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就是图国、治军、布阵、出战,内部要修治好政治,把“文”置于战事首要位置来考虑,并把外部的战备工作搞好。
《吴子》首篇《图国》几乎用全部篇幅来讲“文德”问题。录下他的主要论述:
“吴子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战。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吴子曰:‘夫道者,所行反本复始。义者,所以行事立功。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若行不合道,举不合义,而处大居贵,患必及之。是以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因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
吴子这段内修文德的话,承继了《孙子》“五事七计”中“道”的思想,这段话起码有五点值得注意:一重视“道”,要做“有道之主”;二重视人,要“用其民”;三强调“和”,“四不和”不可以战胜,“先和而造大事”;四强调教,“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五重视德,谋反本复始事物本源之道,求行事立功之义,讲违害就利之谋,探保业守成之要。如此用“道”、“义”、“礼”、“仁”之“四德”图兴国之业。
吴子用他的“图国”宏论,为魏文侯立下了赫赫战功,据《吴子·图国》说:“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作战和讲),壁土四面,拓地千里。”《尉缭子·制谈第三》说:“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
吴子上述内修文德的思想,对搞好企业管理很有借鉴价值。现在就吴子提出的内修文德,这五方面的思想联系企业管理做议论。
一、企业要重视道。在我们国家里,最根本的“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古人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的话,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属于这种不可须臾离的道。违背这样的“道”,我国经济建设就会受损失,比如所谓“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左”的倾向。又如一些人丢弃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导致一些地方产生混乱。我们企业也要重视“道”,自觉服从马列主义这个根本之道的制约。在自己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或生产,或流通,或分配,或消费都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干那些只图利、不讲义的事情。要把企业的经营思想、方针、目标等制约于“不可须臾离”这个天下达道之下 。
二、企业要重视人。重视人,这是因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在人的行为作用下完成的。人的主体品格强,其生产经营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企业工作就会好,反之则差。关于这个题目,在励士篇要专门讨论的,现只简述这些。
三、企业要重视和。政通人和。以“和”造企业之兴。古人关于“和”的论述太多了。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荀子说:“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王霸》和不成,事难成。安定团结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兴旺的需要。吴起讲四不和不能战,和方可战。科学管理的奠基人之一法国人法约尔就说过,一个企业中,全体人员的和谐和团结是这个企业伟大的力量。
故事,吴子讲四不和不可以决胜。企业管理也有四不和不可决胜的问题。其一,企业领导层不和,事难以成。领导层是企业工作的核心,彼此间离心离德,思想上疙疙瘩瘩,怎么能把企业工作搞好。其二,干部和职工不和事难以成。干部指企业领导人员职工是职员、工人的统称,干部和职工不能心心相印,领导人想做这件事,职工想干那桩活,统不到一起来,即使统一了,也是别别扭扭的,这又如何做好工作;其三,职工之间不和事难以成。比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技职人员和生产工人,直接生产工人与辅助生产工人,以及各类人员之间不团结,这也影响企业工作;其四,企业内各部门人员不和事难以成。决策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前方生产机构,后方物质保障机构,上下领导工作之间,各车间之间不能同心协力,企业要做好工作是不可能的。
“先和而造大事”。和的核心在领导。是领导去创造“和”的气氛,“和”的局面。吴起就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行动,“廉乎,尽能得士心”,使吴起的军队成为战无不胜的吴家军。
