有了裂缝,多少水能都漏下去。

想像中的风险,往往比实际中的风险大许多倍。

动摇之后的坚定难以坚定,坚定之后的动摇更加动摇。

即使有能力把坏事变成好事,也不如一开始就不让事情变坏。

困难是问题的积累,危机乃失误的增加。

蓄而不疏必溢,放而不导必滥。

当我们不能避免损失时,我们就应考虑如何把这一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与其误入歧途,何如停在原处。

一个人愈不自由,他往往愈难以正确对待自由。

一旦强调失去了效力,人们便会用强制来贯彻自己的意图。

那些不能体会被动滋味的人,永远也占不到真正的主动。

随波逐流的人,不可能有理想的彼岸。

危机背后的危机,往往是危机的根源。

老问题解决不了,新矛盾也易随时激化。

当病情日趋恶化时,并发症也会日渐增多。

用一分力气扭曲的东西,我们未必能用一分力气将它矫正过来。

进口挡不住,出口守不牢。

愈是满怀希望,就愈不喜欢看到不希望的事发生。

让利不当为失利,放权失宜乃弃权。

一旦出现倒退,这种倒退便足以把人引上歧途。

一方不能治百病,一病不可拘一方。

去掉多余环节,即等于消除了潜在隐患。

不能防备跌倒的人,一旦跌倒了也不易马上起来。

当人们对不正常习以为常时,那些正常的就会变得反常。

有等不来的胜利,没等不来的失败。

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不为坏事找理由,乃是把坏事变成好事的第一步。

能汲取别人教训的人,总是很少受到别人教训。

燃眉之急愈多,就愈没时间去想长久之计。

不求其是,常落不是;乱开口子,易出乱子。

有力地控制别人,从有效控制自己开始。

人们花在纠错上的时间,往往比花在防错上的时间多许多倍。

意想不到的事情,往往也会在意料不到的地方发生。

偏差是扩大偏差的引子,惰性乃增加惰性的原因。

凡是最终所采取的措施,大都不是最初想采取的。

最糟糕的方法,往往是用一种不好的方法去代替另一种不好的方法。

一旦你被害怕所左右,结果将会令你更加害怕。

事情愈被悬起来,它愈会给我们造成压力。

有良性互性,才会有良性循环。

新差距不能缩小,旧差距还会扩大。

之所以如此,并非总是因为不得不如此。

不见好转,就有进一步转坏的可能。

忽高忽低不稳,畸轻畸重失衡。

如果不知道限制是什么,那么你就很容易被限制住。

当正常办法不起作用时,非常手段便会派上用场。

难点与难点如果纠缠在一起,解决问题的难度便会成倍增长。

箭在弦上,可以不发;鲠骨在喉,必予去之。

松中有紧,难紧;紧中有松,易松。

重犯一次错误,即等于把错误的危害扩大一倍。

小可以拖大,大难以化小。

人为障碍难以逾越,意外变故不易设防。

问题一旦成堆,难题也会从中滋生出来。

许多事情往往不是坏在事情本身,而是坏在了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上。

环节愈多,愈容易出现薄弱环节。

保障一旦过多,保障就会成为障碍。

出错的可能愈多,改错的机会愈少。

最危险的错误,乃是对错误作正确的解释。

过于关注安全的人,反而很少有安全感。

如果不能摆脱别人的干扰,那么你也很容易自己干扰自己。

当少数成为关键时,少数便可决定大多数。

副作用往往是正作用发挥不当的结果。

没有恰当衔接,难有平稳过渡。

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结果往往会发生更危险的事情。

凡蓄势待发者,往往也会一触即发。

最糟的事,是用糟糕的办法去解决糟糕的问题。

愈能及时摆脱,愈易彻底摆脱。

政策过于优惠,政策便会贬值。

修补得不合理,反而会使漏洞扩大。

如果不善于收拾,大摊子就会成为乱摊子。

在转机未出现之前,危机总有进一步加深的可能。

取决于已的愈多,受制于人的愈少。

过于灵活,反而更容易失灵。

结局不好,重新开始亦难。

防不胜防的事,一旦出现往往也会猝不及防。

开始一团糟,最终糟透了。

改革·创新

如果我们自己不挡住自己的路,那么就没有谁能挡住我们。

跳出自己看自己,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除旧的实质是除弊,创造的精义在创新。

多试验,才能试出成果;少争论,方可争取时间。

如果不知该怎么变才好,那么保持不变往往是最好的。

