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到底做什么用?三步曲:算命→哲理→管理。易经早为占卜书,是人们籍占卜来明哲保身。孔子是"不占而已",将之上升为哲理。在现代,易经是管理的宝典。
当一件事情做的不成功,人们常说是管理不当,这种说法是否合理?若成立能否用易经解释?西方认为管理不是万能的,不能把所有的责任推给管理;而用易经管理,管理则要负全部责任,因为易理无所不包。
不懂易经,能否用在管理上?答案的肯定的。因为古人早已把高深的哲理化作口头俚语,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让中国人很容易理解易经。
【结语】含含糊糊,妙不可言。
下部 讲授部分
导引:象数理的作用
数与象背后的道理是决定管理行为的主要力量,从事管理的人最好从动的角度来看易经。这里,举一个餐厅经营的例子来说明。
易经发展的启示。伏羲氏制八卦只画到第三画,为什么?管理者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变易、不易间找出简单方法"。周文王将八卦发展到六十四卦,为什么?太过简单的事情则要复杂化,才不会大意失荆州。
八卦就是为了我们推理,易经的变化也就是为了推理。推理就是要从"象"与"数"的表面现象中去推"理"。
神通与神推的区别在于推理过程有无讲明。数据会说话但也会说谎,数据本身不骗人,但人会用数据来骗。易经就是象数理的变动。
上一条: 激励·赏罚 关制钧
下一条: 现代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