吴起讲“和”,是把“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与之一块说的。关于这些,下面还要讲。这里只讲一个“仁”字,吴起待士卒以仁为上是非常突出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战士脚上长痈,吴起为之吮吸,战士母亲见了却痛哭流涕。有人说,你的儿子是普通一兵,吴将军为你儿子吮痈,为什么还哭。这位母亲说,当年,吴将军也曾经为孩子的爸爸吮过脓,使孩子的爸在战斗时只知前进不知后退而牺牲了。今天,吴公又吮我儿子的脓,我不知道我的儿子又将会死在哪里。吴子就是这样地“先和而造大事”的。
以上讲的是战事的例子,管理企业也应该这样地求和成大事。也有例为证。原是由众多缝纫合作社组合而成的北京长城风雨衣厂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声不扬社会的普通服装厂,是该厂厂长张洁世内修文德,团结工厂领导一班人,团结全厂职工,如吴起那样“廉乎,尽能得士心”,“和”全厂之力,开拓出了“长城”风雨衣这个名优产品,争到了全国风雨衣市场的半壁河山。北有“长城”,南有“大地”,与上海永新雨衣染织厂并驾齐驱。
四、企业要重视教,教百姓亲万民。教以“道”,提高职工政治觉悟,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而努力,搞好企业和生产经营活动,关于这,我在励士篇要详述,不赘。
五、企业要重视德。什么是德,吴起说的德是新兴地主阶级诉封建政治。是“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即先教诲百姓又亲近民众。吴起心目中的德有四个内容,安定天下用道(“绥之以道”),治理国家用义(“理之以义”),动用民众用礼(“动之以礼”),抚尉民众用仁(“抚之以仁”)。若这些思想原封不动地套用到企业管理中来是不合适的,但对企业讲“先教百姓而亲万民”还是必要的,对道、义、礼、仁赋予新的含义也是可用的,企业管理也得讲“道,讲社会主义之道;讲一点“义”,四项基本原则之义;讲一点“礼”,有计划商品经济规范的礼;讲一点“仁”,仁者爱人之仁。一言以蔽之,管理有治人的内容,管理讲德,就是要讲处好人际关系的德。
有人说,吴起是法家。法家怎么也讲起“文德”,讲起“道”、“义”、“礼”、“仁”那些属于儒家的一些观点来呢?这不稀奇,吴子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只要对治国、治军有利的观点,不管是儒家的、法家的、道家的,都主张汲取。据《史记》记载,吴子小时曾就读曾子,后弃经从武,对儒家中是非观是有判别力的。如吴起为了事业,他母亲去世时,就没有恪尽儒家孝道行奔丧褥礼。还得说一句,与孔子同时代的孙武,也是被人归属为法家的,但他所讲的“道”中就含有儒家的一些观点,比如何了提出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信仁等说法就是儒家说法。还须讲这么一个理,战国时期,诸子争鸣,万象并鹜,学术思想对流激荡,在离析分合中彼此吸取有益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不奇怪的。《韩非子·显学》讲的,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墨子死后,“墨分为三”,说明了它们之间有变易关系。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讲得更清楚,“战国纵横,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于是就有“外儒内法”、“外儒内道”、“儒法 相间”、“儒法相渐”、“外礼义而内刑名”、“王霸道夺之”等现象的发生。
不要以为孔子思想、儒家观点全是不好的,有人主张对孔子思想做三分法处理:属糟粕的弃之;属精华的扬之;属于有污垢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远见智慧(尽管有些智慧还是处在朦胧、萌芽状态中)的部分,做去粗存精的过筛处理。孔子思想中,“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等观点用到企业管理中去还是有意义的。
国外,比如日本,就有用仁义儒家思想管理企业获成功的事例,涩谷荣一就是其中一位。他推行义利合一观管理企业,一手握《论语》,一手持算盘,使他经营的王子制纸公司、东洋纺织公司办得如花似簇。松下幸之助是又一位。他信奉“五十而知天命”等话,他经营松下电器公司获成功,就有儒家思想一份功劳。这种做法日本称之为儒家资本主义。美国也有人在研究孔子,1985年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首位,美国著名企业管理教科书,孔茨等写的《管理学》,对孔子管理思想的论述也占有一席内容。我国也有用儒家思想从事工商获成功的,我国商业巨子陈嘉庚,在他制定的商品店规中,就列有一条儒家味道很浓的话“廉恭和之,客必争趋”。就是反封建先锋鲁迅,对儒家的一些思想也不是全然反对的。他曾经叫一位当时在商店当学徒的人改名字,变冀其敬为冀佑和。寓意是经商之人,和气生财,冀佑和希望获得佑和。
当然,管理要讲为政以德,也不是说不要为政以法。吴子对士卒吮痈以动情,对违反纪律的,尽管很英勇杀了敌人,也动以刑。还是《孙子》讲得全面,既讲主孰有道,讲仁爱士卒,又讲法令孰行,赏罚孰明。关于法的问题,赏罚问题这将在我们以后有关内容中详作议论 。
上一条: 如何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下一条: 企业经营之道