认为行不通的事,往往是因为想不通。

没有创新,保持连续性也不过是个乏味的过程。

变并不是目的,变得愈来愈好才是目的。

即使是好的习惯,在习以为常之后易产生惰性。

凡无法回避的障碍,往往也最易挡住我们的去路。

敢于尝试自己从未尝试过的,才有希望敢于尝试别人从未尝试过的。 

你愈对限制一个清醒认识,你所受到的限制往往也愈少。

不得不去做,往往也难做得更好。

走回头路的结果,往往是走投无路。

兴则求长远,废则明得失。

能使现状满足自己的人,常有足够的理由去改变现状。

“有所不便”是“更加方便”的老师。

过于冒进,结果往往连回头的余地也没有了。

最大的障碍,往往是那些能够制造障碍的障碍。

死搬硬套白费劲,生吞活剥吃不消。

学别人的长处,未必能比别人更好;而学别人的坏处,却往往比别人更坏。

哪里有强烈的需求,哪里就有旺盛的创造。

在失败者那里,做不成某件事的理由最多。 

眼不亮,找不到盲点;路不对,走不出误区。

既然想循规蹈矩,你就不要指望走自己的路。

能大无畏,可大有为。

不能一步到位,以后走半步往往也要花走一步的力气。

创新往往首先意味着与自己不同,其次才意味着与别人相异。

不承认差距,往往会造成更大差距。

走不出死胡同,就只能是死路一条。

不伤筋动骨,难脱胎换骨。

爱重复自己老路的人,往往也总爱重复别人的老路。

允许犯错误的最终目的,乃是不允许最终没有成功。

善于排除阻力的人,总是遇到最小的阻力。

只有走正确的路,走自己的路才有真正意义。

创新靠机遇来表现,机遇要创新来拓展。 

凡存在差距的地方,这一差距都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

总想适应现状的人,往往也最易安于现状。

拉大差距,总是从不能及时缩小最细微的差距开始。

关系重组乃利益的重组,利益平衡乃政策的平衡。

有需要才有动力,无可能必无契机。

使群众拥有改革的先决条件,是使群众从改革中看到自己的利益。

如果你总在熟路上行走,那么这段路也逐渐会变成死胡同。

经过排浪冲击的船,会行得比以前更稳。

能够修补的不要改变,必须改变的决不修补。

火候不到不下灶,演练不精勿出台。

保守者守不住,自封的封不牢。

照葫芦画出的瓢,往往即不像葫芦也不象瓢。 

不断改进的重要标志,乃是不断有所突破。

集百家之长,成一家特色。

伟大的发现,往往不过是把平凡深究一层而已。

那些远离失败的人,他接近成功的机会也不会很多。

及时学习别人好的地方,是使自己变得比别人更好的最好办法。

过于知足,往往会带来最大的不足。

最善适应的人,总是最善学习的人。

规矩往往是在经常被例外打破之后才逐渐成为常规的。

门外汉的最大优势,往往是他能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门里的事情。

定位不准,错位的可能便会增多。

循自己老路,终将走投无路;步别人后尘,只会望尘莫及。

脑筋不转弯的人,走的弯路往往比谁都多。 

理论上的盲点不少,行动中的误区更多。

已有权力总想扩大,既得利益都愿增加。

要改落后面貌,先变落后精神。

敢于面对现实的人,往往也能争取比较好的将来。

旧瓶新酒或有新味,老调重弹还是老声。

最大差距,往往是由最小差别变成的。

跋山涉水的真正目的,乃在于尽快步入坦途。

最适合自己走的路,便是最好的路。

愈在不好走的地方,我们愈容易不知该怎么走才好。

差距一旦过大,差距本身便会成为障碍。

不得不改变,往往也很难变得更好。

脑子不开放,步子放不开。

一旦被迫走回头路,也最易走投无路。 

敢想的不多,敢干的更少。

法纪·制度

没有法治意识,空有法律条文。

防比治主动,导比禁积极。

法律是道德卫士,道德乃法律良师。

无法可依,其结果不过是个零;而执法不严,其结果却往往是负数。

法律再完善,也不能取代执法者的权威。

恶人恶治恶人少,善人善待善人多。

如果抹布是脏的,那么它所擦过的一切都是不干净的。

不能约束思想,惩罚行为往往也难达到最佳效果。

以毒攻毒,莫予毒也;因善奖善,善莫大焉。

爱用强制手段,往往说明强制手段已逐渐丧失效力。

与其救失于后,何如防患于前。

如果轨道便于行驶,那么就很少有出轨的事发生。 

好人只有借助好的制度才易办成好事。

假公济私,公乃大私;借正行邪,正乃大邪。

凡前门多有不便之处,后门就会大行其道。

如果法律可以出卖,那么它必然也极易被收买。

人一旦腐败,制度便会成为扩大腐败的工具。

人无所信,无所作为;人无所畏,无所不为。

罚与罪相符,则法与治相期。

简化不该简化的,反而容易把事情弄得更复杂。

或宽或严,人受其害;时松时紧,法失其威。

人腐权坏,法败政倾。

只治人不治法,人不知循;只治法不治人,法难以行。

规章在未被接受之前,人们会找出各种不遵守它的理由。

法大于权,权重;权大于法,法轻。 

是非划得不当,反而更易混淆是非。

对法律的最大嘲弄,乃是被法律惩罚过的人仍敢再次触犯它。

执法当中的漏洞能容得下所有罪过。

要拔钉子,首先就要比钉子还硬。

当人败坏了制度以后,制度才会自己败坏自己。

凡薄弱环节,人们都易从此打开缺口。

不能因为错误是无意犯下的,就可以看轻它的危害。

纪律总是从领导率先垂范之后才正式生效的。

漏洞往往发生在制度与制度的交叉点上。

散是乱的先兆,松乃垮的开端。

受限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受不合理的限制。

最失败的惩戒,是被惩戒者歪曲了你惩戒他的本意。

法在禁更在导,德能倡必能化。 

凡存在不公平的地方,往往也存在着恢复公平的动力。

法为制具,法轻制弱;权为政基,权腐政倾。

当你想惩罚一个人时,你对他的惩罚往往已经迟了一步。

有空白存在,必有空子可钻。

可疏则疏,疏而不漏;当密即密,密而无失。

掌握了治恶的本领,其意义决不亚于行善。

身上没鬼不怕鬼,心中无邪不信邪。

当一个人不辨好坏时,他做坏事的可能要比做好事的可能高出许多。

打击面一旦过大,人们往往就会同情被打击者。

对反常的事一旦习以为常,原来正常的事就会变得反常。

容忍犯罪,是最大犯罪;袒护恶行,乃最大恶行。 

没有惩戒作后盾,说教永远是苍白的。

流于软,该硬不敢硬;失于宽,当严不能严。

最有效的约束,总是从自我约束开始。

人们尊重法律,往往从尊重执法者开始。

正因为有人经常钻篱笆,所以篱笆才愈扎愈结实。

貌似公允,比不公允更可恶。

当严者能密,可疏者不漏。

因事不因人,法为真法;用公不用私,规乃正规。

考核·评估

先问是非,后论得失。

体现成就的是贡献,衡量贡献的乃公论。

评事以显其德,考人以明其能。

结论一旦下得过早,这一结论也易过早被推翻。

谈不足常谈不够,说成绩易说过头。

用事实可检验事实,凭印象难证明印象。 

心不公,再精确的尺子也会出错。

轻重之间常不准,起伏之处必不平。

自己不马虎,别人也无法给你打马虎眼。

如果采用双重标准,那么最终往往哪个标准也不管用。

统而论之,难尽其详;分而量之,易得其真。

有公论才能辩正误,持准绳方可裁曲直。

确定标准的过程,往往也是明确界限的过程。

血的教训,总是由血来写成。

轻率的结论,易带来沉重的后果。

过于突出个人,结果总易把个人推向众人的对立面。

成功可展示长处,失败易暴露不足。

把坏的说成好的,这个“好的”往往会比坏的更坏。

凡是真正成功的人,都敢承认自己有不成功的地方。 

事事都好,反而容易使人不知如何是好。

不能善终的人,别人对他开始取得的成绩也会看低三分。

如果标准不准,那么不准的东西就会比比皆是。

只有你不能用失败来避免失败时,失败才被称作坏事。

因为不成样子,所以就有人故意做出样子给你看。

有善方可称其美,见功才能言其能。

求效先求益,考绩先考责。

有效的评价,从工作一开始便已开始进行了。

以言察事,人不敢妄言;因行责效,人难以虚行。

与其责怪别人蒙混过关,不如埋怨自己把关不严。

平心而论,可得中肯之论;夸大其词,必成不实之词。

精于求实易求是,过于信已难信人。 

上带下,好带;下评上,易评。

正确的评价,往往在不同评价的交叉点上

小帐能免小差错,大帐难有大出入。

没有佐证,难以印证;缺少真凭,不足为凭。

让人相信你公正,比你表现出公正更难。

小帐记不清,总帐也是一笔糊涂帐。

过于注重别人的评价,你往往就不知道自己如何评价自己。

事前之论无至论,人后之评有真评。

要想掌好秤,先认定盘星。

如果认识模糊,那么你认真的能力就会大为降低。

评价过高,反而会降低评价的真正价值。

没有精确尺度,难作准确衡量。

上一条: 如何建设品牌客户服务体系 刘先明

下一条: 心智革命(二)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